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父母课堂 > 亲子互动 > 亲子课程 >

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2018-11-14 18:15:12
|庄宇

  教育孩子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但是他们总是把握不好跟孩子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处理亲子关系的技巧

  一、记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要知道你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最信赖的人。你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同时帮助他准备好长大成人。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一名领导者和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记住,该坚持立场的时候就要坚持,孩子需要管教。

  二、有话慢慢说

  轻易发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无法控制情绪怎么办?那就自己待一会儿,平静一下。当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平和时,父母就起到了最佳的表率作用,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和压力。

  三、掌握好平衡

  平衡时在任何关系中都要掌握的,父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好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空间和私人领地之间的平衡。这的确不容易做到。但是这对越来越独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四、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师,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值得信赖、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吧,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你身上的这些闪光点。

  五、表扬孩子

  真诚的表扬可以使孩子变得愉悦。在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或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表扬。赞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决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视的,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肯定。

  六、做真人

  勇于承认错误是很重要的。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和缺点要承认,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歉意。告诉孩子,父母跟他们一样,正在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

  七、享受家庭生活

  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最快乐的。有固定的家人一起用餐和休闲的时间。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家人尤其是父母在一起的时刻。

  亲子教育的方式

  1.当父母,不是当朋友

  当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当孩子的朋友,因为“父母”的意义就是给孩子立下规矩,让他明白“底线”在哪儿,美国心理学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导他如何解决问题的“领袖”,而不是只听他诉苦哭泣却束手无策的“朋友”。

  澳洲亲子专家毕德福也说,孩子需要知道“规矩”是什么,家里谁“作主”, 这样孩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觉中成长。 所谓“尊重孩子”并非放任孩子为所欲为,“把孩子当朋友对待”也不是不教他规矩礼貌,否则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倾向主张“只要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会尊重其它人,教育学者魏世台说,她对“现代父母太常向儿女说抱歉”很不以为然,常见职业妇女7点赶回家向儿女说“抱歉,还没煮晚饭”,而那些抱怨妈妈没早点回家煮饭的孩子都已十岁以上,还在看电视不懂做家事。

  2.及早规范

  孩子从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时候不给他订下规矩,长大要管就会遭遇抗拒,管不动也管不住。 管教态度要前后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讨价还价,否则会让孩子误以为规矩与原则都有商量余地,一旦他们有过这样“谈判”经验,反而吃定父母,教养当然也成了空谈。

  3.花时间与孩子相处

  爱孩子、教养孩子是要和孩子相处。很多父母过份强调亲子相处重“质”就够了,与儿女相处只是蜻蜓点水打个照面,但当孩子碰到问题需要有人和他谈谈时却不见父母踪影。切记问题不等人,相处有品质不能做为借口,取代孩子希望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心理学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较常与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现都比较好。”

  4.控制电子媒体

  研究发现美国22~34%的年轻受刑人有意识的模仿从电视看来的犯罪技巧。 事实上,孩子长期受到来自暴力色情的卡通、电视影集、综艺节目以至新闻报导等,各种色情、暴力讯息制约,模仿媒体两性亲密行为,青少年学电视主持人低俗用语,杀人而无悔意的实例屡见不鲜。 另一项追踪12年的研究也发现,大量收视暴力电视节目的人后来犯罪、攻击性及对子女严惩的倾向较高。

  “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与学校的功能,是现代青少年的一大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主张,父母应该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影响。美国医学会建议父母除了监督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也要将每天观看的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5.了解孩子在做什么

  孩子在家无人监护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大人不在,孩子确实容易有偏差行为,例如在邻里街坊间打破窗户或顺手牵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却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一样非常危险,有小学生打色情电话,青少年上网下载色情图片,网上交友被诱离家等等,都是家人在家关起门来做的。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课后活动,并且善用家人、邻居、朋友等后援力量支持,即使双薪家庭一样可以放心。

  6.不要误解“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真义。

  真正的“肯定个人自尊”,应来自他真的达成某些挑战,而不是凡事必赞美。少棒队员未尽外野职守,即使队伍拿名次,他仍不能共享光荣。戴门教授认为很多父母动辄把孩子当星星捧上天,使得“维护孩子自尊”一词失去真正的意义。

  美国父亲协会宏恩指出,太受保护的孩子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以致过份呵护孩子,即使孩子没特别努力也大声赞赏,反而使得孩子缺乏从错误与挫折中学习如何处理困难与自己情绪的机会。许多专家认为,孩子需要的是适当的自尊,否则,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轻则颓丧忧郁,重则自伤伤人。忧郁症年龄层逐渐往青少年移动,自杀成为风潮,是全球父母都应注意的警讯。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21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