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垓下之围观后感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的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拼杀场面,表现了他至死不悟、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结局,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垓下之围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垓下之围观后感1
从《垓下之围》看项羽的“七情之悲”
司马迁的《垓下之围》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形象,所谓英雄,教师用书从“柔、刚、义”三个角度作了阐述,而对悲剧性一面说得比较含糊。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项羽的悲剧性,我在教学中总结出项羽在文中表现出的七个方面的悲剧性,姑且概括为“七情之悲”,认为说得比较透彻、新颖,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有人爱不得——爱情之悲
汉军兵围垓下,楚军兵少食尽又闻四面楚歌,已是军心涣散。 虞姬是个有柔情又有豪气的平常女子。她不懂战略战术,也无力跨上马背举刀拼杀。但她追随项羽多年,耳濡目染,熟看项羽马上冲杀,帏帐指挥。看得多了,对辗转征战之道也略知一二。她明白了,项羽今晚唯一的出路,只有突出重重包围,以图再起。突围需要轻装,还需要经历几场恶战。她是个娇弱的女子,无力协助他冲杀破围。在突围作战中,项羽还需要分心分身来照顾她,保护他。这将使他如何一心杀出重围?两人感情深挚,是战争生活中形影不离的伴侣。项羽痴心眷恋着她,她也一刻离不开项羽。但到了突出重围、以图再起的关键时刻,豪爽不让须眉的虞姬,决不愿拖累他,舞剑自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失意得竟无力救一心爱的弱小女子,岂不悲乎?
二、有时缓不得——民情之悲
作为灭暴秦的英雄,由于缺乏政治谋略,大开杀戒,坑兵无数。章邯降后,楚军夜坑秦卒二十余万。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打败田荣后,烧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又烧杀纪信, 烹周苛,杀枞公。弄得民怨沸腾,民心尽丧。项羽突围渡淮,到达阴陵时,天色已晚,官道失修,认不清道路。前队的尖兵,向路边的老农问路。老农欺骗说:左。队伍向前走,陷人了一大片沼泽地带。无路可通,只好慌乱地四处找路。项羽回过头来,再走上官道时,人马大多已走散了,身边只剩下了28骑。迷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让刘邦的追兵赶上了。连一种田的老人也要欺骗他,岂非民情之悲乎?
三、有谋使不得——军情之悲
想当年项羽义杀宋义,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消灭秦军主力。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徐州会战时,项羽3万人马,对抗刘邦56万大军。结果还是项羽大胜,刘邦大败。刘邦在那次败逃时,连父母妻子都被项羽俘获。可见项羽军事谋略之胜。兵围垓下时,项羽平生第一次陷入了真正的重重包围之中。兵无粮,马无草,外无援军。垓下乃弹丸之地,且为平原,无险可守,不能打持久的坚守战。项羽长于野战,不善固守,也无法在此长时间地固守待变。兵围东城时,项羽虽分兵四处沉心应战,也早已回天无力。从数十万之众到八百余人,到百余人、28骑,再到26骑,岂非军情之悲乎?
四、有路回不得——乡情之悲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逃到乌江,乌江亭长移船靠岸,劝说项羽东渡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项羽却不愿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历来说法颇多。有人说项羽知耻重义,逃生是耻,弃众违义;有人说项羽当年带着八千子弟过江,如今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还有人说项羽慈悲为怀,大义当先,为免却无辜的生灵遭受涂炭,不愿把燃烧了五年的楚汉之争的战火再继续燃烧下去,愿以一死挽救天下苍生。不管后人如何评论,项羽此时真的是处于两难境地,面对忠心耿耿以死相随的江东子弟,面对战火纷飞满目疮夷的故乡,面对白发苍苍的乌江亭长,他渡也不是,不渡也不是,唯有一死了之,岂不是有路回不得-乡情之悲吗?
