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2020-08-03 18:46:16
|醒婷

《雪国列车》是一部讲述人们在对抗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发生的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1

昨晚在电影院看完这部名叫《雪国列车》的电影,首先得说明的是,下面说的内容严重剧透,还没看过的朋友慎入!强烈建议大家去电影院观这部电影,因为只有在影院的环境下,影片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无论是电脑上的高清,或者蓝光版本都完全达不到最佳的观影效果(因为我现在正在用电脑观看第二遍,尽管它是高清版)。对于影片的视觉和听觉特效,限于本人才疏学浅只能在这浅尝辄止,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也在影院看过几场国产影片,其中的视听特果也不比这部电影差,但是就是激不起我的吐槽愿望,说到底,就是因为它们大多内容空泛,叙述拖沓,情节无下限。除了各种明星,特效的卖点外,唯一的贡献就是在看完离场后,观影人心疼自己的钱包而下一次仍然不离不弃,再次来到电影院,高喊“支持国产电影”,笑吟吟的热脸的去迎合我们的电影人,无论贴上去的是不是冷屁股,不过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钱的不一定是大爷,也有可能是冤大头。至于最近一直强调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则成了无稽之谈,而电影这个行业已经成为山高皇帝远的“一方乐土”和“法外之地”。就大多数国产影片而言实在不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我也不能否认我们还是偶有佳作的,像去年的《无人区》和最近的《天注定》,前者被阉割了大半才勉强上映,后者公映似乎遥遥无期,而网上已经流出了大碟,实在可惜,贾导,很是无奈,发了篇微博声明对不能在内地公映造成的投资人损失承担责任。如果不去改变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特供模式,我们的电影就很难有大的作为,我们也注定只能去反求诸己,去降低自己的审美趣味了。因为电影制作人首先得去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去找到那些审查官员的G点,尽量去避开它们。可是那些审查官员的G点又是如此之多,看到刀枪就想到造反,听到民主自由就想到要革命,最可气的是白花花的大腿在他们眼里就是裸体就是淫秽,尽管他们也喜欢看。当制作人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寻找G点上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责怪他们拍不出好电影。好了,体外话就说到这里吧,言归正传,回到《雪国列车》这部电影上来。

影片开宗明义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值得提一下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法国的科幻漫画《Le Transperceneige》改编而来,因为没看过原版漫画所以也不能在这过多展开了,线下后一定找来看看。故事背景设定为因为全球暖化,人类打造出一台名为CW7机器来调节气温,但是最后失败导致全球气温骤降。仅存的人类都乘坐在诺亚方舟般的列车里,这台列车依靠永动机绕着地球不停行驶,它能自给自足,能永恒不灭地运转下去,可是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前区的人奢华度日,后区的人被压榨,只能劳苦工作。末节车厢的人们不堪忍受如战俘收容所般的恶劣环境决定起来反抗,领袖柯帝斯(Curtis)策画利用一场暴动来夺取神秘残暴独裁者威尔福德(Wilford)所掌控火车命脉的引擎区,他们为了生存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向前突进,掀起了一场向车头进军的“革命”。。。。。。

首先,出现的画面是在极寒天气下地球上已经没有了半点生气,雪花呼啸,寒风凛冽。曾经引以为傲的汽车文明也在这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消亡了。随着镜头的拉近一列火车奔驰在这没有生命的荒原上。然后进入车厢里面,首先出现的是冰冷的铁门被打开,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来开始清点人数,一位负责警戒,一位负责点数。为什么点数这个在后面有交代。是因为所谓的“74%”原理。其中从点数的那位士兵略显疲惫的神态中,对这个环节他们已经是轻车驾熟,不以为意了,说明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他们和末节车厢的人都“相安无事”。这个相当长的时间后面也有交代是4半年。在士兵要带走小提琴家这件事情上,他们爆发了一场小冲突,最后以“造反派”的妥协而告终。当埃德加鼓动柯蒂斯立刻开始行动时,柯蒂斯回答:现在还不是时候。埃德加又问:那是什么时候?柯蒂斯怒视前方目光坚定的回答:很快(soon)。小提琴家被抓走时留下了一句话:我很快会回来的。在所有人都快忘了小提琴家的时候,他再次出现,只不过他那时候已经是这个系统,这个引擎的一部分了,而且是作为头等车厢的一部分。why?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就从一个“造反派”变成一个旧体制的维护者?小提琴家是如何转变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后面当柯蒂斯进入到引擎中和威列福德进行的对话和内心的交锋中,我想我们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了。这个姑且留到后面再做深入的探讨。末节车厢的人们开始排队领取食品--蛋白块。这种东西黑黝黝的,长条形,乍看起来像我们中国的龟苓膏。真相当然不是了。后来他们进入生产食物的车厢后,柯蒂斯发现了原来蛋白块的原材料竟然是蟑螂。而当他站在锅炉上面看到成千上万只蟑螂绞碎,翻滚,加工时,再也忍不住的呕吐了。只对身为历史学家的画家说了一句:你不能这样。意思是他不能把这幅画面,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最后面还交代了,他们曾经有过人吃人作为“动物都不如”的时期。从人吃人,到人吃蟑螂,其实他们进化了许多。蛋白块里隐藏着前车厢出现的一个“叛徒”给他们传递来的信息,结尾点出了这个给他们传递信息的是威利福德。至于从蒂米手中拿到纸条这个小插曲,也似乎在有意无意的告诉我们,尽管生存环境如此严酷,但是我们人类还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们还有孩子。第一张纸条--南宫民秀,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安全专家。这时柯蒂斯和吉列姆开始了第一段关于造反的前途和命运的对话。关于解救南宫民秀,吉列姆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命运取决于的人。最后的事实也证明,南宫民秀的确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人,甚至是解救人类命运的人。柯蒂斯说他要去车厢的前面,吉列姆有点忧心的问:最前面?柯蒂斯回答:是(yes)!柯蒂斯接着发表了他关于,造反前途命运的看法:从这里到列车的前面,所有的一切。我们控制了引擎,我们就控制了世界。如果没有它,我们就没有任何东西。以前所有革命的失败,因为他们无法控制引擎。而这一次我们要控制引擎。我们要杀了他们(威尔福德)。这段对话里,吉列姆是作为“造反派”的导师而存在,虽然在问到控制了引擎之后怎么办时他有过片刻的犹疑,但是至少他在此时此刻是指导和支持柯蒂斯造反的。而柯蒂斯的这一段话鲜明表示了自己造反到底的立场,而且是那种最激进,杀了所有人的造反,要不顾一切的狂飙突进。但是如果最后造反成功了,他又不愿意去取代威尔福德的位置去做个领袖,他推举了吉列姆。其中的原因后面也有交代,他内心深处忘不了自己曾经因为受不了饥饿而挥刀砍杀他人的场景。愧疚,耻感让他觉得他不配做领袖,他只愿意领导他们造反,却不愿意领导他们走向未来。这也暴露了如果到时候柯蒂斯不得不全权领导造反时,他似乎还没准备好。

