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的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永无止境这部电影底层逻辑就是人的大脑只开发出来10%,但有一种神奇小药片能让人吃下去30秒后开发出你的所有大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永无止境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永无止境的观后感1
于9月10日去世的克里夫·罗伯逊在《蜘蛛侠》里有这么一句著名台词:“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但显然《永无止境》的主角是个反英雄角色,他并没有像一般的超级英雄那样发现自己的能力后乐不思蜀地去行侠仗义……他参选议员当官去了,并意图直指总统宝座,所以,这位仁兄显然是打算先以超能力赢取权力(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power),然后实践“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什么的怎么样都无妨。
我们的主角(由布莱德利·库珀饰演)又是如何成为超级英雄的呢,或者说至少接近那样的角色定位?他只是吞了一颗小药丸。又吞了一颗。持续不断地吞。
这是一种透明的小药丸。它不像APTX 4869那样能让人还老返童,它不像Cortexiphan那样能让人穿越时空,它倒有点像尼奥的红蓝药丸,吃完你就渡过了卢比孔河,不能再回头。不过,也不尽像荷尔蒙K疗法——不、还没到以一己之念控制组成自己肌理的能力,只是观察,然后反馈,更似升级版查理数字追凶,一种非凡的洞察力,但并未更近一步,对产生洞察力的本体作出修改行为。在小说中,它叫MDT-48,在电影中,它叫NZT-48,总之它只不过是一个Deus Ex Machina代号,一颗小药丸,它让一般意义上普通人的大脑只开发利用了10%的流言达到了100%的全开状态。作为实验对像的主角因此在一系列的阴谋下经历了一场日漫式的成长冒险,最后成就了一个死写书的开始真正书写自己命运的猜火车嗑药故事。
电影原计划由变形金刚小子希亚·拉博夫担任主演,但他却遭遇了一场车祸,作为替代,剧组找来了布莱德利·库珀。当然,现在这个大叔味道的角色如果当初成了个毛头小孩,那电影恐怕就成了《李献计历险记》。我们无从知道最初影片的结局如何,但导演尼尔·博格当初显然极不满意,于是在2011年1月,他召回了所有主演,为影片重新拍摄了一个结局,那场被计算好的车祸是否改版结局的一部分、还是一开始便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那样的影射或者巧合——这可能不是个计算问题,当然我也不会明说算计。
这是尼尔·博格的第四部电影,作为一个2000年后出道的自编自导型导演,此番是他第一次完全放手编剧工作,这让《永无止境》成为一部更偏向商业性质的电影。当然,尼尔·博格一向是打着独立电影而却心向主流院线,鉴于这点渗透野心,这一点看来,他是达到目的了。虽然从营销自己的作品方面看,他可能比史蒂芬·索德伯格精明了一点,但从故事叙述者方面来讲,从独立电影到商业电影的转型,机智的特点是保留了下来,但总归缺少了点类似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一惯的厚重感——稳住气实在是太重要了、但也绝不要死气沉沉,而角色的塑造也通常是小聪明多过于淡妆浓抹,与诺兰一比更是高下立判。
正如小说原作作者阿兰·格里恩所言:“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人在经历了变化之后的生活和生命的轨迹。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部商业噱头很大的小说,虽然在小说中有一些诸如追杀、金融等等商业性的噱头和元素。但是总体说来,这个小说的主旨还是关于讲述一个人是如何面对并摆脱自己的困境的。”此番的改编看来果然相去甚远;我们试想这样一种可能性,假如导演换成是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永无止境》大概会有某种《失眠症》与《盗梦空间》的混和味道,纵然大概也会有不少人很难分清《致命魔术》(The Prestige)和《魔术师》(The Illusionist),甚至搞混克里斯蒂安·贝尔和爱德华·诺顿。
虽然尼尔·博格之前的《魔术师》名义上也是改编自小说,但自主改编的余地算是相当大,因此渗透进去了不少导演自身主观的叙述元素;而《永无止境》不管是从剧本操作还是到营销模式,从头到尾就是一件商品味道,就像电影在最后一刻的更名举动(时间是2010年底),就像故事里的主角在事发一年后出的一本叫做《照亮黑暗领域》(Illuminating the Dark Fields)的书——反过来似乎像是对出版于2001年的小说原作《黑暗领域》(The Dark Fields)的一种解答,不过,事实上却是在电影上映后小说黯然地打上《永无止境》的标题进行了再版贩售,所以小说是在现实中消失了只得存在于自己镜像的虚构中,多少是个本末倒置的无言之讽。
