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年夜饭必备的菜式

家敏1163分享

吃年夜饭是春节里的一大习俗,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年夜饭菜式各有不同,广东年夜饭菜式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广东年夜饭必备的菜式,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广东年夜饭必备的菜式

广东年夜饭必备的菜式

年夜团圆饭,是要送旧迎新,广东人春节饮食文化,最讲究“意头”,即菜肴的谐音,一定要与发财高升、如意吉祥有关。广东人到餐馆吃团圆饭,多会点象征“团聚”和“盆满砵满”的“盘菜”,每到春节,无论订购还是堂食,餐馆的“盆满砵满”盘菜,都是最抢手的菜肴。

象征“团聚”和“盆满砵满”的“盘菜”

一般广东人的年夜饭盘菜,包括12种菜料:象征发财的发菜、象征“好事”的蚝豉、象征着富贵的鲍鱼、年饭一定要有的鸡、鸭,还有海参、鱼蛋、猪皮、瑶柱、绍菜、萝卜等。

如果单点,或在家自己做菜,广东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鸡,代表“有计”,一定要有发菜炆蚝豉象征“发财好市”,一定要有“生菜猪手”象征来年快乐,还须有嘻嘻哈哈代表开心快乐的各种鲜虾,貌似“一团和气”的红烧圆蹄等等。广东年夜饭中,鱼是不可缺少的菜肴,而且还要吃剩一点点,象征着“年年有余”。

广东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鸡,代表“有计”

广东过年的传统小食和年货

1.煎堆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这是广东人过年的.温暖记忆之一。临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就张罗着“开油锅”、炸煎堆了。

在煎堆“家族”中,品种众多,有石岐煎堆、九江煎堆、空心煎堆等,但当以龙江煎堆为上品。龙江煎堆呈球形(寓团圆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煎堆蕴),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黄,表皮匀布芝麻,爆谷馅甘蜜味浓,其皮酥脆异常,为新春送礼佳品。

2.油角

油角是广州等地家常小吃的一种,到过年时,油角就是广东人民间串门送礼、招待客人必备的过年食品。各个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换成蔬菜即可。

油角象征的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里为芝麻砂糖或豆沙、薯蓉。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经过经济大潮的洗礼,这些传统食品已穿上时代的新衣换上了现代的包装。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3.糖环

糖环是广东一带有名的特色小吃,流传于广东惠州和原来惠阳地区如东莞、深圳、香港新界等地,在桂北山区贺州一带也有流传,做法类似,材料有别(广西用糯米粉、惠州用面粉)。曾是过节必然有的小吃,以前惠州人在春节前都要准备大量应节食品。特点是香脆可口。

4.蛋散

蛋散,珠三角比较有名的小吃,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

据说在旧时候,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下锅时,有一家穷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男主人望着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发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穷也要做,为来年讨个好兆头。没馅料做就把面团压扁下油锅也行。新年到了,当其他人来穷人家拜年时,穷人拿出那些小长方块来招呼朋友们,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品尝之下:“噢,那些小方块——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来年我们也要做,请问这个叫什么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后来人们把小方块改良,加入芝麻、南乳等其他配料,在小方块中间下一刀,卷起做成麻花似的更加好看。

5.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

鸡仔饼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最大特点是耐人寻味:它有深度,越嚼味越好,吃完后隐藏在牙缝里、舌底下、嘴角边的美味余香仍在不断辐射,久久萦绕;它也有广度,主食与副食、荤食与素食,主料、辅料、佐料、调料集于一身,融于一炉,《水浒》的“五味瓶”之喻用于鸡仔饼,显得单调乏味,鸡仔饼不啻是一桌微缩的盛宴!因此,它宜佐茶、佐酒甚至佐膳,这样的多面手,在饼饵一族中堪称出类拔萃,令人青睐有加。

6.广式腊肠

广式腊肠是将瘦肉经粗绞、肥膘经切丁后,配以辅料, 灌入天然肠衣或人造肠衣再经晾晒烘烤而成;由于广式腊肠加入较多的蔗糖和酒,加之高热高湿的环境,使广式腊肠形成独特风味。广式腊肠具有外形美观、色泽明亮、香味醇厚、鲜味可口、皮薄肉嫩的特色。

广式香肠的花色品种繁多,主要有生抽肠、老抽肠、鲜鸭干肠、腊金银肠、猪心肠、瘦猪肉肠、蚝豉肠、鲜虾肠、蛋黄肠、玫瑰猪肉肠、牛肉肠、鸡肉肠、鸭肉肠、冬菇肠、鱿鱼肠、尧柱冻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莞腊肠等几十种。这是适合过年赠亲送友的年货之一。

7.海味干货

海味干货多指晒干后,加工的食物,能保存的时间较长,价值也相对较高。海味干货包括的东西很多,包括发菜、冬菇、蚝屎、鱼翅、干鲍等等都属于海味干货。因为这些东西体面,而且又是过年的时候会用到,所以很多老板都会选择它来发给员工,而且也非常的适合用来送礼。

为什么过年会用到这些菜式?这就跟广东人的意头有关了,比如“发财就手”(发菜猪手)”,“得心应手”(海参猪手),“年年有余”(鱼类),“步步高升”(糕类),“彩云”是云腿(火腿),“好事”指蚝豉,“展翅”或“大展宏图”多指鱼翅,“甜蜜蜜”多指糖水甜品,“喜洋洋”必有羊,“笑哈哈”一定有虾(因为广东话里“虾”和“哈”谐音)……同理,过年是不能吃炒鱿鱼的!而在广州,买海味干货最好的地方自然就是一德路了,海味品种十分丰富、齐全!

8.汤圆

汤圆,或称元宵,是一种中国人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吃的食品。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而广州人则习惯在大年叁十晚、八月十五这些代表团圆的日子吃汤圆,是对未来一年的寄望,希望明年的同样时候依然能与家人团聚。

9.笑口枣

笑口栆,或称细煎堆,是一种中国人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吃的食品。人们把这种食物叫“笑口栆”,是由于在高温油炸过程中面粉表面出现爆裂,样子就像人开口大笑一样,象征全家人开开心心,笑口常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因为做笑口枣不太复杂,广州各大小西饼铺子都能买到,而且味道都不错呢。

10.咸水角

咸水角是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汉族名点。咸水角内里馅料有猪肉碎、韭菜、虾米、冬菇、沙葛。将滚水冲入澄面中搅匀,糯米粉置盘中,加入糖、猪油、冻水搓匀,再与澄面混合。分出多份粉团,每份放入馅料包好,放滚油内炸至浅金黄色便成,口感脆而不韧。广东人过年在做油角、煎堆时,往往也会做一些咸水角作为过年食品。

春节习俗简短介绍

贴倒福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5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