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
罗生门从故事里和讲故事的人两个层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事情,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诚实,每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谎,可以出卖别人,可以不顾一切,切实的让我感到十分的恐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方便大家学习。
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1
超可怕的,一个人看我真的是只能靠吃薯片让自己从影片中抽离出来……
也是一部讲座上老师推荐的电影,但具体背景我已经记不得了也懒得去翻笔记
看片子时,我的情绪从前二十分中的无聊到中间的恐怖再到后二十分钟的思考,不停在变。我最怕电影中特写眼睛的镜头,超怕,而这部片子中,眼睛的镜头既多又深刻到位,还大多都是在憎恶、害怕等这些场景中运用,我就更是招架不住了,只能一个劲儿的塞薯片。从四个角度来讲一个故事,每个角度都很真实生动。但最后片子的开头和最后将落脚点放在人性的自私上,我自己觉得好像这个落脚跟整个故事不是特别的合,虽然好像也能说的过去……
自私应该是事前的动机,因为自私而做出了损人利己的事情,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片子中大概只有砍柴人算得上是自私,因为自私的想要将匕首换成钱而偷走了匕首,而强盗、武士和妻子应该不能全然用自私去评论。片子将落脚点归于自私是因为三个当事人在事发后均选择了用谎言来掩盖事实真相,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说法。问题就在于这些都是事发之后的事情,在武士已经死亡,结局已经酿成,他们在逃避自己过错,武士和妻子在为自己的懦弱寻找借口,强盗在为自己的“名声”及杀人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这些,用自私来概括似乎并不太妥当。而若是归于片头的那些耸人听闻的形容词:骇人听闻、这么多年没见到这样的事情、不敢相信人性,也是有点过了。
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2
《罗生门》1950年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是日本京都 的正南门。滂沱的大雨,破碎的牌匾。黑白影片朴素的画面更显沉重。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一起案件: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他们叙述案件的事实的过程中,都把人性中恶的成分都省略或者美化了。使案件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而目击证人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因利益牵扯其中,也没有道出其中真相。
这是一起凶杀案件,真相因各自所需要掩饰的软弱被自私、虚伪所掩盖了。但是把案件中有关的人的说法全部综合起来,它已经向事实的真相靠近了。这就好像是盲人摸象一样,个人的观点与看法是碎片,是事物的部分,因而免不了片面,只有把大家的观点看法综合起来,那才能拼成完整的大象。
同时,要再现事实真相,只能是局外人,没有利益牵扯其中的人才能更客观地叙述某一件事实。同时,每个人又受到各自的学识、阅历等影响,对事物的观点看法肯定是深浅不一的。即使最客观的人,他们也免不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意识,其笔触不可避免地带有褒贬意识。我们的历史,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记忆,当这种个体记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去它是不是历史的本来面貌?我们能相信的只能是这是着一历史事件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完整的在现原来的面貌。
要能真实而全面再现历史,它需要的是集体的记忆。这是我们所缺失的。现在是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对某一事情发表各自的观点。即便是有人想刻意隐瞒恶的、软弱的事实,现在也已经很困难了。已经有了集体记忆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有条件去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事实与真相。
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3
黑泽明的片子之前仅看过《影子武士》和部分的《七武士》,可是当初不习惯他的风格,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前几日,朋友推荐《罗生门》,看完之后,远超过我的期望。
《罗生门》介绍的是一个杀人犯的案子,由当事者和见证人分别讲述,但每一段叙述都各有出路。这都是由于人性的劣根性,为了自己利益一方,强行把真相隐藏,篡改,使得事实变得更曲折和模糊。尤其当看到真砂请求污辱了她的强盗杀了自己的丈夫道出的理由使我很吃惊,首先无法理解她的道德标准,她的荒谬的道德标准站在了伤害过她的劫匪一边,她既不尊重自己的合法丈夫,更没有起码的自尊心;其次,怎么能做出如此残忍的决定,她到底将丈夫置于何种位置,将劫匪尤其是自己置于何种位置?或者讲每个人都是卑践的,每个人在他人眼里都是卑践的,人与人之间奇怪的偶然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转瞬又恢复了冷酷、仇视的本来面貌,所以,在片首,两个局外人总是反复道“这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黑泽明的这部成功的描述人性的片子得益于芥川龙之芥的好手笔,但是这部电影在拍摄技巧上也颇为成功。
它不拘于传统,四个人在衙门接受调查,并不存在审讯人及相关的府吏等等,只一个敞开的院子,四个人轮流跪在地上自问自答似的串连起一个故事,它省去许多似乎看起来很重要的布景,然而,在黑泽明的电影里明显的可以看到,他主旨不在于怎样的一个故事,而是人本身,是每一个人的人性本身,极近的镜头放大一个人的奇怪的内心世界。所以,它非传统的叙事,而更类似于在自言自语一些关于哲学的问题。
总是来讲,《罗生门》是一部比较完美的电影,最欣赏的一点,毫无废话,也没有多余的细节,但是故事过于简单,观点也太明显,但是远不像《影子武士》和《七武士》看起来那么压抑。
另外,我有点奇怪的是,真砂怎么没有眉毛?还是那个时代女人流行把眉毛剃光?
