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普船长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菲尔普船长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美国主旋律,这是近年来冲奥电影的重要标签。在此基础上,导演和主演的扎实功底又为本片夺奖多了一点砝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菲尔普船长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1
昨晚加班之后兴起,一查场次还有不少空位,于是拐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夜场。完全对得起之前北美的好评如潮,没有让人失望,甚至超过预期。
在看Captain Phillips的过程中,我的脑中反复纠缠着两部片,Argo和Zero Dark Thirty。
Argo恰到好处地掌握节奏,全力讲了个紧张好听的故事(除了最后机场追车一段有点破功),但它同时放弃了对美国的角色立场进一步的探讨,只是在开头轻描淡写地一提,之后完全躲到人道主义大旗下绕开其他敏感话题。
Zero Dark Thirty除了延续拆弹的关于战争对人性吞噬的主题之外,对整场“正义战争”复杂暧昧的态度也更加鲜明。最后半小时的猎杀过程肃杀而近乎一种悲凉。但其追求显然跟说一个“好看的”故事相去很远,对随意坐进电影院的观众们大约并不太有亲和力。
此片近乎于这两片的一个漂亮中和,既不放弃反省和思考,对于期望“主旋律”的大众而言又不显得那么疏离而刺眼。有斗智斗勇的故事,有大场面,又有可回味的隐藏点,既可以被简单地看作一部斗智斗勇的紧张剧情片,也可以读出更多复杂的信息。
抽离简单粗暴的“对错”站队,将主题重心回归到人与人直接面对之时微妙而复杂的情感中,甚好。
以下想到什么写什么,以及,大量剧透,慎入。
______
1 故事一开场关于Captain家庭的简短交代,个人觉得可能后期有些剪残了,比如其中有一个莫名从家中望着车辆开走前后没有交代的镜头让人有些介意。不过夫妇俩前后文不明的关于“世道”和“下一代孩子们”的谈话,某种意义上呼应了后来海盗的生活。同去的朋友表示其实开始这一段对最后海盗船长的“美国梦”也是一种无奈的回应,深以为然。
2 虽然预期海盗的戏份很足,但居然从索马里挑队员的过程开始,近乎双线进展,还是让我觉得有些惊喜。
3 从海盗出海开始至完结,全篇都保持不错的紧张度。
4 其实这部片应该叫《Captains》。索马里的captain无论是登船前的那股劲还是在登船之后的行动都称得上有勇有谋。之后还有Navy的船长和SEAL的船长,彼此各种对比鲜明。
5 对索马里人们的塑造意外地用心,专门加了抢马达一场塑造海盗船长自不用说,外乡人和小孩的性格通过招纳一场和船上数场立刻也立起来了。
相比之下,冷静地跟着标准流程处理的美国方面,除了船长,其他角色倒没有特别用心的塑造。无论是船员的懈怠到紧张和恐惧,“工会领袖”对于是否有责任对抗海盗的质疑,都没有进一步的发挥。真正被登船之后的部分为了故事线的戏剧性和清晰感回归了最简单的有勇有谋团结一致的主旋律路线,也不知算不算一个可惜点(毕竟确实篇幅和主题都很难塞下更多东西了)。
6 初始以为登船会重头戏和大高潮之一,看完回头一想跟之后相比其实不过是提高看客兴致的片段,更类似类型片例行的小儿把戏而已。当斗智斗勇告一阶段,故事转入密闭空间以后,人心微妙的博弈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7 汉克斯叔和海盗们的表现都实在可圈可点,非常漂亮。每个心中都不是纯的恶,却也不是无私的善。
汉叔一方,并不希望这群“只是一般渔民”的海盗们——尤其是那个小孩——就这么死去。他清晰地知道Navy的出现和后来SEAL的出现只可能意味着什么。但他同时又绝对将自己的生存放在第一位,直到最后崩溃前都极力保持清醒以一切手段尽可能配合海军稳住海盗,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生存率。
