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文学家爱国小故事集分享
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且难以捉摸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胜数。然最为特别者,皆寥寥可数,而终极完美者则放眼望去皆无,皆因没人达到上述之要求,即使宇宙再大,皆无长生不灭者。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篇关于英雄的故事吧。
吴运铎的故事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部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成长为军工专家的伟大历程,它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中国人,也让我们了解到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的动人事迹。
吴运铎,出身穷苦人家,从小就随父亲到安源煤矿捡煤渣,做挑煤工。七岁那年,安源煤矿俱乐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为工人谋取福利,吴运铎幸运地进到煤矿职工子弟小学读书。
当时的煤矿大多实现了机械化。一次,吴运铎去打风房,看到了空气压缩机,巨大的飞轮呼呼地转个不停,让他感到惊奇不已。“机器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我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从此,吴运铎对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一些废旧的机械零件收集起来,一有空就去摆弄它们,把它们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反复琢磨,直到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1927年,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煤矿职工子弟小学被迫停办。吴运铎也随家人辗转到湖北黄石。1931年,年仅十四岁的吴运铎进黄石富源煤矿当了电机工人。他在工作之余,不断地提升自己,常常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机械方面的书籍。只要一有空,他就一头扎进探求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机械知识。吴运铎不仅自修了机械专业理论,还 开办了讲座,把机械知识传授给工友们。
1938年,吴运铎参加了皖南新四军,被派到修械所工作。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交战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相差悬殊,新四军在战场上严重缺乏槍支弹药,很多战士甚至用鸟槍土炮和日军战斗。在这种情况下,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肩负着军队武器制造的重任,在山沟的茅草棚里,开始了武器研制的工作。
槍支虽然可以从敌人那里缴获,损坏了的送到修械所修理之后还 可以使用,但大部分弹药还 是要自己制造。在当时的兵工厂车间里,条件十分艰苦,不仅设备简陋、材料奇缺,而且工人缺乏经验,也得不到正规学校的培训。在这种条件下,吴运铎不畏艰险和困难,毅然挑起了重担,他带着七个学徒,边干边学,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当时,雷汞是很宝贵的,它是引爆炸药的关键。但是在当时的根据地,根本没有制造雷汞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也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之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废旧雷管中把雷汞弄出来。于是,一些报废的旧炮弹就成了吴运铎的掌中宝,他把这些旧炮弹都收集起来,试着从中拆除雷汞。吴运铎深知,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弄不好就会爆炸,甚至丢掉生命。但前线急需武器弹药,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吴运铎决定自己一个人来拆除雷汞。他先把报废雷管放到水中浸泡,这样可以降低爆炸的概率,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拆除雷汞。大家的心都悬着,生怕吴运铎有一点闪失。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雷管在吴运铎的左手中突然爆炸,他倒在了血泊中……
大家扑过去,呼喊着吴运铎的名字,可他已经不省人事了。大家迅速将他送到了医院抢救。十五天后,吴运铎终于苏醒过来,但爆炸给他身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医生告诉他,他的左眼差点失明,需要好好修养。可是吴运铎一心系着未完成的实验,不顾伤口疼痛,就坐在床上画设计草图。护士来换药时,才发现他坐的时间过长,导致伤口崩裂,鲜血已经染透了整条纱布,直往外流,而他却浑然不觉。
吴运铎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顽强地、忘我地进行着武器的研究工作。在他和战友们的努力之下,他们为部队研制出了各式炮弹、地雷和手榴弹等武器,用鲜血和拼搏为前线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罗庚的故事
自学成才的华罗庚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出生于鱼米之乡的江苏太湖西北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
华罗庚从小就爱动脑筋,读初中时,他的数学天分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华罗庚辍学了。以后,他就帮助父亲打理小杂货店。
热爱数学的他,并没有因为失学而放弃钻研数学的机会。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华罗庚每天天还 没亮,就起床点着油灯看书,常常全神贯注到忘记了时间,直到顾客来敲门买东西,他才赶紧跑去开门招呼客人。白天,顾客来了,他就帮父亲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赶紧埋头看书或演练数学题。
有一次,华罗庚正在柜台上奋笔疾书,这时,走进来一名中年男子,看着货架上的笔问道:“这笔多少钱一支?”他头也没抬,脱口而出:“586892!”男子转头对着华罗庚惊诧地问道:“多少钱?”“586892!”男子不说话了,带着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往店外走,正好撞见从外面办事回来的华罗庚的父亲。一问才明白,原来,华罗庚回答的是一道数学题的答案。等顾客走后,父亲强忍住的怒火终于发泄出来,他脸色铁青,一把从柜台上扯过稿纸,撕得粉碎。他警告华罗庚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下次还 这样,我就把你这些稿纸全部烧掉!”
