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历史知识 >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18-12-18 15:52:22
|培章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幼年是非常穷苦的,还有一度想要当和尚。在1368年朱元璋称帝统一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也最具有争议的皇帝之一。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所以,他登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故事吧。

  朱元璋如何巩固其领导地位?

  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脑筋灵活,尤其善用一些小谋略,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个典型的“职场高手”!

  朱元璋在创立明朝帝国之前,曾参与推翻元朝的反抗军,当时他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朱元璋颇得郭子兴重用,短时间内就被任命为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总兵。但是驻守和州的将官,大部分都是长年跟随郭子兴的部下,朱元璋算准了他任和州总兵,众将官一定不会服气,决定用一些方法奠定自己的领导地位。

  朱元璋上任后,在第一次正式召开会议前一天,立刻命令手下撤掉大厅主将的位子,只摆一排长条木椅。第二天召开会议时,朱元璋故意迟到。当他抵达会场时。诸将领已先行入座,会场内的座位都已坐满,仅留下一个左边的末座给他。对于自己在诸将官心中的地位,朱元璋心中雪亮。

  会议开始后,讨论军政大事时,在座的资深将领虽然习于在战场上搏命厮杀,但是对于决断军政大事却只能面面相觑。轮到朱元璋发言时,却能精确分析敌我形势,并具体提出办法和措施,他的表现使得在座的资深将官不得不心服。

  这次的会议,除了讨论军政大事,也针对整治城池的工作作出分工,并且限期三日之内完工。

  三天的期限到了,朱元璋会同诸将领到城池现场查验,结果只有他负责整治的部分如期完工,其余将领负责的各段工程均未完工。

  朱元璋认为,制服将领的时机成熟了,他沉着脸,拿出郭子兴的檄文,朝南坐下。朱元璋向所有的将领说:“总兵乃主之命,非我专擅,修城要事,不能如期完工,贻误军机责任重大,谁可担当?今后再有违令者,军法处置。”在场的资深将领自知延误了军机,自然不敢有怒言。

  朱元璋主持军务虽有两把刷子,再加上他治军严谨有方,这次事件过后,他很快建立了个人威信。

  朱元璋智请刘伯温出山

  朱元璋当上了起义军的主帅以后,兵多将广,急需找个军师。他听说浙**田有个刘伯温,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兵书读得滚瓜烂熟,就几次派人去请他出山。可刘伯温这人有个脾气,凡未经自己看准的事,任你怎么说,他是绝对不干的。所以,对朱元璋的几次盛情邀请,他都谢绝了。

  朱元璋手下几个性情暴躁的武将发火了,异口同声地说:“干脆派兵把刘伯温抓来,要是他再不答应出山,就把他杀了吧。”朱元璋说:“不行!我自有办法。”就用利害说服了几个武将,把这事暂时搁置下来。

  没过多久,刘伯温云游到了杭州湾边上。不知怎的,那里突然出现一个挑箩筐卖私盐的人。此人不但重义气,轻钱财,而且武艺高强。刘伯温在人们的称道中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很感兴趣,决定去见他一面。

  这天,刘伯温一路信步走来,经过海滩边,有一个人正躺在沙滩上睡觉,只见他头枕扁担,平摊两手,叉开双脚睡得正香。整个身子和扁担恰恰组成了一个“天”字。远远看去,特别触目。刘伯温见了,不觉失笑:这人直有意思,睡觉也想上天!就上前推了推他。不料那个人侧了侧身子,脚一钩,头一低,又睡着了。说来也巧,他这一侧身,扁担正好转到了腰里。刘伯温一看大惊:啊!这不是个“子”字吗?睡着时能现出“天子”二字,这人恐怕不简单!于是急忙推醒了他,同他攀谈起来。这一交谈,才知道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卖盐的人。

  刘伯温见这人器宇轩昂,胆识非凡,就怂恿他共谋大事。到了这时候,朱元璋才哈哈大笑起来,说出了自己的身分,又说:“请过先生好几次了,先生却不给面子,这一次我亲自来请,总行了吧?”刘伯温一听,才知道上了当。不过他到底被朱元璋的诚意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人密谋策划,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心里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事情都当成了不祥之兆。恰巧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心神不宁,朝中的功臣勋将,被他借口谋反,一批又一批残忍杀掉。他杀的人越多,猜忌疑心越大。就连有的大臣给他上庆贺表,他也疑心,把人家的好话,当成坏话,看谁不顺眼立即论罪杀掉了。

  这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宫中,闲着无事就爱琢磨,疑心顿起,禁不住又打了几个寒颤。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检校为报,说某某大臣又在背地里发了牢骚;某某大臣又在家里邀人喝酒,聚友密会;如此等等。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神经就过敏,浑身顿时抖动了一下,心想:这些人,非得狠狠对付不可了!

