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着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1
老子真是我国辩论哲学的鼻祖,他的《道德经》充满了辩证法。世人认为《道德经》提倡无为之学,实际上他是为了有为而提出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君不为,民才有所为。汉文帝与汉景帝尊黄老之学,实施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老百姓安居乐业,财富迅速积累起来,才有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则南征北战,把财富都耗尽。可见无为并非不为,而是君不为,老百姓就能多为。
《道德经》强调要尊重自然法则,顺势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规律,规律从自然而来,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人才能有所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认识。教育也是这样,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道德经》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师更多地施教于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体会,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以朴素的辩证方法论来审视世界,审视人生,多次强调“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一个人要踏踏实实做事,不求华丽的辞藻;做了一点事,不能居功自恃,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许多人犯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遇到一点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经》以辩证思维来审视人生的祸与福,所谓“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顺利的时候要想到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读后感m.simayi.net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道德经》还告诉人们,有一点是可以避免因犯错误而招至祸害的,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知足常乐”。“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祸往往出于贪婪,现在落马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为贪婪吗?
《道德经》最后一章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实可信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辞藻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识的人不卖弄,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的人,其实不一定有知识;自然法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伤害;高尚的人的准则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别人争夺。我想我们应把它作为座右铭:不听华丽的辞藻、美丽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谦虚谨慎,为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2
《道德经》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其思想之深邃、精神之崇高令人印象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个人对其中的一些内容产生了一些想法以及疑问,由于我的文学功底较差,难以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因此在这份笔记中记录下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和大家进一步讨论,并得到解答。
在第八章中,提到了“上善如水”,老子认为水具有崇高的美德,与世无争,既能滋润万物又能净化污秽,是符合“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而为之,老子忽视了水凶猛狂暴的一面。洪水也可以冲垮房屋、毁灭生灵。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思存在的,它们不应该具有主观色彩。在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类似的例子。中国人把不实际存在的龙凤当作是祥瑞的象征;信仰的人认为蛇是“狡猾、邪恶”的代表;进行黑魔法崇拜的人认为山羊和倒五芒星能召唤恶魔,带来一些邪恶的力量。但实际上这些非人的生物、无机物、象征符号的存在本身是完全脱离人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好”与“坏”,“善”与“恶”,“德行”与“恶行”,“节制”与“放纵”,这些标准完全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浸淫在如此的价值观念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厌恶“肮脏”的苍蝇,喜爱“忠诚”的狗,而“脏”与“净”的标准也是人为规定的,“忠诚”在自然界也只是动物群体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镌刻在基因中的“服从”。从这个角度来看,“水”本身的存在也只是一种物质,本来就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色彩,而它作为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受到人的赞美与推崇。我原先一直认为,老子是企图脱离人类价值观念的禁锢,站在一个所谓的“上帝视角”来完全客观地观察人类社会,进而发掘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来规范社会,让社会按照其规律发展下去。而社会发展的前方,不一定是人们主观意义上的“好”或者“坏”,而仅仅是按照规律进行。但在读过《道德经》的一部分之后,我认为我之前的判断是一种人云亦云的错误观点。老子并不是想要完全脱离出来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引导社会走向“平稳”“安定”的道路,因此他的思想依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可以看出,他提倡的是“德行”,“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他所总结出的“自然规律”来引导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运行。但是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作为完全主观的个体,怎么来判断我们总结的“规律”就是真正的规律呢?一方面,我们的意识是主观的,我们认识到的世界也是主观的,规律就像一个黑箱,我们只能证伪而不能证实,即使通过“因”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果”,我们也不能确定我们所推测的二者之间的路径就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规律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类的价值观为导向,其全貌也难以为人们所掌握。以经济学为例,无数计量经济学家针对某一个小的因果问题互相攻讦,然而他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的变量、数据,很多时候做出一个看似“无偏”或者较为让人信服的结果,应用于实际却发现结果和期待大相径庭。“规律”难以琢磨,也难以被发现;而作为“规律”的大统的道,更是难以想象该是什么样的。可能这也是“道可道也,非常道也”的一个原因吧。
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各复归于其根,曰静”。死生相通,万物轮回。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提及人死后该以何种方式去向哪里,只是提到生物都会回到“根”。“轮回”有多种解释,比如宗教中万物的灵魂在身死后要接受审判,作恶的下十八层地狱,行善的进天堂享乐。或者根据一些宗教里“轮回”的观念,坏人的下一次“轮回”会变成家畜为人奴役,或者变成蛇虫只能爬行;而好人则托生到家境富裕的大门大户,享尽人伦之乐。也有人认为,万物的轮回就像“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样,生命形态的变化只是分子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老子所说的“根”是什么?本源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还是虚无缥缈的意识?如果说它是物质,它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源如果是意识,那么万物该如何回到“本源”?
