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王阳明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2022-12-26 06:36:46
|醒婷2

王阳明中讲述的王阳明生平经历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观点“知行合一”四个字更是给我极大的启发。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阳明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王阳明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王阳明观后感1

前段时间刚从喜马拉雅听完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很长时间霸占书店显著位置的热书。王阳明这个名字最早就是在初中政治书和历史书见到过,那时的概念他就是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在这个唯物主义至上的社会里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所以不得不读一下。

全书大致就是分了两部分,一大部分是讲述了王阳明的事迹,而最后一小部分回头介绍了他的学术观点。

听完播音略带伤感的声音讲完他生平时,是有些难过的,王阳明辉煌一生,两次平定匪患,一次平定叛乱,龙场悟道创立心学,门徒遍布天下,却终落得客死异乡,且有功不奖反被罚的下场,虽几十年后被平反重新获封,但于他来说已是无用。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完也会是同样的感觉,肯定作者也是这感觉,所以才会把读者带入。但王阳明本人或许不这么认为,他早年熟读儒学,佛学,道学,直至龙场悟道创立心学,追求致良知,知行合一,其实他早就没有了功利之心,他只追求做的能对的起自己的心,这也是他心学的核心内容。

他心学的观点是良知至上,即人的思想才是世间唯一的存在,所以人要跟随自己的心来行事。有个典型的例子,例如他讲天高地厚,如果没有人去看去感受,还会有天高地厚这个概念吗,对一个死人来讲,就不会有天高地厚这个概念了。再如他对学生讲,假若面对一件需要用生命来捍卫良知的事,你就该无畏生命的付出。他本人就做了很好的诠释,如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明知道身体承受不了远征的劳累,但他义无反顾接受任命,离家到广西平定匪患,最终还是落了个客死异乡,但他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

但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因为他太注重跟随心走了,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不全,甚至心术不正,那么他跟随心走的必定是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有能力有机会跟随自己的心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王阳明的心学盛行的时间注定长不了,而朱熹的理学虽然刻板一点,但格物致知更像是现在的唯物主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容易掌握,所以最终还是朱熹的理学更胜一筹。

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这其实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王阳明自幼便聪慧异常,早早读完各家经典,同时对军事也有异常的天赋,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排兵布阵,而对佛教、道教文化他也是颇有造诣,所以后面的剿匪、平叛乃至龙场悟道都和他的这些积累分不开。但他本人似乎走入一个误区,他创立心学后否定了其他一切学问。殊不知天下没有完美的东西,每种学问都有其优劣,心学其实是吸取了其他各家学问所长而成,其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心学讲究知行合一,要求所学一定要在实践中验证,这一点很好,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这也是现在很推崇他的原因。而他后来很看不起佛教和道教,认为不作为,其实也是不对的,他能有后来的成就,其实不光有儒家的功劳,也有佛家和道家的功劳。道家讲究遵循自然,阴阳调和。佛家讲究众生平等,看破虚妄。道家的格局其实很大,佛家的理论也很智慧,关键学偏了就容易走偏了。大多数人提起道家和佛家就是迷信,那是因为只看到了表面的烧香拜佛,而没有真正理解人家的道理。其实中医便是道家的东西,我估计大多数人不知道。而道家源于易经,这可能很多人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是儒家也是源于易经,韦编三绝这个词就是说孔子读易经,把牛皮绳都翻断了,最终从易经中获得了大量的智慧创立了儒家学说。所以其实道和儒本是同宗没有谁对谁错一说,不同的只是看它们的人的角度。

王阳明观后感2

王阳明如果只是个书生,官僚,或者只是个武将,就不会那么知名,影响深远,也就不太可能会有这本传记,当然更不会有这篇书评。另外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儒将,本书的作者周月亮先生喜欢打比方,也算是传统诗意的延续,比如书的一开头,他就把传主比成一只缀着驼铃的鞋。鞋上插着生命的权杖,形成心学的倒T字型结构。他的“致良知”功夫就是要把人“十字打开”,拉成与大地垂直,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之前看过一些有关王阳明的传记,有些很短很粗糙,有些则干脆就是在讲故事,这么一来很容易就把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写成了神仙。而这本《王阳明传》不存在这个问题,整个结构是夹叙夹议,并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严格意义上讲,与其说这是一本传记,还不如说这是一份以王阳明为主题,形散但神不散的课堂讲稿集。