华罗庚就是这样,边干活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无论是数九寒天还 是盛夏酷暑,他都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就连一场大病使他终身残疾,都没有难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不断地朝着数学的殿堂大步迈进。他仅用了五年时间,自学了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独立研究数论夯实了基础。
有志者事竟成。1930年春,十九岁的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看后对他大加赞赏,邀请他到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助理员。他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常常通宵达旦地钻研数学。半年之后,华罗庚已经和研究生坐在一起听课了。第二年,华罗庚的论文开始陆续在国外著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也破例将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晋升为助教。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的时间。几年之后,华罗庚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回国之后,成为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
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更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始终表现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1946年9月,华罗庚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前去讲学,后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在那里,华罗庚和家人有漂亮的洋房和豪华的汽车,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学校还 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科研环境也是世界一流。但是,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来,华罗庚毅然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在给留美的中国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
这就是华罗庚,不仅代表了当时中国学术的巅峰,更是中国人的脊梁。
陈景润的故事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1966年,《中国科学》发布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使哥德巴赫猜想得到证明,创造了距摘取皇冠上的明珠(“1+1”论证)仅一步之遥的辉煌!这个辉煌的创造者正是陈景润——中国数学界升起的一颗璀璨新星。
陈景润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是和他从小对数字、符号有着浓厚的兴趣分不开的。在小学、中学读书时,陈景润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钻进数学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尽情遨游。
但是光有对数学的兴趣还 不够,还 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以及名师的教导。幸运的是,在陈景润的成长道路上,他遇到了这样的名师。
1948年,陈景润背着书包来到英华中学念书。在那里,陈景润遇到了让他受益匪浅的名师沈元,也让他从此和哥德巴赫猜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沈元原是国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1948年因战事被迫滞留在英华中学任教,而陈景润恰恰是他任教班上的学生。
沈元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他在数学课上,经常融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有一天,沈元就兴致勃勃地给同学们讲述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说到这里,沈元稍微停顿了一下,微笑着看着大家,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在小声地议论着。沈元接着说:“但猜想不经过严密的论证,就永远只是猜想。很遗憾,哥德巴赫终其一生也没能把它证明出来。”
沈元又比喻说:“数学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数百年来,无数的数学家前赴后继,为摘取这颗明珠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最终也没能攻克这道难题。”
陈景润听得格外入迷,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他的心里激起了一片涟漪,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誓要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从此,他就踏上了摘取王冠上明珠的艰辛历程。
几年之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又被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珠,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站在新的起点,陈景润更加刻苦钻研,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对哥德巴赫猜想艰苦卓绝的论证。
在中科院里,大家眼里的陈景润是个十足的科学怪才,满脑子都是数学的他经常独来独往,既不爱逛公园,也不喜欢遛马路,有时候甚至连刷牙、洗脸这样的生活小事,陈景润都嫌浪费时间给忽略掉了。
有一次,陈景润去食堂吃饭,他低着头一边走一边若有所思,眉头紧锁,似乎是在寻找某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的解决思路,“到底怎样才能解决呢?”他脑子正在飞快地转动,突然,“砰”的一声,他感觉额头好痛呀,头撞到什么了!他连声道歉说:“呀,对不起,对不起!”不料抬头一看,竟然是棵大树。路人都在笑他,他自己也尴尬地笑笑,摸摸撞红的脑门,继续沉思着往食堂走去。
还 有一次,一大早陈景润就来到图书馆,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后,便如饥似渴地看起书来。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图书馆关门的时间到了,管理员大声喊了好几声,确认没人后,锁上门回家去了。而此时沉浸在数论海洋中的陈景润却浑然不觉,等到他发现图书馆空无一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无奈之下,陈景润只好打电话给党委书记,一番周折后,才得以从图书馆里出来。
就这样,不管严寒还 是酷暑,陈景润在一个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屋里,借着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夜以继日地努力,忘我地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中,他计算的稿纸都有几麻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66年,陈景润正式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消息一出,就旋风般席卷了整个数学界,震撼了中外的数学家。很快,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就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并将其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成为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