五、有友帮不得——友情之悲
吕马童是项羽的老熟人,率军追赶项羽,虽然两军阵前各为其主,也责怪不得吕马童,但此时项羽已经无法逃脱。吕马童若顾及友情,不说也可。但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吕马童没有顾及友情出卖了他。这也算是项羽在友情上的失败吧!故谓之“友情之悲”。
六、有尸保不得——亡情之悲
垓下之战,项羽不仅败得惨,自刎之后的情况更惨。项羽好歹说也曾是群雄的领袖,为推翻暴秦立下汗马战功。再说尊重对手,善待对手遗体的例子也很多。可项羽死后的情况呢?“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羽的遗体成为敌人封侯得赏的台阶,故谓之“亡情之悲”。
七、有因悟不得——败情之悲
以上“六悲”是同一层面,更深一个层面的“悲”是项羽到死尚不知败在何处。对于失败的原因,后人评说甚多。他的对手刘邦说“夫运筹帏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若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若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正确指出项羽不能用人。《史记》作者司马迁说“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指出项羽缺乏政治家的谋略,只依赖武力。毛泽东则说“不可沽名学霸王”。而项羽呢?他在惨败的局面下还不能正确反思自己一溃千里的原因,还以炫耀武力为荣事,两次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上天。如此糊涂岂非败情之悲吗?
作为一个短暂的生命个体,面对其上任何一悲,都是极为不幸的,甚至会痛苦一生,又怎能独自承受七种悲情呢?不妨再把项羽和其他几位有名的悲剧人物作比较,屈原悲则悲矣,还有楚国的人民爱戴他同情他,岂会如项羽受骗于田父呢?岳飞悲则悲矣,尚有子嗣,尚能保全尸体,而且他也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更多的要怪他自己的愚忠,伍子胥悲则悲矣,大仇得报,而项羽呢?他是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几乎可以说人生任何一个重要方面的悲剧都发生在他身上了,弄得无亲无故无妻无后无军无民,悲之深悲之全千古难见,但他同时又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强烈的反差集中到他身上从而更加震撼人心,因此尽管过去了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人们仍在为他争辩不休,扼腕叹息。
垓下之围观后感2
“胜利者是国王,失败者是枷锁。 ”这句古老的说法早已被无数人所接受和认可。通过阅读“陛下的环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司马迁并没有专注于渲染项羽的悲剧本质,而是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描绘出他的英雄色彩。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成功或失败的英雄”是适用于项羽的标准。
霸王项玉成在哪里?让我们回到陛下的战斗,走到一起,实现英雄项羽的成功:
告别我的妾 - ——进入英雄的激情;从各方面来看,霸主还活着!
当士兵吃得不够时,当四方都唱歌时,情况的危险并非言语。西楚宝王的夜歌:“很难屈服于世界的热情。”这不是压倒性的,它怎么可能?在愤怒和愤怒之后,在骄傲和骄傲之后,“亲爱的线条数量”,它揭示了英雄无尽的柔软,深深的无助感!
当你走在路的尽头,你的自信和傲慢的气体,虞姬的温柔感情,对于一代战士来说是多么罕见!当危机结束时,霸王认为的第一件事不是他自己,而是悍马和俞姬。 “这不是无情的,它不是真正的英雄,你怎么能不成为丈夫呢?”我已经读过这个英勇而无畏的勇敢,我们可以说项羽不成功。
East City Combat——进入英雄战争;敌人很重,霸主!
这些士兵被困在大泽,二十八岁,并与汉军的数千名士兵作战。如果他们是普通人,他们就不会逃避。但是,西楚项羽,在战场周围的士兵数量的情况下,战场是无敌的,杀死了数百名敌军,霸气有所增加!眼睛咆哮着,Chiquan的服务员都震惊了。隐形,勇敢和能干的霸主体现在最好!
敌人是我的守寡者,霸主一如既往地充满信心。风和云,荆棘和荆棘,勇敢!这绝对是我无法企及的。伟大的纪录摆在我们面前。面对这种可怕的局面,我们怎能不确定并且不相信?面对这样的勇敢和善行,敢于成为一个敢于成为男人的人,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成功吗?
