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2022

李金0分享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那么高考化学知识点有哪些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2022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2022

1、钠与水反应

(1)芙蓉又想红

解释:浮熔游响红

(2)钠浮于水,熔成球。球儿闪亮,四处游。有“嘶儿”声,溶液红。

2、苏打辨析

大苏打,小苏打,纯碱俗名叫“苏打”,苏打、苏打混一沓,到底谁是真“苏打”?

阿哥硫代硫酸钠,定影“海波”就是它,化工、制革、除氯剂,它的俗名“大苏打”。

阿弟酸式碳酸钠,重碳酸钠也是它,灭火、焙粉、抑酸剂,俗名叫做“小苏打”。

纯碱学名碳酸钠,它的译名叫“苏打”,纺织、造纸、洗涤剂,纯碱才是真“苏打”。

化学世界三“苏打”,性质用途有异差,认清组成分子式,三个“苏打”不打架。

解释:大苏打分子式:Na2S2O3,苏打分子式:Na2CO3,小苏打分子式:NaHCO3。

3、铝

典型两性元素铝,第三主族三周期;

氧化薄膜质致密,保护内部不腐蚀;

与酸与碱均反应,各生铝盐放氢气;

氢氧化铝,氧化铝,典型两性“三代”齐。

①解释:①“三代”指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4、铁

原子序数二十六,八族元素排第一;

外层电子有两个,次层电子能失一;

遇到强、弱氧化剂,形成三价或亚铁;

棕黄色和浅绿色,判断铁盐和亚铁;

硫氢化钾作试剂,三价离子液变赤。

5、氯中燃烧的特点

钠燃剧烈产白烟,铜燃有烟呈棕黄,铁燃有烟亦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磷燃氯中烟雾茫。

6、氯气的制取实验

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

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火碱中。

解释:

1.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烧瓶中隔石棉网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联想:"隔网加热杯和瓶"]。

2.盐水硫酸除杂质:"盐水"指饱和食盐水,"杂质"指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这句的意思是说使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分别除掉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联想:有时也用水除氯化氢,但水却溶解了一部分氯气,不如用饱和食盐水好。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3.吸收通入火碱中:的意思是说多余的氯气必须通入火碱溶液中吸收掉(因为氯气有毒)。

7、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实验

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

挤压胶头要迅速,红色喷泉多妖娆。

解释:

1、烧瓶干燥气密好:意思是说做喷泉实验用的烧瓶一定要干燥,而且气密性要好【联想:若烧瓶不干燥,少量的水将吸收大量的氨气或氯化氢,从而造成实验失败;若装置的气密性差,当烧瓶内在压强迅速减小时,空气将进入烧瓶,就不能形成喷泉。】

2、气体充满切记牢:意思是说一定将烧瓶中充满氨气(或氯化氢气体)。

3、挤压胶头要迅速:意思是说胶头滴管的作用是把少量的水注入烧瓶中,减小烧瓶内的压强。所以挤压滴管的胶头要迅速,这样才能使烧瓶内的压强瞬间减小,从而形成美丽的喷泉。

4、红色喷泉多妖娆:意思是说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用氨气作喷泉实验时,水中加的是酚酞,而用氯化氢作实验时,水中加的是石蕊,故两者都形成红色的美丽的喷泉。

高考化学重点方程式大全

1.铁/铜在氯气中燃烧(方程式及现象)

2Fe+3Cl22FeCl3(产生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溶液呈黄色)

Cu+Cl2CuCl2(产生棕色的烟,加水振荡,溶液呈蓝绿色)

2. 漂白x在空气中变质 / 在工业上应用

Ca(ClO)2+CO2+H2O==CaCO3↓+2HClO (在空气中变质)

Ca(ClO)2+2HCl==CaCl2+2HClO (工业上应用)

3.实验室制氢氟酸 / 氢氟酸腐蚀玻璃

NaF+H2SO4==Na2SO4+2HF↑ (反应须在铅皿或塑料制品中进行)

4HF+SiO2==SiF4↑+2H2O

4. 铜粉/铁粉与硫粉共热

2Cu+SCu2S(黑色)(S的氧化性不强,只能将变价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Fe+SFeS(黑色)

5.将硫粉/碳粉/铜粉与浓硫酸/硝酸共热

S+2H2SO4(浓)△3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S+6HNO3(浓)△ H2SO4+6NO2↑+2H2O

C+4HNO3(浓)△ CO2↑+4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浓H2SO4、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 只作氧化剂; 与金属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酸。)

