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时的直觉和灵感,究竟来自于哪里?
直觉和灵感是有相互关系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做题时的直觉和灵感,究竟来自于哪里?一起来看看吧!
一
一日,给一个孩子讲比例。从照片的像素,聊到宽幅电影;从岳飞将军带兵打仗,聊到CEO的工资;从模特保持身材,聊到篮球运动员选拔标准;从银行利息,又聊到古埃及人测量金字塔高度...
在每一个话题中,尝试向她解释比例思想的意义,这种思想是如此深刻而普及,以至于放眼望去,目力所及的地方总有它的影子。
聊了大半节课,然后拿出课本直接翻到最后的习题,指着一题问:“你看这个题怎么解?”
盯着看了10秒钟,直接在纸上算出了结果。
有些小小诧异,又找了一道稍难一点的题:“这道呢?”
这次看了稍长一点时间:“不就这么做么,如此如此......”仍然是对的。
我问:“你怎么知道要这样算的?我又没教你算法和公式。”
小姑娘微微一笑:“我也不知道怎么知道的,不过就该这么做,可能是直觉吧。”
直觉真是个好东西。课本上的知识一页没讲,就直接下课了。
二
另外一个男孩子,只有三年级,却跟着我们高年级小班上课。我大致能感受到,内容对他而言有些难度,不过他专注力极高,尽管听得吃力、少有发言、却几乎总是从头到尾保持专注。
因为他年级小,我时常特别注意一下他。课间、下课的时候,偶尔会问问他的感觉。
可以看出,他的脑子里有不少问号。紧缩的小眉头,像是在不停思考着什么,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她的妈妈告诉我们,自己曾好几次想让孩子转去低年级班。但就在想法冒出的时候,孩子总会给她带来某种惊喜。
一次,他突然说:好像分数可以把除法变成乘法!
有时突然像打通了什么,原本不明白的豁然开朗。
如此种种,孩子好像总能在某个时候,通过自主的思考,以某种叫做“灵感”的东西,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三
某些孩子,像是烧红的钢铁,只要稍一敲打,时常能看到类似“直觉”、“灵感”的火花。在没有学任何知识之前,他们甚至就已经明白了过程。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孩子,就算把思维过程讲了很多遍,可他们仍执拗于公式,仿佛丢下它们再也不会解题。
我时常在想,二者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基因?智商?大脑发育程度?知识多寡?兴趣?抑或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要讨论这个东西,不能不深入考察一下,所谓“直觉”、“灵感”究竟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四
讨论这个问题最好的切入点,是先比较一下计算机思维和人脑思维的不同,因为:
计算机思维完全没有直觉、灵感类似的东西(人工智能算法先不纳入讨论);
而哪怕思维再固化的人,都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某种直觉性;
有相关基础的人不难知道,计算机结构和人脑结构在底层连接上极其不同。
计算机的底层是无数“逻辑门”,它们在出厂的时候,输入输出数量和排列结构就一定被固化了,在硬件上不存在再生长的可能。
而人脑完全不一样,虽然神经元总数无法增加,但突触的连接却是动态调整的。也就是说,大脑的硬件其实在时刻改变着。
由于这种差别,计算机在硬件层面很难实现“直觉”类似的东西,它必须依靠准确的指令,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它极其精确、遵循逻辑,却缺乏联想、跳跃能力。
与之相比,人脑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旦某个神经元被刺激,它有可能生长出新的突触,向周围建立新的连接;当然,如果这条链接长久不用,也会萎缩退化。
因此,人脑有几条显著特征。
1、功能退化。
长久不做一件事情,就会变得生疏,甚至完全忘记。这是因为其脑神经回路长久得不得刺激发生萎缩退化。
2、越用越强。
熟能生巧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但是,它也有副作用。很多成年人之所以思维固化,就是因为每次都用同样的脑回路思考问题,导致主通路太强,而次分路渐渐萎缩,慢慢就成了一个傲慢偏执的中年人。
3、刺激生长新突触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问题而不得其解时,意味着此刻你走到了脑神经通路的某个尽头,还没有成熟稳定的通路可供使用。
这时,多数人会放弃这个问题,把它抛诸脑后。但倘若你没有放过它,始终在思考它,意味着你一直在刺激着某处脑神经,强迫它向四周生长新的突触,想要建立一条新的通路(解决方法)。
然而,你可能迟迟不得解。脑神经周围就会产生许多很长却还未连接的突触,像是一个八抓鱼一半,挥舞着触角,企图抓住任何它所能触及的东西。
想得越久,思考得越猛烈,突触的长度就会覆盖到更远,增加它获得连接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脑子里,倘若有很多个这样的活跃神经元,他所能建立新连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在某个时刻,他会像顿悟的和尚一样,大呼一声:“哦,原来是这样!”
从外人看来,这个人拥有了某种直觉、灵感的东西,然而,这是他长久思考未知问题的必然结果,偶然的部分仅在于,在哪个时刻产生质变而已。
五
想到这里,再回想身边两种截然不同的孩子:
某些孩子像是烧红的钢铁,只要稍一敲打,时常能看到“直觉”、“灵感”的火花。
而某些孩子,无论听了几遍课,只要把公式盖上,瞬间就又不会解题了。
家长们把这种差异称为“智商”的差异,显然极不负责任。这分明是思维习惯的不同,经过漫长时间积累后造成的质的差别。
而后者死板僵化的思维方式,恰恰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很有关系。有两种典型情况:
1、家长不允许孩子有思考的时间,5分钟都不能等。在课堂上,一旦看到其他孩子都会了,而自己的孩子还在皱着眉头思考,就会产生巨大的焦虑感。他们强行终止孩子的自主思考过程,给他们讲过程、讲公式、讲算法,一遍不行就两遍,再听不懂就训怎么这么笨。
2、家长给孩子过多的依赖。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让他们失去了思考未知问题的意愿,一旦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转而向爸爸妈妈求助。这等于主动放弃了刺激大脑的机会,只会走别人指引好的道路。
这两种孩子,看似也在学习,也在长大,却并没有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最核心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久下来,他们不会举一反三、没有直觉、没有灵感,这怪不得别人,更怪不到智商的头上。到高年级,这样的头脑十有八九会被淘汰。
六
讲到这里不难发现,最珍贵的不是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未知问题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刺激着我们大脑“边缘”的神经元,不断生长出新的突触。它们纵横交织,不断以“直觉、灵感”的方式扩充着认知的边界。
思考未知问题,是大脑不断成长的源动力。
我们不需要一个只会背公式、按套路解题的孩子,在那种层次上,没有人能做得比计算机更好。
生而为人,获得了如此灵动的大脑,是一种十足的幸运。我们获得它,不是为了去记忆和背诵;我们的使命,是去深刻理解宇宙万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去不断发现、思考、探索未知的领域,同时向内(脑和心灵的方向)和向外(宇宙空间尺度的方向)扩展生存的意义。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任何地方获得了一个问题,请不到嫌弃他们眉头紧锁的神情。那并不代表着笨,而代表着他们在成长。
伴随着思考,在一个你看不到的维度里,无数细小的电流流向某个小小的脑神经,刺激着它向外生长着毫无目的的突触。
保护好这个过程,而不是破坏这个过程,绝对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缺少长期的思维锻炼,我们不可能收获一个有“直觉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