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七月半的来历
中元节祭祀祖先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焚烧纸钱和祭祀食物这两种基本的传统习俗之外,各地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元节七月半的来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元节七月半的来历
中元节其实是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那个时候,还没有中元节这一名词。而七月半则是当时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当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所以七月半只有单纯的祭祖庆丰收的内容。而后来的中元节这一称呼,源于东汉之后道教的说法。
据道教的说法,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地下,,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并在这一天普遍进行祭祀鬼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因此也出现了放河灯的习俗。很有纪念意义。
中元节又叫什么节
中元节,也叫七月半、鬼节、盂兰盆节、斋孤、施孤、亡人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中元节的含义
中元节的意义对很多的地方来说是祭祖大节,不能忘崇乡重祖的情怀,不能丢乐善好施的义举。在这种被赋予美好期许的节日里出生是吉兆,预示女孩能一生平安如意,心想事成,可成心地善良、遵守孝道的有德之人,彰显出我们的孝道文化。
中元节民间禁忌
①半夜不能出门,毕竟七月十五这一天,是阳气最弱的日子,尤其是到了子夜时分,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野鬼们活跃的高峰时期,人们就不要在外面观看了。
②不要在夜里去扫墓,虽说中元节是祭祖节日,但入夜后就不要去墓地了,否则容易招惹不好的东西,尽量在白天完成为佳。
③不要吵架或者说不吉利的话语,当天本来运势就不佳,如果有争吵之声,只会让情况更加急转直下。
中元节祭祀活动
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法会中的一个小环节,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且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人们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