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
《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谈到传承与创新,让我想到了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新时代下,我们青年人正是要传承和发扬百年前的五四精神。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欢迎阅读。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1
观看《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传承创新》,在观看影片之余,我对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
传承是源远流长的,创新是标新立异的。传承与创新看似对立,在我看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创新,传承就是一成不变的、固步自封的;如果没有传承,创新就是不切实际的、苍白无力的。
在春秋战国时,孔子核心思想是“仁”,而孟子的核心思想则变成了“仁政”,荀子继承了“孔孟”的衣钵,并提出了性恶伦的新主张。正因为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的主张,从而产生了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商鞅。最终,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越来越强大,为后来秦国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历史的史实证明了传承和创新是并重的,先秦诸子都是在传承前人的思想,再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提出新主张、新思想,才产生了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他们的著作与思想历久弥新,为中国文明历史增添辉煌。再说到古诗词的发展,从最初的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再到后来的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也都是在不断的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再结合当朝当代的文学特色,不断发展至今,留下了无数的文学瑰宝。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承与创新一路相随,传承保留精华,创新剔除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将迸发出强大动力,推动中国文明和科技进步。
从历史的史实让我知道了,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是从新人菜鸟逐渐变成成熟老手,而这转变的过程,传承与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方向,不断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忘初心就如同传承,砥砺前行就如同创新。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传承前人的意志,朝着伟大目标前行,前进的路上可能会有坎坷、有荆棘,但即使再难,也要勇于创新,大刀阔斧开辟新道路。我相信,传承与创新将推动我国文明科技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2
《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谈到传承与创新,让我想到了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新时代下,我们青年人正是要传承和发扬百年前的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传统,发扬创新精神,要求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团员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科学的理论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所在。全体党员干部应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在现实的意义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对于我们青年来说,爱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崇高感情,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祖国和捍卫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聪明才智,五四运动中充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构成五四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犹如接力棒,为20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担当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当代青年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这也是对五四精神的发扬光大。
弘扬五四精神,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奋斗、走什么样的人生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对于青年一代而言,中国梦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应成为自己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也正在成为新时代青年人成就伟大梦想的源源动力。
学习五四精神,要学习志存高远的精神。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百折不挠地奋斗和求索,在建设和改革开放征程中,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满腔热血,屹立潮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中国青年的壮丽篇章。
我们的国家像一艘大船,十三亿的人民都是组成船身的构件。这样一艘巨舰,五四精神就是他的风帆,他的旗帜,他乘风破浪的英姿和饱满紧绷的缆绳,作为人民的我们都触手可及。我们将生命融入其中,这个庞大而年轻的国家,与我们生死与共,而我们的思想与生命,就是推动这艘巨舰前进的动力。它的真正驾驶者是人民,是一艘真正汇集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勇气的巨舰,他与人民融为一体,人民的梦就是中国梦。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3
通过《亚洲文明之光》这档节目,让我对文明有了重新的定义,文明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所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中华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明魅力,随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地不断发展,文明交流频繁发生,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取他国之精华,发展成为新时代、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文明,同时在交流中越来越出现盲区。
