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说到小说中的吧日瓦戈,他虽然博学勤奋,坚持自由思想,但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抛妻舍子,有过三次家庭,但都不能让对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1
《日瓦戈医生》是苏联当代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留给世人的一部经典。
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舅父把他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学医科毕业后当了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不义下了裁决书……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但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1918年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日瓦戈感到心情沉闷。他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他经常到附近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他在图书馆里遇见女友拉拉。拉拉是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尤里亚金市来的。巴沙·安季波夫参加了红军,改名为斯特列利尼科夫,成了红军高级指挥员。他躲避拉拉,不同她见面。
日瓦戈告诉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是旧军官出身,不会得到布尔什维克的信任。他们一旦不需要党外军事专家的时候,就会把他踩死。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他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他岳父和妻子东尼娅已返回莫斯科,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斯特列利尼科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也到这儿来寻找妻子,但拉拉已被骗走。斯特列利尼科夫悲痛欲绝,开枪自杀。瓦雷金诺只剩下日瓦戈一人。他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叶夫格拉夫。弟弟把日瓦戈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日戈瓦医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了,1905年革命、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日瓦戈医生》里所涵盖的这一切历史事件似乎都可以满足企图领略历史沧桑的人们的渴求。难怪美国人埃德蒙·威尔逊会喜不自禁地把它同《战争与和平》这部巨作相提并论。读完《日瓦戈医生》,可以发现,在其字里行间浸透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在____的年代里,对文化操守的坚持是最可贵的,它对人类一切功利的思维与行动都具有一种透彻的批判意识。这种坚持文化操守的批判意识往往会被人扣上“保守”的高帽。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对法国大革命的表现可谓是充满了“感伤的保守主义情绪”,高尔基这只呼唤暴风雨的海燕也在暴风雨真正到来之际又突然变得顾虑重重,还有我们的鲁迅,亦曾被年轻一代斥为“封建余孽”。然而,当我们后辈人经历了历史的荒诞性的“洗礼”之后,难道没有理由钦佩这些文化先哲们深远的目光吗?对鲁迅,甚至对高尔基的那些指责如今似乎都成为我们的笑谈了,难道40多年前对帕斯捷尔纳克的非难就不是荒唐的吗?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超越了普通政治层面的思考,这种克服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政治功利主义情绪,以人类最广泛的永恒的、共同的情感为旨归的批判与超越意识,是文学经典的重要特质。
