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儿童节做什么吃的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了6.1儿童节做什么吃的,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节做什么吃的
青汁猫耳朵
孩子们最喜欢吃青汁猫耳朵了,在外面买的怕含有防腐剂,那就自己做,超简单!
1、准备好两个干净的盆放入适量的面粉、纯牛奶、鸡蛋等,一个盆中放适量的化开青汁,一个盆中放入适量的白糖,分别加入小苏打和面!
2、将活好的面放置20分钟后,用擀面杖把面团亚平,擀成薄薄的面片!
3、将两个面片叠放在一起,卷在一起,稍微用擀面杖干下,让他们能跟好的融入在一起!
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冰箱冷藏室,冷冻1个小时!
4、面变硬,成型后即可拿出切片,切记要且切薄片!
5、开火下锅,等油加热到7成热时,放入面片,小火慢慢炸直到变色变硬即可出锅!
可爱兔子糅米团
1、澄粉(开水烫熟),加糯米粉加糖粉、玉米油和各种颜色的原料,分别和成软硬合适的面团,醒半个小时,加入澄粉是糯米粉的20%至30%左右即可。用不了的面团可以冷冻存放,不能时间太久。不要调太多面团,做糯米团用很少的。
2、白芸豆馅料,搓成圆备用。
3、取30克左右面团,手心拍扁包人馅料收口,整圆形。
4、取两块白色面团做成兔子耳朵,眼睛是花椒种子做的。
5、取粉色的面团做兔子的蝴蝶结和围巾,感觉有点单调就用牙签在蝴蝶结和围巾扎了一些眼兔子糯米团子就做好了。
6、取白色面团包入馅料,整成圆形,取一块黄色的面团捏成长方形,做成蝴蝶结放在圆形上面。
7、用牙签按照图片压成竖条,取白色的面团捏成小圆形做邹菊花。
8、用牙签压出邹菊的花瓣,黄色的做的花心,垫上粽子叶,水开上笼蒸6-8分钟左右出锅,不能蒸的时间长了哦!
自制绿豆冰棒
1、事先可以准备适量的绿豆,泡水半个小时,时间到了倒入锅中,多加凉水盖住绿豆,大火烧开!
2、糯米粉+水,调成糊,倒入已经煮开绿豆锅中,边倒边搅拌均匀。
3、倒入蜂蜜,加入炼乳,改用小火煮至粘稠,静置晾凉。
4、把绿豆糯米糊倒入冰棒模具,最上端留少许空隙,因为冻后会膨胀。放入冰箱,冷冻四小时后取出后,脱模即可食用!
儿童节有什么风俗
1、小游戏比赛-叠罗汉,看谁叠的较高,叠罗汉需要技巧的,看谁方法较好。
2、组织小朋友进行围棋或五子棋比赛,开发小朋友的智力。
3、组织小朋友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为老人们表演一些节目,然后进行互动。
4、学校组织剪纸比赛,看看谁能取得好的名次,并给予礼物进行鼓励。
5、学校组织一些文艺演出,让更多有才艺的小朋友进行才艺表演。
6、学校组织运动会,开发小朋友的运动天赋,也有利于提高小朋友的身体素质。
7、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野外进行郊游。
8、学校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植树造林,让小朋友从小就培养“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儿童节的小朋友们一起去玩耍吧!珍惜你们的童年。
六一儿童节的意义是什么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来源于二战期间的一次屠杀。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不仅屠杀别国儿童,纳粹德国还对本国儿童进行洗脑教育。教育的安排要按照纳粹党的思路来进行,学校体系要改,教师要改,教育手段也要改,纳粹党的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彻底控制这一培养少儿意识形态的重要环节。
1934年,纳粹成立了帝国教育部,把教育政策和机构置于纳粹的领导之下。学校成了培养纳粹人的重要基地:在学校建立了纳粹组织,三分之一的教师成了纳粹党的党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加入了纳粹教师联盟,中、小学生也要加入纳粹青少年团体。
在纳粹德国时期,在校学生都会要求加入希特勒少年团或者德国少女联盟,这两个组织胸前都要配戴黑领巾,并宣誓为伟大的德意志事业而奋斗终身。纳粹还为他们做了具体的规划:十岁参加少年团,十四岁参加希特勒青年团,然后加入纳粹党。
不仅对本国儿童进行洗脑教育,纳粹还给被占领区的儿童洗脑。据英国作家吉塔·西林妮出版的一本关于二战期间纳粹活动的书披露,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纳粹军队曾在多个被其征服的地区绑架了近25万名儿童,送到德国实施一系列洗脑教育。
有专家评价纳粹的儿童教育:“它播种仇恨,它传授战争,它培养服从,它鼓励专断,架设在通向种族斗争轨道上的纳粹德国少儿培养体制,只能提供暂时的肤浅的健康与欢乐,却将带来无尽的深深的创伤与痛苦。”
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牢记历史,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纪念这个悲惨和沉痛的日子,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反对仇恨教育,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教育应本着谅解、和平和宽容的精神培育儿童。
《儿童权利公约》序言指出:“应让儿童在家庭环境里,在幸福、亲爱和谅解的气氛中成长,考虑到应充分培养儿童可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并在《联合国宪章》宣布的理想的精神下,特别是在和平、尊严、宽容、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下,抚养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