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禁忌
小暑在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暑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禁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暑节气的来历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交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古人同样将小暑划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初入小暑,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意,风都带着热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小暑养生禁忌
养阳
在暑天,易伤气。天气炎热,出汗过多,水分不能及时的补充,这时往往会导致体力不足,元气不充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人体的免疫机能就会开始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就会随之而来,尤其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会导致心脏功能混乱。
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情绪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湿热
夏季天气多雨,容易有湿气产生,很多人在这时常会感觉头痛、疲倦、凶猛、食欲不振等等,而此时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更要严防咳嗽以及器官疾病的发作,而体质湿热的人,常会感到手脚心发热,容易便秘。
对策: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同时,还要注意调节好房间中的湿度,多开窗通风。
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对策: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的睡眠。
饮食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专家建议,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健身
由于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很多人就会认为夏天根本不需要运动,这是一个误区。在夏日仍然需要适量的进行运动,但要注意不要在阳光暴晒下运动。夏季运动,需要适当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对策:短距离的游泳、瑜伽、太极等是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缓解压力的作用。运动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小暑养生不宜剧烈运动
1.忌运动过激
中医学中小暑时节讲究养阳气,所以大家要“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以及体质比较弱的人应该避免在小暑天气里做剧烈的运动,这样会很大程度上损伤人的阳气。
但是少动并不意味着不能动,在清晨或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进行比较和缓的运动,比如打打太极,散步,慢跑,感觉到稍微出汗即可,不可以运动到大汗淋漓,容易导致脱水状态。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更要特别注意。
2.忌烈日下运动
运动时间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晚上,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使人容易莫名地感到心情烦躁,食欲下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个时候如果还在大白天曝晒容易引起外邪侵袭和中暑。
即使是身体强壮的人如此运动,也会极大地耗损体力。
3.尽量做到心平气和
老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小暑养生要控制好情绪波动,心烦的时候可以听一听抒情和缓的音乐,修养身心。
心情躁郁容易伤肝,在闲暇的时候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忘记一切压力。心理暗示法对调整心情有很大的作用,当感到烦躁时在脑海中想象令人愉快的画面,如一望无际的草原。
打坐冥想也是一个极佳的方法,每天闭目养神20分钟,将思绪抛到脑后,引导自己向积极的事物去想象。
小暑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禁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