我始终认为,要成就一位伟大的作家,是必须有最底层的生活体验打底,要经历不为人所道的痛苦与挣扎,在现在浮夸而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还会有那样完美的小说诞生吗?不过时代不同,所反映的生活也不是单一的,也许完美的小说还是会诞生的吧?
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2
1958年10月,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外获得一片沸腾赞美的同时,在苏联国内却遭到了猛烈批判。
让此前已经因为自己这部作品身心疲惫的老人遗憾的是,这些赞美和批判,主要的均非文学性的,更多的只是政治性的。国内专业的和普通的读者们将小说在国外的发表和获奖视作“国际反动派一次挑衅性的出击”;批判小说作者“恶毒嘲讽社会主义革命、苏联人民和苏联知识分子”,其行为是“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和平进步事业的背叛”;甚至谩骂作者“政治上和道德上堕落”,“缺乏公民的良心和对人民的责任感”;一些激情的“革命群众”在帕氏住所周围举着标语牌游行,叫骂着“犹大,滚出苏联”,用石块砸碎帕氏家的窗玻璃。
同时,西方一些以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评论家将小说赞誉为“关于人类灵魂的纯洁和尊贵的小说”,将帕氏获奖称为“自由俄国之声的重新崛起”、“人类文学和道德史上的伟大事件之一”。
对于压根儿未曾读过该小说哪怕片言只语的国内读者的谩骂(此时,名声在外的《日瓦戈医生》尚未在苏联国内出版),帕氏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同样,对于国外那些政治性远远强于文学性的高声喝彩,帕氏也只能报以苦笑:“他们只是从七百多页书中仅仅引用了那么三页。”
事实上,帕斯捷尔纳克通过小说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所要表达的,恰是一名普通俄国知识分子对于强者们掀起的一次次不同颜色政治狂潮的厌恶和回避,对于政治狂热者们以其真诚信仰的形形色色“伟大目标”为旗帜的群体运动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性破坏的谴责。日瓦戈医生或帕氏们心灵孜孜追求的,是普希金在《奥涅金的旅行》中所向往的:“我现在的理想是有位女主人,我的愿望是安静,再加一锅菜汤,锅要大的。”他们渴望生活其中的社会能够“以善为善”、“以善引导向善”;他们醉心于对于“生命的谜,死亡的谜,天才的美,质朴的美”的探索和追问。让他们感到压迫和恐惧的,他们极力厌恶、躲闪的,则是老辣的政客们和不成熟的政治狂热者们雄心勃勃的、被当做激情工具的政治狂想,“天地间那些琐细的争执,重新瓜分世界之类,对不起,这完全不是我们的事情”。
这是追求心灵宁静、渴望享受平凡生活美丽的俄国普通知识分子、一切普通知识分子在这个任由强势政治势力逐鹿蹂躏的社会上无奈却执着的灵魂追求。
但是,像日瓦戈医生那样的俄国普通知识分子尽管心灵深处深深向往平凡生活的宁静,对于沙皇专制政权强加给他们的身心折磨,他们充满着较一般民众更加刻骨铭心的深恶痛绝,他们较一般民众更加渴望、更能理解社会变革包括政治革命对于大众福祉的意义。“多么了不起的手术!巧妙的一刀,一下子就把这多少年来发臭的烂疮切除了,一下子就把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奉若神明的不合理制度判处死刑。这种无所畏惧的、讲求彻底的精神,是我们固有的民族精神;这是来自普希金那种毫无杂念的光明磊落和托尔斯泰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从日瓦戈医生与其岳父——一位博学的老学者、旧贵族的这段对话中,不难阅读出处于革命与战争环境中的日瓦戈医生对于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微妙态度。这种态度和心路历程,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几乎如出一辙地重演着。
