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 儿童琴艺 > 古筝 >

古筝初学怎样练可以不用看弦

2018-01-03 09:32:57
|世芳

  在弹古筝的时候,如果你只是弹响,让古筝发出声音,的确简单。但其实古筝的琴弦大有学问,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不用看弦就可以的练习发吗?

  古筝初学怎样练不用看弦

  如果是初学者,需要首先熟悉琴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对琴弦的大致位置比较熟悉了,这个时候可以兼看谱和看琴弦。

  如果眼睛一刻不能离开琴弦也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是演奏的需要,还是记谱的需要,都要求眼睛能暂时离开琴弦的!所以,不能有这个想法,要尽快熟悉琴弦!

  初学古筝触弦窍门

  (1)“入弦浅”,“指尖触弦”,这很好理解。就是指甲放入琴弦侧的深度要浅,即用指甲尖那一点点去触弦,指甲入弦越浅越好。当然,要做到入弦很浅,又不会拨空琴弦,就要功力了。多练,人甲合一,境界到了,功力也就深厚了。

  (2)“正面触弦”这四个字听得最多,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却也有很多人把其真正的含义误解了,我也曾经误解过。

  我们的古筝指甲是扁平的,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正面触弦”就是指甲平贴于琴弦去拨弦。的确,在入弦深度一样的情况下,指甲平贴琴弦,更容易把力集中用在指甲尖上,出来的声音比较结实而干净。

  但是,我们的大指与其它四个手指的生长方向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大指。如果大指指甲平贴琴弦触弦,其它四个手指势必无法保持平贴琴弦,也势必造成在演奏过程中,因手的摆动幅度大、多余动作过多,在指法的操作与衔接上自找麻烦。

  其实所谓的“正面触弦”是相对的正面,它一个变量。我们用的古筝指甲不是完全的扁平状,相对较扁的那一面,实际是有弧度的。一般用的都是双弧指甲。而这个弧度,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用来“正面触弦”。“弧”即圆弧,那么圆弧的切线就是琴弦,切点就是触弦点。

  在切点上用力拨弦,指甲不蹭弦,就是所谓的“正面触弦”,出来的音色结实而干净。举个例子,我们打沙包,可以垂直于沙包出拳,也可以侧出拳。因为你的拳头是圆的,不同的出拳,只是手与沙包的接触面不一样而已。只要把力用在实处,不是与沙包擦身而过,那么都可以把沙包打飞——即振动琴弦。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用指甲拨弦的时候,指甲扁平的那一面与琴弦是可以有角度的。在有角度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做到“正面触弦”了,我们手上的动作就少了,各种指法的操作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3)“勾住琴弦”,很多人都忽略或弹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察觉。特别是在需要大力度拨弦的音,如果指尖没有勾住琴弦了就去拨弦,要么出来的声音力度不够,要么拨弦就会打滑。所以,可以用大力度拨弦的方式去检验一下,你触弦是否都正确了。如果会打滑,那一定是指尖没有勾住琴弦,就去拨弦了。

  要有勾住琴弦,指尖就不能垂直面板,更不能躺在琴弦上去拨弦。指尖要往握拳头的方向收一点,这时,手指末端那个关节一定是突起来的,绝对不是平的。这样才能勾住琴弦,指甲稳住了,拨弦时才能把力量用到实处。

  另外, 触弦角度对古筝音色所产生的影响,也会使的人们在听觉上产生了圆润与柔和、饱满与飘逸等感觉,在传统筝曲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根据古筝的特性和人的生理条件用不同的角度拨弦创造出不同的弹奏方法。如“夹弹法”就是朝琴板方向斜向压弹拨弦,使音色饱满有力度。而浙江流派的“快四点”则是指尖垂直于琴板、琴弦,利用前后运动方向的力量拨弦,使音色清脆明亮。从义甲触弦的角度上看,大致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对音色的变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1、垂直拨弦:音色明亮,过弦快,多用于快板或华丽片段。