吴江自称 - ——进入产品的英雄可耻意义;生死抉择,霸主取正义!
当你在吴江,面对唯一的救生艇,生死完全在霸王心中!忠诚而开明的项羽面对江东之父,坚决选择承担责任。出于对马的难以忍受,为了信息亭的忠诚,王翔将亭子交给了马;当士兵们相互加入,当他们穿着十多件作品时,王翔仍然杀死了数百名汉族军队;他遇到了叛逆的吕马东,王翔是由吴江和吴的头人给出的; …一举一动,所有英雄都非常开放和个人魅力!
生死的情况,霸主已经死了。面对悍马,霸王善良无法忍受;面对亭子和江东的父亲,霸主知道羞耻和正义;面对敌人,暴虐勇敢勇敢;面对老人,霸主是开放的,他是狡猾的; …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中,国王依然霸气十足!自乌江以来,我看到项羽的勇气很受欢迎。如果不是自杀,那不是普通人可以练习的东西。 “就像人类一样,死亡也是鬼魂,至今项羽,拒绝跨越江东”。面对这种动人的行为,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成功吗?
没有人是完美的,霸王香玉肯定不会免疫。缺乏政治远见和使用武力来操纵世界是他值得后悔的地方。但我们也希望看到他充满激情,勇敢和怀疑。他看到了他的皮肤柔软,忠诚,开放和独特的个性。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项羽可能是从战争输赢的角度来看失败的。但是,我们能否否认他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成就?没有!
我们不仅要按照“成功英雄”的原则,对这一代暴君进行匆匆评论。面对一个令人惊奇的哭泣幽灵的例子,我们不得不承认:霸王项羽是顶级的英雄!他是一个伟大的赢家!
垓下之围观后感3
司马迁的“陛下的环境”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悲剧英雄形象项羽所谓的英雄,教师的书籍是从“软,公正,正确”这三个角度阐述的,悲剧性的一面是相当含糊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项羽的悲剧本质,笔者总结了项羽七个方面的悲剧本质,归纳为“七情悲哀”,被认为更为彻底,新颖。在这里与大家讨论。
一,有些人不能爱——爱的悲伤
汉军被军队包围,楚军的食物和气味都少了。虞姬是一个有着温柔和骄傲的正常女人。她不了解战略和战术,她无法爬上马背去战斗。然而,她跟随项羽多年,她被项羽的视线震惊了。我已经看过很多了,而且我对通往战争的道路有所了解。她明白项羽今晚唯一的出路只是脱颖而出,重新开始。突破需要轻松,需要一些艰苦的战斗。她是一个精致的女人,无法帮助他急于突破。在突围战中,项羽也需要分心照顾她并保护他。这将如何让他致力于战斗?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是战争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伙伴。项羽迷恋她,她也与项羽分不开。然而,在突出重围并重新强调画面的关键时刻,不受约束的无拘无束的余姬绝不想拖累他。 “不要为那些无法拯救一个心爱的弱女人的英雄们的英勇挫败感到生气。
其次,有时它不被允许——人民的悲伤
三,没有动机——军事情绪
我想在同一年杀死宋毅,打破船,打九场战,消灭秦军的主力军。楚兵尖叫起来,所有的王子和士兵都害怕。在徐州战争期间,项羽3万匹马,对抗刘邦56万军队。结果是项羽是一个大赢家,刘邦被击败了。当刘邦被击败时,甚至他的父母和妻子都被项羽抓获。可以看出,项羽的军事战略是一场胜利。当士兵蹲下时,项羽第一次出生在真正的包围圈内。军队中没有粮食,马没有草,外面没有支援军。陛下是炮弹之地,它是一个平原,没有捍卫的危险,无法为持久的战斗而战。项羽在外地很长,而且还不够坚持。当士兵们在东城时,项羽被分成了士兵并且挣扎着,他已经失去了力量。从数十万到800多人,到100多人,28次乘车,再到26次乘车,军情的悲痛是什么?