然而,与所谓红色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心路历程不同,瓦戈医生尽管一度对革命充满激动肯定,但他终究未能从“幼稚的民粹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或无政府主义者”而“成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或任何颜色的革命家。相反,他终生保持在自己那种“不成熟”的、对平凡生活之美的思考和迷惘状态,即便将其在碱水酸水中泡上十遍八遍,他也不会成熟起来,他也不会成长为像拉莉萨的丈夫那样历经磨难修成正果的坚定革命者、事实上的被革命异化者。拉莉萨那个有多个化名的革命家丈夫的信仰是真诚的,他相信自己找到了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和人类理性追求的目标,并在为此奋斗的革命活动中变得坚强坚定。这种坚强坚定往往被认同为人生的成熟和信仰的执着。然而,恰是这种所谓的成熟和执着,使一个个信仰者成为偏执的、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强大控制力和杀伤力的____。
应该为日瓦戈医生庆幸。他未能“成长成熟”起来,他一直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的人存在——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被外物异化者,多出了一个正常人,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这段对话暴露出,日瓦戈医生之所以激动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是因其将革命的精神驱动力理解为“俄罗斯民族固有的无所畏惧的、讲求彻底的精神”,理解为“来自普希金那种毫无杂念的光明磊落和托尔斯泰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遗憾的是,革命不是这般面目,革命未能满足日瓦戈医生的自作多情。
其实,从这段对话以及日瓦戈医生接下来的思索中,已足以猜测出他此后的种种遭遇。“最了不起的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要建立新世界,开创新纪元,他一定要求首先清出相应的地基,他会等待着旧的世纪先结束;他在动手创建新世界之前,先要左顾右盼,要求这个条件,要求那个条件。可是现在,您瞧,一下子就行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是历史的奇迹。”“不用事先选择良辰吉日,而是碰到什么日子算什么日子,就在电车在城里来来回回跑得最紧张的时候开始。这是最了不起的,只有最伟大的事业才这样不讲究方式和时间。”
帕氏或日瓦戈医生尽管在赞叹中似乎不认同老一套的建立新世界新纪元那种讲求条件、讲求左顾右盼、讲求良辰吉日的方式,但纵览其一生的言行,他们心灵深处恰是如此这般传统秩序和规则的坚持者,是理性的条件论和环境论者。这种表面保守消极的精神,恰恰是与每一次激进却庸俗实用的革命相对立的理想主义精神和高贵气质。即便革命这个词汇并非帕氏所厌恶的,那也只是人类心灵的革命,以善引导向善的道德的革命,以每个人都能够平凡诗意地栖居在和谐安宁世界为一次享受过程的革命。于是,其在社会革命和变革环境中的灾难早已被天性注定。
当一些政治势力囿于政治意识形态目的将《日瓦戈医生》作为批判的武器时,他们其实已经成为帕氏人生理念的反动,已经成为帕氏所要极力逃避、躲闪以及憎恶的那种破坏了平凡生活之美和心灵宁静的强大势力。心灵中存有安宁和谐追求的知识分子追求安宁和谐而不得,他们一定渴望改变;当政治势力以此为借口和工具唆使甚至诱拐人们投身____,他们已经成为渴望宁静和谐的人们的敌人和摧残者。
不妨设想一下:当那些被另一种颜色的政治意识形态左右着的政治狂热者、帕氏赞美者持戈矛背火枪走上街头发动了一场革命并获得胜利,作为胜利者,再次阅读帕氏笔下关于革命动荡和战争破坏性的描写,不知他们该对帕氏如何重新评价?当我们为一个世纪前帕氏对于革命和战争残酷的描写高声叫好时,为何还要在今天欢呼强势集团发动的一场场杀伤力更大的现代化战争呢?而且这些战争就在眼前血淋淋地上演着。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相对蒙昧时代的残酷革命和战争固然是破坏性的,发生在今天相对文明时代的流血革命和战争,不管它们被染上何种颜色,都注定更加罪不可恕!
无法理性的人生如此吊诡!
另一种颜色的政权新主是否会在改朝换代后,以与其曾经的革命对象相同的手段对待帕氏呢?