6. H2S/HI通入浓硫酸中

H2S+H2SO4(浓)==SO2↑+S↓+2H2O

2H2S+H2SO4(浓)==3S↓+4H2O

2HI+H2SO4(浓)==SO2↑+I2+H2O

7.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 (沸腾炉) 2SO2+O2 2SO3 (接触室)

SO3+H2O==H2SO4 (98.3%的浓硫酸 吸收塔)

8.工业上生产NH3/HNO3/H3PO4

(1)N2+ 3H22NH3

(2)HNO3:4NH3+5O24NO+6H2O(氧化炉)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吸收塔)

(3)制磷酸:Ca3(PO4)2+H2SO4(浓)△CaSO4+H3PO4

9.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

第一步: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NH3必须先通入到溶液中,然后再通入CO2。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呈固体析出。)

第二步:2NaHCO3Na2CO3+CO2↑+H2O

10.工业上生产晶体硅/玻璃

(1)晶体硅: SiO2+2C2CO+Si(粗硅,后两步用于提纯)

Si+2Cl2SiCl4(气体) SiCl4+2H2Si+4HCl

(2)玻璃: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CaSiO3的热稳定性比CaCO3强)

11. 电解熔融的Al2O3

2Al2O34Al+3O2↑

12.Na2O2与CO2/H2O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13.Mg在空气/CO2气体中燃烧

(1)在CO2中燃烧:2Mg+CO2 2MgO+C

(2)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3Mg+N2Mg3N2

2Mg+CO2 2MgO+C

14.Al与Fe2O3/CO3O4/V2O5发生铝热反应

2Al+Fe2O3Al2O3+2Fe

8Al+3Co3O49Co+4Al2O3

10Al+3V2O56V+5Al2O3

15.Fe粉在O2/水蒸汽中加热

3Fe2+O2Fe3O4(剧烈反应,火星四射)

3Fe+4H2O(g) Fe3O4+4H2

高考化学实验操作要点总结

一、浓稀关系

1、制氢气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锌反应。

2、制氯气时用浓HCl和二氧化锰共热。

3、制氯化氢气体时,用浓H2SO4与食盐共热。

4、制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稀HCl与大理石反应。

5、制硫化氢气体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硫化亚铁反应。

6、制二氧化硫气体时,用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

7、制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浓HNO3与铜反应;而制一氧化氮时则用稀HNO3与铜反应。

8、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酯化反应、蔗糖脱水,都要用浓H2SO4;而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

二、先后关系

1、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2、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3、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

4、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

5、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

6、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火力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

7、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先迅速用布或纸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质量分数约为3%的小苏打溶液。

8、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先取稀AgNO3溶液,然后慢慢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

9、制备Fe(OH)3胶体时,先将蒸镏水加热至沸,然后滴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后即可。

10、制备硅酸溶胶时,先注入5~10mL1mol/LHCl,后加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

11、制备溴苯时,应先加入苯,再加溴,最后加入少量催化剂铁屑(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12、制备硝基苯时,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0~60℃,然后慢慢滴入1mL苯,最后放在60℃的水浴中即可。

三、左右关系

1、使用托盘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即左物右码;游码刻度从左到右,读数时读其左边刻度。

2、调整天平时,左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左旋,右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右旋。

3、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体流动的方向从左到右。

4、组装仪器时先低后高,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拆卸仪器时顺序则相反。

5、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即左塞右瓶。

6、用移液管取液时,右手持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四、上下关系

1、玻璃仪器中的“零刻度”:滴定管在上方,量筒、烧杯、刻度试管等的起始刻度在下方,但并无零刻度。

2、容量瓶、移液管等的刻度线在上方(只有一刻度线)。

3、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气体的式量大于29,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气体的式量小于29,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边流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面倒出。

6、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的底部应插入液面以下,而使用分液漏斗不必插入液面以下。

7、进行石油等物质的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上且位于支管口附近;而制乙烯等需要测量、控制反应物温度的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下。

五、大小关系

1、称量时,先估计称量物大概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

2、使用温度计、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要注意量程的大小。如制乙烯温度为170℃,就不能使用100℃的温度计;量取8.5mL液体时,就应该使用10mL量筒。

3、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气流的方向应大端进小端出,即大进小出。

4、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而液体试剂则应该保存于细口瓶中。

5、取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的规定用量,如未注明用量,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只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但除杂质时,所加试剂都应过量,因此,由此引入的新的杂质应设法除去。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2022相关文章:

2022化学高考常考备考知识点精选

高中化学高考必备知识要点总结2021

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整理

高三化学复习必背知识点2021

2021年理综化学高考常考知识点整理最新

高考最新化学知识点总结202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精华汇总2021

理综热点考点高三的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2021

高考化学备考重点知识点2021

高三每年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2021

    4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