威尔福德的私人助理带着士兵来抓小孩了。她的出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电影院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观众都发出轻微的惊叹声“哇”。电影前面的13分钟,所有画面都是由冷色调组成。车厢和士兵装备上的金属光泽的黑加上末节车厢的难民神情的压抑和衣服的泛起的肮脏的黑色油光让我以为这是电影的基调。菊黄的颜色突兀的出现在画面里,巨大的颜色反差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斗争已经迫在眉睫了。而且这时私人助理的出场时背景音乐也有很大的加强。庄严,肃穆,权威。这一幕的出现她没有一句台词,她直径就开始测量起孩子的身高,哪怕她最后被扔来的鞋子砸破了头,她也只是在吮吸她流出来的血之后有过轻微的皱眉。而且,我还可以确定,她这皱眉不是因为,被砸的有多么痛或者是有多么生气。我知道,她皱眉是因为第一次品尝鲜血,她被那种腥甜所弄的不舒服,不愉快。她冷酷的带走了两个孩子,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谁也不知道她要孩子干嘛。我有点疑惑的就是为什么威尔福德的私人助理不是一个高挑美丽的金发女子,这个疑问在她最后一幕出场时找到了答案。一个如此阴险,恶毒的女人还是长成这样比较好。接下来是对安德鲁的行刑。我不想用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这样的字眼,因为后面接下来发生只会让我更加词穷。侩子手把安德鲁上身赤裸,将他的右臂用金属固定在火车外,7分钟后安德鲁的手臂向冰块一样被敲碎。行刑从头到尾侩子手都没有的一丝表情,哪怕最轻微的都没有,他们像刀,像子弹一样冰冷。借着这7分钟,梅森部长出场了。她的一袭皮草对应了末节车厢里人们残破不堪的裹身布,不得不说的是她的口才很好,演讲很有煽动性,尤其是她的那两个肢体动作更是让人拍案叫绝。那种机械式的准确,毫无缝隙的咬合,让人不寒而栗。她不停的宣扬所有人都要效忠威尔福德,不停的叫嚣着要所有人都要像机器零件一样呆在他们应该呆在的位置上,不能有一丝的怀疑和反抗。不容置疑的声调,和威尔福德通电话流露出来的谄媚,还有后面得知原来她没有牙齿一副萎缩的嘴唇,这组画面组成起来是莫大的讽刺。安德鲁手臂像冰块一样被敲碎了,冰冷使他失去了片刻的知觉,片刻的宁静后是歇斯底里的痛苦叫喊声,这宁静也因为这声音有了意义。就这时埃德加想要过去看看安德鲁,柯蒂斯回答道:还不是时候(no now)。还不是时候?那什么时候是时候?这一刻的残酷隐忍,是为了后面蓄积更大的力量。吉列姆出现了,他后面尾随着几名长者,我觉得这时候他就已经是定性了--他是这次造反的精神领袖。梅森部长似乎对他很尊重,呵斥士兵拿开那没有用的枪,这句话被柯蒂斯敏锐的捕捉到了--士兵手里的枪是没有子弹的。但是从他们的对话里,又似乎告诉我们,梅森部长是不知道吉列姆和威尔福德是对这次造反是有约定,或者说是共识的(这个也是有待商榷的)。