海盗一边,一方面并不讨厌甚至有些喜欢这个爱尔兰人——尤其是船长和小孩,但另一方面却基本绝对清晰的知道保障自己的利益和性命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不杀不伤人质更多是出于自保。
双方都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他们彼此试探,彼此试图沟通体谅,却又彼此保持不信任,绝对不放弃任何控制对方的机会。这种微妙平衡着的敌对关系直到几天的围困和漂流让五人都精疲力尽之后才逐渐崩塌,心中的“善意”和希望被慢慢消耗殆尽之后,对彼此“死亡”的威胁一次比一次认真,最后所有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放弃了理智。
8 Navy的华丽丽登场,各种标准大片的大场景,却莫名一点也不让人安心,反而有一种让事情加入了更多随时可能失控的变数,使得局势更加不稳定,事情愈发地不可收拾。
以及白宫开场就是“绝对不能让救生艇回到索马里境内”的命令,怎么看都是是漂亮的自黑。
9 于是作为看客,整个海上对峙期间,心中情感的天平也很微妙。一方面自然不接受救援失败,甚至Phillips死亡的结局,一方面又对海盗们有着微妙的同情,虽不至于像D9看到最后大家会绝望地想跟外星人一起打人类,但也有一种不希望他们死路一条,甚至瞬间产生希望他们能渡过难关真的拿着一笔钱平安的回到索马里,彼此happy ending的错觉。
10 所以最后通牒之后SEAL的出场虽然各种秀帅哥肌肉,专业精确高智商高战斗力高科技,但其机械而肆意地利用甚至践踏双方情感真诚的部分,毫不掩饰地展示着理性的粗暴,莫名地让人不快。这也使得这些近乎没有“人味”的救援英雄们莫名地在全片中反而最近乎于“坏人”。
11 对于大家争议的最后时候写遗书,然后跟外乡人扭打的部分,个人理解是这样的:汉叔那时也已经到了极限,他很明白美军的立场和可能采取的手段,不希望看到任何人死去,同时也害怕自己可能跟着一起被击沉。所以他写了遗书之后孤注一掷希望在海军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放手一搏,如果能镇压住外乡人,让他们出舱投降,反而是他们四个人最后能都活着走出救生艇的最大希望。
可惜这意愿中的善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传达给对方的。
12 此片的结尾收的很漂亮。最后不是皆大欢喜的家人团聚,总统授勋,聚光灯下发表感言,船员感谢救命之恩,也不是海盗受审,而是茫茫大海上三艘军舰和救生艇,实在太好了。
13 作为救生舱唯一的幸存者,汤叔把那种存活下来的欣喜,面对死亡的沉重,几日困斗对肉体精神的折磨,以及面对标准机械的护理人员无处宣泄的压抑表现得很传神。单这段,就值得明年的一个提名。
14 不得不感叹,想单靠零散的经验和良好的临场指挥应对能力对抗完善的体系,同时又心存一定的善良,确实很难取胜。这个游戏稍微文明的玩法,显然都对有钱有势有资源有时间的米国人民有优势。无怪乎逼得__分子们都只能用极端的简单粗暴来对抗。
15 全片有很多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点,比如被劫的船上货品有救济索马里的粮食;比如当Navy谈判专家和海盗对峙的时候,谈判专家用土话,海盗反而用英文;比如海盗船长的美国梦;比如不断出现的渔民身份和为一船人生命负责的船长职责;比如被双方都反复强调的一切都会没事;比如那句无奈的我们都有老板。
16 最后,无数美剧和电影一次次地告诉我们,千万别相信谈判专家的任何承诺。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2
汤姆•汉克斯绝对是一个人能撑起一部票房大片的好莱坞超级巨星,虽然这些年越来越年老色衰,但还是非常对美国主流观众的胃口,某种意义上甚至被锻造成了“美国公民”的银幕代言人,而阿汤叔也当仁不让,早已成为美国“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重要推手——《兄弟连》《约翰•亚当斯》《拯救大兵瑞恩》这些影视剧阿汤叔或幕前演出或幕后制作,内里都是对“大美国主义”的银幕诠释,这部根据2009年真实事件改编的《菲利普船长》,也延续了前述作品同样的精神内涵,说是一部美国移民局的年度广告大片,绝不为过。
