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节日知识 >

中学生霜降的节日知识

2018-10-24 11:20:07
|曾扬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10月23日19:22:18,星期二,将进入深秋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霜降,顾名思义,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露水凝结成霜。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之后的天气会逐渐的变冷,这个时期也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日子,由于此时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

  秋分三候,一候豺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意思是说:此时人们杀兽陈列,祭秋金;感受木叶飘零的萧瑟,观感蛰虫的冬眠。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因此人们一般会在霜降时节赏菊赏秋香。

  同时,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还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

  一要是防秋燥:霜降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

  二是要防秋郁:此时天气渐冷,秋风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这个时间节点,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

  根据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

  民间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如蜂王浆,比较适合身体虚弱的老人,早晚各服一次,对促进睡眠和通便有一定好处。如果是 40 岁以上的女性,适当吃一点蜂王浆,还能使皮肤光洁细滑。如西洋参,它是滋阴、生津的,对于肿瘤病人、术后病人、白细胞低的患者,西洋参可以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他的慢性病如糖尿病人也可适当吃点西洋参。

  高丽参性质较为温热,适合手足发凉、怕冷、脸色发白的人,但有痰多、面红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的人就不适合。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全麦面、 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霜降时节气候渐冷。人与植物虽然同属生物,但人与植物体内流动的液体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人血见寒易凝。在这段时间人的手脚易凉,后背易冷,是气血遇寒循环不畅所致,但心里有燥热的感觉。这是“秋行夏令”的结果。

  面对这种气候,阴天时要适当地增加外衣;艳阳天适当减外衣,不要被寒气所伤,也不要热伤风。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和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许多人的阳气不能与自然阳气同步变化,因而秋冬交际阳气不能收藏,受到自然界燥气压迫形成体内郁火。郁火是阳气太过部分,属于体内邪气。邪气太盛进入脏腑,百病开始横生。

  霜降气温渐低,时有冷空气来袭。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同时,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 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胃肠功能。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为吸入冷空气而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破坏肠胃黏膜的防御屏障。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霜降时节,天气真正凉下来了,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减退,很多女性会出现体寒、手脚冰凉等症状,不敢吃冷的东西。想要增强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尤其对于虚寒体质,最好减少绿茶、白茶、黄茶等性寒之茶的饮用。

  可以改喝茶性较温的红茶和熟普,既可以御寒暖身,还可以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深秋转冬天气寒凉,喝红茶、熟普等深发酵的茶叶再合适不过了。红茶、熟普属于温热性质的,温补不伤胃,能帮助女性暖胃驱寒,霜降时间茶的故事建议每天用红枣、桂圆、枸杞等与红茶、熟普搭配饮用,效果更佳哦!

  同时,霜降时节护好皮肤,也很重要。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大部分人感觉皮肤干燥,容易出现过敏、瘙痒等不适。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02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