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

立博20分享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1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特征,从社会组织、生产力状况、经济活动等方面掌握原始社会各发展阶段的状况。用生产力的观点分析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掌握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3.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分析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等级制等制度的特点、作用。

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线索,确评价春秋战国时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作用;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表现、作用、影响。

5.掌握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华夏族及各部族的状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正确评价民族融合的作用。

6.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生活的进步、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7.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把握诸子百家的基本主张和观点,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历史阶段。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 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为止,历经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时期。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进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时期,贫富分化,原始社会解体。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遍布全国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先民的多项发明,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贡献。

(2)奴隶社会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

①夏 自公元前21世纪至约公元前16世纪,由启建立,最后国王是桀。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夏朝是中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奴隶制开始阶段。

②商 自公元前16世纪至约公元前11世纪,由汤建立,最后国王是纣。初都城是亳,前期屡屡迁都,最后定都殷。其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至长江流域,还有众多属国。商有高度的奴隶制文明,是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③西周 自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最后国王是周幽王。都城是镐京。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④春秋 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为诸侯的傀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加强。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3)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一时期,兼并战争激烈.民族融合加强,出现了统一趋势,生产力大大提高,通过一系列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贵族掌握了政权,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2.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更替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联盟等几种形式,这些社会组织与原始社会的各个阶段相对应。部落联盟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由两个以上部落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都是代表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部落联盟的选举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实行禅让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平等的关系被打破,出现了私有财产和氏族贵族,并逐渐形成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部落联盟逐渐被国家取代,原始社会瓦解。

(2)奴隶社会 整个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实行的都是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

①夏 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完备,奴隶制国家完全形成。

②商 商代奴隶制国家机器及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备。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③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制度完备时期,通过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及等级制度,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形成明确的等级,由各级奴隶主贵族世袭地把持着各级政权,维护着中央对地方,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秩序。分封制、等级制、宗法制及特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④春秋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到严重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周王成为大国的附庸,出现了七国争霸的局面。

⑤战国 战国时期,周王室和诸侯的进一步败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开始建立,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了。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原始社会经济

①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被迫过群居生活,原始人群时属旧石器时代,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会建造房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弓箭、制陶、麻纺织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成果。粟和水稻开始种植。

③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出现小型铜器,有了养蚕缫丝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2)奴隶社会经济

①生产力的变化 夏商西周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

②经济活动状况 夏商西周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了较大发展。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青铜器不再局限于礼器和武器,开始向生活化、工具化发展。纺织业、玉器加工业、陶瓷业、漆器业有了发展,后期煮盐业、酿酒业等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商业、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发展。

(3)战国社会经济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又加速了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都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政治、商业中心,还出现了一批有势力的大商人。

4.民族融合的加强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奠基时期。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战争、结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华夏族。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华夏族与国内务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5.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1)原始社会时半坡氏族的彩陶和记事符号,说明当时已出现了简单的文字和艺术形式。

(2)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夏朝有了历法,商代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商周的青铜艺术、雕塑和甲骨文、金文达到很高水平。

(3)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更是出现了繁荣局面。思想方面,名家辈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突出反映了这一时代文化的繁盛。孔子和儒家思想及诸于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方面,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形成。适应征战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军事著作。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等科学技术有了进步。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出现了标志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体现“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离骚》等。 [题例剖析]

[例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解答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准确再认原始人生产生活变化的历史阶段特征。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的出现;从逐水草迁徙到定居。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来分析,C、D两项极容易排除,迷惑性较强的是B项。但只要弄清楚是定居的需要而迫切要求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而不是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才定居的。这样就可以排除B项。解本题从正面认定A项是正确选项也可以。如可以这样想,采集、渔猎的场所不可能固定,而远古居民居住的场所也就不可能固定,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那样的环境条件下。而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居住的场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种区域的附近了。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更多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代表着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这类题目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练习中应予以重视。

答案:A

[例2]问答题

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1994年•全国)

剖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论述题,试题引用墨子的两段言论来创置新情景,并以墨子的基本思想“兼爱”、“非攻”作为切入口,由浅入深的设置了三个问题,属“小切口、深分析”题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能力。试题还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题目的第一问,考查了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第二问较难,要求考生在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加工和整理,对考生的理论素质和思维品质要求较高。教材并没有直接讲述战国时期墨于思想产生的根源。只能根据教材涉及到的战国初期思想家、代表的利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战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和理论思考,结合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三问,要求考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墨子思想的地位、影响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作出历史、全面的评价,肯定其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产破坏、生灵涂炭。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辨疑解难]