不知道阿兰·格里恩会作如何感想,污辱了自己的智商?我觉得开心点他大概就赶紧数钞票了。
虽然大脑90%的区域未点亮也许只是个谎言,也许宇宙中90%的暗物质我们永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许组成我们的90%以上基因是垃圾,但在这个缺少道德感的时代,智商的意思大概就是百分之九十的小聪明,如果你能用剩下的百分之十不管它是什么来约束那百分之九十的小聪明,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投机倒把,那你注定将成为一个圣人。自然,更多的人不可避免地突破智商的下限,虽然表面上看来,他们仍然会很伟大。他们的责任感只对部分人负责,这就是原因,而且我认为这样的事实永远都不会改变。
克里夫·罗伯逊于1968年主演了一部由丹尼尔·凯耶斯的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改编的电影《畸人查理》。原小说此后曾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但这首次的改编作品让克里夫·罗伯逊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帝。故事的主人公查理是个年愈三十的低能儿,只有六岁儿童水平的智商,经过手术的医疗手段一跃成了一个天才,但无可避免地,他最终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白痴状态。相较而言,《永无止境》却是过份励志以致商业味浓的意淫感,主角的智商中途虽然一度回溯且面临生命危险,但最后他那有惊无险的智商却没下限地变得永无止境,世界在他眼中的运行就如他本人在上帝眼中行动那样一览无余。这家伙敏锐的像台机器,机器只对数字作出反应,这样就能保持足够公正,也因此大概会连真正的超级英雄都会叹为观止、顶膜礼拜。
如果还有续集,嗑药者肯定会是第一位当上美国总统的(伪)超级英雄,而那时的戏剧矛盾和哲学冲突恐怕将会更加有看点,荒诞现实主义的剧情必不可少,或许再来一点特德姜式的悲情浪漫主义,那将会是一种美妙的疏离感。
永无止境的观后感2
影片的结尾确实让大家费解,为啥?不符合米国的主流伦理价值呗~老美的文化宣传no pains,no gains。而Eddy的成功仅仅靠药片而已,没有自己任何努力。这还不算什么,结尾时,还研究出了没有副作用的新药,可以说是毫无代价、轻松容易的成功了。这着实让任何在仕途上拼搏的我们十分不爽。仅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种结局必然骂声一片。
但是影片讨论的不是伦理问题,而是对危机的焦虑问题!Eddy并不是代表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NZT也是一个符号。
有啥危机?依我看,主要展示了两方面的危机,一个是不断发展的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威胁,以及技术的失控。另一个是一味高效率的生活而损失的很多美好。
就第一方面而言,NZT代表了现代工业技术。我们人类对技术的依靠不就如同Eddy对药品的依靠一样吗?依靠技术,我们创造了财富,让生活更好,但这些技术却具有毁灭性。一旦离开这些技术,我们现代人还能够去生活吗?还能凭借什么去面对自然呢?我们会像那些停止服用NZT的人一样死去。技术面临着失控,导演总不能倡导人类放弃现代技术,像原始人一样生活吧?所以,只能无奈的提出“减少科技的毁灭性因素”的方案。在结尾出,Eddy没有大彻大悟、放弃用药,而选择了改善药性。这种结尾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就是高效率的问题。在一个注重生产效率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为了更高的生活效率压榨这自己,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享受生活、思考人生的时间。影片中的药品,提高大脑的效率,帮助人们做更多的工作,这不正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市民所向往的吗?但在这种高效下的生活,留下的不是智慧,而是对自我的迷失!停止用药时,便是昏迷,是对自我的迷失。影片中,有一个主角嗑药暴走18小时,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甚至杀了人也不知道,正是道出了这种高速运转的生活的荒谬!
