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梦荧0分享

高中物理是由浅入深的,基础没有砸实很难做好综合题目,大题做起来就会很困难,所以学物理不能掉以轻心。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的描述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考系

3、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推论

1、vt/2=v=(v0+v)/2

2、vx/2=

3、△x=at2{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a=gv=gth=1/2gt2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相互作用

一、三种常见的力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

(2)、产生条件:

(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三、力的分解

1、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3、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

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4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

2、两个概念:①、力

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⑤、相对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内容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②瞬时对应③性质相同

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

3、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四、力学单位制

1、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质量(m)时间(t)

力学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

2、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五、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vtx)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F合或某个分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

六、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

1、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

2、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

七、超重和失重

1、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2、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0与F合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0的方向转向F合的方向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一、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

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关于练习在物理中的重要性,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希望同学们记住严老的教诲: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严济慈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做练习对理解物理规律的重要作用;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练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摩擦力既可做动力又可做阻力这一说法,摩擦力做阻力现实中的例子很多,也很好理解。但摩擦力做动力就不那么好理解,这时若能举一个传送带的例子,并能讲清楚,摩擦力做动力这一问题就能彻底解决,真正理解。

二、抓住课堂,提高效率

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分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抓住了课堂也就守住了阵地,同时,只有守住了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所以说抓住课堂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才能抓住课堂?抓住课堂抓什么?一要动脑:即要积极思考让自己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的听思路、听方法,听老师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点,如何破题;二要动手:动手记重点和疑点,尤其是疑点,不仅要记下而且要抓住不放,利用课余时间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三要动口: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时千万不要有害怕答错而不敢开口的想法,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自己的问题就不能被老师发现,问题也就难以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被堆积的问题压跨。因此一定要大胆开口答题,大胆开口质疑,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高一物理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实例,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就只有通过课堂这一途径来解决。例如:高一教材中万有引力一章中有关天体运动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如果我们再抓不住课堂,那么这部分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三、注重实验,培养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我们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获得巨大的动力,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实验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在我们的物理课本中有许多实验,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本中介绍的小实验等。课本中的`这些实验主要是用来验证规律的,但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并做好这些实验,我们的收获就不仅在于验证规律,它同时能使我们发现物理是有趣的,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课本上显示微小形变的小实验,如果我们能动手做一下,并能认真分析一下其结果所反映的内容。那么我们不仅能对微小形变有正确的认识,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所以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努力做好实验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方法。

四、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通常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即讲过的习题、练过的习题错误率却非常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听讲不认真所致,二是不善于总结规律。因此要真正学好物理,除前面提到的要认真听讲外,还要善于总结。

物理题中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在进行总结时,不仅要总结出规律而且要总结出变化,这样才算真正理解,才能灵活应用,才能举一反三。例如在处理力学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问题时,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正交分解法,但在练习中我们会发现,若是三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用三角形法则更简单;再如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减速到零的运动和反向的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加速度不变)运动在求时间和位移时是等效的。物理中类似的规律很多,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发现这些规律,在解题时有意识的进行应用,定能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总之,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可用十二个字来概括:认真听讲,适当练习,重在理解。


    83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