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节日知识 >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饮食

2018-06-22 12:02:34
|福萍

  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的饮食,不得不说这个“吃”字,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吃这件事都特别上心。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饮食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比如在春节,我们都会吃团圆饭和热腾腾的饺子;正月十五会有汤煮、油炸、蒸食等做法不一的汤圆;端午节则有甜咸浓淡的粽子;腊八节更丰盛,南有糍粑,北有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等……归结到底,所有的节日,似乎都绕不开一个“吃”字。

  中国人不得不被硬生生贴上一个“吃货”的标签,于是开始试着从文明理念、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这几个角度,寻找“吃”这个问题背后的定律。

  首先,我国自古以来推崇“民以食为天”这一理念。通俗点解释就是,吃饭就是天,食物才是身体的刚需。这也应了《礼记·大学》中「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齐家」中吃饱吃好则是基础、重要的一环。

  按照我国台湾学者张起钧在《烹调原理》一书序言中的解释:「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食色,性也。中国传统文化把男女关系隐蔽化、神秘化,认为其有悖礼教。因此中国人的人生精力更多地导向饮食,这样,不仅使得烹调艺术得到高度发展,而且赋予饮食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二,中国人的团圆情节。以饭桌大小为空间展开的情感交流,是形成节日的重要前提。吃饭时家长里短的唠唠嗑,让情感迅速升温。节日中吃的食物,都有着“皮包馅”的团圆寓意。从“食”的组成结构来说,汤圆、饺子、月饼、粽子……等种类繁多的食物,无外乎都是“皮包馅”的方式。寓意着团团圆圆,也代表着因节日聚到一起的愉悦之情。

  第三,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崇。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我们吃的不是饺子,而是情怀,是古时候先民祭祀、跪拜天地时的虔诚,是过年与亲友团聚、叙旧聊天的一种载体而已。这些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习俗,或者从小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保留的习惯,在日后慢慢长大、直至老去的日子里会变得更加珍贵、熠熠生辉。

  当然,饮食饮食,“饮”也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最重要的饮品之一,就是茶。

  传统中国茶饮,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有不少关于茶的诗句,不仅包含着人生际遇的冷暖悲欢,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当下,年轻一代对于茶叶有些生疏,在不少年轻人眼中,功夫泡、老茶台是传统茶的第一印象,喝茶是“上年纪人”的专属。甚至和一些行业前辈交流时,他们对喝茶这件事的理解依旧停留在奶茶,或者坐在老式茶馆里的那些传统喝茶方式上。也是因此,年轻人才对喝茶产生距离感,茶文化日渐式微。

  但庆幸的是,大家对于共同饮食文化所形成的天然依赖性,依旧是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保留传统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不断创新其内涵。而小罐茶无疑是现代茶的典范:保持茶饮的基本形态,通过大师之手,用现代派的技法,开创性地打造出的现代派中国茶。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现代派中国茶小罐茶联手五芳斋共同呼唤传统节日生活的仪式感,期待用味蕾唤起人们对节日的记忆。

  据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林乃荣制作茉莉花茶已有超过40年的经验。原料只选用高山单芽绿茶,只采摘夏季伏天成熟的茉莉花。为了达到最好的吸香效果,小罐茶茉莉花茶的投花量达到惊人的7.2:1,反复窨制7到9次,工序远多于普通茶。

  五芳斋粽子至今仍保留着最原始的手工包裹技艺,在长年反复打磨中,胡建民师父八个手指的指纹竟然都没有了!岁月磨平指纹,岁月亦成就匠心。如今,胡建民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五芳斋粽子也成为中国人端午节的主选品牌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芳斋和新中国茶的代表小罐茶结合,牵手合作的茶粽礼盒,不断创新形式,保持匠人初心,是又一次以创新方式传承中国传统味道的尝试典范。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620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