那如何解决高效率与生活的矛盾呢?很遗憾,导演也选择了让步。有什么办法呢?社会就是如此,只能让我们的Eddy继续服药,苟且存活。
仅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不免有点狭隘,影片,包括好莱坞的都可以展示一个更大的背景,一次对社会的焦虑。
永无止境的观后感3
自信是由智商获得的么?
男主人公将透明药片送入口中,仰头,吞咽,30秒后,自信的感觉重新回到了身边。在智商四位数的背景下,他的安全感不再由经验建立,而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迅速掌握和逻辑重组,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吞入药丸后,恐惧、焦虑、恼怒一概不复存在,因为不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虽然说这样的情况很符合“天下本无烦恼事,庸人自扰之”的说法,但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成长不再需要经验了呢?每一件事都有对应的终极公式,运用数学击败矛盾,世界变成了理想国。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完全自信,其乐融融。
可是人际关系并不是由实体矛盾决定的,换句话说,你讨厌一个人,可能不是由于他拿了你的钱,或者他抢了你的女朋友,而是仅仅因为他的发型让你看了反胃或者他说他觉得Linkin Park的歌很难听。
所以,对于情感型动物——人类来说,高智商也无法获得全部人类的满意,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在一半人数讨厌你甚至小部分人群憎恨你的背景下,危机仍旧存在,无法获得绝对自信。
无需客观,你眼中的世界便是世界
服药前,房东的wife是一个喋喋不休既偏执又狂躁还无理取闹的女人;服药后,发现她是一个法学院的在读博士生(是这样的吧?记不太清楚了,我没服药……:),不再喋喋不休,仔细看相貌算上乘,竟然觉得推倒她也不错。
可能从小就有长辈教育我们,让我们学会如何认清一个人,以防上当受骗。但是,把阴暗面看的太清楚了是好事么?除了十恶不赦的职业骗子外,我们周围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也可能偶尔会蹦出一些邪恶的想法,犯过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去了解的么?实际情况是,犯错后改正,反而会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不能将犯过错的人盖上作废章,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去调查一个人的不堪往事了。
人都是多面的,如果他是你的朋友,你认为他是什么样,他就会倾向于将这一面展现给你。这是人类的本能。你主观的认知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由潜移默化到质的飞跃。所以,尽情地去善良吧!善良是一把无形的保护伞。
人类社会中,经验重要还是智商重要?
影片中,老狐狸对毛头小子说,虽然你很聪明,但你缺乏经验,你搞不定。但最终毛头小子hold住了老狐狸。
对于喜欢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人来说,这样的结局符合他们的常理。但保守的中国人可以接受么?在按资论辈的天朝职场,年轻人总是被指责“太有个性”,总是听到“你总有一天会被磨去棱角”这样的说辞,纵然你有一身的好功夫,也动弹不得,越挣扎就束缚得越紧。整体价值观阻碍着中国年轻人的发展。我们只能先耗费大量时间学会取悦别人,再运用1%的能力去改良现状,如果那时候你还有雄心壮志的话。
所以在天朝,只能是经验更重要。
“孙长老,收了神通吧!”
永无止境的不止是欲望,还有习惯
每一次大难临头,他总是选择用药片再坚持一下,等安排妥当,才全身而退。
可是有绝对妥当的时候么?
在三天之内写完了新书,又想要通过股票一夜暴富,在金融界声名显赫,最后甚至去参加总统竞选。从一开始的慌张,到后来的犹豫却选择继续服药,到最后自己生产这种药物。
这样的场景熟悉么?