肯定的!投掷石块者和顶礼膜拜者总是同一群人。中外历史为此做了冰冷的注脚,人类文明史正是在那些坚持人生真善美追求、不识时务、永远都无法“成熟成长起来”的思想家们的血泊中艰难前进的,在任何颜色的政治革命和政治变革者眼中,他们注定只能作为革命和变革的对立物、批判对象,以消极保守、落后腐朽的面目艰难存活,在来自左右的双重打压下,用鲜血为人类谱写一曲曲壮美的生命哀歌。这些处处被逐的“丧家之犬”,才是人类各个族群中最伟大的探索者。
今天中国社会中那些将帕氏作为反意识形态勇敢战士的帕氏崇拜者其实未曾读懂帕氏,迟早有一天,他们中间那些能够回归灵魂宁静的思考者将发现,他们因需要而崇拜的偶像会让他们尴尬、惭愧。
“啊!有时候多么不想听这种毫无趣味、毫无意义的人类的高谈阔论,沉醉于似乎默默无语的大自然中,沉醉于不声不响的、艰苦的、长时间的顽强劳动中,沉醉于静静的、香甜的梦境中,沉醉于美妙的音乐和因为心灵充实而无言可说的、轻轻的心灵接触时的宁静境界。”
在帕氏那里,任何强势角逐的理论都毫无价值,只有生活之树常青:他所孜孜以求的,是人类在平凡生活中的和谐相处,共享美好生活,而非将人群分为白色或红色、先进或落后、保守或激进。帕氏嘲笑,政治狂热者头头是道的理论体系不过是为了掩盖他们心灵的空虚、对平凡生活之美感受的天分缺失。人们生活其间的社会,因为颜色不同但均标榜自己“灿烂辉煌伟大”的辞藻而变得空洞和令人讨厌。
正像卡尔·波普尔质疑某些主义为人类设计了终极奋斗目标从而有绑架、胁迫人类的嫌疑一样,帕氏也从不赞同任何一种为人类设计终极奋斗目标的政治理想。在他看来,人类没有终极目标,人类生活之美,在于用宁静的心灵享受平凡生活的这一天、这一刻。
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3
读《日瓦戈医生》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离生活已经很遥远了。读书被自己异化为追求速度,不求甚解,忽视过程,最终也没有得到结果,这真是莫大的悲哀。失去了从前那颗敏感而温厚的心,怎么也想不起了自己。这之后便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读书,反思生活。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即使苦难心里也该开出花来啊。
小说作为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人个性的某种展现。小说这种形式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自由,毋庸谈内容。之前重视理论专著,而对鄙视小说的心态,在优秀的小说面前也逐渐消退下去。即使是学术也应该紧贴地面,况且我们还远未谈及学术,对生活有更多厚重的感觉,根才能扎的更深,人生才能活灵活现。
日瓦戈医生生活的时代,是苏俄革命。白卫军,红卫军,谁代表革命,谁都无法代表革命。文中科莫罗斯基在评价史特林可夫和他自己的时候,说到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史特林可夫,拉娜的丈夫,高尚,纯洁,崇尚革命,却没有出路,不会成功。另一类人是他自己,丑陋,现实,却能处处成功。他忘记了,这世界上还有第三种人,日瓦戈医生,不极端,不完美。我对他们的感情是复杂的,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这世界上是有完美的善恶,但是我害怕追求极致,因为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灵,包括自己引以为傲的理想都有某种意义上的强加。
史特林可夫,一心向往革命,希望能改变周围身边人的命运,他是真的相信革命可以让人变得更好啊。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拉娜曾经是他的梦,他的生命,但是在得知拉娜真实的情况后,他的梦开始破碎,直到婚后的拘谨,这一切他都想逃离。抛弃拉娜的那一刻,他也决定丢掉自己,投身革命。在与白卫军的一次较量中,他烧掉了整个无辜的村庄,如果这是革命的话,无论如何我也无法理解。善良的人怎么可以罔顾无辜的生命,也许我们会说战争本来就很残酷,这一点我承认,革命无法保证平民,这是在革谁的命,怎么搞到最后变成了自己革自己的命。这是不是社会和个人的悖论呢。其次,一个善良的人却变成了一个滥杀无辜的人,这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他真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不怀疑革命,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惜忽略过程,忽略自己的思维,让自己跟革命融为一体,最后他还是死了,这算不算讽刺。