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大家了解一下高一历史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吧!其实,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历史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一历史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答案B
解析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而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的特点。
2.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下列有关说明错误的是()
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答案D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确立了以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制度。D项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是指夏朝的建立。
3.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
A.“功过五帝,地广三王”
B.“以至万世而为君”
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答案D
解析本题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皇权至上,事无大小皆取决于皇帝。
4.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5.下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皇权至高无上
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分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材料中的金字塔状图直观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由君主直接控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6.秦王朝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三公九卿制②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③推行郡县制④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所列四个选项都是秦王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7.秦始皇以任命官员制代替世袭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是因为()
A.实现了选贤任能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掌握了用人权
D.平民有了升迁的机会
答案C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有哪些
一、多看、多想、多练、多问
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看历史书,不能单纯地读故事,而要多加思考。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做错的练习要及时解决,弄不懂就要发问。“问”的范围很广,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与老师讨论。
二、勤于记忆
记忆不等于背诵。若把背诵认为记忆,是不能牢牢记住知识点的。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采用以下记忆方法:
(1)阅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阅读并识记每一章节的标题,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2)用有颜色的记号笔将重点的地方划出,或作重点标注。
(3)要学会归纳总结,把同类型的历史事件放到一起,学会比较记忆。
(4)经常回忆,重复检验记忆效果。
记忆要不断的反复,本人认为课后五分钟回忆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习课或放学后抽半小时记忆当天的内容,这样能进一步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睡觉前简单回忆提纲也是很好的方法。以上的方法是个体的记忆方法,也可以采用群体的记忆方法。在课余空闲时间,找几位同学,一位负责发问,其他的抢答。这既有趣味,又有意义,并且记得特别深。无论固定性,还是随意性,只要坚持,才有成果。还有做笔记,要善于简单化、结构化、体系化,以形成网络知识结构,便于梳理知识点。
三、自制辅助材料
将某些知识点归类,摘录在一页独立的纸张上。这便于记忆。还可以以课本为主题,适当订阅有关历史的杂志和历史参考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与课内历史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四、课堂教学多样化
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仅仅在课堂上和书本中,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用学生喜欢的记忆方式记忆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及知识。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多媒体教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或者给学生观看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影片、纪录片,再现历史的某些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2)让学生自己动脑。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所学知识框架、系统,然后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在思考过程中进行记忆。
(3)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可以设一些奖项,来鼓励学生学习、记忆。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的创作,邀请学生和老师观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节目的编排过程中,查找资料、台词设计、舞台设计等程序都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当然,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学生只有具备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的学习。
高中历史选择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
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
“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
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
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
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
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
识是果。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
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1、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
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
内因等。
2、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
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
“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