第四,没有办法返回——怀旧的悲伤
“作为一个人出生,死亡也是一个鬼。到目前为止,项羽拒绝过江东。 &quoquo;项羽逃到吴江,吴江亭长船登陆,说服项羽东回到土东山,项羽不愿意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为什么呢?有很多日历。有人说项羽知道羞耻和正义,逃避是可耻的,并且放弃了公众。有人说项羽已经带着八千个孩子过河,现在他被击败,面对江东的父亲。其他人说项羽是富有同情心的,而这种正义是第一个拯救无辜灵魂免于毁灭的人。他们不愿意继续燃烧已经燃烧了五年的楚汉两国的战争,并希望拯救世界一死。无论后代如何评论,项羽此时都处于两难境地。面对忠诚忠诚的江东孩子,面对饱受战争蹂躏和破坏的故乡,面对白发的吴江亭,他越过了。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没有办法回去 - 怀旧?
五,朋友们无法帮助——友情悲伤
吕玛彤是项羽的老熟人,他带领军队抓住项羽,虽然两军是他们各自的主人。我也怪陆马彤,但此时项羽一直无法逃脱。如果陆马东照顾他的友谊,他就不能说出来。但是Luma的孩子的脸,指的是王皓“这位国王也是“”吕马东没有照顾他的友谊。这也是项羽在友谊中的失败!因此,它被称为“友谊的悲伤”。
六,有一具尸体不能 - ——死者的悲伤
项羽说,他也是该组织的领导者,他努力推翻暴力秦。有许多尊重对手并对待对手身体的例子。项羽死后的情况可以吗? “当王某抬起头时,余启祥向国王供认,凶手数十人。”最近,郎中奇杨曦,骑马鲁马彤,郎中鲁生,杨武,各一名。所有人都会分享五个人的身体。因此,它分为五个:冯禄马是中水侯,冯王是杜雁,冯阳熙是迟泉厚,冯杨武是吴方孝,冯鲁生是倪阳。 ”项羽的身体已成为敌人赢得奖项的一步,因此被称为“死亡的悲伤”。
七,没有理由明白——失败的悲伤
以上<;六个悲伤”是同一级别,更深层次的“悲伤”是项羽我不知道哪里输了,直到我死。由于失败的原因,后人的评论很多。他的对手刘邦表示,“该队的丈夫距离不到一千英里。”镇上的人民,人民,饲料,不是粮食的道路,我不是小何。即使是百万军队,战斗也会胜利,必须采取攻击,我不是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我也可以使用它,所以走向世界。项羽有粉丝增加,不能使用它。这就是为什么我也是“””,正确地指出项羽不能用人。 “史记”作者司马迁说,“自我满足,挫败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古人,即行业之王,想要逼世界,五年死亡,国家,死亡东方,仍然没有意识到不要责怪自己。引用“天堂已经死了,非使用士兵的罪行也是”,“岂岂!”指出项羽缺乏政治家的策略和毛泽东说,“你不能学习霸主。”而项羽?在惨败的情况下,他仍然无法正确反思自己崩溃的原因。他也为炫耀而自豪他的力量和两次将他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天堂。悲伤是否令人困惑?