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关子“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

“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适应部落战争的需要,各氏族部落彼此结成联盟,联盟的首领由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实际上,“禅让”是在氏族贵族中进行的,武力在“禅让”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已预示着原始社会的崩溃。

传说中的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凭借实力,夺取了联盟首领的职位,结束了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在整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王位继承都实行世袭制度,通过“父终子及”的“家天下”形式,维持着王位的继承。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4.如何评价大国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都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其实质在于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但也有积极意义。

第一,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

第二,虽以“攘夷”为号召,但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

第三,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第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第五,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5.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其表现是:

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出”,世卿

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识记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中苏建交。周恩来于1953年1 2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的严重对立和激烈斗争。

2.基本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内容:(1)“另起炉灶”:同 一刀 两断。(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 是肃清和取缔 。(3)“一边倒”:坚定地站在 一边,与其结成盟友。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1)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 个国 家建交,另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

(2)1950年2月,中苏签署《 》,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2.提出:为发展同 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 、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4.意义:(1 )它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2)它成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 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 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讨论 、 、 等问题。针对阴谋、分歧和矛盾,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加强了中国同 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情景激疑

旧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如清朝末年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了-的“二十一条’’;1946年蒋介石政府为了求得美国的支持,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所以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知识归纳

1.制定外交政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③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了独立;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革命运动。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这一建交原则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3.建国初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3)“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4.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典例剖析 【例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的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变式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 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  )

①不结盟 ②另起炉灶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④一边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1)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2)提出: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周恩来访闽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典例 剖析 【例2】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变式题2】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万隆会议上 b.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谈判时

c.日内瓦会议上 d.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度、缅甸时

知识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情景激疑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挫败了西方大国的阴谋,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亚非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使新中国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支持,为后来打破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归纳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历史背景: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会议召开:为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由苏联推动,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于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3)日内瓦公约的达成: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历史影响: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出席万 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召开:1955年蓬月,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 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与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典例剖析 【例3】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当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主要是 ( )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巩固测试

1、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的是(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日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 ( )[来源:z_--_k.com]

a.1951年 b.1 953年 c.1954年 d.--年

3.周思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会议

4、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53年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运用这一原则成功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

④在国际上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1954年与中国一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 )

a.印度、越南 b.缅甸、越南 c.印度、缅甸 d.泰国、缅甸

6、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边,这是为了……( ) a.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b.使新中国在维护独 立自主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

c.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开拓外交新局面

7、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最主要的特色是……………………( )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8、--总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依然放射出真理的光芒。”推断一下,上述会议是哪年召开的

a.1999年 b.--年 c.--年 d.20 --年

9.阅读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 、二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材料三: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主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四: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与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成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2)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原则?根据两则材料列出其内容。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3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一、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公民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以入选;

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3、影响: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族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二、克里斯蒂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划分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实行选举;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每一地区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

3、影响:基本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标志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建立。

三、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陪审法廷是法院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四、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雅典的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

1、陪审法庭制度;

2、议会制度,选举制

3、公民民主、平等的意识等等。

罗马法

1.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2.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一、《十二铜表法》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

2、背景:习惯法遭到平民的反对

3、意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二、公民法与万民法

1、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1)背景:罗马向外扩张;

公民法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导致矛盾激化。

(2)范围: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三、罗马法的作用

1、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立法与司法有重要影响。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所以,“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从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尤其在农民头脑中仍占统治地位,而容易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加以分析,认识其盲目排外性。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斗争的总体高度、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来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体会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难点分析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是随着清政府、义和团、帝国主义列强三方面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教材并未写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这一关键环节。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会有偏差。所以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变化及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其一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及威力,其二是清政府、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列强三者关系的变化。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早期改良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主张。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

3、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分析维新思想形成的背景,总结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

2、历史比较:比较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的维新思想特点。

3、问题探究:探究维新活动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3、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

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主张迅速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积极思考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寻求新的救亡图存的方法和道路。他们痛感封建-制度的-,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变法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使中国富强起来,才能避免迫在眉睫的被瓜分危机。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思想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4】康有为

康有为(1859~1927),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同时在袁世凯提出祭孔的时候,康有为致电黎元洪、段祺瑞,提出祭孔要行跪拜礼,叫嚣“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2、主要著作和思想:

(1)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变”,只是“渐进”,而不是“骤变”,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

(2)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于1891年刊行,康有为怀着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强烈不满,详细论证了古文经《左氏春秋》、《周礼》等书都是“伪经”,完全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尽管康有为的论断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但却引起人们的思考:既然传统的经典是假的,那么从中引出的信条就不足为训了。这就打击了正统思想赖以立论的基础,为变法维新开拓了思路。

《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为把孔子打扮成一位社会改革家,同时推孔子为“万世教主”。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经过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

(3)特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

【合作探究】材料参见教材“学思之窗”,回答: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该题的答案可呈开放性。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还是利弊兼有?主张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均可成一家之言。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内容: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

(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

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立即联合各省应试举人,讨论上书-。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经康有为、梁启超等奔走联络,“万言书”征集到一千三百余名举人的签名,并于5月2日呈递都察院。虽然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因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公车”为举人赴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它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发展为-的起点,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行动。

2、《中外纪闻》:-宣传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强学会:政治团体

(1)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

(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3)参与阶层: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外国传教士加入。

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奔走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得到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康有为亲自撰写《强学会叙》,提出中国正处在“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洞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的危急之中,呼吁挽救民族危机。强学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均有人演讲“中国自强之学”,团结和影响了不少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一些外国传教士也加入了强学会。不久,康有为又赴上海创立强学分会,并出版了《强学报》,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形成了南北呼应。

维新派的活动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御史杨崇伊于1896年1月20日奏劾强学会结党营私,贩卖西学书籍,刊印《中外纪闻》,-外省大员。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遭封禁。但无论是公车上书、《中外纪闻》,还是南北强学会,已使维新之风渐开且再难遏抑。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

(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5】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战争。11月,段内阁-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

(2)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时间——1896年;地点——上海。

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影响: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欢迎,大大推动了编发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

(1)生平简介:

【人物介绍6】谭嗣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维新派人物。在北京半截胡同14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5岁读书,15岁学诗,20岁学文。钻研儒家典籍,广泛涉猎文史百科,对中国旧学有较深造诣。同时其又致力自然科学之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

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1896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成《仁学》2卷。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代表著作《仁学》,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其候刑时,据说曾题诗“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维新活动:

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1897年)

②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1897年)

3、严复:

(2)活动与主张:

①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

1897年10月26日,严复在天津创立《国闻报》,社址设在天津租界紫竹林海大道。严复虽然持有激进的思想,但处事谨小慎微,从不参加实际维新政治活动,也从不去报馆,而且找了个福建人-成充当馆主,所著文章也不署名,但严复是该报最主要的创办者和主编者。这份报纸,贯穿着严复个人的思想倾向与对中国社会变革的理想。

在《〈国闻报〉缘起》一文中,严复称该报“略仿英国《泰晤士报》之例”。在阐述该报的宗旨和目的时说:“《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为一国自立之国,则以通下情为要义;塞其下情,则有利而不知兴,有弊而不知去,若是者国必弱。”。

《国闻报》在创立之初,每天销售1500张。从创刊后就面临顽固势力及保守势力的威胁,不得不于1898年3月27日对外称盘给日本人西村博,实际上编辑人员基本没有变动,1898年5月3日,直隶总督王文韶奉谕饬查《国闻报》,而且警告严复及《国闻报》。而刊登谭嗣同等戊戌政变六君子被害消息、对维新派表示支持等文章,成为《国闻报》于1899年正月真正卖给日本人的导火索。维新派办《国闻报》前后有一年多时间,售于日本人后,一直办到1901年改名为《天津日日新闻》,以-方若为主编,彻底变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文化工具。

②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起到影响。

4、维新活动的影响:

(1)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上书等

(2)作用:

①启发民智:如严复的《天演论》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②组织力量:如成立强学会等;

③制造-:如“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创办。

④形成局面: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是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实际上是维新变法活动兴起的历史根源之一,学习时要注意理清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车上书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标志,它使维新思潮开始付诸实际的-。维新派通过办报纸、立学会、兴学堂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在各项维新活动的过程中,一批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应运而生,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并由他们组织起了维新运动的主要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学会、学堂、报纸、著述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渠道,为维新运动作了-准备。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5篇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人民出版社高一历史教案5篇

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

高二历史教案人民版范文

人民出版社高一历史教案第二课5篇

人民版高三二轮历史教案模板

人民版高三一轮历史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一上历史教案5篇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5篇

    5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