黎明前的夜晚是最黑暗的。山雨欲来风满楼,造反已经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值得一题的是,造反派中有个画家,在这里他应该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存在。他用画笔记下每一个历史事件,至于为什么要写史,我想可以用这句话来解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我们从历史中获得的经验就是我们从来都没用获得经验。黎明前的黑暗我们不应该忘掉。造反在仓促之中开始了,结果却是令人振奋的。既然开始了就不能回头了,唯一一点就是我很好奇第二张红色纸条上写的是什么?电影结尾也没用作出回答。在战斗受阻的时候一个阿克琉斯式的人物出现了,他应该是吉列姆的保镖。他在油桶上奔跑,和最后一击杀敌干脆,完美的场景,让我想到了沃尔夫冈彼得森导演的《特洛伊》里面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阿克琉斯,因为他们的结局也一样的悲壮。找到了南宫民秀,“威逼加利诱”使他加入了造反派,与他一起加入的还有他的女儿--尤娜。南宫民秀要求每打开一道门就要必须得到两颗kronol,柯蒂斯答应了他。(kronol--工业废料,易燃,致幻剂。)南宫民秀掏出了地球上还唯一存有的两根万宝路牌香烟和三根火才,众人看到这副情景不住的惊呼,而对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这些东西的小孩陈而言更是难以置信。镜头给了南宫民秀一个特写,那一刻他像个先知。从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南宫民秀并不是个瘾君子,他收集kronol是为了利用它的易燃性,炸开火车,彻底逃离这里,彻底结束这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才是真正的造反派,真正的革命派。当然,最后,点炸药的那根火才在柯蒂斯手中,最终的选择还是在他手中,最后造反革命的去向还是由他来决定。至于,南宫民秀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众人他的想法,也许和前几次失败的造反有关系吧。对于末节车厢的人他还不能完全信任,他不确定他们是否也有他这样走出火车的勇气,在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前他不能冒这个险。开始一道门一道门的前进了,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原著漫画里,这列火车是有1001节,电影是设定为100节。尤娜在这里开始显现出她的与众不同了,他能够透过门禁,看到门后面的情况,我不知道这样的特殊能力设定有何出了现实意义以外的意义,或许她只有这个现实意义。在一节车厢里,他们拉开了窗帘,外面依然是冰雪的世界,城市的所有建筑都被冰封住。吉列姆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冷。死了,一切都死了”。还是这么冷,他们还是得呆在火车里,他们还是得依靠引擎,依靠系统来生存,人类的命运依然脆弱不堪。进入蛋白块生产车厢时背景音乐是轻松滑稽的,厨师保罗处于疯癫状态,柯蒂斯邀请他一同向前面进发,他不可置否。在供水车厢两伙人短兵相接了,背景音乐很怪诞,当然如果你看过《杀人回忆》的话就比较能接受了,但是不得不说这种音乐和情节配合得非常绝妙,紧张刺激,百抓挠心,欲罢不能。激战前,剖开鱼肚类似于献祭恐吓的场景,在《教父》里也出现过,传说这种习俗源自意大利西西里岛,黑手党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恐吓敌人。大战开始了,一帧一帧的慢镜头和舒缓音乐配上柯蒂斯低沉的怒吼加上刀斧砍进肉和剁碎骨头的声音,让人身临其境,血脉喷张。在通过叶卡捷琳娜桥,尤其是在倒数迎接新年来临的时候让人有点忍俊不禁--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几秒钟前还在紧张窒息的激战,几秒钟后却因为新年的来临而顿时喜感。火车在冰雪荒原上奔驰了18个年头了,不管他们是不是敌人都一起在这火车上度过了18个春秋,至于为什么会一群人要奴役一群人,只能留给激战过后,及至到造反成功或者失败后胜利一方来回答了。过桥那休战的几分钟,南宫民秀抱起他的女儿尤娜,让他看看桥下越来越清晰的飞机轮廓,这也为他们最终能走出火车埋下了伏笔。梅森部长又来演讲了,74%这个数字第一次被提及。火车进入长长的隧道,在黑暗中侩子手们借助夜视仪,高高举起刀斧,造反派毫无还手之力,哀嚎一片。黑暗中侩子手的身材真高大,毫不迟疑的手起刀斧落,这会不会就是造反命运的终点?黑暗中传来火才划过信纸的声音,光明一点点生长开来,黑暗在一点点后退。小孩陈,在众人的助威呼喊和急促激昂的锣鼓声中手持火炬,将光明带到了前方的战场,场景像奥运火炬的传递但是他远比奥运火炬更加光明。造反派开始反攻了!领头的侩子手挟持了埃德加,柯蒂斯面临选择。他选择了,埃德加倒下了。这是造反后的第一场大战,尸体铺满车厢,代价目光所及。吉列姆面对幸存者说到:幸存的人,清洁自己。用水去洗净身上的血迹。梅森部长为求自保许诺带领柯蒂斯去找威尔福德,并要求柯蒂斯杀死威尔福德。

这场激战结束之后,柯蒂斯和吉列姆又进行一次事关此次造反命运前途的对话。吉列姆问柯蒂斯:你仍然希望在未来继续吗?柯蒂斯回答:当然,我们甚至都还没有走一半。10节车厢,20节车厢,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不能达到引擎,他一定会再次组织力量攻击我们。吉列姆说:可是有很多人死了,我们的人也非常疲惫了。这段对话最终确定柯蒂斯的领导地位,柯蒂斯也开始树立起领导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吉列姆告诉柯蒂斯:停下吧,拥抱女人最好是有两只手。这时吉列姆开始妥协了吗?是因为死伤太多,希望柯蒂斯能留下两只手来拥抱女人?柯蒂斯最终坚定的选择继续前进,临行前吉列姆给了他一个忠告:不要让威尔福德说话,割掉他的舌头,

