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儿童励志 > 励志故事 >

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400字

2020-06-01 14:24:20
|廷峰2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4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一)

  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任何行动都会失败。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一次作文考试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从那时起,就意识到要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并终身为人类的完美和人民的幸福而工作甚至牺牲。回顾马克思的这一生,他完全可以当得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畏精神!

  中学毕业后,读大学的马克思是如何炼成学霸的呢?起初他在大学里攻读法学,这位叛逆青年就过着挥霍无度奢华般的生活,简直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直到在父辈的决定下转学,这时候的马克思逆袭之路正式开启!他专心致力于研究历史和哲学,乐此不彼,并且在1842年去应聘大学哲学教师,但当时普鲁士的政治,却使他走上了另一条生活道路。在他的协助下,莱茵省自由派资产阶级领袖康普豪森和汉泽曼等人,在科隆创办了《莱茵报》,同年秋天,马克思被聘为该报的主笔。

  康普豪森、汉泽曼以及马克思夫人燕妮的哥哥冯·威斯特华伦都做过普鲁士的高官,要说走上一条“飞黄腾达”之路,马克思可以说得上是得天独厚。如果马克思当时愿意追随他们并投靠普鲁士政府的话,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但是,马克思毅然选择放弃并坚持自己的梦想。

  于是,马克思在《莱茵报》只工作了短短一年的时间。1843年,他不得不辞去主编的工作。但在这段工作经验当中,他收获了一段伟大的旷世友情,那就是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了他极大鼓舞的恩格斯…在《莱茵报》被封闭后,马克思迁居巴黎,坚持抨击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对他进行了报复,1845年春天,它促使基佐内阁下令把马克思驱逐出法国。马克思被迫移居布鲁塞尔,1848年二月革命前不久,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当布鲁塞尔由于二月革命影响也开始发生民众运动时,比利时政府逮捕了马克思并把他驱逐出境。这时法国临时政府通过弗洛孔,邀请他重返巴黎,他接受了这个邀请。三月革命以后,马克思迁到科隆准备自主创业,创办了《新莱茵报》。这家报纸从1848年6月1日出版到1849年5月19日,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这份报纸对1848年6月巴黎起义者表示无条件声援,为此,差不多所有股东都撤资了。为了使报纸能办下去,马克思不得不在金钱方面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耐,他自费投资七千塔勒以上,而他的妻子的最后一件首饰也被送到当铺里去了。当《新莱茵报》被强行关闭时,马克思损失惨重,但是这时候的他依然坚守他的梦想,不改初心。

  1867年,49岁的马克思为了尽快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亲自到离印刷厂较近的地方等候校对。此时,经济上拮据的马克思又是如何度过这段艰难岁月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一生贫苦,在金钱上,恩格斯经常马克思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你的品格超越现实的物质追求,而又理想崇高的时候,“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总会有人懂你、敬你、爱你甚至无条件的拥护你。除了恩格斯这位挚友,库格曼医生以坚决而热烈的拥抱将马克思邀请到家里作客,帮助马克思摆脱了一时的苦不堪言。在此期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派了一名爪牙瓦尔内博耳德律师找到马克思,希望“利用马克思和他的大才为德国人民谋福利”。当地统计局局长梅尔克耳访问了马克思,说他研究货币流通问题多年,但徒劳无功,而马克思却一下子就把问题彻底搞清楚了。当地铁路管理局局长也邀请马克思到他家作客。在离开的时候,他感谢马克思给予他的“无上的光荣”。当地一个合股经营的铸造厂的经理邀请马克思到该厂去参观。我们的库格曼医生甚至强迫替汉诺威王处理财政事务的欧洲首富家族——路特希尔德家族(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个表兄弟钻研马克思的书。有意思的是,恩格斯也告诉马克思:“你的书对资产阶级也发生了实际的作用。”“格拉德巴赫的棉纺织业厂主们承认工作日过长,他们自己成立了一个协会,要把工作日首先从十三小时缩减为十二小时”。显然,马克思在1848年革命20年后又有新的机会倒向德国的上流社会,获取荣华富贵。但是,马克思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将他17岁写下的文章,贯穿到了他一生的志向。

  宁愿“苦干半个世纪了,可还是一个穷叫化子”,也不改初衷!

  他用实际行动引领着一代代的年轻人,耳畔响起那句朗朗上口的智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二)

  卡尔·马克思,出身富裕的律师家庭,小小的心灵里绽放出启蒙理性的花朵,并许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宏愿;以形容质朴的平民之子,成功“逆袭”高贵美丽的贵族小姐,获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辉煌的胜利”;度过年少轻狂的大学岁月,华丽转身为“超级学霸”,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一路辉煌。深邃执着的哲学思考,让马克思叛逆的青春闪闪发光。

  马克思是德国人,出生于1818年5月5日。这个生日很好记,1818年5月5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主义呼得呜呜地哭。从他的生日看,马克思注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持不同政见者”。实际上,马克思从小就天赋异禀、胸怀远大,后脑勺长着反骨,充满了叛逆精神。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写了一篇作文,名叫《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你想,一个十六七岁还在花季雨季青春期的马克思,找工作都要考虑些啥呢?现在年轻人找工作,一般考虑的是,工资多少,有没有编制,有有户口,福利待遇怎么样。但是,马克思不考虑这些。