作为一个昙花一现的人,面对任何悲伤是非常不幸的,甚至遭受痛苦一生,你怎么能忍受七种悲伤?比较项羽与其他几个着名的悲剧性格更好TER值。屈原伤心难过,楚人喜爱他同情他。他会被天宇欺骗为项羽吗?岳飞很伤心,但还有儿子,谁还可以保护身体,而且他不会被迫无处可去,更多地归咎于自己愚蠢的忠诚,吴子悲伤是悲伤,极度仇恨,和项羽?他是一个三维悲剧英雄。可以说生命悲剧的任何重要方面都发生在他身上。他没有兄弟,没有妻子,没有士兵,没有人,没有悲伤,没有深情。但他也是世界的英雄。强烈的对比集中在他身上,更令人震惊。因此,尽管长达2000多年,人们还在为他辩护并叹气。
垓下之围观后感4
有人把司马迁的《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其中的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项羽之死并非仅仅指一个历史人物的死亡,而是代表着一段历史的终结,一种人格的消逝,一种英雄主义的失败,这种历史悲剧的气氛笼罩着整部《史记》,垓下之围这部分把这种悲剧气氛体现得更加浓烈深沉。
“成者王,败者寇。”通过对《垓下之围》的阅读,我们却不难发现:司马迁一反常规地没有着力渲染项羽的悲剧性,反而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了其英雄色彩。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以成败论英雄”这个准则,在项羽身上还是否适用。
霸王项羽成败在何处?让我们回到垓下之役中,一起来感悟英雄项羽成败的点点滴滴吧:
霸王别姬——英雄多情,四面楚歌,霸王傲气不减
在兵少食尽之刻,四面楚歌之时,局势之危,不在言表。霸王夜起慨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悲愤激昂的一曲之后,自信自傲之余,“泣数行下”,更是透露出英雄的无尽绵柔之情,深沉无奈之感!
身处末路之时,对自己那自信狂傲的盖世之气,对虞姬那感人肺腑的绵柔之情,对于一代霸王,是多么难得!危难临头,霸王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骓马和虞姬。“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读懂了这其中的英猛无畏之勇,多情仁爱之德,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是成功的吗?
东城快战——骁勇善战,宿敌重重,霸王风云叱咤
兵陷大泽,以二十八骑,抗汉军数千精兵,若以常人,非逃即降。然霸王项羽,在兵围数重之境地,战场上所向披靡,杀敌军数十百人,霸气有增无减!瞠目怒叱,赤泉候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无形之中,将霸王之勇猛与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敌众我寡之势,霸王自信如常。风云叱吒,披荆斩棘,勇猛无比!此绝非常人所能及。伟大的战绩摆在眼前,面对这骇人之势,我们哪能不肯定,不折服?面对如此骁勇善战,敢作敢当之士,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是成功的吗?
乌江自刎——知耻重义,生死抉择,霸王舍生取义
身临乌江,面对唯一的一条救生船,生死完全掌握在霸王一念之间!忠厚豁达的项羽,面对江东父老,毅然选择了将责任全权揽下。出于对马骓的不忍,为报亭长忠诚之恩,项王以马骓赠亭长;短兵相接,身披十余创之时,项王仍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遇见反叛故人吕马童,项王以人头赠之,自刎乌江......一举一动,无不散发英雄那非常人所能及的豁达气魄以及人格魅力!
生死抉择之境,霸王视死如归。面对骓马,霸王善良不忍;面对亭长及江东父老,霸王知耻重义;面对宿敌,霸王勇猛果敢;面对故人,霸王气度豁达......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项王依旧霸气犹存!自刎乌江,足矣看出项羽的勇猛和气魄非常人所及。若不是自杀,也绝非是常人所能践之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这感人肺腑的举止行动,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是成功的吗?
司马迁的《垓下之围》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形象,霸王项羽的失败之处就是他的悲剧之处。
爱情之悲——有人爱不得
汉军兵围垓下,楚军兵少食尽又闻四面楚歌,已是军心涣散。 虞姬是个有柔情又有豪气的女子。她不懂战略战术,也无力跨上马背举刀拼杀。但她追随项羽多年,耳濡目染,熟看项羽马上冲杀,帏帐指挥。看得多了,对辗转征战之道也略知一二。她明白了,项羽今晚唯一的出路,只有突出重重包围,以图再起。突围需要轻装,还需要经历几场恶战。她是个娇弱的女子,无力协助他冲杀破围。在突围作战中,项羽还需要分心分身来照顾她,保护他。这将使他如何一心杀出重围?两人感情深挚,是战争生活中形影不离的伴侣。项羽痴心眷恋着她,她也一刻离不开项羽。但到了突出重围、以图再起的关键时刻,豪爽不让须眉的虞姬,决不愿拖累他,舞剑自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失意得竟无力救一心爱的弱小女子,岂不悲乎?
