夏至为何要吃面?

丹梅0分享

夏至为何要吃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夏至为何要吃面?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夏至为何要吃面?

夏至为何要吃面?

在我国北方地区,很多的节气和节日都和面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南方地区夏至也有吃面的习俗,可见这个传统非常悠久了,并且流传很广。而古人发明了在夏至节气吃面,其实也有很多讲究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有道理的。

首先,顺应了节气。

夏至在古代的时候,本来叫“夏至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而既然是节日,肯定要和平时所吃的不一样,这样也才有节日的“仪式感”。而夏至虽然还不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也意味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因此在夏至节气这天就开始改吃面,这也算是调整饮食结构了,算得上是古人庆祝夏至节气的一种方式。

其次,夏至节气吃面更有食欲。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会因为天气过于闷热,而变得没有食欲。而面食则不一样了,它一来是热量比较低,二来是制作也很简单,不用像其他的菜肴一样高温烹饪,同时还有一点,那就是面食的营养也很丰富,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不同的面试,比如凉拌面、炸酱面、打卤面、刀削面、三鲜面、阳春面等等,所以在夏至节气吃面食,既能提升食欲,还能解馋。

最后,吃面也叫“尝新”。

夏至节气后,小麦已经收回家来了,也就是今年的新麦登场了,而夏至节气吃面食,往往都是用新麦做的,这样也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可以“尝新”了。记得以尝新是很受重视的,先要祭祀祖先,然后才可以食用。而且新的小麦制作的面条不光是好吃,而且营养方面也很丰富,毕竟新鲜面粉的营养成本更高。古人选择在夏至节气吃面食,也有庆祝丰收的意思。因为它的营养丰富,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利的,也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所以夏至节气吃面食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夏至习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3、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4、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5、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长,身强力壮。

6、夏至节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7、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8、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9、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犬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10、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

夏至节气

夏至是24节气中第10个节气,其在公历的时间是固定的,一般是在6月21日,或者是22日,农历是在五月份的中旬。当太阳到达了黄经90°时就交夏至节气,因为这一天太阳达到了一年的最北端,几乎是直射地面。所以在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是最长的,而越往北昼就越长。

随着夏至节气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不断的南移,所以北半球的白昼就开始慢慢缩短,因此古人经过观察总结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这个“一线”是指古代妇女纺纱织布,每天都要少纺一捆线。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也没有准确的计量时间的仪器,都是根据经验和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发现来标注。

到了夏至节气以后,天气也就越来越热了,而二三十天以后就达到了最热的时候,这一段时间也被称为“三伏天”。至于三伏天的推算方法,是根据农历而来的,即“夏至三庚便数伏”,说的是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伏天了,而立秋以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75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