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试题

李金0分享

对于政治科目的考试,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987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在该遗址中发现了第一个

A.元谋人头盖骨

B.北京猿人头盖骨

C.大猩猩头骨

D.现代人头骨

2、“钓鱼”是一项修养身心的户外活动,回眸历史在距今约6000年,已经懂得用“渔钩”捕鱼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3、在“大脑”的角逐中,主持人请你根据下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的传说人物

A.炎帝、盘古

B.炎帝、黄帝

C.黄帝、女娲

D.盘古、女娲

4、相传“他”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材料中的“他”是

A.尧

B.舜

C.禹

D.李冰

5、某位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自豪的说:“他的姓和中国历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据此判断该历史老师姓

A.夏

B.商

C.周

D.秦

6、《封神演义》依托于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展现了上古诸神呼风唤雨、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下列历史事件和“时空线索”有关的是

A.盘庚迁都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国人__

7、据古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最重要封国有:卫,武王第康叔的封国,在今河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材料中的内容和西周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8、“一片甲骨惊天下。”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甲骨文因文字刻画或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

B.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清朝

C.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甲骨文的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追溯到了夏朝

9、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完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中的哪一故事让你懂得了只要发奋图强,弱国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又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A.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

B.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C.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

D.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10、“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它”是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11、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七年级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

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七年级历史复习方法

制定规划

目前教师已经将历史复习进程进行了规划。学生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内容。

本学期历史课程分成四个单元,除了单元要点知识之外,还需要练习相应的练习题。

构建知识结构

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细小的知识点。但知识点是可以形成知识结构的。比如:1.朝代的顺序。2.各朝代的建立者、时间、都城。3.各朝代的重大事件。4.各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对不同阶段重大事件进行整理,自然就能够理解阶段特征。(具体见下发复习资料)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画思维导入是形成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

落实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本学期内容中涉及到的重点内容有:原始农耕生产生活情况、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作用、江南开发的表现和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查缺补漏

在查缺补漏阶段,学生可以翻阅教材、记忆笔记、修改错误选择题等方式进行。


    67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