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其实,不是化学太难,我们学习化学的第一步就是要熟悉课本的内容,将书上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好。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因具有疏松多空结构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毒气或除味、脱色等;焦炭用于冶铁。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不同单质)。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向下倾斜的试管做为发生装置。如: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另外还有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如:o2、co2;难溶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如:o2、h2;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如:h2。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常用方法是:锌粒和稀硫酸
(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
zn+h2so4—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气体),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一种助燃剂,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均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生成s+o2
③(红磷或白磷)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用于发令枪)p+o2—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mg+o2—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fe+o2—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酒精燃烧c2h5oh+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h2+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o+o2—
c+o2—(氧气充足)c+o2—(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h2+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c+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②与碱反应: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
①除杂:co[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naoh—(或通入石灰水中。)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hcl—
(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分别用燃烧的木条点燃,看燃烧产物。点燃前要检验纯度,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无水珠出现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h2和ch4;迅速把这两个有水珠出现的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的是ch4。
h2、o2、co2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被点燃的气体是氢气,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h2、co2),(o2、co2),(co、co2)]用澄清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来源广,燃烧热值大。)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详细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壁上有液滴生成。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2.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 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 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 向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 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 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 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 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 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 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 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 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 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 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 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 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 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 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 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 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 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 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 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 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 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 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 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 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 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 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 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 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 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 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 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 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 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初中化学的小窍门和方法有哪些
1要重视基础知识
化学知识的结构和英语有某些类似之处。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单词,要掌握单词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标。
打个比方:化学知识中的“句子”就是“化学式”:“字母”就是“元素符号”:“音标”就是“化合价”。这些就是我们学好化学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它们,就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及酸碱盐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讲究方法记忆
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
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氧)的姑(硅)娘,买了一个(铝)(铁)合金的锅盖(钙),拿(钠)回家(钾),又美(镁)又轻(氢)。
3分析生活案例巩固化学知识
学生复习化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握每一单元中的知识点,课堂上一定要紧跟老师,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把知识点连成线,让知识系统化;通过读课本、随堂练习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规律、以及表示的方法。初中化学是起始学科,但要记得知识点很多,需要下一定功夫,才能做到把知识点记得"如数家珍"一样。
4上课坚决不能走神!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走神”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看窗外的、有打量同学、观察老师的、有打瞌睡的,有看课外书的、有与别人说闲话的、有想其他问题或其他事情的……如此等等。特别是打瞌睡,简直可以说是“严重的听课事故”,是退步的导火线,是学习进入“恶性循环”的开始。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知道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即使是听不懂,也不要因为生气而自暴自弃。
初中必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