如果将意识和物质割裂开来,从物质上看,“本源”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让我们联想到广袤的宇宙,宇宙诞生于一场爆炸,在漫长的未来里可能也会归于混沌;从意识上看,“本源”是一片空洞的虚无,一切都诞生于此,一切也都终结于此——这让人联想到一些关于人类潜意识的理论,比如人类的潜意识是一张巨大的网络——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难以验证它们是否是一体的。
在其他版本的《道德经》中,第十六章最后一句“没身不殆”的解释依旧是“可以终身免于灾祸”,我还是认为这句话的意义不应该仅止于此。第十六章先是提出致虚,随后提到万物归根,接着叙述只有遵从规律的人“明”公正且周全,然而这些道理与“终身不会陷入麻烦”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我个人有几种猜测。第一,老子希望通过“万物归根”的思想劝诫一些认为人类可以到达“永生不死”的人,希望他们不要为了如此虚无缥缈、不可能成真的愿望付出宝贵的时间,甚至尝试一些危险的药物,“陷入灾难”,然而这种解释的受众群体太小,老子也不太可能为了他们专写一章。第二,“没身”是否可以理解为“身死”?“殆”至麻烦、灾难,“没身不殆”可不可以理解为“即使身体死去了,得道者也不会陷入传统意义上的生死桎梏”,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传承,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永生。
老子对于“静”情有独钟,他表达的“静”,更像是一种历经波折与磨难,在大彻大悟之后得到的心灵上的宁静与一种动态的平衡。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论多么才华横溢、风光无限,在历经岁月之后总是要向着死亡的终点迈进。一个国家不管多么强大,最后都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或许对于老子来说,与其要在大喜大悲中颠沛流离,不如从一开始就保持一种刻意而为之的平静,从而免于过多的波动。老子所观察、总结出的“道法自然”更像是顺从“天意”、顺从自然,而任凭事物自然法展,最后就会看到“万物归根”、生死归于平静。而这份静也不是古板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且在老子看来一定是向着积极的方向稳定运动的,比如有德行的“得道者”能得到更愉悦的人生、更能获得世人的赞同。从这个角度看,老子的思想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见识了周王室衰微、相互征伐造成的生灵涂炭之后,老子仍然因为关尹的恳请而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他并不是想要独自一人超脱于世,将挣扎的百姓和飘摇的国家抛之脑后,而是仍然想要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让世人理解他所探寻到的真理。在我看来,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一个人认清了悲惨的现实,经历了痛苦,终于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真理,却依然愿意直面现实,用自己的思想来修正现实,将世人从苦痛中拯救出来。
虽然我只提到了德经中的两章,但产生的疑问已经很多。真正要透彻理解老子的思想,应该还要联系整本《道德经》,才能进一步把握脉络,不会一叶障目。但由于时间和精力问题,我暂时还不能达到把握整体的高度。希望在今后还能够继续学习,和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探讨老子的思想。
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3
轻轻翻开《道德经》的扉页,我彷如梦回春秋……
函谷忽见骑牛像,心中方明是老聃。
若无一部一言道德天荒破,世事几多尽浑沌?
那令人惊叹的五千言,是一位智者思考的结晶;是一位隐士对后世的嘱托;亦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哲学的成果!
说到《道德经》,中外很多人都曾给其写过书评。譬如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卢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而作为读者的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八十一章、五千字的《道德经》,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以说,它是一部旷世奇书!
它森罗万象,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但是,其中给我思考最多的,还是“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叫人体会到了水的意境、善与德的境界。
的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历来是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恰似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因此,何谓“道”?“水”即是!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却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她,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事事计。人进我退,彼挤我溢,能屈能伸。她,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尽管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但她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再回过头来,品味老子对于水的看法。
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是天地之间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争,养育万物,无所不容,无所不用而泽被万物;水行天道,顺自然,处卑下而不亢,始终如一而勇往直前。
老子以水喻道;以水喻德;以水喻政。以水喻道,说的是道的雄浑而不张扬;以水喻德,说的是侯王的虚怀若谷心怀天下;以水喻政,说的是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而治。不得不说,老子思想的哲学体系是严密的。因为侯王心中有道,就会有德,而后就能依照心中的道与德为政,而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境界了。道,德,政,此三者,是统一的,特点也是相似的,老子找了个最为贴近的喻体,那便是水了。
道如水,德如水,政如水,一国便达到了长治久安的最高境界。水,纯净、透明、如此简单。其实,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是最好的。它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写老子所倡导的无为,是顺应民心的无所作为,是一种简单的为政之道,也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治世之道。
老子说水,他说恒道像水,玄德像水,圣王治国也应当像水。我说,纯净如水,会收获一份纯美的结果;穿过世俗的纷繁,会回到最初的纯净。我想,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在如今的现实意义吧!
“上善若水”堪称我们的座右铭!
