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场比拼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战役。主要论述的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新型模式的有效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教学方法及策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所谓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做演示实验,这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比如:在讲解“氯气性质”时,我们可以边讲边制取少量氯气(要在实验室通风橱内进行),然后演示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等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制取、去杂、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及药品使用、反应条件,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氯气的认识不只停留在想象的层面,而是感性的接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氯气与铜反应的产物氯化铜的颜色,学生很容易错记成蓝色,但亲眼见过氯化铜后,就不容易犯类似的错误了。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展示模型讲解晶体结构、电子云形状,利用多媒体动画讲解取代、加成等反应的原理。
二、联系实际法
求知欲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某种需要,并意识到通过某种行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行动来实现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立足于使学生将社会的要求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确立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比如:讲到“铝化合物的作用”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胃药“斯达舒”的成分及功能;炸油条用的明矾;泡沫灭火器的成分及原理;耐火材料的成分等。在讲“氯气与碱的反应”时,给学生讲述漂白粉、漂粉精的工业制法,漂白原理,用途,保存注意事项,其杀菌原理与过氧化氢、臭氧、二氧化硫、波尔多液等是否相同。在学习“环境污染”“合成材料”等内容时,可以分别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如森林锐减,白色污染,水源污染,水资源短缺,酸雨肆虐,垃圾成灾,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这些社会环境问题都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确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课后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和学校附近有哪些造成空气污染或造成水源污染的因素,然后分组讨论,并提出治理本地区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的好建议。
三、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通常是将化学中的有关概念、原理或性质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的形式,使之形象化。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流畅顺口。便于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记住,终生难忘。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口诀为:“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还有制取乙烯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其要点我们可以归纳为:“酒精硫酸一比三,催化脱水是硫酸。温度速至一百七,不生乙醚生乙烯。反应液体呈黑色,酒精炭化硫酸致。”再如银镜反应比较复杂,反应方程式难记,因此给它总结为:“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还有中和滴定可以将操作注意事项归为四句话:“左手控制塞,右手摇动瓶,眼睛盯溶液,变色立即停。”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计算方法正确,我们要记住:“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当然,将化学知识全部变成口诀记忆不可能,记忆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我只要求学生记用一般方法难记的内容。
四、类比对比法
类比教学法是将未知的研究对象和学生已熟知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的和相似点的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与其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照比较,以求寻找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认识。但无论是求同还是找异,这两种方法都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晶体类型”时,我们就可以对四种晶体类型做一对比(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硬度、熔沸点、导电性、溶解性等方面)。再如讲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可以采用类比法,对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进行微观解释、v-T图、结论等方面的;还可以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因素”对比剖析,这样学生就不会混淆了。
五、寓教于乐法
寓教于乐即创造一种在“玩中求学”的轻松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感到学习有着无穷的乐趣而不是负担。如: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趣味实验活动,如:水中点火;木炭跳舞;火炬自燃;滴水生烟;烟灰妙用;洗涤剂、肥皂水等的pH值测定;自制分子模型等。另外,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以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成歌诀、谐音记忆等。还可以组织化学知识竞赛、晚会等形式。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期以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以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气氛
要构建化学有效教学,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的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给枯燥的知识以灵性的状态,让学生直面情境带来的新、奇、趣,获得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优化课堂结构
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必须突出素质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为达到这一点,优化课堂教学便是一个突出问题。
选择性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习者将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所学材料,排除干扰的或不相关的信息,同时,还要随时调节选择性注意的目标以便适应不同学习任务的需要,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设置是有效教学中的关键。教学目标对教学有导向功能,它可以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也能成为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预期。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符合,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叙写要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能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而一个明确的目的也会促使学生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在现实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法来参与学习。
课堂交流讨论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建构知识。
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主动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的探究。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阶段化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和空间。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新教材增加了大量联系实际的“阅读”材料与“选学”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常识性资料,这使得化学大大增加了与学生的“亲和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自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实际生活,进而把这种自学扩展到身边的报纸、广播、电视、展览等方面,提高他们接受、分析、应用新信息的能力。创新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老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和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使他们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五、塑造开放性与探究式化学课堂
高中化学教学一直在秉承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但一谈到化学的实践,无非就是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所组成,教师演示一下,学生模仿一下,写个实验报告而已。其实,化学需要的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实践,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一种开放式与探究式的理念,用不断拓展的思路去而对日益更新的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强调开放性、灵活性,没有像知识目标那样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水平,其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在统一规定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环境。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
这里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运用资源。新课标改革之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这也就在实际的教学中会更加强调实际的操作性,会更加注重于学生的实验课的修养,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很难满足新课标改革后的化学教学。实验资源包括两方面:一是专业性实验老师,二是实验性器材。化学教学缺乏专业性实验老师,新课改后,由于学校继续沿用了以前一批教师,没有随时引进新的教学人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化学教学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原来的教学工作者也没有及时的提高自我修养,在教学能力上不能够满足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实验器材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学校资金不到位,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学校不能够及时更换或者弥补原有的实验器材,不能够引进先进的设备,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验操作,影响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工作者不能适应于教学教材
由于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新课改以后,高中化学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有所调整,尤其是知识模块的建立,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但又有着逻辑上的联系,每个模块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另外,教学教材知识更加偏向于人文教育,已经淡化了原来的知识教育,这就会在某些方面引起老师的不适应。除此之外,新课标下的教学教材内容不易把握,尤其是教学课本中,必修与选修的重复内容较多,复杂性较高,导致师生难以掌握其真正的重难点。课本中对于相关知识的介绍情况详略不得当,也使得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易失去针对性,难把握重点。
(三)教学理念较落后
新课标改革后,对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由于课改后教学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材上也做出了相关的改变,这就使得原有的教学理念处于滞后状态,不能适应于新课改的需求。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偏重于科学知识教育,而不是新课改要求的人文教育;教学目的依旧是一种应试教育,而没能更加切合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影响着正常教学的开展。从高中化学教学中来讲,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化学教师仍旧只是盲目的教育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应对考试,而没有注重于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其教学理念满足不了新课改的要求。
(四)教学模式较为僵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会以不变应万变。他们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十分注重于对课本知识的讲。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以“讲”为主。讲课本知识,讲课后习题,在加以辅助手段“练”.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的课改后的教学中,教师仍旧把这种模式带入现在的教学中,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段时间内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不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在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这种现象也是较为常见的。因此,这种较为落后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