科莫罗斯基也死了,可是他一生风光,左右逢迎,享尽好处,在我看来他死的也值了。他是非常让人厌恶,特别是他对拉娜做的一切,可是他又有什么错呢,虽然可恶但是他是爱拉娜的呀。不然最后为什么还要去找拉娜,大可以一个人享福。他市侩却真实,仔细想他错在哪里,想不太起来,恨不起来,也不喜欢,所以说复杂。你以为我们不是科莫罗斯基吗,在生活中我们大都选择了做科莫罗斯基,因为科莫罗斯基是最有利的生存之道。我们需要史特林可夫这样虔诚的信徒,是他觉醒了我们的良知,但是我们多数人不会去做这样的信徒,甚至会合力杀死他,即使他是为了我们的利益,我们怕死,我们还是选择爱自己,选择合流。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有多高尚,想想如果自己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不是有胆量反抗,有毅力捍卫理想。
桃尼的父亲在自己的房子被红卫军以人民的名义收走,无路可走时,气愤地说“I am one of the people”,非常震撼人心。对啊,他也是人民的一部分,但是谁来保障他的权益。革命中无人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是革命的悲哀,也是人的悲哀。社会自身发展有其运行的规律,人的每一次变革都会以流血收场,不管以正义之名还是非正义之名,革命是要牺牲人的,特别是个人,不革命不行,这是人与社会的悲哀。再来谈谈这场革命,少数人的不满和欲望,引导了多数人的革命。以人民的名义反人民,最开始是打着自由的旗号,最终却被机械的革命所替代,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自己。革命是少数人的权力游戏,而多数群体却被设计,带入进了革命。这其中不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真正的想为国为民做好事的人,但是革命不是搞理想,没办法理想,很容易被争权夺利的少数人利用。群众一般对革命的态度是暧昧的,革不革命都要过日子,打不打仗,都要过生活。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个人生活,而且他们也是社会的主体,老百姓对革命比较麻木,因为他们是远离权力斗争之外的。当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没办法维持下去的时候,人民就开始觉醒了,他们要面包不要革命。书中一幕,军官慷慨激昂地要求士兵去抗击德军,保卫国家的时候,一个农民样子的士兵反问的了一句这是你的国家吗,军官说是,之后他被一个模样很老的兵杀害。滑稽是吧,一点也不滑稽,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是指利益即得者。不管换谁领导,该种大田的还得种大田,谁来做都得吃饭,如果没这帮务实的人过自己的日子,大家都去闹革命,那我们只能集体饿肚子了。种大田的人谈不上可爱,也说不上可恶吧,关键是底层盲流最终成为了谁手中的剑。
接着讲这世界上的第三种人,日瓦戈医生。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不是很喜欢他,觉得他太自我了,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国家没有责任感。接着看完了小说,才能比较清晰地看到他,发觉之前存在误解。日瓦戈既不革命,也不投机革命,不选队伍站,那就没得大树靠,没得大树靠,就只能靠自己。话说的比较口语,也就是异端,不随大流,就是异端,没有人保护,也保护不了别人。令人惊叹,在这种情况下,人还可以坚持写诗,在这种情况下人还能保持自我,这是怎样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忍受苦难,在心中开出花来。日瓦戈医生有先天性的心脏病,最后也死于心脏病,小说里,拉娜走后,日瓦戈的心薄的像一张纸,日渐衰弱,是不是也有某种暗示。