民情之悲——有时缓不得
作为灭暴秦的英雄,由于缺乏政治谋略,大开杀戒,坑兵无数。章邯降后,楚军夜坑秦卒二十余万。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打败田荣后,烧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又烧杀纪信,烹周苛,杀枞公。弄得民怨沸腾,民心尽丧。项羽突围渡淮,到达阴陵时,天色已晚,官道失修,认不清道路。前队的尖兵,向路边的老农问路。老农欺骗说:左。队伍向前走,陷人了一大片沼泽地带。无路可通,只好慌乱地四处找路。项羽回过头来,再走上官道时,人马大多已走散了,身边只剩下了28骑。迷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让刘邦的追兵赶上了。连一种田的老人也要欺骗他,岂非民情之悲乎?
军情之悲——有谋使不得
想当年项羽义杀宋义,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消灭秦军主力。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徐州会战时,项羽3万人马,对抗刘邦56万大军。结果还是项羽大胜,刘邦大败。刘邦在那次败逃时,连父母妻子都被项羽俘获。可见项羽军事谋略之胜。兵围垓下时,项羽平生第一次陷入了真正的重重包围之中。兵无粮,马无草,外无援军。垓下乃弹丸之地,且为平原,无险可守,不能打持久的坚守战。项羽长于野战,不善固守,也无法在此长时间地固守待变。兵围东城时,项羽虽分兵四处沉心应战,也早已回天无力。从数十万之众到八百余人,到百余人、28骑,再到26骑,岂非军情之悲乎?
乡情之悲——有路回不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逃到乌江,乌江亭长移船靠岸,劝说项羽东渡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项羽却不愿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历来说法颇多。有人说项羽知耻重义,逃生是耻,弃众违义;有人说项羽当年带着八千子弟过江,如今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还有人说项羽慈悲为怀,大义当先,为免却无辜的生灵遭受涂炭,不愿把燃烧了五年的楚汉之争的战火再继续燃烧下去,愿以一死挽救天下苍生。不管后人如何评论,项羽此时真的是处于两难境地,面对忠心耿耿以死相随的江东子弟,面对战火纷飞满目疮夷的故乡,面对白发苍苍的乌江亭长,他渡也不是,不渡也不是,唯有一死了之,可谓乡情之悲。
友情之悲——有友帮不得
吕马童是项羽的老熟人,率军追赶项羽,虽然两军阵前各为其主,也责怪不得吕马童,但此时项羽已经无法逃脱。吕马童若顾及友情,不说也可。但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吕马童没有顾及友情出卖了他。这也算是项羽在友情上的失败吧!故谓之“友情之悲”。
亡情之悲——有尸保不得
垓下之战,项羽不仅败得惨,自刎之后的情况更惨。项羽好歹说也曾是群雄的领袖,为推翻暴秦立下汗马战功。再说尊重对手,善待对手遗体的例子也很多。可项羽死后的情况呢?“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羽的遗体成为敌人封侯得赏的台阶,故谓之“亡情之悲”。
败情之悲——有因悟不得
以上“六悲”是同一层面,更深一个层面的“悲”是项羽到死尚不知败在何处。对于失败的原因,后人评说甚多。他的对手刘邦说“夫运筹帏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若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若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正确指出项羽不能用人。《史记》作者司马迁说“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指出项羽缺乏政治家的谋略,只依赖武力。毛泽东则说“不可沽名学霸王”。而项羽呢?他在惨败的局面下还不能正确反思自己一溃千里的原因,还以炫耀武力为荣事,两次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上天。如此糊涂岂非败情之悲吗?