一行七人开始上路了,开始踏上革命的征途了,他们不再是造反了,他们已经有了革命这个美好的名义了。首先迎接他们的是有潺潺水声的果园,上等车厢的景象开始向他们展开了。有水族馆,有肉类加工区,甚至有学校。在众人吃寿司的那一幕里,梅森部长不死心的灌输着她所谓的系统理论,窗外冰雪凛冽,车厢里一片祥和。在学校这节里,深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洗脑要从幼儿抓起。那个看似温柔的老师最终拿出了机枪对着人群疯狂扫射。第三张红纸条出现了--血(blood),小提琴家也出现了,不过他现在俨然已是一副绅士派头。吉列姆被杀害了,梅森部长被处决了,革命已经到了最紧要的时候了。让我们等到革命成功后再回头来看看这两个人吧,现在我们必须向前进。火车窗被打破了,一瓣雪花飘了进来,这时预示火车和外面的世界可以交融共生了吗?革命继续前行,Tanya死了,“灰色”也死了。柯蒂斯在Tanya临死前要找到她的孩子。穿过声色的酒吧和瘾君子的车厢,他们三人终于来到了引擎所在的最后一节车厢,也是威尔福德的所在地。在决定进不进去之前柯蒂斯和南宫民秀有一段对话。柯蒂斯向南宫民秀坦开了心扉,诉说起了17年前发生的惨绝人寰的人相食事件。而自己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做出了注定要背负一生的罪孽,也是他自知不配做领袖的原因。他杀了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为了要吃那个孩子而活下去。而就在这时吉列姆站了出来,用刀砍下了自己的手,说:吃这个,离开孩子。那个孩子是埃德加。此后人们就开始自己砍下的手和脚自己吃。听到他在讲这一段内心独白时,我也不由得眼睛湿润了,这是什么样惨痛的经历啊。南宫民秀说出了自己的秘密,拿出了自制的kronol炸弹。不知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南宫民秀把最后一根火柴给到了柯蒂斯手中。南宫民秀的最后一段话应该是这场革命最终的归属。他说:我们在这里已经18年了,每个人都以为是一堵墙,但它是一个门。打开它,我们会尽快离开这里。越学越清晰可见的飞机,昭示着雪在融化,气温在回升,甚至都有液体出现了。威尔福德的私人助理出来向南宫民秀开了一枪,拿走了炸弹。柯蒂斯终于来到了引擎室,来到了系统的中心,见到了威尔福德。当然,他没有听从吉列姆的忠告,并没有直接去切下威尔福德的舌头,而是在听了他一番颇具迷惑,洗脑,煽动性的演说之后,心底开始怀疑起革命的初衷了。威尔福德向他解释了74%理论。当人口容量达到系统的74%临界值时,就必需清除掉一些人来维持引擎的正常运转,或屠杀,或制造叛乱。这是在给一群人屠杀另一群人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最大的破绽就是谁有权决定谁是屠杀者,谁是被屠杀者。威尔福德告诉了柯蒂斯有关他和吉列姆的一切,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威尔福德为从心理上击垮柯蒂斯的谎言,还是确有其事。不过我更倾向的认为威尔福德没有说谎话,如果是他们计划好的话很多事情就能说的通了,比如那个红色的纸条。但是也不能否认也许吉列姆并没有参与威尔福德的计划,吉列姆最后那段话只是他作为一个不是彻底革命者的表现罢了。威尔福德想利用柯蒂斯维持系统74%的稳定,也似乎是真有意愿让柯蒂斯作为他的接班人。站在巨大引擎面前的柯蒂斯似乎有些迷茫了,革命还要继续吗?是打破这所有的一切,还是妥协?威尔福德给了他最后一张红色纸条--train(火车),并告诉他:你必须保持机器,让他继续工作。他必须领导这列火车,领导人类,领导这个世界,这是他的命运。就在他不知如何决断的时候,在尤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Tanya的孩子蒂米,然后他做出了抉择。选择炸毁这里,逃到外面广袤的世界里,尽管现在外面依然冰雪覆盖。我想是蒂米让他想到了埃德加,那个曾今为了生存而残忍杀害孩子母亲的自己,如果现在自己妥协,那就将会是曾经的又一次重演。而这是柯蒂斯万万都不能接受的。柯蒂斯用手卡住了齿轮,把火柴递给了尤娜。就在引擎出现故障,需要人工操作时,安迪出现了,他像个木偶一样走向了操作台。

在四人个人的拥抱中,火车被炸毁了。爆炸声造成了雪崩,层层的白雪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席卷迸流下来。火车最终倒在了雪地里。片刻之后,唯一的幸存者尤娜和蒂米,走出了火车。导演给了接触到雪地的尤娜的第一只脚一个特写,脚踩在松软雪上发出吱吱声。也许这是在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那一脚一样,这一脚是新生,是开始。承载了太多的生命,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最后的镜头里出现了一只北极熊,是在昭示着生命的春天已然来临。电影也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现在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前面提到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轻易的就相信威尔福德的这套系统理论?小提琴家,厨师保罗,还有那个小孩安迪和蒂米,所有这些被抓去的人最后都被洗脑沦为这个系统上的一颗螺丝,如果洗脑这么容易,那革命是不是也是一种洗脑呢?导演奉俊昊在接受采访时说:“《雪国列车》是很明显的政治电影。人们的生活总是在一定的体制内。在学校和社会也是存在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体制。《雪国列车》就是这样的故事,还讲述了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的故事。退一步去看,是一部很残忍的电影。人们拥有想安逸在体制里和想突破体制的双重欲望。实际上有几个切·格瓦拉呢。又想摆脱又想安逸的双面性,在电影中出现的人物上都表现了出来。如果说带有政治色彩,那就是了”。在我看来,跟喜欢把它拿做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作对比。大洋国就是这列火车,外面的极寒天气就是欧亚国和东亚国,威尔福德就是老大哥控制着一切。其实到最后应该对剧中的举个鲜明人物做一下点评,不过如果你能去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应该会有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吧。我看完两遍这部电影还是有几个疑问。一,这场革命到底是不是威尔福德和吉列姆安排的?二,如果是威尔福德安排的这场革命,那么这个结果是不是他预见的?表面看来革命最后的发展已经超出他的控制,是不是说明他判断有误,他是不是不应该选择柯蒂斯作为接班人?不过在结尾看来,走出列车应该是人类最好的选择,尽管这路上洒满了鲜血。回到我们现实世界,我们需要彻底革命,需要革命到底吗?我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回答!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反复的说一句台词:其实,我是一名演员。我想如果电影也能说话,他会说:其实,我是一门艺术。所以如果你能以对待一门艺术的虔诚来拍电影,我也会以欣赏一门艺术态度来看电影。最后,希望中国能多出好电影,希望我们能早日不再出口转内销。

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2

主要人物:

列车的统治者,维尔福; 革命领袖,柯蒂斯; 安保设计师,南宫民秀

革命领袖前辈,吉连姆; 女魔头,曼森

冷冻剂将世界推入极寒。无数人死去。只有数千人登上维尔福开发的列车。列车上的永动机,维持着列车上的一切供应。

这列列车周而复始地行驶在43.8万公里的铁路上,已经重复了17年。

车厢分为末尾车厢和头等车厢。末尾车厢的人饱受压迫,为了得到自由和权利发起了又一次暴动。

这次暴动最重要的催化剂是列车上的警察从末尾车厢带走了两个小男孩儿。一个男孩儿的母亲因为把孩子藏起来而被暴打。另一个男孩儿的父亲因为反抗被惩罚,冻掉了一支胳膊。

管理员女魔头对末尾车厢的人进行了7分钟的演讲。她说鞋子就应该被穿在脚上,就应该待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不要妄想被顶在头上。而末尾车厢的人应该感恩,是因为有维尔福他们才能活着,不应该有任何抱怨。

雪国列车有很多隐喻。维尔福这个统治者,把人分为上中下等。末尾车厢的人就像是被赶上火车送往集中营的犹太人。

为什么人要分为上中下等,为什么末尾车厢的人就是只能是鞋,谁定义属于每个人的位置,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感恩哪怕活得没有尊严和自由?