日瓦戈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诗人,这本身就是矛盾,理性和感性的矛盾。革命出现时,日瓦戈是支持的,他说到多么伟大的手术啊,一下子就切除了毒肉块。沙皇被杀时,桃尼的父亲万分悲痛,日瓦戈低低地说了一句也许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吧。可以看出日瓦戈开始是支持革命的,当叶戈拉夫,日瓦戈同父异母的弟弟问他为什么不加入革命,既然他的政治主张是支持布尔什维克党的,日瓦戈很自然地回答很简单因为要生活。比起所谓的主义和革命,他更爱生活,自己的生活,他表达了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在叶戈拉夫看来,这是危险的,在当时也是不合时宜的,命都可能没了还要生活做什么。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却是奢望,也是异端。他要求人的权利,但是大家没有权利,也不能有权利,也不敢要权利,所以要写诗,在诗里是快乐自由的。看的多了未必是件好事,看的多了要求也多了,要求多了就痛苦了,但是不要求又不行,因为这是人而为人的底线。日瓦戈对自己还有要求,还有期待,如果一旦找不到自我,没有了自我,他的生命也没了意义。即使像猪一样悲惨的生活,也无所谓,拉娜走后,日瓦戈的生活混沌无常,作息颠倒,经常在饥饿和死亡边徘徊,写诗让他还有一丝气力。
日瓦戈需要逃走,因为他的言行已经被注意了,他们逃到乡下。种土豆,穿麻布,诗人般的宁静。去图书馆,再次遇到拉娜,他们结合了。也许只有在性爱,身体接触中,他们才能忘记痛苦。爱让他们想把彼此揉进自己的生命里,性,精神与肉体的交合。一直对性比较忌惮,避讳,直到看了《失乐园》,明白了性灵和肉体。性,是灵与肉的结合,因为害怕失去最美好的东西,而要通过一种方式去占有。开始我不明白桃尼那么好,为什么日瓦戈最爱的不是她。也许拉娜让日瓦戈看到了自己,残缺,抗争,自我。拉娜不完美,却是日瓦戈的女神,就是这点苦难更显得她的高贵和不屈,也许日瓦戈爱的是这个吧。多好的桃尼啊,可惜他们是亲人是朋友,是绝配却不是情侣。因为桃尼,我不喜欢日瓦戈,虽然某一刻日瓦戈决意和拉娜断绝关系,为了不负妻子。我在不满什么,现在想想应该是这样的。桃尼好,好在好妻子,好母亲,好朋友,我说她好是站在社会制度化的想法上讲的。因为觉得她好,所以不喜欢日瓦戈和拉娜。但是我忘记了,日瓦戈喜欢什么。日瓦戈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父亲,丈夫。可是这两者多么矛盾啊。我们现有的想法都是先责任后自己,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结构化的社会是有其内在的秩序的,如果每个人都像日瓦戈一样选择,就要乱了套了。他是个异类,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对婚外情之类之类的诸多限制了,扯远了。日瓦戈刚拒绝完拉娜又后悔了,正准备回去跟拉娜说明的过程中,被白卫军劫走了,因为他们需要医生。非常好笑的一句话,哪里有白卫军,犹疑不定的诗人,隐私,哪里就是前线,这里不再展开。
日瓦戈在军队中,思念的是拉娜,她的爱人,从军队中逃跑也首先去见了拉娜。躺在病床上,日瓦戈担心起来冬妮娅,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爱他们,出于亲情,他爱拉娜,出于爱情,出于爱自己。对于桃尼,他万分痛苦也万分愧疚,也万分想念,但还是选择留下了陪拉娜。他终究没有成为我们要求的日瓦戈,而成为了他自己,即使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在社会的自我和个人的自我中做出了选择,即使痛苦。所以我对他谈不上喜爱,说不出的感觉。
拉娜走后,日瓦戈的精神和身体都迅速地垮掉了,因为在选择和拉娜在一起的那一刻,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拉娜是他最后的底线。底线没了,意义也迅速地消散了,只剩下迷迷糊糊的诗。他是没办法和科莫罗斯基一起出逃的,去找桃尼,没有理由也没有脸去找,找到了又能怎样,还是痛苦,只要知道他们平安就可以了。所以直到最后一刻,日瓦戈还是选择了忠于自己,我不想用自己的价值观粗暴地说他对,还是他错,因为简单的对错是不负责任的。
最后,在大革命的背景下,作者利用不同类型的人物,探讨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追求理想的史特林可夫,追求现实的科莫罗斯基,追求个人的日瓦戈,社会再现实,再残酷,日瓦戈也以一己之身保留了最后的领地——自己,因为灵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灵和肉是共存的。这场个人和社会的战争,远没有结束,远没有完胜完负,社会和个人就这样子残酷而现实的存在着,我们可以选择做不同类型的人,但其实我们谁都没逃脱这个社会,因为我们都是棋子,可是仍旧可以保持温暖的内心,如果你愿意。有所为,有所不为,看透不全看透,才能在超越和现实间寻求到幸福。
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4