文明自信是国民自信的底气,国家富强文明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强大,还来自国民内心的强大,对传承千年的文明有着自信,我们汲取孔子儒家的“中庸”、韩非子法家的“严苛”、老子道家的“无为而治”等等,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碰撞中产生、发展、完善。不忘历史不单单是不忘记曾经的百年屈辱,更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明。在外来思想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文明跟应该被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对于传统文明应如书中所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也不应该一味崇洋媚外,对于文明传承应慎而待之,将文明熟记于心,以基层工作为媒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成为文明传承的一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封不动地传播文明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原本的基础之上赋予其新的意义,以儒家思想为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未成为主流思想,经历了暴政的秦朝,汉代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底板,在这一画板上增添了法家的严刑峻法、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最终形成了我们封建社会的主流文明,应运千年。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联系我国实际,在一张模糊不清的画卷上涂写绘画,最终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故而,只有将文明充分应用到发展中,文明才是有灵魂的,徽商、晋商正是将当地文明结合到商业发展,才会有轰动全球的商业代表。
文明传承的过程更应该是创新的过程,只有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文明,文明才能与社会发展相互依托、互相促进。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4
悠久历史的亚洲文明塑造了亚洲的秩序,不同文明相互依存,显示了亚洲文明延续发展到今天的清晰脉络。在亚洲,文明对话的广度和深度日见其增,文明必须对话、文明应该交流、文明可以讨论、文明也可以争论,但是文明不能对立,不同的文明之间不该发生冲突,已经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方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今天,亚洲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场景、最庞大的就业者群体、最大范围的中产阶级社会,亚洲各国社会在发生急剧的转型。同时,亚洲还面临着在政治、经济以及安全领域种种复杂问题。对亚洲未来的发展和变化,现有的概念和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有人把国与国之间这些问题,简单粗暴地归结于文明的对立与冲突,这完全不符合亚洲的历史和文明传统,也与人类文明发展相背离。只有通过文明对话,从深厚的的亚洲文明、人类文明成果中寻找智慧、获得启迪,才能保障亚洲地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得以延续。
伟大的孟加拉国诗人泰戈尔在谈到面对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态度时,曾经说过:“人类的产品,不管它们是从哪儿创造出来的,我们从中理解和享受到的一切,无论其内容是什么,立刻就成为我们自己的了。当我能够欣赏别国的诗人和艺术家,就像本国的一样,我为我的人性而骄傲。”亚洲古老的历史和文明,能否继续滋养今天亚洲的现代政治文明、滋养亚洲的现代经济文明和工业文明,能否继续滋养亚洲今天的环境和生态文明……在于它是否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只能在与不同文明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中去获得。
亚洲高山大川、交织纵横,大海扬波、浪涌潮奔;亚洲孕育文明、血脉交融,精骛八极、跨越时空。今日的亚洲开放创新,日新月异,活力澎湃,潜力无穷。今日的亚洲,也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走向繁荣时荆棘遍地、任重道远,亟需守望相助、携手前行。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700字作文5
亚洲,世界上最广袤的大洲。东起白令海峡的汹涌波涛,西至土耳其美丽的爱琴海沿岸,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地区,亚洲内最大时差能达到13小时。
通过观看《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传承创新》让我知道了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造就了亚洲大陆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大江大河也因此呈放射状向着亚洲各地奔腾而去。
江河之水,是文明的源泉。万千年来,大河之水滋养着土地和人民,也孕育了多彩多姿的亚洲文明。《亚洲文明之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哈萨克斯坦的“金人”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民族服饰文明的美学元素随处可见。哈萨克斯坦“金人”的服饰上,装饰的金制品达到四千多块,这是游牧民族的典型体现;
越南的奥黛
在今天的越南城市街头,清一色的白色奥黛是中小学生最显眼的标志;印度尼西亚民族的巴迪艺术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正在从传统的服饰延伸到手包、首饰、高跟鞋设计等领域,广受当今年轻人的喜爱。
柬埔寨的吴哥窟
岁月的洗礼让吴哥窟千疮百孔,199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濒危世界文明遗产。修复吴哥古迹,成为了一次拯救人类文明遗产的国际行动。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了国际援助保护与修复行动。其中,印度修复了塔布隆寺,日本修复了巴样寺、十二塔庙和北藏经阁,中国修复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千年古迹,由此得以重生。亚洲各国依靠合作的力量,赋予文明新的活力。
这是我们的亚洲,彼此凝视,交相辉映,共同迎来人类文明的黎明曙光;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创造,如今早已融入有形的世界,或无形的内心。我们的亚洲,如此的多姿多彩,和而不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回望历史,亚洲价值、东方智慧已然穿越了时光,启迪着今天,给前路以光亮,给未来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