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儿童励志 > 励志故事 >

关于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大全5篇

2023-01-10 13:51:11
|燕玲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难言圆满,大家知道哪些脱贫攻坚故事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大全5篇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一)

7月的新疆天山南麓,阳光炙烤着大地,50岁的米斯买里村党员赛买提·艾买尔忙得脚不沾地:在砂石料厂为几个贫困劳动力安排好岗位之后,又去葡萄园里讲嫁接技术,一件白衬衣出门时还干干净净,晚归时汗渍早已染了一层又一层。有人叫他歇一歇,他大手一挥:“我这里握着两三百人的饭碗,歇不得呦。”

坐落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角的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米斯买里村,耕地面积少、贫困户基数大,夏季还经常发洪灾,贫困像一道枷锁牢牢套在了村民身上。“久而久之,村民滋生出靠天吃饭思想,种子洒在地里就再不管了,陷入因穷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谈及当地的脱贫难题,乡里和村里的干部都很苦恼。

土里生、土里长,却不愿在土里苦熬,赛买提·艾买尔天生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与其等着老天爷赏饭吃,不如靠自己搏出一片天地。”他说。赛买提先到建筑工地打工,一边学习推土机操作技术,一边虚心向汉族技术员求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农业技术推广员张章华,在他的帮助下,赛买提掌握了很多科学种植技术。他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家田地里,没成想一年下来,苞谷的产量和葡萄的挂果率比以前高了几倍,一家人的收入也连年翻番。

要脱贫,先脱盲。从那时开始,赛买提意识到知识技术的重要性。憋着一股子拼劲,依靠科学种植,赛买提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逐步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致富能手。

“都说富不忘本,自己富不算富,我要让家乡的人同我一起富起来才叫富。”赛买提在心里坚定了这一想法。此后,在米斯买里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总能见到赛买提的身影,他积极主动为村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鼓励村民靠双手勤劳致富。1997年7月,在大家的见证下,赛买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更加坚定了他扶贫帮困的信念。

靠科学种植,积蓄了一定的资金后,赛买提决定带领家乡的贫困劳动力抱团发展。2013年,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创办砂石料厂。在乡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资金、建设用地等困难一一解决后,砂石料厂成立了。赛买提聘用了12名肯吃苦、有干劲的村民,“开出了每人每月5000元的高工资,比当地公务员的收入还要高”。有人问赛买提:“你这样不吃亏吗?”赛买提笑笑:“没有高工资,怎么激发大家伙儿的干劲?”

最早进入砂石料厂的3名贫困户很快脱贫了,村民眼热了,纷纷申请加入。尽管已经满员,赛买提想尽办法安排岗位,就连周边的几个深度贫困村送来的劳动力,只要愿干肯干的,赛买提都尽量留下。砂石料厂员工沙比提·阿布拉提到这很感慨:“多亏了赛老板,是他给我工作,帮助我脱贫致富,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士气鼓起来,发展就有希望。随着国家对新疆扶贫开发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各类产业项目纷至沓来,赛买提反倒睡不着了。“能不能趁此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呢?”他日思夜想,天天泡在工地上。

为群众造饭碗,怎么造?赛买提的选择就是一个字——舍。从2016年开始,赛买提拿出大部分积蓄,先后创办了惠民合作社、林园合作社,又在服务区开了一家名为“葡萄之乡”的餐厅,开始了他的“跨界”管理。200多名村民在他的帮助下端稳就业饭碗,其中三分之一是贫困劳动力,人均年收入突破3.6万元,部分贫困家庭第一年就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赛买提出名之后,前来拜访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有人问他付出了这么多得到了什么,不善言辞的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组织信任我,批准我成为一名党员,我的厂子、合作社、餐厅都是乡党委、政府帮助建起来的,这就是最大的‘得’。”

或许在赛买提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得”字。在赛买提家,一份裱起来的特殊党费收据格外显眼。他于今年2月7日自愿交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击新冠疫情疫情工作。“看到电视上很多人捐款,一大部分都是党员,我决定也要出点力。”不仅是捐钱,疫情期间,他提供了村里唯一的生活保障运输车辆。

其实,这些年来,自掏腰包的事情,赛买提瞒着大家伙儿干了不少:2018年,他拿出十余万元修缮村里的防洪堤,铺设简易砂石路,改造乡村环境,确保一方水土;慷慨解囊十余万为乡中心小学硬化地坪、修缮水渠、种植花草,支持教育事业;2019年初,赛买提主动对接村委会,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35份,高于市场价格优先采购,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他就像一位孜孜不倦的园丁,以身示范蹚出一条致富路,在贫穷山乡播种脱贫希望,帮助大家成就脱贫致富梦想。”克孜尔乡驻村干部陈金柱说。

2019年底,克孜尔乡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米斯买里村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参与产业,我们成了大家羡慕的幸福村了。”党支部副书记左热古丽·阿尤甫笑道。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二)

“我只认发莲酸菜,别人的都没她家的好吃。”“买发莲酸菜要提前预订,不然有钱也买不到!”