一开始读这篇作品的时候因为太多的人物和故事交错很难读下去,但是渐渐主人公越来越突出的时候,便找到了一条主线,开始有了头绪。这真的是一本史书,记录了一段真实的社会历史。作者通过对日瓦戈这个线索,不仅仅进行叙事,还展开了对社会,政治,人生,理想,文学,哲学各个方面的描写。而其中最出彩的部分要数日瓦格和拉拉的对话。他们的爱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与相互的理解上,所以只有在同拉拉对话的时候医生才可以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讲出来。 拉拉在少女的时候经历的一切突然让我想到了蒲宁笔下的《轻盈的呼吸》里面的奥利娅,她们都在懵懂之间变成了妇人,她们的生命都在那一次变得复杂,她们活在无尽的内心的痛苦与折磨之中。但她们的结局截然不同,奥利娅遇到的军官因为嫉恨卑鄙地对她开了一枪,而拉拉遇到的科马洛夫斯基虽然卑鄙却一直在帮助拉拉,不知道是否是在寻找良心的安稳;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因为拉拉更加勇敢地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从一开始就坚信,拉拉是不会倒下的。所以我摘抄了这样一段话:“霎时间,生命的意义又展现在拉拉面前。这是她领悟到,并叫出所有事物的名称来,如果她力不胜任,那就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养育后代。”----拉拉是如此地努力地热爱着生活。 还值得我们去品味的是拉拉,帕沙,冬妮亚还有日瓦戈的爱情。拉拉和帕沙,冬妮亚和日瓦戈的爱情很相似,仿佛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连在一起了,拉拉觉得帕沙那么倾心于自己,自己应该把一生都献给他,而日瓦戈在和冬妮娅在一起的时候,对她充满了神秘的向往与爱慕。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拉拉很爱帕沙,帕沙更爱拉拉,小说有这样一个触动我内心的片段,是在他们结婚的时候,蜡烛举的高的人就会主宰以后夫妻的生活,“为了帕沙的幸福,拉拉宁愿牺牲自己的前程,于是她尽量把蜡烛举得很低,不过还是没有用,因为不管她怎么想办法,他的蜡烛总是比帕沙的高”。
我是这样想的,拉拉想让帕沙主宰自己的生命,她想用自己的生命去爱他,可是帕沙更爱她,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一生都在仰望拉拉。
好感人的瞬间。日瓦戈很爱冬妮娅,冬妮娅更爱日瓦戈:冬妮娅在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挣扎之后终于生下了儿子,“父亲儿子—他看不出在这轻而易举取得的父亲身份当中有什么值得骄傲—最重要的是冬妮娅”“全部的不幸在于我爱你可你却不爱我。我竭力寻找这种论断的意义,解释它,为它辩解,自我反省,把我们整个的共同生活以及对自己的了解都逐一回忆了一遍,但仍找不到起因,会想不起我做了什么才招来的不幸。”而我,一向看重爱情的唯一的我,也不得不赞叹他们之间的爱情,赞颂他们每一个人。 看到冬妮娅的一生,我突然想起了徐志摩身边的张幼仪,很伟大,她们都用自己的一生为一个男人营造了一个家,一个家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有这个家的支持。当然我觉得她们都很可怜,尤其是当我读到冬妮娅的那封信的时候,更是觉得她是承受了多少痛苦呢?这个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可我爱你呀,唉,但愿你能想象出我是多么爱你!”冬妮娅说“我诞生于人世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单纯并寻找正确的出路,而她却要使它变得复杂,把人引入歧途。所以,冬妮娅像张幼仪,而拉拉就像林徽因。很值得庆幸的是,日瓦戈曾经与拉拉热烈地爱过,而不像徐志摩和林徽因,只有默默的爱恋。 日瓦戈与拉拉的谈话中有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我觉得,我只会强烈地,极端地,发狂地嫉妒低贱的,与我毫无共同之处的人。”“我不爱没有过失,未曾失足或跌过跤的人。她们的美德没有生气,价值不高。