作为一个短暂的生命个体,面对其上任何一悲,都是极为不幸的,甚至会痛苦一生,又怎能独自承受七种悲情呢?不妨再把项羽和其他几位有名的悲剧人物作比较,屈原悲则悲矣,还有楚国的人民爱戴他同情他,岂会如项羽受骗于田父呢?岳飞悲则悲矣,尚有子嗣,尚能保全尸体,而且他也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更多的要怪他自己的愚忠,伍子胥悲则悲矣,大仇得报,而项羽呢?他是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几乎可以说人生任何一个重要方面的悲剧都发生在他身上了,弄得无亲无故无妻无后无军无民,悲之深悲之全千古难见,但他同时又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强烈的反差集中到他身上从而更加震撼人心,因此尽管过去了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人们仍在为他争辩不休,扼腕叹息。
我们绝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的准则来草率评论一代霸王项羽!在一件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实例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霸王项羽是位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
垓下之围观后感5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古话,早已被无数人所接受、认同。通过对《垓下之围》的阅读,我们却不难发现:司马迁一反常规地没有着力渲染项羽的悲剧性,反而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了其英雄色彩。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以成败论英雄”这个准则,在项羽身上还是否适用。
霸王项羽成在何处?让我们回到垓下之役中,一起来感悟英雄项羽成功的点点滴滴吧:
霸王别姬——成在英雄多情之德;楚歌四面,霸王傲气犹存!
兵少食尽之刻,四面楚歌之时,局势之危,不在言表。西楚霸王夜起慨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悲愤激昂的一曲之后,自信自傲之余,“泣数行下”,更是透露出英雄的无尽绵柔之情,深沉无奈之感!
身处末路之时,对自己那自信狂傲的盖世之气,对虞姬那感人肺腑的绵柔之情,对于一代霸王,是多么难得!危难临头,霸王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骓马和虞姬。“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读懂了这其中的英猛无畏之勇,多情仁爱之德,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是成功的吗?
东城快战——成在英雄善战之勇;宿敌重重,霸王风云叱咤!
兵陷大泽,以二十八骑,抗汉军数千精兵,若以常人,非逃即降。然西楚项羽,在兵围数重之境地,战场上所向披靡,杀敌军数十百人,霸气有增无减!瞠目怒叱,赤泉候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无形之中,将霸王之勇猛与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敌众我寡之势,霸王自信如常。风云叱吒,披荆斩棘,勇猛无比!此绝非常人所能及。伟大的战绩摆在眼前,面对这骇人之势,我们哪能不肯定,不折服?面对如此骁勇善战,敢作敢当之士,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是成功的吗?
乌江自刎——成在英雄知耻重义之品;生死抉择,霸王舍生取义!
身临乌江,面对唯一的一条救生船,生死完全掌握在霸王一念之间!忠厚豁达的项羽,面对江东父老,毅然选择了将责任全权揽下。出于对马骓的不忍,为报亭长忠诚之恩,项王以马骓赠亭长;短兵相接,身披十余创之时,项王仍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遇见反叛故人吕马童,项王以人头赠之,自刎乌江……一举一动,无不散发英雄那非常人所能及的豁达气魄以及人格魅力!
生死抉择之境,霸王视死如归。面对骓马,霸王善良不忍;面对亭长及江东父老,霸王知耻重义;面对宿敌,霸王勇猛果敢;面对故人,霸王气度豁达……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项王依旧霸气犹存!自刎乌江,足矣看出项羽的勇猛非常人所及。若不是自杀,也绝非是常人所能践之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这感人肺腑的举止行动,我们还能说,项羽不是成功的吗?
人无完人,霸王项羽当然也无能幸免。缺乏政治远见,而以武力经营天下,便是他值得遗憾的地方。但我们也要看到末路多情、勇猛无比、知耻重义的他,看到他刚柔相济、忠厚豁达、个性鲜明的一面·垓下一战,从战争输赢的角度来说,项羽或许是一个失败者,但我们就能因此而否定了他的历史功劳,伟大业绩吗?不能!
我们绝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的准则来草率评论这一代霸王!在一件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实例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霸王项羽是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是个伟大的成功者!
垓下之围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