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父母课堂 > 亲子互动 > 亲子活动 >

适合0-3岁宝宝情绪安抚的亲子游戏

2017-12-26 10:46:54
|石娟

  亲子游戏不仅仅是一项促进亲子交流的活动,有时候还可以安抚宝宝哭闹的情绪。我们可以玩一些毛毛虫系列的游戏,能够让宝宝释放不安的情绪喔。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0-3岁宝宝可以玩的亲子游戏,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亲子活动

  0-3岁宝宝情绪安抚的亲子游戏

  1、毛毛虫钻山洞

  玩法:家长手、膝着地为宝宝搭建山洞,宝宝听信号从山洞下爬过,当宝宝爬过后,家长像雪球一样滚动式跑到最前面继续为宝宝搭建山洞,宝宝爬完规定路线游戏即可结束。

  2、毛毛虫扭啊扭

  玩法:宝宝和家长扮演毛毛虫,两人蹲下站于起跑线上,后者拉住前者的衣服,发出指令后,两人蹲着走,钻过塑料圈,绕过沼泽地,最后到达目的地。

  3、毛毛虫钻洞洞

  玩法:只要一条大的空调被子,就可以进行游戏了。爸爸和妈妈分别站在被子的两头,手捏住被子的两只角,将被子变成“洞”状。然后可爱的毛毛虫就可以开始活动了。宝宝在钻进钻出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边念儿歌边为宝宝加油。“一条毛毛虫,钻进被里头,爬呀爬,爬呀爬,爬进小洞口。”爸爸妈妈也可以这里拍拍,那里敲敲,让“毛毛虫”爬得更有劲。

  4、毛毛熊蹭痒痒

  玩法:妈妈抓住宝宝的一只手,并让他的手张开,妈妈用另一只手在他的掌心画圆圈,接着用两根手指顺着宝宝的手臂往上移。边做这些动作边哼唱儿歌给宝宝听:“胖胖毛毛熊,围着花园转,一步,两步,三四步,就在这儿蹭痒痒,蹭痒痒啊,蹭痒痒!” 当儿歌唱完时,手制定在她的下巴下,轻轻的挠痒痒,逗得宝宝乐开怀。

  幼儿亲子游戏好处多

  与孩子一同进行亲子游戏,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不要挫伤孩子玩游戏积极性和信任感,不要用孩子无法接受的态度回绝孩子,让孩子失望。如果父母不想参与游戏,切不可简单粗暴的拒绝孩子,或者沉默不语,尽量用委婉或者鼓励的方法,让孩子自己游戏。

  二、 不可以欺骗孩子。家长们总认为大人比较孩子的知识丰富,孩子天真无邪,可以用一些比较动听的语言欺骗孩子,反正,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经常对孩子许下不能实现的承诺。但是,孩子往往没有大人们想的那么幼稚,他们会记住大人给他们的承诺,如果家长们一味欺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信任家长,非但如此,严重的话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

  三、 不要敷衍孩子,家长如果参与孩子的游戏,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而随便敷衍,家长即然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因年龄小或角色需要或缺少游戏伙伴而请求时家长应参与进去,并以角色身份、游戏口吻引导孩子游戏,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四、 如果孩子依赖性过强而请求父母一起游戏时,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不应该参与,但是应该陪在孩子身边或者呆在孩子看的见的地方,让孩子游戏时不会不安,千万不可为了培养独立性,在孩子玩的专心时偷偷走掉,这样会让孩子分心引起不安,事得其反。

  安慰孩子的有效方法

  1.同情:同情孩子的苦恼,是父母从心理上接近孩子弄清孩子苦恼原因的重要手段。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对自己的苦恼往往是无动于衷,至少是不理解的,因此他们一般不愿意把这种苦恼及其起因告诉父母。因为告诉父母也无济于事,其结果不是笑话自己,就是不以为然,甚至有时还会受到指责和批评。

  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的。一个真正关心自己孩子的父母,在孩子苦恼时一定要表现出同情心,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苦恼,父母对此也是注意的、关切的。这样,孩子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就会主动向父母倾诉苦恼,使苦恼情绪得以泻泄和排解,得以缓和和消除。

  2.转移:孩子的苦恼情绪一般是由于当时特定的条件所引起的,如某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要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某些困难和挫折无能力加以克服,受到小伙伴的欺侮或成人不合理的指责等,因而比较短暂和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往往能够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和消失。所以父母在孩子苦恼时有意识地创设相反的情景,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转移孩子的兴趣和目标,就有可能使孩子忘却苦恼。例如,孩子争吵要吃零食又得不到满足而赌气时,就可以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或同他们一起做游戏,开始时他们也许仍会噘着嘴,似听非听、似做非做地参与父母的活动,但要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父母为之转移的情景中去。

  然而,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父母为转移孩子情绪而创设的相反情景,必须具有吸引力以及父母的意图不为孩子所觉察。创设的情景缺乏趣味性,活动就会失去吸引力,孩子就不为所动。如孩子在受到爸爸批评而感到委屈时,妈妈只是一个劲儿哄孩子说:“爸爸不好,爸爸不好。”是很难使孩子迅速摆脱不愉快情绪的。父母转移情景的意图被孩子所觉察,孩子就会产生警惕性,或产生抵触情绪。如孩子在玩具店前赖着不走要父母买这买那时,只是说:“我们不要这个我们去买糖吃。”或者硬把孩子拉走,孩子由于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委屈不满情绪,是很难得到缓解的。他们知道买糖是假的,不买玩具是真的。即使真买糖了,他们也会一边吃着糖,一边想着玩具。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443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