美国移民局是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的俗称,对中国观众来说,这个机构就是移民美国的象征(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也承担部分移民管理职能),对于不少涌动着“美国梦”的中国观众来说,获得美国移民局的认可,也就意味着跨出了实现这一梦想最关键的一步。
有趣的是,《菲利普船长》里的那位索马里海盗穆赛也有着同样的梦想,在劫持了“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货船的船长理查•菲利普后,穆赛说自己以后要去美国,住在纽约,还要买一辆车——这个因贫穷而铤而走险的索马里海盗最终部分的实现了他的“美国梦”:在三名同伙被美军“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手爆头后,傻乎乎跑到美国军舰上谈判的穆赛束手就擒,在被美国法庭审判后关在了美国的监狱里。
同样是根据真实战例改编,但跟《刺杀本•拉登》里的海豹突击队比起来,《菲利普船长》中的美国大兵和情报人员都要英明神武得多,甚至民用货船“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该船注册在丹麦,但船员都是美国人,船上也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员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远超那些海盗乌合之众——他们的确受过反海盗的训练,海盗在劫持这艘货船未果后,才手忙脚乱的把菲利普船长劫持到救生艇上,于是,为解救这艘救生艇,美国海军派来了驱逐舰甚至两栖攻击舰(轻型航母),天上有直升机、水面有军舰、水下有蛙人,从近处的狙击手到外太空的卫星,美国人的瞄准镜都瞄准了汪洋大海上的这一叶扁舟,同时,美国的情报机构也高效运转,没过多久,他们就完全搞清了四个海盗的名字和所在的村庄,从而在谈判中取得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汤姆•汉克斯扮演菲利普船长,观众心里当然有数,英雄最后不会出事的——当阿汤叔站起来透过救生艇的窗户看见远处的美国军舰时,他就喃喃的告诉身边的海盗,“已经结束了”,可惜海盗们没听从船长的劝告,最终命丧黄泉。
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上疏,说了一句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让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了两千多年,套用一下,看完《菲利普船长》,似乎感觉到这正是“美帝”用电影(当然根据真实战例)生动的诠释着“犯美利坚公民者,虽远必诛”的信条。菲利普船长被劫,是美国200多年历史上首次遭遇海盗劫持事件,一人事小,但国家对于公民生命权的保护,兹事体大——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就为了救回一个人,算经济账,赔得一塌糊涂,但算政治账、舆论账,再一次赢得了亿万民心(“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更加重了影片的可信度)。
鲍德里亚去美国旅游后,说那里是“实现了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的构建,首先来自于法制环境下对于每一个公民生命、财产权的全力护佑。
那些人为什么挤破脑袋也想移民到美国?我想,看看《菲利普船长》也许能明白部分的原因。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3
