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 儿童琴艺 > 其他乐器 >

学架子鼓有前途吗有什么好处

2018-01-08 08:29:29
|世芳

  在学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孩子鼓学的好与坏,学习架子鼓,首先,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很多家长也会疑惑学架子鼓有什么前途。

  学架子鼓有前途吗

  一、促进右脑潜能的开发和左右脑平衡发展。

  二、锻炼四肢协调的能力和平衡能力。

  三、能促进增强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心理控制能力。

  四、培养在音乐方面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可以培养良好的节奏感,掌握好音乐基础。

  六、提高儿童非智力的因素,比如: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毅力。

  七、改变孩子的脾气性格,内向的孩子学爵士鼓能使其性格变得更开朗、活泼、坚毅、自信。

  八、全国每年的音乐考级中没通过的学生有70-80%是因为节奏没掌握好,所以掌握好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除此之外,学习架子鼓还可以缓解压力,释放郁闷等不良情绪,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架子鼓的地位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比如"切奏"时鼓手的干净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体现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架子鼓的出现,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饱满,一个好的鼓段编配,能够让音乐本身更具感染力,更加充满力量,再加上架子鼓本身可以以独奏的形式表现音乐,所以就音乐而言,架子鼓是一种越来越不可忽略的器乐之一。

  初学架子鼓需要注意的点

  对初学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在于经常做一些无效、低效的练习,而自己浑然不知。因此,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无效练习。阻碍你进步的无效练习有:

  1. 爽快的发泄 :

  就是一坐上鼓凳,凭着对鼓的热爱,对着鼓猛槌乱打,不知所云,但却心情很好,汗流浃背。无思考的练习,只是浪费一些体力、徒增无谓的莫名充实而已。这是最可怕的事。

  2. 不求甚解 :

  不按部就班,而是听到高手打鼓,就私下模仿,没有理解鼓谱与手法(脚法),导致的结果是:

  (1)永远也不会正确(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内容是什么,没有问,也不想知道)

  (2)永远也不会记得(因为不知内容无法记谱 , 所以因不确定而将再度忘记)

  (3)永远是半吊子(如果一直练下去 , 就好像在沙滩上建房子一般 , 结构是坏的)

  (4)永远要从头学起(因为基础是坏的 , 只好拆掉坏根基重盖了)

  3. 分心 :

  正在练习基本功阶段,又想玩鼓机。发现吉他手的样子很潇洒,又想学弹吉他… 要知道,全神贯注地很专心的练鼓是一件辛苦甚至是枯燥单调的事 , 完全比不上爽快发泄的那种畅快。所有的大师都曾经是“学生”。 但是,只要是痛苦的每一分钟,你都是 100 % 在进步。切记!

  4. 简化:

  这是一种成功与失败一念之间的关键。初学者常碰见的对于歌曲取舍的问题:这首曲子的过门有两个抓不出来… 怎么办?可不可以这样打?回答永远是:不可以。请老师帮你抓 , 写在谱上 , 你自己练起来以后再放进歌里。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可以改呢?原因很简单:

  (1)如果该曲不会的地方太多 , 表示程度相差太大,根本不必改,而是放弃,等到更厉害时再练不迟 。

  (2)如果因打不出来而改 , 一定会打成自己原本就会的东西,也就是你放弃这一首歌里面唯一会使你进步的东西。

  所有的都不能改吗?倒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全部都可以打的出来,你就可以尝试挑战原作者来改编。如果你自觉改完比原著更有韵味,可以尝试改改看。但是 ,千万不要因为打不出来而选择自我放纵的简化。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架子鼓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在架子鼓学习中有哪些方面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进而要为他们设立一些明确的、并且是感到有望能够达到的目标。比如让孩子觉得架子鼓音乐很好听;演奏架子鼓这门乐器并非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父母能够从孩子学鼓中得到快乐;小朋友为能有一个会演奏架子鼓的朋友而自豪或是演奏架子鼓可以在班上给同学们表演……等等。使您的孩子对这一目标产生期待感,为学习的活动指出一个确定的方向,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架子鼓学习启动机制。

  需要提起的是,有些家长在孩子学鼓初期并没有意识到“架子鼓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而是对孩子进行了一些不必要的,或有害的暗示,结果反而破坏了孩子自然地接受架子鼓学习的动机。比如我们曾经调查了:“学鼓前家长主要对孩子做了哪些心理准备工作?”。结果有的家长在“诱发其对架子鼓的兴趣”一题上,填的是,“很少做过”,而在“使孩子对架子鼓教师产生敬畏感”、“使孩子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架子鼓”二题上填的是“做过很多”。

  我们所说的有害的暗示就是指那些使孩子觉得架子鼓学习是一种“可怕”的事,是一种只需要努力而没有能够得到的满足的事。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顽皮,就告诉他“老师可厉害了,以后要是不听话,老师就要治你”,“学架子鼓可苦了,你一定要刻苦学习才能成材”等等。如果我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人的行为是从需要出发而产生的,那么就要考虑,自己的暗示到底能够给孩子什么样的诱导。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来上第一次课时,主要的表现完全是一种恐俱加被动的服从,甚至有些孩子用不说话、不行动来抵抗。通过询问我们就会发现:原因是家长在学鼓前对孩子进行了一些不良的诱导。

  在激发孩子架子鼓学习的动机时,还必须考虑不同孩子的个性差异问题。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比较感兴趣,一听说那么费劲,可能就会失去信心.而有些孩子可能对演奏这么个“大家伙”觉得有意思;有些孩子则仅仅是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本身毫无学鼓的动力;而那些自我意识强、自尊需要明确的孩子,则可能带着很强的愿望来学鼓。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与利用具体某个孩子身上的最大的学鼓诱因,以激发他(她)学习的动机。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而产生的需要倾向的变化。比如,在少儿时期,交往需要相对于其它需要来说更明显、也更重要一些。因此,亲人及小伙伴儿的表扬、夸奖可以更好地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而大一些后,则可能产生较强的自尊需要,通过会打架子鼓使其在自己所处的群体中获得地位感对他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时期,驾驭性需要随着认知需要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儿童早期的认知需要可能仅仅表现为一种好奇心,但随着对架子鼓了解的增多,这门乐器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对于音乐知识及音乐表现本身的兴趣就会更明确、稳定,对探索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也会有较大的兴趣。

  很多孩子大致在上初中的年龄阶段,就会对成就、地位、个人发展的前途等产生比较明确的意识,因此也开始比较明确学鼓的目的,架子鼓学习在其进一步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这时“讲大道理”也就比较见效。反之,如果孩子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对人材的要求没有任何概念,那种“向孩子明确学鼓意义”的努力是很少奏效的,表面上的“听话”也并不意味着这种说教就已经起到了激发动机的作用。

  看来,在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具体操作上,我们还是要多一些耐心、多花点心思的。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465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