王阳明亲佛近道学养生,他把儒,墨,释,道的精华一体化为心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中波折不断,不过归根结底他有个最大的特质,是个病人。五岁后才开始说话,读书时也“每对书辄静坐凝思”,后来用练习书法的经验阐明格物致知的原理。接下来就是像朱熹一样格竹子,不过他没有格出什么大道理来,却得了肺病,又病倒了。但另一方面他却又是个有侠客梦的人,13岁时他就在京城四处逡巡,想了解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的实战情景。他后来的知行合一也是由这种侠儒的气质而生,不单是唇舌之论。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癖好是讲学,不管有多落魄,多苦难,甚至有点“对牛弹琴”时,他都无法放下这个癖好。比如他在虎溪山上就讲静会,让人收放心。但他的静坐和禅坐有不同,禅法的静法追求入定,而王阳明则认为人不可能无念,他只追求正念,不求神通,息息去私意,存天理,这样独树一帜的想法和理论,在心学中自然不胜枚举。

虽然很容易发现作者对于王阳明的浓重感情,据说为此书披阅十载,不过也不完全是以一种粉丝,迷弟的心态来写此书,不以尊者讳。比如说到王阳明曾将朱熹的很多主张言论,分为中期未定和晚期定论,用朱熹自己的话来针对朱老夫子自己,但具体这么做却是以偏概全,只是为了阐明王阳明自己的主张。作者显然不是很认同这种做法。

而在传记的收尾处,作者这样描述王阳明的一生,是“不见容于世又在俗世获得成功的一生,是官到封伯封侯却又负屈抱冤的一生,名满天下毁亦随之,他的性格也是飞扬与谦抑兼具,无日不忧亦无日不乐,一股豪气一派静气。”……“他是一个从那边过来的人,一个战胜了时间的人,一个把本能变成良能的人,一个把杀人的工作变成普度众生的人,一个让凡信他者皆能精神加速的人”。

王阳明观后感3

在明朝中期的王华家中,王华母亲岑氏太夫人梦见天上阳光明媚,祥云缭绕,穿着红衣的众多仙子,击鼓吹萧,乐声悠扬。其中有一位神仙怀抱着个婴儿,脚踏祥云,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门前而来,把婴儿送入岑氏的怀抱。太夫人十分惊奇,从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有了孙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曾问老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老师说是读好书登第做状元。王阳明若有所思,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贤,也许才算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认为做圣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能够保境安民。他十五岁独自一人在塞外练习兵法,记录地形地貌。后来他果然统领三军,平定动乱,安定国民,成了圣人。从中可以发现,有志向并付诸实践,便能达到目的。

王阳明会独立思考,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轩先生与一些老朋友吟诗作赋,他们还没想出,年仅10岁的小阳明却已吟出了一首绝妙诗:

金山一点大如掌,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绝。他真是聪明过人。

王阳明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经常一个人独自沉思道理。后来,王阳明因被人诬告,被贬到少数民族当驿丞。住在石洞里,吃野果粗米维生。他天天静坐,殚精竭虑,终于大彻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谛,奠定了心学理论,撰写了《传习录》,成为为哲学家。后来他又平定动乱,谥“文成侯”,名扬中外。

王阳明是余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阳明》这本书,更使我坚定这样一个思想,要像他一样成为有德之圣人,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当然勤奋更必不可少。

王阳明观后感4

寒假,我读完了《王阳明》这本书,书中讲述的王阳明生平经历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观点“知行合一”四个字更是给我极大的启发。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