拍摄一部具有积极正面主旋律意义的美利坚精神的电影,已成为近两三年来荷里活工业链条上的一个特征。从商业和社会维稳的角度出发既可以迎合逐步复苏的美国经济,为大众自十二年前一直为反恐战争埋单、遭遇国内金融危机和短暂混乱的社会动荡注入一丝普世活力,并希翼能够假装突破当下沉闷的电影工业中大量烧钱商业烂片带来的沉闷弱智,无可厚非地,自《暗杀本拉登》、《亚果出任务》之类的史海钩沉再现获得了成功的票房与学术认可,但习惯了格林格拉斯这种出色把握紧凑故事拍摄节奏的能力较强的导演风格后,这部片子还是稍许会受到两部《伯恩身份》的影响,而不会为其带来一座金人的。如果仅从个人主观的角度硬生生地挑刺,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似乎敢假装勇于揭批美国强力部门黑幕的有能力的导演去反映这样的一个平常故事。格林格拉斯很克制地在影片中熟练运用导演功力和拍摄技巧,以及演员不动声色的恰到表演再现一段特种作战的故事,但纵观当前美国社会全局,这部影片依旧带有一丝功利主义之嫌。
整部片子没有什么令人津津乐道之处,这也正是导演的聪明所在,如果非要找亮点,那么这部片子真实还原度和严谨的特种战术顾问功不可没。现在让我们简单摘取影片中人质营救阶段几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来领略下格林格拉斯的老道。
参与营救行动的美国海军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班布里奇”号(DDG-96)、护卫舰“哈里伯顿”号(FFG-40)和两栖攻击舰“拳师”号(LHD-4)均为原班出马,这三艘真实战舰的出镜立刻秒杀了号称能够在拍摄时调动美军协助的迈克尔贝——这个在拍《珍珠港》时居然用80年代驱逐舰作为日军轰炸背景镜头的活傻逼。当仁不让的反恐急先锋海豹6队的亮相也符合实际战史,特战队员被运输机送达任务海域上空时采用了著名的HALO跳伞战术,以缩短滞空时间并尽快到达任务区域,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特种部队利用无线电联络指挥中心的情况,同时利用高度计指示开伞时机;特战队员身穿的AOR-1战斗服、用于狙击任务的SR-25步枪也是海豹6队的标准配置,突击队指挥官的克制表演还原了最真实的特种作战的实际情况:特种作战并不会有那么多的爆炸和激烈枪战,而是依靠准确的情报在短短几分钟内取得致胜一击。在这一点上,格林格拉斯和毕格罗都是很严谨考究的导演,一定会聘请退役的军方专业人员为他们做影片战术指导,为特战题材的影片真实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包括片中P-3C反潜机传输到舰队的影像资料、SH-60S直升机在救生艇上空低空盘旋制造絮流消耗救生艇燃料的细节,虽只有短短几秒钟,但已凸显出对影片节奏与细节的把控。
在此类纪实题材的电影中,导演的能力完全影响到影片的成败。毕格罗和格林格拉斯都属于在看似沉闷平庸的情节中,善于运用演员去为影片设计各种不起眼的关节,从而在剧情发展中埋下伏笔的导演,通过演员细节的表演去展现身处冲突中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使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波澜不惊中更具备真实性,也更容易赚取观众和影评人们的好感。在美国长达十二年反恐战争中,民众对于政府、强力部门、军队的不信任与负面情绪与日剧增,他们坐在银幕前跟随着导演处理的语言和节奏,发现了那些卷入冲突的当事人们不过也和他们这些普通观众一样,是有血有肉有家庭有感情的普通人,无论这些人是肩负军事任务的冷酷杀人机器,还是受到战争连带影响的受害者,他们均是缘于各自的职业需要而无奈地接受各种任务,并承担着战争和冲突的一切附带伤害——在随着观众对于影片中(真实人物)主人公身份转换的认同和理解,影片传达出的情绪和价值输出才真正开始奏效。这恰恰是西方民众在民主意识中浸淫多年后的心理映射,以及其心理深层习惯性希望接受的一种现实——他们只能够通过开放性的、民主的、接地气的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这条管道,而非主流喉舌与总统电视讲话这类他们认为被政府和利益集团操控的途径,去接受政府强加于他们的价值输出、决策和后续影响。这个逻辑悖论最讽刺的一点,恰好被荷里活这个万花筒以看似并不张扬的美式主旋律电影一语点破天机,从而将西方世界的文化价值输出更深入地渗透到了民众的骨髓中。而真正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却湮没在早已见惯不怪的娱乐化中,迅速地被淡忘和消解掉了。
