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来袭啦!高三历史寒假作业答案有哪些呢?大家都知道吗?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三历史寒假作业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三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用品B.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
C.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D.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水平
2.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载.官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__或招抚,其最终目的都是化“贼”为“民”.从这一角度来说,官府主共是为了
A.增加户口以保证赋役征派B.加强君主__
C.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保护小农经济
3.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4.下图是1978~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曲线变化图。下列说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1978年的增长率变化是由于“文化__”的结束
B.1984年出现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C.1990年前后增长率的波动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致
D.1992年出现高点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5.1958年__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时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D、__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6.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出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
A.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B.辛亥革命革除了中国社会的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D.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7.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
8.18世纪初一位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预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这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他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的理论。下列关于这一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主张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竭力鼓励出口,控制商品进口D.主张政府对经济实行保护主义
9.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
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D.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10.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11.工业化中,工业布局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中国近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幅图片。
(1)材料反映出了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二、1936年前,在西南现代工矿企业几乎是空白。……1938年上半年,国民政府确立了“以西南诸省为主要地区,开发各种矿产,建立国营重工业,而于民营工业及乡村手工业为普遍之调整与提倡”的经济建设方针,并在这年6月的经济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工矿事业之发展,注重西南各省为已定之方针。”于此,西南很快变身为新兴工矿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在迁入地的分布上,仅四川、重庆等地的内迁工厂就有430多家,60%以上的内迁厂矿都聚集到了川渝地区。因此,有评论称:“川渝工业区是后方主要的工业区”,……这些新建和内迁的企业在当时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现代企业的骨干力量之一。——节选自张守广的《抗战时期西南工业全息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决定在西南建立工矿企业及大量工厂内迁的原因,并分析在西南建厂及大量工厂迁居川渝等地的影响。
材料三、北京不但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亦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座古老的城市最近遭遇的雾霾空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中国经济最近三十年的发展进程,工业化是主干线,北京也不例外。这个城市此前含纳了首都钢铁、燕山石化等重工业企业,这个城市,有最活跃的经济,但也制造了杀伤力的污染空气。……同时,北京并非汽车制造之都,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汽车保有量却是最多的城市之一。尽管数年前北京已经启动将部分重化工企业迁出的进程,但其治污道路走得并不平坦。——选自《第一财经日报》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启动将部分重化工企业迁出的理由。
12.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__,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__。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
(2)比较材料一、二,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革”?
(3)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13.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摘编自《人民日报》1999年12月30日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对世界贸易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BACBC6.DABCA
11(1)信息: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业产生。
特点: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原因:沿海较早受到外国侵略,自然经济较早瓦解;交通便利;沿海一带手工工场基础较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源丰富。(任答两点)
(2)原因:抗战时期,日本的侵略,沿海一带工矿业遭到大量破坏;国民政府为改变西南现代工矿企业落后的现状,确立了重点开发西南的经济建设方针;为了持久抗战需要。(任答两点)
影响:一定程度上保存并挽救了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推动了川渝等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改变了工业相对落后的状态;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任答三点)
(3)理由:转换北京城市功能,使其以政治、文化功能为主;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造成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任答三点)
12.(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经济特征:传统的农业经济。
(2)政治变革:1832年议会改革。经济变革:机器大生产(或实现工业化)。
(3)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4)借鉴: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任答三点)
13.(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
(2)特点: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
相同:原则上,开放市场、非歧视性;宗旨上,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3)影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贸易体制得以确立;使世界贸易更加健康有序;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怎么才能把历史成绩提上去
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他会让你对历史有自己的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判断力,对于做历史选择题有相当大帮助。
试题,其实我是很反对题海战术的。不过对于历史大题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去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答案,目的是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回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你今天复习是帝王将相,明天复习是将相王侯,就这点东西,翻来覆去。
探讨。不懂得问题要及时地问,及时和老师同学们探讨。这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问题的印象,防止重复性的犯错。记得高三那年我和班主任因为古希腊的六一税争论了起来,书上写六分税上交五分余一分为六一税,我觉得问题很大,中国最重的税没有超过二分之一的,可是起义不断,希腊如果收这么重的税那就应该是不断的城邦内部战争,还建什么民主,探讨之后证明我是对的,书有问题,你看,印象很深吧。
怎么学好历史
一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历史大脉络认知。
比如中国历史,重要朝代的更替年代,重大历史事件,当朝重要人物,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历史很丰富,一个朝代有众多人物,偶然不了解某一个人,很正常。但是知道了朝代的年代 ,又知道了这个人所处的朝代,那样对于这个人物,就会有基本的判断。找相关的史料,也知道到哪个范围去寻找。
二不单纯只了解历史知识,文史哲,是必须要有的学术素养。
中国自古是文史不分家的。只是后面给生生割裂了。但是文史哲是相通的,文史哲的素养,也决定了一个历史学者的视野与格局。
三与地质地理等学科相结合来考察与研究历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也是和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自然条件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结合地质地理也是需要的。
四广泛阅读,尽量找不同人群的回忆录和图书来对比阅读分析,不要优先存入哪一方是真哪一方是假,哪一方是对哪一方是错的观念。多方面比较,再综合分析,一定是史料决定了史论。而不是由先入为主的历史结论出发,去看待史料。
五真正的史学著作,一定是注释有引文的,而且注释的部分可能不亚于正文的篇幅。如果没有史料来源与说明的东西,不能算严格的真正的史学著作。
六要有社会实践,在社会上亲身品尝酸甜苦辣,体验人间的冷暖甘苦,这样才能真正认知社会。
历史书是死的,但是讲的内容却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如果光是读书,不接触社会,不了解体验社会,是无法真正体验到人性,也就无法真正明白历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