第一年,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学的一知半解,只好偷偷摸摸带了作弊工具去考场,最后勉强通过。
第二年,开学时告诉自己,今年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周后恢复原状。考试前一个星期想要复习,却停不住吃喝玩乐的步伐,一看书就犯困,所以在考试三天前开始准备一些作弊材料,最后顺利通过考试。
第三年,直接在考试前一天,准备大量作弊资料,手法娴熟,考试时悠哉地抄完,最终成绩也不错。
第四年……
因为尝到过走“捷径”的喜悦,所以不想再付出努力。考试来临,习惯性地想到了作弊。告诉自己,考完一定要好好学习。
因为感受过药片的魔力,所以不愿再做普通人。遇到困难,习惯性地拿出了药片。暗下决心,处理完这件事一定要戒掉。
有惯性思维作伴,欲望变成了无止境的贪婪。我们总觉得,这一次过后还有机会,可是这些机会都被下一次、下下次、下下下次所代替。
影片最终选择了喜剧的结局,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真的能够像电影演的那样,不需要自我克制,就可以获得成功么?
永无止境的观后感4
这电影讲得是聪明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有多聪明呢?
电影里的说法是:
一、能够百分之百利用自己的大脑(普通人只能利用20%);
二、智商高达四位数。
遗憾的是这两个假设都是无稽之谈,第一个说法是个著名的脑神经科学谣言,诸位若有心能在中国知网上找到大把梳理驳斥这一谣言的论文,第二个就更不靠谱了,试问世界上到哪里去找一种智商测量方法,数值跨度能从两位数到四位数?更别说智商从来不等同于智力,智力不等同于聪明,而聪明更不等同于能力。
换句话说,整个剧情的假设就是空中楼阁,凸显出编剧的学识欠缺。实际上拍聪明人的电影从来就不少,其要旨无非是团队作战,集合大家的才智“模拟”出一个绝顶聪明的,improbable的人物出来。这种时候短板效应就会显现,比如本片中的短板就是那结尾的几句中文了,就因为剧组没找懂中文的人,使得整个故事可信度骤然下降,喜感度急剧上升。
说起这个吃药变聪明的题材,本人最有感情的莫过于那部伟大的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农的花》了,攻壳机动队中的塔器克马们也用过这个梗,着实令人唏嘘。相形之下本片就显得有点没心没肺了。
事实上由于编剧的能力欠缺,本片掺杂了不少庸俗套路,比如屌丝变身一夜暴富,做投行的都很聪明,华尔街阴谋论,最后的结局更是轻飘飘不着边际。相比起其他许多关于毒品迷幻剂题材的电影真是弱爆了。。那个高利贷俄国佬吃了药还干不过没吃药的主角更是弱爆了。
当然不能说此片一无是处,剧情平庸,其镜头语言却是异常的富有想象力,开头那个大推镜——特别是下坠后通过车窗折射真是妙,嗑药前后色调的运用等等,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是嗑药体验后得到的这个创意。
毋庸置疑药品/毒品确实是灵感的一大源泉,从当年的2001太空奥德赛、发条橙到猜火车,梦之安魂曲,把嗑药体验挖掘出来就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品,Matrix迷或菲利普·K·迪克的粉丝想必都看过那个演讲视频吧,他的黑暗扫描仪几乎可以算是其挣扎于毒品中的半自传,而显然最可怕的从来不是药物本身。
关于聪明,关于嗑药我们还可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从这个意义上说永无止境这个题目还真是切题。
永无止境的观后感5
永无止境,不可置疑的好片。
舒畅的节奏感,让人放松了身体周遭的细胞跟着影片的节奏激荡。不论从长镜头的运用还是剧情人物的安排塑造,导演的缜密衔接没让观众感到情节发展一丝多余,环环紧扣。无不彰显独特创意的构思和视觉影像。电影本身就是虚构的产物,并不想过多的去寻找剧情中的不合理。
画面一:穷困潦倒,浑浑噩噩的懒汉,房间脏乱,前妻出走,现女友分手。
我更多的认为这样的剧情铺垫仅仅是为后面NZT和女友而设计。前半段艾迪与女友的感情纠缠相聚,并没有让观众产生厌倦。毕竟外国片里的爱情大多是好聚好散,相逢一笑泯恩仇,没有太多的怨天尤人。我可以和你分手后粗茶淡饭,即使你对我仍怀有一份炽热的爱,但我们依然不能再牵手。因为我有追求幸福的自由,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后来艾迪荣登各大报刊的时候,他们又一次见面了。女友的态度、行为还一如同一两个月前一般决绝吗。
画面二:艾迪的十八个小时
在艾迪每一次服用了NZT后,导演画面色调的处理和剪辑我个人比较喜欢。艾迪的十八个小时,药物的作用下,自己的行为全然不知,在梦睡、在失神、在忘我或在死亡。也许你也同我一样,观看整部影片时,心悬着艾迪的片刻欢愉与疼痛。有时候外力的驱使,使自己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以至于艾迪的那段空白在脑中没有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那么剔除大脑的聪慧给你带来了金钱和利益,这样的行尸走肉,你是否真的喜欢呢?