当年画家委拉斯凯兹为教皇英诺森十世画肖像,画家通过高超的技艺捕捉到教皇阴郁狡诈的内心世界,并忠实地还原于画布之上。教皇在检视完成品后,脸上快速掠过一丝惊讶,赞许地对画家说:过分像了。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4
真实事件改编,美国主旋律,这是近年来冲奥电影的重要标签。在此基础上,导演和主演的扎实功底又为本片夺奖多了一点砝码。
咄咄逼人的镜头使得观众就像在看现场实况报道一样,增添了紧张和刺激感,不过我也总担心会突然有个类似主播的人伸出一根又大又粗又黑又硬的话筒来塞到汤姆汉克斯的嘴边(我脑补的场景是王大锤高考作弊被抓后接受采访那一幕……)。当然,除了我们这些爱装大尾巴狼的观众从《谍影重重》时代起就津津乐道的手持摄像机外,本片当中导演对于“被劫持者”“拯救者”“劫持者”这三大阵营的角色设定和戏份分配也算是一大亮点。
以船长为首的一干船上工作人员的被劫持者形象与我预想中的有些出入。一开始以为是船长以一人之力与敌人周旋,而噤若寒蝉的船员们只能躲在小黑屋里默默的为船长祈祷。可是万万没想到本片当中船员们居然这么生猛,居然那么快就擒住了敌方大将,果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本片不是改编自真实事件,而是想走传统爆米花动作片路线,那这一段就会变成水手抢了枪之后直接与海盗对射起来。从上面这一段可以看出,船上工作人员除了是“被劫持者”以外,在前半段也是重要的“自救者”,也因此到了后半段身为拯救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大美利坚子弟兵登场之后,前面表现活跃的工作人员们就没了用武之地。
身为本片绝对主角的船长本人倒是把被劫持这项工作坚持到了最后。与波涛汹涌的大海相比,汤姆汉克斯暴雨狂澜般的演技在威慑力方面丝毫不逊色。遭遇之前的指挥若定,海盗登船后的虚与委蛇、如履薄冰,一直到最终获救后的惊魂未定,汤姆叔用恰到好处的力道展现了主人公的无力感又能让观众的内心感受到万钧之力的冲击。印象中从汤姆汉克斯开始一部又一部的演丹布朗小说改编的电影开始,就很少关注他的新作了。直到最近的《云图》,以及今年的两部冲奥力作,才感觉他接的剧本又开始对我们这些老观众的胃口了。
作为拯救者的军队一方也与我此前的猜测不同。原本以为本片是船长一个人的奋斗,军队难免要扮演猪队友的角色,以便给主角充分创造困难好让他迎难而上。结果看到马克斯·马蒂尼扮演的看上去很可靠的军队指挥官出场,我就发觉自己可能猜错了。果然,在这部主旋律影片当中,大美利坚的人民子弟兵必然是智勇双全百发百中的。这里要吐嘈一下港版的译名《海盗狙击》,这个标题剧透都精确到连反派的死法都包括进去了,实在是充满恶意。
说到片名,这里插一点题外话。感觉美国电影好像不太像华语片一样在乎片名,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错觉。华语片总是要煞费苦心的想一个既朗朗上口又能概括影片卖点的片名,对于引进片的译名也常常要费一番脑筋。引进片的英文原版片名往往是主角的名字(本片就是一例),或者一些很平常的词汇(比如《白宫管家》The Butler,中文翻译时如果不加上“白宫”二字,谁知道这是干什么的?近期类似的还有《极速风流》Rush,《时空恋旅人》About Time等)。在美国由于出品方宣传得力,就算观众看片名摸不着头脑,也能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而国内的电影宣传手段尚不够成熟,想个高大上的名字在第一时间抓人眼球还是很有必要的。大陆对于引进片以直译为主(除了《碟中谍》《虎胆龙威》这种经典译名以及皮克斯的“总动员”等系列打包译名),而港台则会花更多心思在信、达的基础上求“雅”,有时用到谐音等手段充满巧思(比如我特别喜欢今年Pain & Gain这部片的译名《健男抢钱团》,不但突出了电影的特点而且朗朗上口、妙趣横生)。但更多的时候这种脱离原版片名的“意译”其实是矫枉过正的。比如本片,台版的翻译《怒海劫》还算是贴合影片主题,只是显得辨识度不高;港版的《海盗狙击》则完全与本片的主题南辕北辙,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枪战动作片。
