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节日知识 >

小年习俗-老南京的小年是怎么过的

2019-01-15 16:47:31
|碧瑶

  我国南京地区,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不过以前不叫“过小年”,而直接叫做“过二十三”,和其他地区一样,在这一天要祭灶,除了这个也还有其他,下面一起来看下老南京的小年是怎么过的?

  老南京小年怎么过

  小孩必不可少的“锁子”

  “锁子”为何物呢?是旧时民间的习俗,小孩从出生的第一个腊月二十三起,父母就要准备一个红项圈,每年的小年这一夜必须戴于项间,最初的“锁子”和筷子粗细差不多,一般是用一层红棉布或红绸布包裹着棉花做成,线缝好,用红线佩戴一枚铜钱。这些事是各家母亲早早就会准备好的。

  小年祭灶时,待香插好,磕过两个头后,父亲就跪着在灶神前的蜡烛上点着黄表纸,左手拿“锁子”,用右手拿着燃烧的黄纸,绕“锁子”三圈,然后把“锁子”置于放贡品的盘中,这个过程叫“燎锁子”。

  待祭灶时的香燃尽后,小孩就跪于灶神前,父亲把“锁子”从盘中取出,给小孩戴上,小孩磕头后起来,就算是完成了腊月二十三戴“锁子”的仪式。当然了,孩子们第一次戴“锁子”的时候都还是小婴儿,跪着的程序就省略了。

  不只是腊月二十三,在除夕、大年初一、初五迎财神、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五及十六早上,人们都需要给包括灶神在内的家中诸位神灵烧香磕头。而每次烧香磕头,小孩按规矩也得戴着“锁子”,这是对神的敬意,更重要的是祈佑各路神仙的保佑。

  到了正月十六,年算是过完了,小孩们的“锁子”就可以暂时交由母亲保管了,等到次年的腊月二十三到来之前,母亲再把“锁子”取出,再找一条事先已经储备的红布,把旧的“锁子”包裹一层,用红线再系一枚父亲准备好的铜钱。包裹一层新的红布,增加一枚铜钱,寓意着长大了一岁。

  就这样每年往复,直到小孩过第十三个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第一个本命年,“锁子”已由最初的筷子般粗细变成了男子大拇指那般粗,铜钱已是沉甸甸的13枚了。

  而这些红布和铜钱,可都是有来头和讲究的。红布优先选用高寿老人下葬时留下的盖棺红绫缎。那时的农村,每有高寿老人下葬时,会有人把棺材上覆盖的红绫缎撕成条状,分给送葬的亲邻,包裹“锁子”用的红条布就是由此而来。据说因为是来自高寿老人的棺椁,有传承、祈福平安健康的寓意。

  而每年加增的铜钱,则以来自清代的钱币居多,也有明代的,最古老的甚至有唐代的铜钱。这些铜钱大多是古庙、古坟周边捡拾后珍藏所得。香客庙上会贡铜钱,大户人家的老人去世下葬,也会在墓地上撒铜钱——这个习惯至今依然保留,只不过撒铜钱变成了撒硬币。

  大门外的篝火

  燃篝火,是旧时候小孩过年一项很重要的年事,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夜,必不可少。

  篝火又被叫做“炜火”,腊月二十三那天,太阳落下、夜幕初上后,父母准备祭灶敬神事宜,而孩子们就由大的带着小的,在家门外准备炜火,也就是抱一些麦秸、玉米秆放门外边点燃,等着燃尽、火苗灭了即可关门回屋。而在燃篝火的同时,鞭炮也必不可少。

  按照老南京的年俗,小年夜、除夕夜、初六夜、正月十四夜,整个过年期间,至少这四个夜晚都要燃炜火,并且有特殊的含义和讲究,即必须等家人全部归来、上灯后再点燃,而且必须是在大门外燃,完全着尽后再关大门。

  福清人的小年怎么过

  福清人过小年,开宗明义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灶王爷”,正所谓是:小年以祭祀“灶王爷”始。在福清祭灶神讲究不摆元宝纸钱,而是要摆上果点、灶糖灶饼、橘子香蕉、寸枣、金钱饼、麻生糕、糖粿、红粿、糖炒花生等,其中灶糖灶饼果点在福清没有固定模式,根据每家每户情况有所不同。

  也因此,在过去小年成为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之一,毕竟有那么多甜食可以吃,而老一辈人则说,这是要用甜食收买灶公灶母的心,希望他们吃完后,上天嘴巴甜,多说好话不说坏话。等祭灶结束后,这些零食就会被家里的孩子们吃掉,这是希望小孩子来年嘴甜招人疼爱。

  另外,在小年的时候,福清人按传统要将旧的灶神像撕掉,然后烧掉,寓意送走灶神,灶神任满回天庭禀报,祭灶就是为灶神饯行。等到正月初四将新买的灶神像贴上,寓意迎回灶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

  而按照老福清的习惯,外公、外婆还要在祭灶这一天向外孙、外孙女送灶糖灶饼以及花花面壳(面具)。在送完灶君后,就开始了“送年”活动。

  福清当地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每年腊月二十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就叫作“送年”。在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5斤、5素5荤10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母家。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小年相关文章:

1.小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风俗习惯

2.过小年需要注意什么禁忌

3.2019年小年心情说说句子

4.腊月二十三小年祝福语贺词大全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98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