暴动的计划是通过利用被囚禁的安保设计师南宫民打开一节节车厢的门,威胁统治者维尔福进行谈判。

第一节车厢:无人。事实被揭发之后知道这应该是被设计好的。

第二节车厢:厨房。柯蒂斯发现他们每天吃的蛋白质块是臭虫搅成泥做的。难道饿不死就该闭眼闭耳闭口,不应该问“为什么?”

第三节车厢:刀斧手。隧道无光,底层车厢的人因为看不见而自相残杀。柯蒂斯说"we need fire “。象征希望之光。火炬点亮了车厢。柯蒂斯为了抓住女魔头,为争取所有人的权利而放弃了营救自己的小兄弟。这是为革命做的必要的牺牲。女魔头被绑架后一直喊:看在上帝的份上。说明她是个教徒,但她却残暴的对待末尾车厢的人。宗教是为“上等人”而准备的?革命者认为这节车厢是供水,但供水车厢其实是在车头。所以他们必须继续往前走。

第四节车厢:绿植,水果,鱼,寿司;物种必须严格控制以保持平衡,寿司一年两次。与尾部车厢的人每天都在吃用臭虫做成的蛋白质块形成鲜明对比。

第五节车厢:儿童,学校,教育,成人被洗脑,成为老师后再洗脑儿童。口号和动作似曾相识。柯蒂斯在电视屏幕上目睹吉连姆被杀。

第六节车厢和之后是头等舱:医院,酒吧,裁缝店,美容美发,泳池,桑拿,夜总会。头等舱的人们看到末尾车厢的人像是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第七节车厢:电脑控制室。

最后:永动机控制室。维尔福告诉柯蒂斯每次暴动都是吉连姆和维尔福联手策划的。为了保持火车内的生态平衡,每隔几年就需要人口急剧减少。维尔福就是传递消息的线人。所以暴动和革命都是被设计的。维尔福和吉连姆有秘密通话的专线。维尔福说:“必须平衡焦虑和害怕,混乱和恐惧,才能生存下去。”所有的压迫都有一个高尚的借口。

柯蒂斯进入永动机控制室前,南宫民说积累毒品。因为毒品是易燃物,可以用来炸开车门,逃到外面的世界。柯蒂斯拒绝了。

最后我们知道,柯蒂斯还是陷入在维尔福的圈套里,认为只能生活在维尔福创造的列车上,诉求平等和权利。其实,外面世界的温度已经升高,已经可以适宜人类生存。但维尔福一直给车上的人洗脑,让他们一直待在列车里。柯蒂斯这些人也只是在维尔福德控制范围下争取平等和权利。

所以,雪国列车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是否自己坚信不疑的就不能被质疑?

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3

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工作和其他个人事情,很少有时间去免费观影和参加其他社区活动。空暇之余写篇影评,关于《雪国列车》,说的是电影和漫画的比照,而并非对比。

关于《雪国列车》漫画

1984年由杰奎琳洛玻撰写和杰尼-马克 洛切特绘制,《雪国》漫画是我个人眼中眼中高概念、高档次,人性的故事关于气候末日(2012,后天那种)之后的人类列车生存记。其基本概念可能在一个太空中宇宙飞船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发生同样的故事,也许会叫《地心引力》。不过我个人还是很赞同将故事设立在火车当中:我们这些坐火车的人都很了解火车是什么样的,我们从寒流的天气体会过冬天的感觉,所以个人觉得可能比起外太空人们更容易想象在列车里的生存记。

漫画描述的都是氛围的语言,我们真的感觉这趟列车就像一个陷阱。尽管它只有两个主人公,不像电影中多得像个叛军似得,从列车尾部行进到车厢的前头,它引擎的所在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这两个人时不时会遇见其他伟大的人物,直到最后他们的旅途成为一个悲惨的结局。这是很典型叙述故事的手法,里面的故事写得非常好,但确实很悲观,所以怎么会在电影院里有着这么积极向上的剧情呢?

之后本杰明勒格拉德写过一篇续集,用另一趟列车探索一个全新的主意,我个人认为这主意演变出来的续集并没有原著那么好,而且这部《雪国》电影大体是由原著改编的。

杰奎琳洛玻给过漫画作家亚历克斯写过《雪国》漫画的草案,但是亚历克斯在1977年去世了,而这一版本的十六页故事更接近于电影,它让我们更多了解发生在列车尾部的故事,是关于一群想行进到车厢前列引擎的人们,就像我之前说的。

关于《雪国列车》电影

那么说完这么多漫画,我们说一下克里斯埃文斯主演,奉俊昊执导,今年上映的电影。因为人类缓和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新型冰河世纪,生命开始在十五年前逐渐消失,人类的最后希望依托于一趟列车。这趟列车保证极少数人能够安全乘坐,但是剩下的、在列车尾部居住的人却没有安全感,缺乏食物和空间,这就促使柯蒂斯(克里斯埃文斯)率领群众发起反抗,带着一批“反叛军”去控制列车。

首先我得说男主克里斯埃文斯在这部电影里看起来是很棒的,他就像是从画板里跳出来的漫画中的角色与性格。而且不仅仅是他,杰米 贝尔、约翰亨特,这里面很多配角都有强烈的人物印象设计,面部化妆的相当肮脏。而这部片的女主蒂尔达 斯文顿则在这群“脏人”面前显得额外惊艳,虽然说她的格调相当官方和客套,但这种古怪却没有我们的高雅星可爱呆萌(我可喜欢她扮演的尤娜!)