最后说回本片中刻画的最成功的的一个阵营,作为劫持者的海盗。加勒比海带系列的全球大卖让观众们对“海盗”这个职业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现实当中的海盗往往是面对一团糟的生活环境没有更好的选择才走上了这一条路。Maybe in 大美利坚他们还能有别的正业可务,但在索马里这样内乱不断的国土上,他们除了海盗也找不到更有前途的职业了。劫持万吨货轮用不着黑珍珠号、飞翔的荷兰人这种大船,两艘发动机时好时坏的小艇就够了——事实上他们也只有这些。片中的几位海盗算是如今好莱坞电影的经典配置——一个沉着冷静有勇有谋而且办事一定符合美国“政治正确”要求的mastermind,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但是一受唆使就会干坏事的龙套,一个良心未泯随时准备给主角放水的,还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不安定因素。这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那个没有鞋穿的小伙子,他年纪最轻,对主角也最友善,但这一趟遇到的麻烦事也最多。影片开始时他央求Muse带上他一起出击那里,会让人联想到看过的战争片里心比天高的娃娃兵硬要出战的情节。外人不齿的犯罪行径,在这片土地上却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工作,能参与进来就像是参军一样,成为了“男子汉”的象征。如果这不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我相信这个角色一定有机会活下来的。可惜现实往往很残酷。
海盗首领Muse可能是全片给人印象最深的角色了。与骚包的Jack Sparrow相比,本片中的这个海盗船长绝对是纯屌丝级的。这个角色在当时看预告片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外形有些猥琐,但气场却很强大,能与汤姆汉克斯分庭抗礼。我想,好莱坞电影中,角色气场强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应该是在于这些电影对于“真实还原”效果的追求,演员呈现出来的就应该是现实当中的人在该种情境下应有的情绪,而那种气场则是因为情绪到位了自然流露出来的。相比之下,东方电影更偏向一种诗化的表现,这就对故事的质量有了较高要求。在电影工业相对较成熟的日韩,即使演员的表演稍显夸张做作,由于电影整体完成度高,演员夸张的表现反而显得更“入味”;而我国许多电影常常是故事本身就很薄弱,在此基础上,演员的表演如果又过分浮夸,观众出戏就在所难免了。
当时看到预告片里海盗Muse的形象,心想:天哪,美国人可很少能有长成这样的,这该不会真是个索马里人吧?结果看完后一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Muse的扮演者Barkhad Abdi确实是索马里人,希望他能凭借在本片当中的出色表现顺利进军好莱坞。果如我希望的那样,那这位演员的励志经历恐怕又会成为一个实现美国梦的典型案例。当然本片当中Muse本身就是个做着美国梦的人。他一开始说“I love America”让人觉得是在说笑,但随着剧情推进,才发现他是真的对美国充满向往。故事的最后,海军请他登舰共商赎金的事,他的属下都看出事有蹊跷了,以他的精明又岂会不知?所以他一定是早就算好了留在救生艇里凶多吉少,而到军舰上去不但能保命,而且还能顺势去美国,实现他的美国梦。本片对于西方大国在索马里海盗问题方面所应承担责任的探讨是点到即止的,只提到外国船只在索马里海域的捕捞使得该国渔民失去了生计。其实索马里的问题又岂止是渔民打不到鱼这么简单?美国四处用兵,把一个个富庶的国家打成废墟,却任由非洲这些处于军阀混战中的国家发霉腐烂。当然,本片导演这种点到即止的表现我还是很认同的。这样一方面避免了主题的过分复杂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触碰保守古板的奥斯卡评委们的逆鳞。
