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摔跤习俗
火把节的摔跤手只能是男性。彝乡有许多方言区,不同方言区的摔跤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地方以被对手摔倒在地者为败,有的地方则以肩背首先触地者为胜。那么你知道火把节摔跤习俗是怎样来的吗?摔跤形式特点又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xxxxx,希望能帮到你。
彝族摔跤的来历
彝族传说火把节的来历是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摔跤摔死了,天神被激怒后放蝗虫来吃地上的庄稼,人们用火来烧蝗虫而得来的。可见彝族摔跤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各地摔跤形式特点别具特色。
摔跤形式特点
1、凉山式摔跤
摔跤彝语称“基根”,意为“抱腰”。这是凉山彝族最为普遍的、深受广大青少年男子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摔跤,一般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练起,没有教练,没有师傅,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每当你走过彝家村寨时,不论在山野牧场,还是在田边地角,你都会看到彝人邀约摔跤比赛的身影。
凉山彝族摔跤比赛有许多规则,如:不能使用绊脚将对方绊倒;不能抓扯对方衣裤;不能用力将对方推倒在地或从上往下压倒对方等,违者即使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也不算赢,甚至会被取笑为不懂规矩,今后便再无人与之摔跤。因而在摔跤场上,违规者不多。凉山彝族的摔跤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一是“缅依”,意为“抱摔”法。摔跤前各自寻一根腰带拴好,然后各自抓好对方的腰带或紧抱对方的腰,一方为攻,一方为守,攻守推让后,由攻方先抱起守方,抬膝作推力,将对方摔在地上,若攻方力弱则守方会反守为攻,将攻方摔在地_t。二是“我尔”,意为胸摔法。将对方抱起贴于胸前,然后再往后仰屈,致使对方的双脚离地悬空之时,用胸部的托力和肘的推力将对方摔向左右两侧。摔技高超者,还能将对方从前向后翻摔,使对方防之不及被摔倒而败。三是“堵刚”,意为“抱腰摔法”。一开始就把对方拦腰死死卡住,致使对方不能动弹或失去防备能力,然后后退一步,将对方拖向自己,使之跪地或被摔在自己的身下,或把对方拦腰抱起来向左虚晃一下后突然反手向右摔去,若对方没反应过来,则摔得更惨。但不论何种摔法,除绊脚或用脚缠绕对方的脚而使之倒地之外,一般都是被摔在地下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1或3比0为胜。
2、滇东式摔跤
位于曲靖地区的师宗、罗平一带摔跤,比赛赤上身,系腰带,运动员人场时主动向裁判员说明,今天他参加某级第几名。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所报级别,大体分为三个等级,即一、二、三个级别进行比赛,每个级别只奖励第一、二名。比赛结束,运动员未达到所报名次者,在当天比赛中,不论胜几跤,均不给奖励。
两个运动员进行一场比赛,胜负采用三跤两胜的方法。摔跤比赛从站立开始,允许摔跪撑,为了使对方双肩着地,寻找进攻时机。姿势较高,可达到进攻的目的,有时自己双肩后倒着地进攻对方,未被对方控制,仍然不算败,这个动作有点象柔道“巴投”。这一动作接跤时,自己右手抓握对方颈部,左手握对方右上臂,重心往后,使对方的重心移到自己身上,当对方身子向前倾时,自己主动后倒,用右脚蹬对方的腹部或腿部,后倒滚翻,使对手通过自己身上翻过去,自己翻到上面控制对手,这种摔跤双肩着地时必须压住不动,裁判方能叫“算得了”。每天同时进行比赛的只有三、四对。每天比赛结束,“挂红”的人也很有限,奖励只限于每个级别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3、滇南式摔跤
赤身入场,运动员自己报名参加哪个级别比赛,裁判员将运动员同级别的人安排在一起等候比赛。比赛时一对一对进行。比赛开始时站立姿势较低,只许抱脚,不许使绊。自己使用动作时,脚不能踩在对方两脚之间,否则判犯规。
这一带摔跤正面进攻多,侧面进攻少。获胜方法基本上是使对手双肩着地。但有的被对方抱起来后,自己双手举起,以示认输。
胜者将对方摔成双肩着地后,扬长而去。元阳一带彝族摔跤与哈尼族摔跤相同。这一地区摔跤主要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和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两天举行。结合本地区“火把节”进行摔跤比赛,规模和奖励与滇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