一句“上善若水”,使《道德经》更多了几分玄妙外的灵动。水映《道德经》,万古英灵智慧开。俯览人间多少事,至今思圣人,函谷关口,一片紫气东来!
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更是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民族思想之结晶,而《道德经》一书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总结。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话语早已广为人知。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与驾御知识的能力相匹配。说实话,我真的不敢对《道德经》妄加评论,只是喜欢读、喜欢抄、喜欢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读完《道德经》后的一些感受,望与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这是《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似乎老子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大道。是呀!语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时候总显得捉襟见肘,而老子开篇就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文字和语言。正如佛语所言:教外别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几次提到了“婴儿”,比如:“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婴儿,而好多人却不愿意向比自己资历低的人学习,其实这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婴儿不会有任何的定势,所以什么东西都学得最快。学外语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婴儿恰恰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平时总是说“空杯心态”,而这恰恰又被婴儿做到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好多的时候,我感觉老子的智慧与常人的思维是相悖逆的,但细细品味,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屈能伸,韩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够学到东西。这就如佛语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好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选择,因为可以选择的太多,就像电视的频道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个节目。选择太多往往会使人迷惑,以至最后一事无成。太多的时候后,我们需要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人生就如白驹过隙,少一些选择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德经》中几次说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乃生命之源,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水滴石穿”的智慧让我们明白何为“柔弱胜刚强”。水本无形,但把水放到什么容器,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所以水的无形是至形,李小龙截拳道中的“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正好与此殊途同归。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智。 一句“自知者智,自胜者强”蕴含了无尽的深意。《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事实却是:太多的人螳臂当车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所以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的人。
读书之中充满了乐趣,而读《道德经》这本充满哲理的书更是乐趣无穷。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等身之书,可抵百万雄师”,而我觉得,读书要有选择性,同时要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知识的主体是人,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一种交流,读书是一种享受。
道德经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构成和开展起来的比拟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聪慧的结晶。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着过去时期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的祖先,带着本人民族的颜色。等到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或者抱残守缺,固化为明日黄花。
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足轻重的位置,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和儒、释两家一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关于我国社会的影响持久而深远。
道家文化在产生和长期的开展、成熟的过程中,浸透到了认识形态的许多范畴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以及民族心理、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深入的影响,发挥过严重的作用。如今,道家文化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已牢牢地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它充沛表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用不多的字数,论述了道家对事物的产生、开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根本思想。文章大局部言语有些晦涩难懂,在此摘录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首先来共同感受一下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翻开《道德经》劈头就是这一句。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道是可遵照的笼统的运动规律,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笼统运动规律。依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称号,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这种相貌不是原封不动的。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当我们自以为完成了许多人生价值时,老子却说你所完成的价值是真的完成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并不是要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是说: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会;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漠不关心。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是最好的态度。大自然经过漫长的进化,万物之间曾经构成了一种均衡,假如妄加干预,就会毁坏这种均衡,结果不堪想象。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干预。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一样的应该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一个理想的国度应该是这样的:执政者只为人民提供一个平安,公平的自在生息的环境,至于人民有怎样的想法,人民如何停止本人的活动,则完整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在开展。人人都能够有本人的思想,只需不进犯别人的利益,人人都能够做任何本人想做的事。这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充沛表现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家徒四壁,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这句话是说:当一旦得到的东西曾经很丰厚了,就不要得寸进尺,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位置多了,他人就会眼红,究竟是不能“长保”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常常会自豪自大,这样反给本人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胜利,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规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说:最高的善行好像流水的境地。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这与众人积极向上、追求开展的肉体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的位置与无为的“道”相仿。人要找一个优秀的环境寓居,要擅长去研讨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擅长讲求仁道,当政要擅长管理,做事要能充沛发挥你的才能,办大事要擅长选择好的机遇。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群众追求小利小惠,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则着眼于久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素日里注重信誉,注重团结,又擅长把握最优机遇来开展事业。所以一味的“争”是不适宜的,“争”也是需求谐和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缺乏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是说:对深邃的理论研讨有几种态度:最高的境地是,不要以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的理论而已;其次是对它顶礼膜拜;再其次是畏惧它;第四类是不置信他,以至凌辱它。还有的是置信这一说法,但根据又缺乏,有的人则是完整不信那一套。有的人以为这里面藴含着深奥的、极有价值的理论。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时,连普通百姓都以为这是我自但是然的斗争结果,与这深邃的道理毫无关系。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它有时似乎在显现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宏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又或展现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活力。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入的体察,这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察看和一种激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道家文化是一种追求个人绝对自在的文化。道家文化孜孜以求道,所追求的是一种不担负社会任何义务,主张摆脱各种肉体桎梏,以自我肉体为满足的绝对自在。因而,道家之道是一种无为之道、一种反朴归真之道。道家文化是一种以天道来纵容人道的学说,其人道主义带有超理想主义的特征,所推崇的价值观侧重于反朴归真。道家文化的人道深入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审美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