如果最后菲利普斯船长死了,Muse可以说是整出戏里最大的赢家了;即便是现在这种结局,他的下场依然不坏。去美国把牢底坐穿也好过回索马里去提心吊胆的当海盗还要遭受盘剥。看到最后我的脑洞又不禁活跃起来了,意淫了一下Muse在美国的牢狱生活。也许在大美利坚安全健康的转基因食品的滋养下,他身体逐渐壮硕起来,嗓音也变得充满磁性,后来认识了个含冤入狱的银行家,二人结为基友,他还帮银行家基友越狱。若干年后一对好基友在海滩边重逢,深情相拥……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5
男人与大海,真是绝佳的创作主题。从少年时代就一读再读的《老人与海》和《白鲸》,不管是摩西劈开红海,还是路飞踏上伟大航道,只要是男人与大海的故事,对我永远有吸引力。这两年凑巧,以男人与海为主题的电影也很有几部好片,比如去年的视觉盛宴《少年派奇幻漂流》,今年的极简主义独角戏《一切尽失》,还有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新作《菲利普船长》,而且这个生死存亡的海上故事的确真实发生过。
《菲利普船长》改编自2009年的阿拉巴马号美国货轮劫持案,这是两百年多年来美国公民第一次在海上被绑架。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的阿拉巴马号船长理查德•菲利普,在逼仄的救生艇与海盗僵持了五天五夜,终由海豹突击队营救成功。次年菲利普出版了《船长日志》详述整个被劫持过程,由哥伦比亚公司一举购得影视改编权。电影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讲菲利普船长如何保护货船和船员,与索马里海盗斗智斗勇,后半段急转直下,英雄沦为阶下囚,是众方营救菲利普船长的故事。这样的真实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固然引人关注,而作为电影却缺乏期待指数,因为观众知道菲利普必然被救,正义战胜邪恶。有《93航班》和最好的两部《谍影重重》积淀的保罗•格林格拉斯自然深知这一点,费劲心思的他为这部电影找到了最适宜的出路。
在好莱坞大举进军视觉特效领域和真假3D企图称霸银幕之际,保罗•格林格拉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率领剧组全员登船两个月。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海上实景拍摄,加上不铺轨全手持的纪实影像风格,凌厉的快节奏剪辑,同时在海盗组与船员组之间实行严密的隔离政策,两组人马错开拍摄时间,甚至连就餐入住也不同场,一切的一切,皆为最大限度还原阿拉巴马号劫持案发现场。汤姆•汉克斯对探班记者笑谈:“开机饭都没一起吃啊,第一次看见他们就是通过望远镜,人已经驾着快艇冲着我们来了。” 为了实现登船劫持的重场戏,导演安排四名毫无表演经验的海盗演员提前数月进行体能训练,从游泳、驾船开始,直到他们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从小快艇攀爬上巨轮,像真正的海盗那样。这样又耗时又磨人的拍电影方法,似乎专属于上个世纪等云到的黑泽明,和活活把张震练成八极拳冠军的墨镜王先生。在最讲求投资回报比,剧本初稿没写完营销方案先出炉的当今业界环境下,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坚持非常难得。正所谓聪明人下笨功夫,一切都奏效了。因为真实,甚至阿拉巴马号也活了起来,它面对渺小又迅猛的海盗小艇,挪腾着庞大的身躯,无奈辗转着,又功亏一篑,让人揪心。
有些观众对本片有更高的期待,认为保罗•格林格拉斯并没有深挖索马里海盗背后的根本原因,没有彻底突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片的格局。所有的电影都是被裱好的画,哪怕是纪录片,拍什么不拍什么,剪进去和扔出去的素材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从这一点来说,《菲利普船长》当然也不能免俗,但粗暴简单的将本片分类为高大全、伟光正的美国宣传片,也着实委屈了它。电影里海盗们将“我们只是渔民”重复了三四遍,口气从狡诈到无奈到自嘲,菲利普船长被劫持到救生艇上,有几处与海盗头子缪思之间的简短对话,“我没有办法,我上面有老板。”“我们都有老板。”这样的三言两语点到为止,在我看来已经足够,言外之意的世界,你我都懂。