  2、向斜上方拨弦:音色柔和飘逸,用于抒情的慢板。

  3、向斜下方压弦:音色饱满圆润,运用于慢板中,与向斜上方拨弦所发出的柔和飘逸的音色形成对比。

  怎样合理地学好古筝

  一、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是有效练习的起步和关键。

  (1)按时定点:因为人的生理机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钟控制的,所以按时定点训练可以养成定时对感受音乐的兴奋习惯。这样能够让练习者快速进入训练状态,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作用。不言而喻,所谓的抽空练习的效果就完全相反了。

  (2)连续不断:连续不间断地上课和练习是始终保持学习进取心理状态的唯一方法。间断了的学习和练习再要继续时,都需要有一个“热身”过程才能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并大大的降低了学乐器的效果和作用。

  因此,最节省时间的学古筝就是:工作再忙、学习再紧、生活再累,那怕是进度慢一些,练习时间少一点都应该做到“按时定点”,“连续不断”。常言道:“不怕慢,只怕站”,就是这个道理。

  二、明确练习的目的

  要想练习的既省时,又有效果,就必须明确练习目的。漫无目的地练了几个小时没有丝毫进展,不但会令你苦恼,并且会使你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

  因此,在练习前应静静地思考一下:这次练习的技术难点是什么?要解决哪几点问题?上课时老师的提示是什么?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然后,再根据你的能力和这次所练习的时间,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这样的练习要比那种无目的地反复练习有价值得多。

  三、学会默练

  默练就是不用乐器进行练习。默练是依靠内心体验的练习方法,其作用是非常惊人的。由于默练时没有演奏技术上的负担,因此可以完全按照乐曲的速度、强弱、表情等细节在头脑中想象。这样的练习不但能增强乐谱的记忆力和找出自己在练习中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加强对乐曲的理解和丰富音乐的感觉。

  此外,默练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可以随时进行练习。默练可以使你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视谱练习与背谱练习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一个乐段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反复奏了无数遍的乐段是否正确无误。错误的重复只能是养成了改不掉的坏习惯。

  “视谱练习”为的就是把每个音,每个节奏,都弹的准确无误。“背谱练习”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乐曲潇洒自若的表现出来。因此,在学习器乐演奏中视谱练习和背谱练习都不可少。

  初学某个乐曲时,在通过了练习前的默练后,就可以进行认真仔细地视谱练习。待视谱能完整的演奏该乐曲时,即可进行背谱练习了。为了确保其正确性,在能够背谱演奏后,应再次视谱练习,从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五、慢练与快练相结合

  在练习到速度快,技巧又较复杂的乐段、乐句时,用把速度放慢一倍或二倍的慢练来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在练习技巧并不复杂的乐曲时,不根据具体情况而一味的运用慢练的方法,那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如果把一首乐曲放慢来演奏,这时它已经成了似是而非的另一首乐曲。长期如此,不仅会让练习者丧失了正确了解这首乐曲的能力,而且还会逐步减弱他们对音乐表现的积极主动性和乐感。

  正确练习方法是慢练与原速演奏相结合。在学习一首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节奏时,就得考虑正确的速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较复杂的乐句通过慢练,确定了指法的正确和协调了左右手动作后,就应该开始用原速进行练习。只有原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乐曲,才能真正发现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问题,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练的地方。要记住,练习时应该做到:困难点重点练,易错点仔细练,慢练与快练结合练。

  六、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颤技巧练习

  在演奏中左右手拨弦发音的作用是明显的,出现的错误也容易被察觉的,因此人们往往在练习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左右手的拨弹上。这并没有什么错,但由此而忽略了左右手按颤技巧的练习那就大错特错了。

  古筝演奏中,左手恰到好处的“吟、揉、按、滑”是筝乐表现力的“灵魂”所在。“以韵辅声,音韵相成”是古筝音乐的特色所在,左手按颤技巧运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古筝演奏者的艺术水准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颤运用,筝乐就淡而无味的失去了光彩。由于左手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不那么具体,又富于美学性质,要想练习好左手按颤技巧其实又是最困难的。因此,在练习中必须认真仔细的琢磨左手按颤技法,决不可忽略。