在四川凉山州木里县西秋乡日布佐村,提到发莲酸菜,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而更让村民佩服的,是酸菜制作者王发莲。

王发莲今年36岁,是一名普通的苗家妇女,家中有年迈多病的婆婆和患有大病的小叔子。2014年之前,家里土地抛荒严重,又没有养殖牲畜,丈夫虽打着零工,但还有两个孩子嗷嗷待哺,日子过得紧巴巴。王发莲常倚在破旧的房门前,苦闷地想:这辈子就这样了?

转机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王发莲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让贫困户早日摘穷帽,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宣传党的脱贫扶持政策同时,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并提供相应技术扶持。一直在谋出路的王发莲看到了希望。

2015年8月,西秋乡倡导农户种植大蒜,并免费发放大蒜种子,提供技术指导。

机会难得,王发莲主动说:“我家是建档立卡户,但我不能坐等党和政府来帮扶。我愿意带头发展产业,示范种植2亩大蒜。”

虽有满腔热忱,但种大蒜,王发莲心里没底:“我们村之前有种大蒜的,但由于易生病虫害、产量低,所以大家都不敢种。”

“一边学,一边种。”王发莲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提起十二分小心,从蒜种选择、种植深度到浇水多少、肥料选择,都精益求精,遇到技术问题悉心向农技员请教。

凭着强烈的脱贫念头和勤劳的双手,王发莲种的大蒜当年喜获丰收,村党组织还帮她卖出了好价钱,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要是没有党员干部拉我一把,我还趴在穷光景里起不来呢!”王发莲感激地说:“我想向党组织靠拢,所以在2015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有了成功经验,王发莲的信心和干劲儿更足了。2016年,她跟村“两委”签订了脱贫协议,又试着种植白芸豆、核桃、花椒等作物,养殖牛、猪等牲畜。

天有不测风云。丈夫项金友在修建房屋时,不小心从屋顶摔下来,造成左肩胛骨破裂,右手肱骨断裂。这对于王发莲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家中本来就缺劳动力,现在只剩她一个,既要照顾丈夫和孩子,又要忙着种植养殖。

“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今年收入达不到退出标准,拖大家后腿。”好强的王发莲说。

王发莲像重压下的弹簧一样,越走劲儿越足。她积极参加白芸豆种植技术培训,购买有关书籍,白天下地,晚上得空就自己学。在养殖生猪碰到难题时,她特地向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何林清求教,一年下来,生猪防疫、圈舍消毒、催肥等技术王发莲都熟练掌握,她养的生猪没有一只因疾病受损。

一年到头连轴转,到了年底,王发莲种的白芸豆、核桃、花椒,养的生猪统统变了现,经济收入远超预期,全家成功脱贫,她也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看着光景一天天好起来,王发莲愈发坚定:“只要肯干,这日子一定能过好。”

脱贫只是第一步,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才是王发莲的奋斗目标。

2018年,王发莲买了市面上售卖的酸菜后,发现没有自家做得好吃。胆大又心细的她有了新想法:自己制作手工酸菜到县里销售,打开全新致富渠道。

王发莲实诚,做酸菜用的是自家种的优质白菜和萝卜,腌制过程也很讲究。“要把握好煮制火候、腌制时间、晾晒和酸度控制,否则会影响口感。”她说。

因为原料可信、味道好,王发莲做的酸菜很受欢迎,名气越来越大。第一年她就通过各种渠道卖了七八千斤。后来,她还通过手机直播平台宣传自己做的酸菜,包邮出售,每年有近2万元的纯收入。“发莲酸菜”成了她的自创品牌。

如今,干啥成啥的王发莲已是村里的致富标杆,成为凉山州“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2019年度感动凉山十大人物。村民遇到难题难事,都会向她求助。

隔壁邻居何六军身体残疾,家中有两个高龄老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生活一直没有起色。

王发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以请何六军和他妻子帮忙制作酸菜为由,从前期种植到后期加工,将技术全部教给了他们。第二年,何六军一家也开始将酸菜作为主业来抓,小小1亩地就带来了1万余元的收入。何六军感激地说:“王发莲不仅酸菜做得好,人还扎实肯帮人!”