生命未向她们展现过美。”两句短短的话就诠释了爱与嫉妒。说的多好啊,嫉妒,我们始终不明白,我们经常嫉妒那些与我们毫无共同之处的人,甚至低贱的。真正高尚的人,我们有的更多的是敬爱。同样的,我们经常会去爱那些有故事的人,甚至是有苦难的人,就像《白痴》里面的公爵爱上了纳斯塔霞的苦难。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世界创建的时候没有任何可遮掩的,我们现在在它的末日同样一丝不挂,无家可归。我和你是几千年来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世界上创造的改造的不可胜数的的伟大业绩中的最后的怀念,为了悼念这些已经消逝的奇迹,我们呼吸,相爱,哭泣,互相依靠,互相贴紧。” 以日瓦戈的一片随笔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每个人生来都同浮士德一样,渴望拥抱一切,感受一切和表达一切”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应该提起笔,把我们心中的一切都表达出来。
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5
《日瓦戈医生》这本书买了有将近两年的光景。
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三周的时间整体看完,还有许多看的不是很细致的地方。从刚开始的枯燥到近来阶段的爱不释手,很多章节都勾起了反复阅读探究的欲望,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感触。
如果生命是一场修行,你我皆是历史的演员。
不同的是,有人拿到的角色是光芒万的英雄。更多如你我是如蝼蚁一般在历史弄潮中被辗轧的芸芸众生。我们自认为的抗争,往后几十年看来,终究是被历史裹挟这前行。
俄国的社会主义启蒙的比中国早,这本书首版与1957年,在书中却很早看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____-文化肃清的身影。跨越种族,边界,历史总是那样真实的不可思议的相似。
赤诚如日瓦戈医生,向上积极如拉拉,睿智深沉如安季波夫,在他们的不甚长的一生中,都有各自的高光时刻,结尾都是那样暗淡收场,令人唏嘘。在社会的大浪潮中,终归有很多的得非所愿。
日瓦戈青梅竹马的妻子,一见钟情的拉拉,少女时期失身的拉拉,新婚的拉拉,丈夫从军时期的拉拉,从军为护千里寻夫的拉拉,得知丈夫被俘(生命破灭)时的拉拉,回归家园的拉拉与日瓦戈,踏入各自人生轨道的拉拉与日瓦戈,日瓦戈第二个孩子诞生,日瓦戈居家迁移而自己却留在了俄国……拉拉与日瓦戈医生重逢度过人生中短暂而幸福快乐的时光,拉拉被骗,安季波夫自杀……日瓦戈医生又婚,生下两个孩子/拉拉生下第二个孩子……拉拉失去自己的孩子……日瓦戈医生心脏病失去……拉拉不知所踪……拉拉第二个孩子颠沛流离……,历史在下一代中继续前行。
我们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贡献者自己的能量,用尽自己的一生,却感受不到时代汹涌的变化,被迫或主动的裹挟这前行。《日瓦戈医生》作者用宏大的胸襟,生动而又细致的刻画了在社会主义浪潮中,俄罗斯民众各个阶层子民真实的一生。那里有我们爱着的人,追求者的我,而生命的终了,我们一如既往的又全回馈了生活,不留下任何痕迹。在历史前行的步伐中,除了生命的少数几个人,没有人关心你来自何方,而又归于何处。最终所有的不过是归于尘土。
但活着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独有的,是自己唯一可以掌控的,所有的外界都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被摧毁的,内心是被无限珍藏的。
曾经少年的自己无比喜欢具有毁灭气质的美好事物,一如梁祝,一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日瓦戈医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更复杂多重的一面,我们的生活并非非A即B,它有着更多的不确定与多元化。的确在我们的生命中有那样一种感情是不可替换的,给她不可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却是可以继续往前的。
在前行中,不断有人加入,不断有人离开,不断有人守护,不断有人背叛。我们的生命从来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在历史的齿轮中随着历史的浪潮不断踽踽前行。而难得是,我们更多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活,过完自己独特不圆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