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和活动

金凤1871分享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和活动,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而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

元宵节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打灯谜、扭秧歌等很多娱乐节目,但吃元宵可谓元宵节的重头戏,它和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有关。东方朔为了让一个叫元宵的宫女和家人团聚,故意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东方朔。东方朔顺势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写元宵节的诗歌不计其数,但其中最有名的恐怕还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浅显如白话的小令,隐含着一抹凄美的伤感,人们常把它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相提并论,为这个中国的“情人节”注入了些许美丽的哀愁。

如果说唐朝诗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带着雄浑壮丽的美感的话,那么宋词大家姜白石的“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则显示了一丝笙歌归院落,烟花散尽人独立的景象。诗充满着画面感,和浓郁的市井生活场景,清幽动人,也折射出平民生活的艰辛。美好总是有代价的,而温暖的背后常常是生活的艰辛。当我们现在深夜出外到小吃摊上吃一碗馄饨时,所感受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穿越的画面。人的物质生活可以随着时代而改变,所不变的正是这种日日如新的生活情景。

元宵节总是和娱乐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追求欢乐的本能。在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而“猜灯谜”始于南宋。据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明朝张岱在《绍兴灯景》中也记载着这样的画面:“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

这是一幅极其动人的世俗画面,生动,活泼,可亲,可观,可赏。可惜的是随着农耕时代闲暇生活的消失,现代人再也难以看到这种鲜活的生活美景了,这是颇为可惜的。

元宵节有哪些活动

赏花灯

赏花灯是老百姓过元宵节的一件乐事,也是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一项活动。关于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一个神话传说甚是有趣。

时至今日,赏花灯仍然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正月十五那天,各地庙会、公园便纷纷推出赏花灯的活动,届时天上繁星万点、地上火树银花,人间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经典民俗活动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节日文娱方式。灯谜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文人墨客,他们为了展现才华和闲来解闷儿,就制作出了“文义谜语”,他们一边把酒推盏,一遍吟诗猜谜,极富情趣。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流传至今。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一项传统习俗。元宵又称汤圆,“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过元宵节即流行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每当正月十五,各地民众纷纷制作元宵,以庆贺佳节。

放烟花

燃放烟花是我国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助兴活动,元宵节自然不例外。当五彩缤纷的烟火射向高空,顿时夜空锦绣团团、璀璨夺目,地上火树银花,天上人间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这也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最爱观赏的节目之一。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舞龙灯

也称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为什么放孔明灯

孔明灯,在民间又被称为“天灯”,在现实社会当中,人们也叫它为“许愿灯”,人们会把所有的愿望寄托在这个天灯上面,希望愿望能够实现,其实相传孔明灯是诸葛孔明所发明的,因此,人们都俗称它为“孔明灯”。孔明灯的升空有上达天庭的意义,民间便将祁福许愿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在农历年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放飞,将一年所想的愿望让上天众神保佑接下来全家平安。

孔明灯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五代的时候,有一个莘七娘,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想出一条妙计,明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灯笼,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灯笼升起,营内的士兵高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啦!”。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带兵向天灯的方向追赶,诸葛亮得以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一直传承下来了。


元宵节的由来和活动相关文章:

2022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活动

2022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活动

2022元宵节的来历及传统活动

2022元宵节的由来和传统食物

2022元宵节的来历和民俗活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及神话传说

2022元宵节的来历及特色活动

元宵节的起源是什么 传统的习俗有哪些

2022元宵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27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