乡党委对王发莲帮助贫困户的做法给予鼓励,主动帮她扩大品牌影响,希望她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做酸菜、奔小康。

王发莲说:“我脱贫了,不能忘记穷亲戚,我要帮助更多人,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三)

强化责任担当

“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

“阜平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当年阜平人口不足9万,养活了9万多革命战士,2万多人参军参战,5000多人牺牲……”伴随着讲解员的声音,走进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仿佛走进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八百里太行深处,镌刻着阜平革命老区的历史荣光。然而,这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2014年,经精准识别,人口20多万的阜平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4万户、10.8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54.37%。

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如今特意保留了一处旧院子:低矮的土坯房四处透风,屋里熏得黑黢黢的,窗户钉着塑料布。住隔壁的脱贫户唐宗秀回忆:“那些年,一年收一季玉米、土豆,将就吃饱。”

如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惟有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同群众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阜平县委书记刘靖说,“这些年,我们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尽锐出战。”

“现在住得习惯吧?”龙泉关镇党委书记刘俊亮来访,平石头村脱贫户蔚海为赶紧让进屋。

“可好了!”蔚海为的老伴端上一杯热水,又往刘俊亮手里塞一把瓜子,“过去冬天裹着大衣跑茅房,冻得打哆嗦,现在屋里有厕所,方便!”

刘俊亮会心一笑。去年蔚海为全家搬进新建小楼,老人最初不会用马桶,也舍不得用水冲,絮叨新房“毛病”多。为摸清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刘俊亮往村里跑了一趟又一趟,东家窗户关不紧,西家地暖不会开,他全部记下,一户一户帮着解决。

刘俊亮转身来到黑崖沟村。张拥军正在村口桥栏上画猫,看到刘俊亮,咧嘴一笑,接着画。

独居的张拥军是聋哑人。去年,为发展乡村旅游,镇里请来乡村建设专业人士到黑崖沟开展绘画公益教学。张拥军跟着学画猫,长进很快,现在画猫、养猫,每月收入千余元。

多年来,刘俊亮只要不外出,基本每天6点起床,自驾车串村入户。全镇10多个村,不知跑了多少遍。老百姓都认识晒得黢黑的刘俊亮,他也能叫出大多数村民的名字。

2015年10月24日,刘俊亮一大早开车串村,没看清路,撞上山崖,撞断了3根肋骨。“伤筋动骨一百天”,可当时镇里很多扶贫工程都在启动,他在医院躺不住,20天后就赶回上班。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仗接着一仗打,数不清的刘俊亮们忙碌在阜平脱贫攻坚一线。这些年,阜平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要求,一线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推动政策、工作落地见效。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阜平坚持抓好党建促扶贫,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过去,骆驼湾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57岁,村集体收入为零。“打最难打的仗,就要用最能打的人。”龙泉关镇党委调整充实了骆驼湾村党支部班子,40多岁的致富带头人顾瑞利担任村支书,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降到40多岁。

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民主决策,村党支部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

农家院发展民宿遭遇环境卫生不够上档次等问题,村里引入阜裕公司专业运营,农户出租小院,由企业开发民宿旅游。

省里派来的驻村工作队利用扶贫资金,引入一家专业公司养殖肉鸡,但本村没有土地空间。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转变思路,将养鸡场开到平阳镇,搞起“飞地经济”。养鸡场今年4月投产,村集体每年收益20多万元。

以旅游发展为龙头,香菇、高山苹果种植等项目统筹推进,骆驼湾村民腰包鼓了,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50元增长到去年的13620元;村集体“腰包”也鼓起来了,每年收入40多万元。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四)

找对发展路子

“精准施策培育扶贫产业,才能真正把自身优势发挥好”

芒种时节,龙泉关镇顾家台村香菇园区,货车往来穿梭。

车忙,人更忙。“正赶上出菇,没睡过囫囵觉。干活提着劲,坐下来说句话就睡着了。”村民马秀英随手拿起一个香菇,纹路清晰,菌伞饱满。

2016年春,阜平县引入专业种植公司在顾家台等贫困村建设香菇大棚,引导贫困户承包。

听说包棚还要花钱,即便县里建起惠农担保平台,提供贴息贷款,一些贫困户还是摇头,从没种过香菇,担心干不成。

阜平多山,“九山半水半分田”。为让农民顺利脱贫,当地曾想利用山林搞“两种两养”——依托原有核桃、大枣搞“两种”,向贫困户提供肉牛、肉羊,回家养殖。

初衷不错,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缺乏管理,当地传统的核桃、大枣市场竞争力弱。“枣在成熟期总是长虫子,只能卖青枣,价格只有几毛钱一斤。”阜平县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牛羊分户养殖也存在防疫等风险。