其次这部电影很好地展现列车的社会是有多么差劲,我们这些观众很容易看出来为什么这些人都特别痛恨他们的境地,我们能看出人性变得这么恶劣,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一些称兄道弟的好伙伴们要自相残杀。

我之前已经说过男主和配角们都是一群帅气的“脏人”,视觉控的观众们应该很高兴,因为本片的效果让男主和配角们辨识度很高,许多人物都上不了银幕多长时间,但是他们可以立马被观众认识。(不过回过头来,我就不得不说了,有些像杰米贝尔之前都已经有自己的处女作和代表作,所以大家当然认识了)

影片里面有不少古怪的事情,比如说大家在一节车厢打起来,突然间停了,因为要庆祝新年了!这些无法理喻的事情,比如说冻掉一只手的配角,反而因为我们的主角和尾部列车的人们显得比他们的压迫者更正常。

我很喜欢这里面的动作戏,特别是那段“新年”的动作戏,不仅是它发生的过快,你还能理解,不仅是这个场景的节奏和它以慢动作打斗场景(慢动作场景可能没有扎克施耐德的显得酷)结束,更重要的是它的结束以“火炬传递”为标志,对没错,火炬传递!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我个人特别讨厌影片中的某些场景特别像电子游戏,这个跟近似《霍比特人》的CGI,更多可能是每节车厢比较像新的关卡,而且值得吐槽的是,有些人物充满杀气的空洞形象就宛如电子游戏终极boss。电影失去了漫画中我喜爱的某种氛围,列车没有那么长,人也没有那么多,而且那些被称之为“人类最后的希望”的主角们也没有塑造出漫画中那种窒息的氛围。可能我太期待国内恐怖片、惊悚片(联想请插入冠希饰演的探灵神探)那种窒息的感觉。

最后一种,也是我当时看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的,影片的结尾相对于漫画来说,太乐观了,太奇怪了,以小女孩尤娜看到北极熊为结尾,好像是导演不知道怎么了结,怎么扣主题(你们赶紧去读读漫画吧,比电影更精彩)。

我不得不说我很欣赏这部电影,它很棒,娱乐性很强,而且有点古怪,虽然说它不是源材料的巧妙改编,但却以视觉特效和不束缚于原漫画称道。我很希望看到漫画中的现场还原出来,可是原来的概念也能够支撑人们进电影院去看。

这部电影,《雪国列车》,值得人们去看,虽说改编的略微肤浅。

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4

《雪国列车》应该这样看……

①、列车上的大反派

电影中的大反派一直是高潮的助推器,有些大反派口才不错同时身手不凡、自信十足在干架前喜欢用言语迷惑对手,有些大反派疯狂残忍、与正派英雄对抗是心狠手辣,有些大反派是编剧+导演、上帝之手玩死戏中角色。在《雪国列车》中大反派并不是维尔福,也不是断腿老人吉连姆,维尔福坚信这辆车会一直开下去直到天荒地老、这个概念存在他热爱火车的脑子里很深很久、所以他才会把车上的一切人类当成是数字数据、普通加减草菅人命。断手断腿是吉连姆的形象,也是通往角色内在的窗口,他愿意牺牲自己也不愿看到列车里的人类自相残杀,上车的人太过担心被饿死担心生存空间被挤压,完全忘了逃过冰封世界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恩典,吃弱者杀婴儿觉得不是回报这个恩典的方式,吉连姆的大爱实际来源于他清楚过去的世界已终结新的世界在这辆车上开始,鼓动革命让人口锐减,这个方式在吉连姆看来是新世界的新秩序。

那么大反派是谁呢?大反派有2,第一是冰雪气候,它是把人们丢进这辆车的首要罪人;第二是永动机,它是自然的机械化身,一手赐予生命另一只手要求死亡降临。为什么很多观众会错意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2,第一城市的便利生活让国人整体陷入麻木不仁,过去要用要吃的东西现在很方便就能取得;第二这种麻木不仁麻痹了国人的思维和辨识系统,很可惜学校教育并没有帮助国人改善头脑,所以才会把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布局套入《雪国列车》。

②、埃德加和吉连姆

关于埃德加和柯蒂斯,柯蒂斯先前问过埃德加,他是否记得起他母亲,埃德加时不时能记起来,这是个伏笔。柯蒂斯十几年前手刃了埃德加母亲,然后试图吃掉还是婴儿的埃德加,在斧头砍杀的那一车厢、供水车厢的后一段,柯蒂斯帮埃德加砍死了一个卫兵,当时埃德加记起了什么、望着经过身边的柯蒂斯,这时他已经看到了小时候的记忆画面,关于柯蒂斯和他的首次会面。所以当埃德加被杀手之一用刀架住,他也知道死亡正等待着自己。

吉连姆听到柯蒂斯说这次暴动革命的目标是车头时,他内心不安,后来他也试过说服柯蒂斯,在供水车厢停下脚步。这个举动在首次观影的时候可能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雪国列车》和盗梦空间等等影片一样、具备了多次观影越看越香的潜质,重复观看后就能发现吉连姆这是为三方利益考虑,全车的人口、自己和柯蒂斯。柯蒂斯那天夜晚和吉连姆深聊,看似毫无意义,其实正是那次对话,让吉连姆放弃了自己利益、放手让柯蒂斯前往车头,他知道自己要承担责任,同时他叮嘱柯蒂斯不要让维尔福讲话割掉他舌头,这也证明了吉连姆和维尔福是两个为了一个共同目的、逼不得已才结成的“头尾同盟”。

③、维尔福的说辞

许多人认为维尔福在最后讲的那席话,一点意义都没有,就是揭秘,做个了结。维尔福煎牛排也被认为是作秀,为了展现车头的生活品质。(人的思维麻痹到这种程度)

维尔福问柯蒂斯想不想跟自己交换生活,柯蒂斯很不满,接着他说我们都是金属的奴隶、事实是我们都在这条车上、谁都出不去。看过《雪国列车》,有股很复杂的感觉,简单地说,这辆来自韩国的列车,车头重重撞了我的头,让我认清某种道理,当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又感觉很残忍——所有的阶级、贫富、距离,其实只是被我们主观放大的屏障,就像做梦,认为它们不可逾越所以它们不可逾越,创造这些差距的恰恰是自我,难怪佛家说浮世一梦——其实根本没有差距,我们在一条永恒的头尾相连的列车上,你是我,我是你,互相影响,同住一个世界。过去这种说法被人广泛接受是因为它很容易引起爱心和慈善的动机,每当灾难发生人们才意识到自己和大洋彼岸的灾民是兄弟姐妹。透过《雪国列车》,相当于传达一个“灾难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概念,即为了敲醒民众,差距的本质就是无差距。