王阳明是谁?首先他是明代有名的大臣,其次,他是一个文坛大家,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将领,是被称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两个半“完人”中的一位,是孙中山、蒋介石等人心中的偶像。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前,王阳明曾反复实践了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他勇敢地反驳了这个观点,也随即提出了“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便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要到生活中实践,才能够体现出它的真实价值。朱熹在儒家学术地位极高,王阳明提出了这个超过朱熹的观点,在当时令所有儒家学子难以接受,他是冒着死提出并坚持的,他的勇气和对真理的执着令人赞叹。

我也要学习王阳明先生善于思考的品质,在学习中思考在生活中实践,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另外,作为一个学生,我还应该学习的是王阳明不放弃、不气馁、昂首苦读书的精神。王阳明曾经两次考进士落榜,他却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他在挫折面前不畏怯,凭借自己的努力战胜失败,向下一个困难发起挑战,最终获得金榜题名。

这是一本好书, 值得所有人去阅读, 也值得所有人去学习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真理。我在此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王阳明观后感5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名三不朽的圣人。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

王阳明心学中良知的知,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感,和对自我约束。

在王那里,良知—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大根本。遵循良知的指引而行,也是入世做事最为简易直截、有效无患方法。

凭良心修心修身、为人行事是致良知。知道自己的不足是致良知,努力改变是致良知;见他人苦难而怜悯是致良知,伸手拉一把也是致良知。良知分两部分,一是良心,二是自知。

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的每一点良知,都是那个圆满光明,心体所透出的一线善行善为,致良知三字,简单明了,却又博大精深。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它的产生并非来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王阳明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经过“龙场悟道”后,他的生命状态起了彻底的变化。

他由原来不知为什么而活的平凡境界,进入了向死而生的大自由、大无畏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帮助他把生命中的勇气、智慧和潜力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王阳明活了57岁,龙场悟道那年他34岁,提出“致良知”是在49岁,也就是那年,标志着心学的正式诞生,和真正成熟。

王阳明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大功,平宁王之乱,避免靖难之事发生,多次替朝廷平叛,安抚地方,军事上从无败绩,乃是少有的杰出军事家。

但他的命运却极度坎坷,一生苦于颠沛流离,他书中每句话,都是他的体验和经历,浓缩了多少冷暖自知,又包含着多少语重心常。

心学的知心合一,大道至简,做到却难,它的解释也不过就是八个字: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王阳明心学的精华和人生要旨,可以浓缩成四个方向:

1,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说:就算是我们茫茫众生,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其技能的练成,也要以立志为根本,更别说更大的事业。

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是一盘散沙。

王阳明自己就是,少年时代就立志成为圣贤,此后终生矢志不渝、奋斗不已,最后的确成为了圣人。

2,勤学

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勤学,这才是立志的完整内涵。

在做任何事情中,只要勤奋学习而坚定,过程中修正和弥补,最终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方向,攀登到自己理解的高峰。

3,改过

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不免要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改正错误,所以说: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特别强调这一点,积极改过是应该的,但不能因为犯了错,而过度地羞愧、沮丧和自卑。所以既要树立起态度,还要摆正好心态。如此坚持不懈地改下去,总有一天能够除去自己的恶习。

4,责善

对于与朋友相处,要“忠告而善道之”。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自己对朋友忠诚爱护。

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

如果不这样,而是揭发朋友的过失,并进行斥责,只会激怒他,不仅不会让对方,反省和改正,甚至还可能变本加厉,并对你产生怨恨。

归结起来,就是不论对朋友、长辈、师长、领导还是他人,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坦言但不至于恶言冒犯,不因为避讳而不说,而是委婉地劝说、梳理和归顺。

结语——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己的心,尊从自己的内心,让我们能够更快乐、更自在、更有良知地生活,是要把人生中的所有欺辱、轻贱、困苦、挫折、逆境、磨难等等,全都视为砥砺品德、磨练意志、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助力。

学习心学后,我们自会懂得,真正的生活在内心,不在外界。一切斗争皆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我们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此心不动,万物宁静。


王阳明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金刚》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亲爱的》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美丽心灵》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匠心》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绝不姑息》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横空出世》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红日》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95
c
id
204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