产业选对头,脱贫才有奔头。“扶贫政策给力,关键是找对路子、找准产业。”经过反复论证,当地决定把种植食用菌作为发展扶贫产业的突破口。

产业接地气:食用菌天然喜欢冷凉气候,阜平山区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水质也好……关键是如何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如何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必须精准发力,扶到点上!”阜平精心布下产业扶贫这盘棋:在村里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引入龙头企业嘉鑫种植公司,推出“公司+农户”模式,园区统一建棚、品种、制袋、技术、品牌、销售,分户栽培管理。

为消除群众后顾之忧,县里出补贴给贫困户购买价格损失保障险,万一遇到“不测风云”,每个大棚赔付1.5万元左右。

建大棚要平整土地,头一脚就难踢。

山地贫瘠,一亩地,种一季玉米收入500多元,流转租金一年1000元,但一些村民仍有顾虑:“把地推平了,将来找不到地界咋办?”“万一种砸了,公司跑了找谁去?”

为此,嘉鑫种植公司请专业机构对地界进行卫星定位,打印后贴在村里。合同一签14年,一次性先付3年租金。

吃下定心丸,马秀英带头报名,承包两个香菇大棚,加上带头承包的村干部,陆续带动20多个贫困户包棚。

采香菇忙起来没日没夜,有时晚上打个盹,香菇长开散,就会掉价。一些人受不了,一度出现退棚现象。

马秀英咬牙坚持,当年每个棚净赚2万多元。“采摘高峰期要雇好几个人才忙得开,刨去生产成本和人工工资,一年净赚5万多元。”马秀英快人快语。

今年开春,村里又有6户想承包,可大棚都已承包到户。为惠及更多农户,经协调,包棚超过两个的就匀给别人一些。

“村民务工生产、按劳取酬,专家坐镇指导、技术推动,公司跟踪管理、统一经营,加上县里打造区域品牌‘老乡菇’,带着大伙闯市场,阜平香菇优质高产、市场紧俏。”嘉鑫公司总经理齐建胜介绍。

如今,全县发展食用菌大棚4610栋,带动群众1.5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20户,户均年收益1.7万元。土地流转金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537户,户均年收益1800元。

“浇水浇到根,精准施策培育扶贫产业,才能真正把自身优势发挥好。”刘靖说。

这些年,根据当地气候、资源等实际与专家建议,阜平着力发展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六大产业,基本形成“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扶贫产业体系。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五)

激发内生动力

“咱又找回当年分田到户时那股干劲了”

一边薅草,一边甩汗,阜平镇大道村脱贫户赵连培钻进果园干得正欢,“在家躺着一辈子受穷,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干!”

如今这座果园已成村里的“摇钱树”,当初建园可不容易。

2015年,河北建设集团备好几千万元扶贫资金,到阜平开展社会扶贫。扶什么?怎么扶?集团和县里商讨。

“帮扶不是简单给钱给物,而应注重可持续性,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长期受益。”阜平县有关负责人回忆。当时县里规划发展高效林果业,河北建设集团决定在阜平“转行”,成立河北乾元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在大道村流转荒山栽种梨树等。

大道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9户。听说企业帮扶不再“分钱到户”,而要大伙流转荒山种梨树,有些村民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企业不差钱,为啥不给大伙儿分几个花呢?

“扶贫不是养懒汉,致富要靠自己干!”为此村里开了村民代表会议,一位副县长带着镇长参会,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讲。

“搞开发,一亩地一年流转金800元,大伙还能到果园打工挣钱,有啥不好?”大道村村委会副主任赵宗山对村民情况知根知底:每户有几亩枣埝地,有的枣树上百年,还有病虫害,很多人懒得管,基本没收益。

渐渐地,一些农户明白其中道理:把扶贫资金分了,一家一户干不成事;用来发展高效林果,打工可增收,还有持续分红。

“山上酸枣都长不好,还能长出梨?”赵连培最初不相信这里能种梨树。可眼见为实,眼看着荒山变“梯田”,栽上梨树,春日一片雪白,夏日绿染山坡。梨树长大了,他也来到果园打工,“一天挣百八十元”。

河北建设集团陆续投入7000多万元,荒山坡变成果园。去年梨树挂果,150多吨很快售罄。

目前,大道村有100多人在果园打工。荒山流转收租金,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不少村民腰包鼓起来。

走进大台乡柏崖村陈家沟,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栽满了樱桃树,樱桃挂满枝头。“樱桃好吃树难栽”,阜裕公司2016年以来硬是在这片荒山上栽植樱桃等高效林果,打造出一个现代农业园区。

60多岁的樊建保将自家5亩多荒山流转给阜裕公司,每年租金能拿到4000元,同时承包30亩樱桃,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

“承包户比着干,看谁来得早,比谁走得晚。”樊建保说,“以前吃过饭就蹲墙根,现在就想去樱桃园,咱又找回当年分田到户时那股干劲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75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