  朱元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随即传谕中书,大意是:自从立朝以来,开国勋将,虽然各赐封爵,但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皇业安定,天下太平,应即作准备,好好地再为他们庆贺一番。另外又传谕工部,立即着手动工,建造一座富丽堂皇、威武雄壮的大楼来。

  时光如水,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一座富丽堂皇的楼房已经全部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作成金匾挂在楼门上。随后,他便选择吉日,遂举行大型典礼,并亲自开列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张榜贴出。除了已加给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个人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表示皇上的恩宠。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谋划,到底被一个人看出了破绽,猜中了底细,这个人便是“再生诸葛”刘伯温。刘伯温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头,联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连杀了好些个大臣的事情,越发觉得这里面有些名堂。经过数月修造的庆功楼建好之后,在此期间他多次细心观察,终于发现楼房后的密室里堆满了好些干柴,而且都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的人员亲自动手干的,刘伯温心中就格外的清楚了。

  刘伯温虽然看出了破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纠结,但却既不敢劝阻,又不敢声张。他思索了一会,感到事不宜迟,保住老命要紧,更何况还有一家老小,便立即写了一道奏折,递给朱元璋,借口自己年已老迈,昏聩无用,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奏折,本想不准,但又念他自从应征以来,确实为自己的王功帝业出了不少好主意,于是皱了皱眉头,说:“就让他去了也罢。”随即用朱笔批了一个“准”字。

  刘伯温获准还乡,便收拾细软,捆了行装,临走的时候,许多大臣都赶来欢送,他满心酸痛,强忍眼泪,不敢透出半点风声。但是,等到他看见徐达时,他却再也忍耐不住,两颗泪珠哗哗滚了下来,徐达心中暗想:刘中丞突然告老还乡;今日见了我,又偷偷地凄然落泪,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跷蹊。

  于是便寻个机会,悄声问道:“刘中丞,敢是出了什么大事么?”刘伯温连忙看看左右,见没有什么人在注意他们,才吞吞吐吐地答道:“将军切莫多问!等到庆功表贺那天,你只管紧紧跟着皇上,切勿离开半步,事后便知,千万要记住啊!”徐达听了,心里不明白,但也不敢再问,只好忍痛分手。

  刘伯温走后,不久便到了朱元璋所选定的庆功表贺日期。这一天,庆功楼前,彩旗飞舞,鼓乐喧天,爆竹震响,仪仗排场宏大。不一会儿,文武老臣们都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春风满面,好不热闹。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来了。见了众臣,显得分外的亲热,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又是夸奖,又是赞扬,满脸喜气横生。太监、侍从前来向朱元璋奏道:“酒宴已备,请皇上及众位大人入席吧!”朱元璋转脸瞧瞧窗外,窗外早有检校和锦衣卫人员打出暗号,示意已经准备就绪。朱元璋便高兴地说道:“众位爱卿,既然酒宴来了,我们就快喝酒吧。”众位老臣一听,个个心里都非常高兴,随即按部就班都入了席。

  只有徐达站在朱元璋的近处,半步也不肯远离。朱元璋眼看众位老臣都入了席,心中大喜,便命人将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斟满了酒,又带头端起酒杯说:“众位爱卿伴朕多年,南征北战,功勋盖世。今日特为众位庆功,略表朝廷心意,众位可一定要好好地痛饮一番呀!”说着,高高举起酒杯,大家便齐声欢呼道:“谢主龙恩,愿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也都端出酒杯,一饮而尽。大厅里到处是人声沸腾,欢歌笑语不断!

  朱元璋又假装高兴地说:“好!痛快!痛快!”随即命人:“快再斟酒!”酒又斟满,朱元璋又陪着大家喝了下去。三杯酒过,朱元璋站了起来,说道:“众位爱卿,恕我少陪,你们只管尽情地喝,后宫有事,稍迟我再来看你们。”说罢,便慢慢走出楼门,徐达一看朱元璋走了,也连忙离开了席间,紧走几步,追了上去。

  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响,回头一看,见是徐达,马上吃惊地问道:“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却下来干什么?”徐达低声地哀求道:“万岁我主,您当真要一个不留吗?”朱元璋听了,瞬即一愣,知道徐达已经发现了秘密。眼珠转了两下,轻声说道:“你既已知道,我就饶了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