还有那盘牛排,还记得埃德加拿着蛋白质块跟柯蒂斯说牛排的滋味,他希望记起牛排的香味和口感。当柯蒂斯坐在牛排面前,他眼睛都没往盘子上瞄过,这其实就是一个象征。也为柯蒂斯最终没有接受维尔福那套思维逻辑埋下伏笔,看到牛排等于看着埃德加。

④、那个手势、那两个小孩

那两个被安排在车头引擎中的小孩,他们待在刚刚能容纳蹲坐身躯的空间里,配合着零件运转,重复那个手势,一伸、一扭、一擦、一收。在维尔福眼中,人就是数字,人就是机器部件,包括他自己。机器部件和数字有什么共同处,单个存在的数字和单个存在的机器部件并没有用处,但是按照一个固定逻辑进行排列组合,就能发挥出用处。维尔福那一套思维逻辑,在他看来是整条列车的灵魂,必须用这种思路列车才能一直跑下去,很不幸,维尔福是对的。他把小孩扔进引擎里,让人体成为一个特殊的机器部件,也有相应的象征意味,人们自身创造、规划着自己在一生中能走多远能做到什么程度,这过程中有父母有家庭给过建议,但最终选择的仍然是人们自身。

那个手势代表着一种维尔福式秩序,这个秩序是仁慈的也是残酷的,永世效忠着更大的利益。“鞋子不能妄想跑到帽子的位置”,比起西方,东方人应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上文所讲的麻木,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⑤、北极熊

看到这里,经过我的梳理,北极熊的意味肯定与一般的理解不同。其实跟生存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是为了让人们根据北极熊猜测两个穿羽绒外套的小孩接下去的命运。

影片进展到列车脱轨,其实已经将现实的残酷剖析得很彻底了,一样接一样残酷的画面接连被观众吸收。这是人生,这是生命,本身就是先有死亡才有新生。如果你认清了大反派,就能猜出北极熊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人类没办法下车所以才会有这个悲剧的故事。

现在两个小孩走出脱轨、已撞毁的列车,踏在雪地上哪怕接下来前景一片黑暗,但最起码他们两个再也不用面对列车里那些景象,最起码没有东西可以限制他们的脚步,这是自由,这也是生命。片尾出现北极熊,实际上安排在这里出现的动物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地球物种,北极熊是这个物种的合理对象。人类为了生存舍弃自由进入列车,在列车里受尽折磨,但继续活下去,当壁垒消失,自由重现,一段新的旅程是否开始不得而知,但能肯定,过去是绝对一去不复返了。同时告诉广大“孩子”,凡是噩梦都会结束。(如果第一遍看不出影片的寓意,都是奉俊昊的孩子)

接下来一个被大家当做调侃的细节——全球冰封,虽然现在气温回暖,那最初北极熊是如何活下来?电影都要将所有答案端到观众眼前吗,多么像什么事都去百度,网络立刻将难题的解决方案送到人们眼前。北极熊说不定找到什么地方冬眠了,说不定北极熊已经进化了能抵御风雪,更多可能摆在那,只有衷心想抹黑韩国影视的人才选择自戳双眼拒绝观察。

除了以上五点,《雪国列车》还有许多能回味的地方,几段演讲、几场贴身肉搏,还有柯蒂斯的对白、维尔福的对白。看过一次就算了,爽一次就够了,这样的电影不能被人记住,也不能被称为优秀电影。令人欣慰,《雪国列车》次次观赏,都挖掘出上一次没有发现的新韵味。

你有一千万个理由去讨厌一个人,唯有一次机会去深爱一个女人,电影也是如此,请各位好好抓住那次机会,将它变成有价值的东西。

雪国列车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5

说起来最近的外国片很多上映的啊,索性再写一篇关于电影的吧!之前看了《黑帮家族》(《别惹我》),几天前又看了《极品飞车》,而今天零点,由韩国电影公司制作、奉俊昊执导、美国好莱坞演员卡司搞出来的《雪国列车》(Snowpiercer)又来袭了。惊异于其在韩国本土取得的成绩,今日下午本屌丝特与朋友去观赏了一番。

看过之后怎么说呢,有点失望也有点不理解:是我的口味太小众了么?为何大家对于《极品》这样的爆米花电影比较挑剔,分数一直在下滑,现在时光网上已经降到了7.6分;而对《雪国》这样的走内涵高度路线却有着不少瑕疵的片子格外宽容,上映18小时时光分数上升至8.2?

当然,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身为低级屌丝外加穷矮挫本人并不太懂电影艺术,也没有看过漫画原著,但是个人感觉走消遣爆米花路线的电影,只要让大家看过觉得还比较爽,值回票价了也就是了;对于走高大上路线,致力于挖掘人性、世界这些内涵深沉主题的电影(此时鲁鲁修在画外狂喊:“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则正相反,需要的是精雕细琢,尤其是有着自己独特世界观设定的情况更应如此,要反复推敲确定前后无太大不协调之处才行,可惜的是《雪国》别说这个层面了,一些小细节处理得就够吐槽的了(Sure,这只是个人观点,粉儿们别太生气,认真你就是loser了)。倒不是说这部片子不好看,奉俊昊的那种细腻又写实的风格很好地将这个故事讲得逼真而层次分明,情节展开的节奏也还把握的可以,只是这样逼真的拳拳到肉、血肉横飞的style掺杂进了一些生硬的情节反而有些“画虎不成”,硬是将整部片子的综合表现水平给拉低了不少。凭着我现在还保有的比较新鲜的记忆,总结了几处个人觉得有些“不和谐”的地方,反正只是随笔吐吐口水,想到啥我就写啥。再次声明,小白浅见,不喜勿喷!(不过想想我这篇写完估计也没人会看,放心不少……)