  他说他要选择那些“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他要为人类幸福而工作,这样的话,他的幸福就属于千百万人,他的事业将会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一个刚要走上人生道路的马克思,未知生,先知死,可见胸怀远大,伟人就是伟人。

  也有人说,马克思一个小屁孩,为赋新词强说愁,唱点高调也很常见,我小时候写作文,还信誓旦旦说自己长大要当科学家呢。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马克思确实是唱了一个高调,但是他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17岁起了这么高的一个调,然后一直唱上去了,最终把高调唱成了高尚。

  他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带着老婆孩子在流亡,全家人忍饥挨饿,病了没钱治,生了七个孩子夭折了四个,放弃政府招安的机会,拒绝升官发财的诱惑,坚持写书,办报纸,创建政党,就是为了给全天下挨苦受穷的无产阶级一个科学的理论,引导他们推翻吃人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实现人类的解放,就是为人类而工作。

  马克思用一生的时间,来证明自己17岁的时候许下的诺言,他是问心无愧的,所以,我们说他把高调唱成了高尚。

  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三)

  课本上常讲马克思一辈子穷困潦倒,生活惨淡,怎么会是“富二代”?实际上,马克思幼时家境相当不错。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有一兄一姐,共九个孩子)。在马克思出生那一年,这家的长子不幸夭折,于是,卡尔就成为这一家实际上的长子,备受父母疼爱。

  卡尔·马克思的父亲叫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

  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出身荷兰犹太裔贵族。罕丽达的妹妹索菲亚在荷兰嫁给了商人里昂·飞利浦。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我们经常用的飞利浦剃须刀,就是马克思姨父的家业生产的。马克思家庭的物质基础也是来自他母亲带来的丰厚嫁妆。

  因此,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之前,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四)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打算毕业之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

  摆脱了父母的管束,马克思的“大一生活”充满了年轻人的躁动与轻狂——与贵族学生发生争执,携带被禁止武器,参与喝酒、决斗,甚至被学校关过禁闭。

  在一次与贵族学生的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的学生下跪,发誓效忠普鲁士王朝,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结果在决斗中,他的左眼角被对方的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而马克思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枚荣誉勋章。

  马克思还迷恋于创作浪漫主义文学,还经常给父亲寄去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但在父亲眼里,这些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的表现。

  此外,马克思花钱大手大脚,从他和父亲的通信来看,马克思在波恩大学一年花掉了700塔勒。700塔勒什么概念?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算,相当于现在的14万人民币,这些钱都是父母掏腰包,可以说相当“败家”了。

  无奈之下,亨利希安排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而正是这一变化,让马克思的精气神发生了转变,不再叛逆。

  中小学生2019关于马克思的励志故事精选范文5篇(五)

  马克思读书很在行,追女生也有一套,18岁就私定了终身,还是姐弟恋。

  马克思的意中人叫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是特里尔城的顶级美少女,全城男青年爱慕的对象。马克思也是其中一个,当时他的心里燕妮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他陶醉。

  燕妮的父亲是隔壁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所以,马克思与燕妮相识于年少,算是青梅竹马。

  尽管双方家长知根知底,但这段感情,并不容易。

  首先,男孩18岁,女孩22岁,这个年龄差距就像一个高中毕业生爱上了一个大四快毕业的学姐,那时的欧洲还是比较保守的,即使在当下,大部分家长也难点头。

  其次,社会地位悬殊。燕妮天生丽质、家世显赫,马克思虽家境殷实,但仍属于平民阶层,与燕妮家族有门第差距。

  第三,马克思没有任何经济基础。马克思那时尚在求学阶段,双方家长都认为在找到职业支撑家庭之前,不应该“谈朋友”。

  第四,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暖男,青年时的马克思,满脑子思考的都是黑格尔、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纯粹的形而上学,并没有对未来、对婚姻有实际的打算。

  最后,异地恋。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马克思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与燕妮一年都见不上几面。那个年代,没手机,发不了微信,上不了微博,这对年轻情人维系感情的主要工具,就是写信,基本就是那个时代的“网恋”。

  后来,马克思为燕妮写下的诗歌,被后人编成两本《爱之书》和一本《歌之书》保留了下来。可见马克思真没少写信。

  即使如此,即使有这么多障碍,在相恋7年后,马克思和燕妮排除万难,还是结婚了,那时燕妮已经快30岁。

  哪有什么胜利,坚持就是一切。尽管有很多书籍梳理了马克思这段恋爱经历之所以成功的理由,但显然,世俗偏见更多是压在燕妮的身上,她才是关键。

  燕妮是一位颇有追求和想法的女子。在她的眼中,马克思充满智慧,是一个可以终身作为依靠的人。这种以才华、价值和理念为首选的择偶观极为少见。有了马克思的真心、才华和燕妮的坚持、通达,两个人最终成就了一段旷世佳缘。

  感觉马克思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马克思、一个普通人版的马克思。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多数青年一样,上学、恋爱、叛逆、迷惘,统统有过。受传统观念牵绊,恋爱七年才与心爱的姑娘结婚,这与普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多么相似。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8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