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夏至习俗有哪些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但仍然有部分朋友不太了解夏至,不太清楚每年的夏至是在什么时候,都有哪些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夏至习俗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夏至是什么时候
一年二十四节气,夏至这个节气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我们的先人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从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开始,到7月7日(或8日)结束。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标志着盛夏就要来临,我国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的习俗
1、冬至饺子夏至面,北京、山东等地居民,在夏至这天都会吃面条。
2、麦粽: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3、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4、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
5、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6、忌剃头理发:清朝时,剃头理发是夏至日中的一项习俗禁忌,但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没有这个禁忌了。
全国各地夏至风俗习惯
1.、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
按照老北京风俗习惯,每年“夏至”开始可以大啖生菜、凉面,面条肯定是老北京炸酱面。
2、 山东:冬至饺子夏至面
在山东,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在“夏至”这天也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
3、江苏:夏令“三鲜”少不了
“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鸭蛋。
4、 无锡:早上喝麦粥中午吃馄饨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吃馄饨可聪明。
5、陕西:“夏至”食粽子
在陕西,“夏至”当天要食粽子,因为有观点认为端午节源自夏至节。
6、 浙江:“夏至日,吃补食”
在浙江,有“夏至日,吃补食”的习俗,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以滋补身体。
7、岭南:“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
8、川北:夏至节煮粥喝茶
人们常用荷叶煮粥,可消暑利湿;还有人用冬瓜煮粥,可起到清热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