  俗话说:“干柴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功夫,门窗都烧着了。整个一座楼房,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失火了!失火了!”正在楼里面喝酒的文武老臣都惊叫起来,一个个争着往楼门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经封锁住了楼门。有的拼着命往外闯,却怎么也拉不开门。原来,楼门早被锦衣卫的人员从外面反锁上了。少顷火舌很快便从门外烧到门里。接着,楼板也烧着了,房顶也烧着了,火苗烧到了那些老臣们身上,衣服也都着了火。只见人人都象火人一般,楼上楼下,烈焰腾腾,浓烟弥漫,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四周一片火海。

  说话之间,火势越来越猛,楼顶的木梁已被烧断,一根断了的木梁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瓦片落了下来,有的老臣当场被砸死过去,没被砸着的,也已被烧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勋在火烧楼塌之下,一刹时都化为焦灰了。可怜他们刚才还在喜气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贺,哪知一时之间,尽都肉销骨化,命丧黄泉。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保住他朱家的万年江山而采取的阴谋毒计哩!

  朱元璋把功臣杀绝后,他死后传位于孙子建文帝。后来,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一路南下,无人能挡,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即位后,号称永乐,定都燕【北】京。常言道:凡事皆有因果报应,为人做事不要太绝了。

  朱元璋智诈陈友谅

  元朝末年群雄纷争时,陈友谅在攻陷太平,占据了长江上游之后,就派人来约张士诚一同进攻建康(今南京)。

  有人劝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往狙击。朱元璋说:“敌人知道我率军出征,就会用一部分军队牵制我,而大部分则顺流直驱建康,半日内就可到达。那时我的步兵骑兵急急赶回,行军百里再去作战也为时已晚,这是兵法所忌的。”于是朱元璋召见康茂才,对他说:“两股敌人合到一处。危害必定很大。如果打败陈友谅的军队,那么张士诚那边就会闻风丧胆了。你能迅速地把陈友谅的军队引到这里来吗?”茂才答:“我家有个守门的老汉,过去曾服侍过陈友谅,要他去。一定能取得友谅的信任。”于是就命令这个老汉前往送信。

  守门老汉乘着小船,直达陈友谅军中,假冒是康茂才的使者,许诺在陈友凉来进攻时,康茂才一定做好内应。陈友谅果然相信,喜出望外,并问康茂才现在在什么地方。老汉回答:“现在负责守卫江东桥。”陈又问桥的情况,老汉回答:“是一座木桥。”于是陈友谅赏给他一顿饭,把老汉遣返。临行前叮嘱说:“我很快就到,到了后,以叫‘老康’为信号。”

  老汉回来后,把上述情况作了报告。朱元璋说:“陈友谅将要落入我的圈套之中了。”于是就命人迅速撤掉木桥,换上铁石结构的桥,一夜便完工。同时令冯胜、常遇春率领三万兵力埋伏在石灰山旁。徐达的军队等候在南门外,杨琛驻守在大胜港t张德胜、朱虎率水师驶出龙江关外。朱元璋自己总领大军在卢龙山,命令旗手们把黄色旗帜隐伏在山的右边,把红色旗帜隐伏在左边,并告诫他们说:“敌人来了就举红旗,听到鼓声就举黄旗,这时,全部埋伏的军队都要立即发起攻击。”

  当天,陈友谅果然率船队东下,到大胜港时,水路狭窄,又遇上杨璟部狙击,即退出龙江,直乘船冲向江东桥。到桥边时,发现桥都是铁石筑成的。感到惊疑,边呼“老康”,没人答应,陈友谅此刻才发觉其中有诈。于是立即分出水师千余人奔向龙江,派出万人兵力登岸修筑栅栏。设立营寨,来势很猛。这时正值酷暑,朱元璋预感一定要有大雨,就命令各路大军就地起炊吃饭。当时天空一点云也没有,但过了一阵,忽然从西北刮来大风,下起瓢泼大雨。此时红旗举起,众将士竞相上前拔除栅栏,陈友谅指挥军队上来与其争夺。战斗刚开始,大雨恰好停止。于是朱元璋命令击鼓,鼓声震天动地。这时,黄旗举起,伏兵发起攻击,等在南门外的徐达部也赶来参战,水陆并进,内外合击,陈友谅的军队大败。

  朱元璋率大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太平。


相关文章:

1.中国历史知识常识集锦

2.中国历史百科知识大全

3.趣味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4.历史知识

5.历史知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58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