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那么大寒是什么意思?大寒节气候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大寒是反映气温升降过程和程度的一个节气。大寒比小寒更冷,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梁朝崔灵恩撰《三礼义宗》云:“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本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在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地面接受的光和热最少,天气应该最冷,但实际最冷却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节期间,即所谓“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大寒节期间,虽然白昼比冬至节稍长些,但仍是日短夜长,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再加上此时从极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的寒潮频繁南下,不断侵袭我国广大地区,促进出现全年气温最低值。
由于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冬季和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东北偏低14—18'C,华北偏低10—14~C,长江以南偏低5—8℃,我国是最冷的地方。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一月平均气温-4.7℃,而同一纬度的纽约是0.4℃。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镇(北纬53.29度)和英国利物浦同纬,漠河1月平均气温一30.6℃,而利物浦却为4.2℃,相差30多度。漠河在1969年2月13日曾出现了我国极端最低气温一52,3℃的记录,利物浦则从未降到-9.5℃以下。
黄河中下游地区大寒节平均气温-1℃,降水量1—5毫米。1月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最冷的月份,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还有内蒙古根河地区,平均气温为一30~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有一年冬天出现了一58,7℃的最低气温,成为中国最低的气温记录。通过无线电探空观测珠穆朗玛峰曾出现一60℃的低温。
北京常年1月冻土层达15厘米,冻土深度最大的是1957年达76厘米,共有七天。这一年2月22日、23日两天冻土层达85厘米,是北京历史上冻土层最厚的一次。
热有热的好处,冷有冷的益处。农谚说:“当冷不冷,无好收成”。冷才能冻死病菌和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冷才能使有些农作物通过春化阶段,正常生长。北京1月下旬平均气温为一3.8℃,如遇冷空气侵袭,日最低气温可达-20~C左右。
大寒历法气象
公历每年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节气。
大寒前后,内蒙古北部海拉尔的极端最低气温是一43.3'C。武汉为一13'C,上海为一12'C,广州也曾出现0℃的低温年份。由此可见大寒节气寒冷之极。大寒期间,寒潮南下活动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种持续晴冷的态势。一般年份大寒节气,华南大部分地区降雨量为5一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一5毫米。
大寒节气候应
鸡乳—古时候,人们把母鸡孵小鸡,称为“鸡乳”。按照古人的解释,家禽鸡宜在立春前孵小鸡,随阳气生发而成形。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鸡乳”作为大寒节气一候的候应。
征鸟厉疾—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每年一到冬季大寒节气,老鹰之类的征鸟就都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每日盘旋于空中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寒冬。因为这些鸟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突出,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征鸟厉疾”作为大寒节气二候的候应。
水泽腹坚—古时候,人们就发现每年一到冬季“三九”“四九”期间,水域中的冰是冰冻得最结实。尺寸也是最厚的时候。所以,古人多在小寒与大寒时取冰。放入冰窖中收藏以备夏天之需。因此,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水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这一反映,归纳概括为“水泽腹坚”作为大寒节气三候的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