这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时不时告诉我们,这几位主角,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是有故事的,举个例子:片中告诉我们尤娜是在列车上出生的,而且应该是刚上车不久出生的(因为她17岁而列车刚刚开始跑第18年),那她的母亲呢?平白无故消失了?我本以为会是走下车的那七个人中的爱斯基摩人,但是貌似没有任何这样的信息透露,另外南宫明秀自己是为了做炸弹才收集那个有迷幻剂效果的东东(这个东东的名字忘掉了),好的,但是他女儿明显不知道吧,尤娜想要那个东东应该主要是因为有些成瘾吧,敢问对一个小姑娘这么设定导演你不觉得需要解释一下下么?再有,这个尤娜到底有没有透视的能力啊?你说没有吧几个地方无法解释;你说有吧,大哥我们不应该是科幻背景么?这样的能力会不会有点草率?况且没有这个能力对情节展开完全没影响吧?导演关于这个能力的问题你不想解释一下?我就这样抱着好奇心等着,等着,等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电影最后高潮开始前,南宫明秀本想炸开阻挡人类通向世界的车门,但是需要火柴点燃它,而这个关键性道具竟然被他在几分钟前连着烟一同扔给了我们的主角柯蒂斯,敢问这么聪明的一位顶尖人才,不可能不知道柯蒂斯是不会同意他冒险炸开车门的,可是我们的南宫竟然脑残的把最后的火柴都送出去了,这是……传说中的“乌龙球”?

一开场不久就出现带走了末车厢孩子们的那个金发女人,在最后柯蒂斯进入了威尔福特所在车厢的时候她也跟了进去还用枪一直指着我们的“猪脚”,结果威尔福特两个人谈着谈着,镜头再转到取车厢全景时这个女人竟然……她竟然消失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反正我是在两人交谈的中间无论哪个镜头里都没找到过这个人,要知道这是个车厢,完全没有什么遮挡物,况且她应该是一直在柯蒂斯背后监视着他的,竟然凭空消失了?额,可能是我眼花了吧,嗯嗯,一定是的……

看到末车厢的人吃的蛋白块是用蟑螂作为原料制成的那里我实在有点无语,导演你敢不敢再叼一点?这么多人哪来的这么多蟑螂给大家吃?就算有也得有这个本事把小强们一个一个逮出来吧?还是说这些是集中圈养型小强?那拜托能不能养点别的,貌似有这种条件的话养点啥都比给大家养蟑螂吃强点吧-_-……好吧也可能是漫画里解释过这个问题,但是拜托导演大人你也稍微给大家透露一点吧,不然看着真心不理解啊!

看到柯蒂斯带领大家走进前面车厢看到的景象抱歉我又没忍住自己吐槽的冲动:导演大人,请问这背景是我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随意拓展空间的地步了么?为啥那些车厢看起来明显比后面的车厢要宽敞了一点点,比如那个类似海生物参观通道的车厢?但是从外面看这车厢都是一样宽的啊,这不科学吧……

那个威尔福特手下的第一打手(sorry,名字不记得了)在桑拿车厢干翻柯蒂斯等一干人时,主角明显没有受到任何致命伤害只是被揍晕了而已,为何刚开始还想着给主角补个最后一刀,结果被主角的酱油用手挡住了,但是等到分分钟后解决了酱油之后又忘了继续把那刀补上直接找其他人干去了?这是……老年痴呆了?

影片最后几分钟我们看到在开头被带走的屎孩纸又出现了,据威尔福特说是引擎少了零件现在需要身体小的人进去“人工作业”,然后我们就看到“猪脚”后来未卜先知般的打开了地下的石板看到了里面正在“工作”的那个孩纸,不过敢不敢让我们看清楚那熊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啊?完全没看出在做什么苦力的迹象啊也没缺胳膊断腿的,柯蒂斯你咋就犹如突然从被大boss催眠的状态清醒过来似的去揍人家威尔福特?貌似那小孩没受什么虐待吧?况且又不是让他一辈子蹲在下面不见天日,小孩子长得那么快,一旦身材过大指定就不用他了吧,又没说要把他用完就杀掉,为了保证这起方舟作用的车不停下牺牲孩子点时间你至于这么苦大仇深么?没准孩子出来之后直接就被安排在前面的车厢里愉快的生活了呢!话说回来这多大点事,威尔福特你也非要用那种生怕别人不会把你当成坏人的台词和口气说话,搞笑呢?

片子从头到尾我貌似就没见几个人干过活,无论是前面车厢的还是后面的,这是要闹哪样?这么多人都无所事事的每天你监视我我反抗你,我知道大家是为了保持人口平衡,但是也不用这么草率吧。

南宫在威尔福特的门前对柯蒂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温度在回升冰雪在融化大家出去也不会死,Well Done!但是骚年,这个事如果是真的那大家肯定喜闻乐见啊,你又有证据不算完全凭空臆测,可以说出来啊,我想威尔福特这么睿智的人不会一点听不进别人的话吧,你说都没说过,努力争取别人的支持都没努力过就做出这么一副“世人皆最我独醒”的表情,这……有点太傲娇了吧?

结尾仅剩的两个孩子走出了停下的列车时是我眼花了么?你们身上披的新衣我忍了,尼玛你们什么时候还找了两双雪地鞋穿上了?然后……还这么合脚?导演你特地在威尔福特的鞋柜里放了两双专门给未成年人穿的?叼,未卜先知说的就是你吧?不过这么冷的天为何这俩孩子张嘴喘气一点点哈气都没有?最后还出现了一只,额,我没看错的话是北极熊吧?好的好的,我知道导演你这是在暗示世界还是有生命的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我很想知道要是北极熊因为食物匮乏正好把这俩熊孩子吃了我们人类该找谁哭去……导演你是想给我们留个开放式的结局么——两个孩子是新的亚当和夏娃还是被熊吃掉了人类全团灭了呢?

不想再多说了,就总结这10个问题吧,其他不是没有,是懒得继续写了,总之整体来看,这部片子因为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让我想借着导演的翅膀逆风飞翔的美好愿望破了个干干净净,你们怎么想我不知道……感官上我是觉得还不如《极品》让我看得好……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95
c
id
173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