现实中菲利普船长本人坦诚并没有自愿牺牲自己来拯救船员,因为“我当时已经被俘虏”,并说真正的英雄是海豹六队和他的全体船员,镇定,服从指挥,阻止了悲剧的扩大化。据CNN报道,当年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船员不仅不认为菲利普船长是英雄,反而有十一名船员向Maersk Line提起近5000万美金的诉讼,声称菲利普船长无视船员的安全问题,为了缩短航程节约成本,一意孤行往危险水域开, 而在启航前所有的船只都已经得到了警告。作为证物的邮件中的确提到了“请远离索马里海岸线600海里”,阿拉巴马号被海盗袭击时距离索马里海岸线只有380英里。阿拉巴马号总机械师Mike Perry说:“我们都很难过,但公关宣传中让我们很吃惊。他对海盗袭击负有直接责任。” 在2012年的取证中,菲利普船长承认了收到过海事安全机构的邮件,但他声称:“我不认为600海里能保证什么安全,我不认为1200海里又能保证什么安全,就像我当时对其他船员所说那样,我们一直走这条航线,(海盗问题)只是迟早的问题,我不认为远离个600海里就能减低潜在危险。” 危机的真相一定不会非黑即白,纽约邮报报道,索尼以五千美金每人的价格和船员签订协议,购买他们的故事版权,并且同意永远不可公开当时船上的真实情况。所以作为观众,在通往真实的航道上,大家只能从装裱好的画中一窥当时的波澜罢了。
尽管菲利普船长从不以英雄自居,但他还是以英雄的姿态被民众熟知的,而57岁的汤姆•汉克斯更想从他的日常生活开始了解,花数周时间调查搜索资料,数次会面真正的船长,汤姆• 汉克斯说到和菲利普船长第一次见面时,自己还很天真的问:“‘你一定很喜欢眺望大海吧。’,而他却说我已经有三十五年没有这样做过了。这样的细节,才是我想要掌握的。” 不想草草赋予海上生活以诗意,更不可轻率的浪漫化一个船长的工作日常。海上实拍中,导演谈到汉克斯总是赞不绝口:“在救生艇上一待数小时,所有人都被他鼓舞。哪怕晕船得再厉害,汤姆总是第一个回过头来说‘我可以了,再来一次。’”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好,(谁叫他是好莱坞德艺双馨的金字模范呢?)那么汤姆•汉克斯在《菲利普船长》最后半小时的表演的确征服了我。
最后一场可以载入影史的菲利普获救戏原并不在剧本中,是因为班布里奇号驱逐舰的舰长及海军军医一直随行拍摄,保罗•格林格拉斯灵机一动,让医疗人员按照当年菲利普船长获救时的例行检查,给汤姆•汉克斯从头过了一遍。 在今年的纽约电影节上,汤姆•汉克斯回忆那场戏,依旧忍不住感叹“那一刻就像我从未拍过电影”。并没有什么两届奥斯卡影帝,就是一个57岁的寻常美国男人,一个临行前和妻子讨论孩子未来前途的丈夫,一个和底下船员磨合中略显古板与严肃的老船长,因为极度疲累危情所带来的创伤后症候群,他的颤抖、恍惚和脆弱就是这样真实发生的。菲利普船长根本不是什么超级英雄,他只是也应该只是一个在非凡境遇下的平凡人。真为汉克斯这一刻的放下而由衷感动,我曾以为他不能给予热爱他的影迷们更多惊喜,因为他早已站在巅峰。像一个武学宗师的最后时刻,本片中的汤姆•汉克斯散尽毕生修为,返璞归真,抵达无我之境。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坦言临时起意的最初几条并不成功,老搭档摄影师Barry Ackroyd甚至第一条走位都错了(他也是《93航班》、《拆弹部队》的摄影),于是他和汤姆•汉克斯两人走出门外交谈,“伟大的演员就是这样,当他看到一扇门,哪怕只有一丝缝隙,都会勇敢得走过去,去寻找每场戏之后的真相。很多人和我分享看到电影结尾时,那些关于震撼心灵与人性的感受。而我看到的是一位寻找真相的伟大演员。”
窃以为这样精准的高评可以加冕整个《菲利普船长》剧组,在电影特效技术革新巨浪中,还有这样一批人马驾着一叶小艇努力向前,以真实的力量逼近真实。
最后,我还喜欢电影结束时的叙述字幕:2010年,菲利普又回到了海上。
船长,当然是属于大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