画面三:女友断然选择离开
女友是导演埋下的伏笔。当女友知道事情真相,也体验过NZT立竿见影的30秒效果后,仍选择断然离去的时候,不正是活生生的诠释着现代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麽。面对NZT的无限诱惑时,还是有人会选择止步。凭借自己的实力,而不是靠药物去开发自己的大脑智慧追求和超越自己的人生目标。知足者富,大抵是这个意思吧。你说你可以保护我,给我足够的金钱,可是这样的行为模式似乎是未定的,虚悬的一种,没有如归的安适自在感,我与女主人公的态度苟同。
画面四:又如前妻回来告诫她自己的惨遇
这是影片的第三类人。他们曾迷幻在NZT的魔力里,也获得了自己渴望的聪慧和荣耀。可是身体发出的黄色警告及体力的透支,让他们恍然间看清了药性和人性。也许那时的一切都不及健康来得实在,宁愿选择平庸的孤老终身,也不愿再接受药物的控制在职场上占尽风头。我想这也是影片里多少因NZT而逝去的人们的心愿,可是,人生再重来,你愿意原谅那时的自己吗?
画面五:艾迪在为自己筑的堡垒里想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祸不单行,NZT不剩,地痞找上了门,没有比这样的处境更糟糕了。跳下去,不是唏嘘一片,而是轰然一声,如梦幻泡影。故事仍得不到终结,一切价值得重新估量。艾迪最终还是缩回了脚,同样也证明了艾迪骨子里的强硬,不甘示弱,这是导演的一个转折,为高潮更好的展开做了铺垫。
全片,真正给观众造成正面形象的是华尔街大佬。尽管故事的结尾,艾迪道出他所有的罪行。故事最后,艾迪在华尔街大佬面前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傲然自若的样子,与没服NZT凌乱狼狈出现在大佬面前的不堪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都希望在尊荣面前,不做谦卑之人。谁都希望在竞技场上,可以不流血即取人命。但所有行动的开展都需要我们踏实的努力,拥有聪慧的大脑,才能与心智的暴力共同协作击倒敌人。可是,如果生活没有了NZT,你是什么?
关于欲望,故事情节暗线发展清晰明了。艾迪发现NZT可以让他获得女性的亲密,投怀送抱。满足了基本欲望后,就是物质需求了,他去了赌场,凭借智慧他赢了,他想着获得更大利益的想法便油然而生,于是去向地痞借高利贷,投身股市短时间内狠狠的赚了一笔,物质欲望满足后就是精神层面的了,声望和名誉。超能力赋予了人类无限的自豪感,可是他们同时也担心着这样的捷径会暴毙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之唾弃不是么,所以才有了艾迪每件衣服里特别缝制的小内包。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深知,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但为了这个最虚荣的东西他要持续的拥有NZT,所以他研发和改良,甚至在自己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也要垂死挣扎。这也印证了尼采所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非喜欢的东西。他的主观意愿在驱使他不停的前进,哪怕是喝掉摊洒在地上的血。人欲无止境,内心的知足才是根本,人的潜力无限却不能涸泽而渔。人,富于天赋,贫于天赋。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确定的条件,可是我们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好的条件。我想借用佛教的一句话,世人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在艾迪的世界里,这样的欲望根深蒂固的左右着他,纵使有千万条路,唯独没有了退路,即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