  七、不要轻视演奏技巧“简单”的乐曲或乐段

  有的筝乐作品,一看乐谱就知道其技巧比较简单,因此人们往往都会忽视对它的练习和细致地分析研究。

  其实在古筝曲中,一些看上去演奏技巧很简单的乐曲恰恰是风格、特点、韵味十足的曲目,稍不注意就会弹得“驴头不对马列嘴”了。由于这些乐曲一般速度比较慢,在练习时不但要把握好风格特点表现的左手按揉技法,还应该注意其节奏的准确,句法的呈现,音色的纯净,强弱的控制。因此,在学习这类乐曲时,练习重点只是不同于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练习罢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强对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八、重视练习曲的训练

  在古筝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弹几首乐曲,而忽视了练习曲的训练。这是存在在学习古筝人群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而今,由于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弹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乐曲表现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曲代功”的练习方法已很难适应了,练习曲的训练也必然的成了我们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练习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反复的、专门的进行某种单项练习,可以从中学会、巩固、或改进某种弹奏技巧和方法。加之,训练练习曲时通常都是纯技巧的练习,没有旋律和乐曲表现方面的负担,就能有更多注意力放在准确的掌握触弦的角度、音色的追求、力度的控制等技术要求上,从而技术训练的成效就特别的高。所以说,只有通过专门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克服高难度技巧的技术负担。

  九、温故知新有助于不断提升

  目前在众多的学筝族中“狗熊掰玉米”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都是学了后一个曲子,却丢了前一个曲子,无论是用价值观来分析,还是用学习效果来衡量,都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复习旧曲作为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复习旧曲不但可以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表演曲目,还能够训练和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在那些旧曲目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从而在演奏的技术能力上、乐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断提高。

  例如:即使是初学者都不会在意的山东板头曲《凤翔歌》,是一首仅有二十几个小节的小曲,可其中的上、下滑音就有近三十个。我们在初学时,通常只要能掌握好节奏和按滑音音准就很不错了,而有了一定基础后通过对它反复的温习,就可以从中体会到滑音有着不同的推进速度,怎样才能使滑音的滑动过程圆润等种种感受,并能真正的认识到这是一首绝好的滑音的练习曲。这种演奏能力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好的,只能是通过温故知新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十、调整心理状态 学会激情练习

  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练习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练习时,错了可以反复的去改正、去练习,在舞台上演奏则完全不一样了,根本是没有反悔的机会的。

  由于舞台上演奏者的内心都会十分激动,心理上和肌体上都比平时练习时紧张得多。平时已练习得滚瓜烂熟的乐曲,这时往往由于紧张会使演奏者大脑一片空白,或错音百出。因此,我们在努力创造上台的表演机会之外,还应注意在平时练习完整的乐曲时调整心态,想象自己正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奏,练习时使自己处于表演的兴奋状态。经常进行这样的精神性训练不仅能改善肌体的和心理的紧张状态,提高正式演出的效果,还能由于练习时精神集中的兴奋状态提高练习效果和增强信心,以及改进自我的意识。这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还要说明两点的是:

  (1)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人云亦云的死板学,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循规蹈矩是按部就班,但这并非是好事。过多的包办代替,只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学习被动等。还有的老师(或者是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在比赛中获奖,不遵循教学的规律,而一年半载的只给学生磨一个曲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给学生造成音乐情感的麻木,兴趣丧失等不良影响。这样的学习方法都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树立。

  (2)弹奏技巧是演奏乐器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有了一定的弹奏基础后,应该回头去检查一下自己在弹奏技巧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重视以练习曲做针对性的训练,脚踏实地进行改进、调整。

  对于练那些长期只是“手把手”情况下的学习者,还应该回过头去认真学习乐理知识,熟悉各种记号、音乐术语,培养读谱习惯,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的心理感应能力等。只有这样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才是不断进步的唯一出路。对自己估计不足,拼命的想拨高,这种自我提升意识,挑战困难的行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违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的做法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因此,要学会自己教会自己和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455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