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4
最近不是很忙,看了许多历来被世人奉为经典的影片,有很多确实不错,也许电影拍成那样才算是真正的艺术。
日本老片《罗生门》故事结构简单,人物也就那么几个,可看完后让人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只有影片看到最后才会明白影片一开始和尚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对白,“这次让我可能丧失了对人类灵魂的信心,这比强盗,比战争,比瘟疫,比天灾饥荒还可怕”
影片从故事里和讲故事的人两个层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事情,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诚实,每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谎,可以出卖别人,可以不顾一切,切实的让我感到十分的恐惧。
影片的另一个角度是表面上十分温顺软弱,动不动就泪流满面的年轻少妇,在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时面目却是那么的狰狞,内心活动的变化是那么的丰富,说谎趋炎附势,甚至比强盗和他丈夫更狠毒,中国的一句话“人心隔肚皮”也是颇有道理。
无论是强盗,武士,年轻少妇,樵夫,还是巫婆甚至虚构的鬼魂没有一个是诚实的,彼此间是信任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露出虚伪的外表说谎欺骗,让人内心感到恐惧,甚至那种恐惧超过任何的恐怖片带来的可怕感。
只有在影片最后大雨停了,外篇露出了光明,当樵夫承认了自己的欺骗,抱着捡到的婴儿走出罗生门时,才看到人性残留的温存和善念,也许这也是唯一的希望。
罗生门有感范文400字5
看了黑泽明编导的电影《罗生门》,虽然是一部黑白的电影,但是影片给人的感觉震撼很强大。影片描述了一个武士被杀死的原因的场景,分为了四个原因叙述,虽然最后一个故事在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里是没有的,但是给人的震撼还是同样的强大。
一间破庙,一场大雨,一个牌匾,一个故事就这样的呈现出来了。其实,看了这部电影就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人性中存在赤裸裸的软弱与谎言,但是又为了生存,在现实生活中就能什么都不管。影片中的人物呈现了自己的人性的软弱以及一直在掩饰自己软弱的行为,而这样的软弱或许就是一种“恶行”。让我想到了史铁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没有绝对的真实能在叙述中被还原。”这句话,我觉得是真真切切的可以形容这部电影。或许,有人会认为,适当的谎言也可以成为人性的救命稻草。但我觉得,人都只是以为自己是诚实的,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人的内心都会有软弱,于是就构筑了每个人企图用谎言展现的幻象。事实只有一种,但是眼睛会有很多双,每个人都不能妄想自己可以完美得活在别人的眼里。也许人的谎言是为了掩饰人最卑微的那一面,我们讨厌这个世界的谎言,但却又不得不生活在这样的充满谎言的社会里。人性,谎言,理解,信赖,贪婪,懦愚,胆怯,责任,希望,真相,到现在这样各执一词的人和事还在发生,应该也不会结束。污浊的雨,撕裂云层的光芒,狂妄的笑声,轻蔑的眼神,崩塌的悲鸣,矛盾的哽咽。
人类站在世界中一个卑渺的角度,以混浊的眼吸纳,用幽暗的心转换,继而自污浊的嘴吐露,世界早已不是那个世界。向来没有什么善与恶,有的只是利己的本能,世上没有人可以逃脱。甚至于享受道德至高的砍柴人、唯唯诺诺的和尚,莫不如是。
当然,这个影片在批判人性的同时,影片的结尾由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儿来代替一个毫无生机的死尸,不仅仅是在影片里留下了一个悬念,同时也是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一个悬念。告诉了我们,生活中其实还是存在希望的,人性有软弱的地方,人性有缺点,但是只要有希望的生活,我们还是有机会去克服这些软弱的地方的。
你说你看到了一个苹果,我说我看到了一场焰火,到底我们谁看错真的不知道,我们只看到了我们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
罗生门下了一场雨,洗涤了人间的罪恶与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