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考普通类2023志愿投档时间+分数段
浙江高考普通类提前录取于2023年7月11日开始,具体各志愿类别的投档时间表详看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宁波高考普通类2023志愿投档时间+分数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宁波高考普通类2023志愿投档时间+分数段
高考志愿投档时间
(一)普通类提前录取
第一段:
第一志愿投档:7月11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1日16:30
第二志愿投档:7月12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2日11:00
第三志愿投档:7月12日14: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2日16:30
第四志愿投档:7月13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3日11:00
第五志愿投档:7月13日14: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3日16:30
军校征求志愿:7月14日上午
军校征求志愿投档:7月14日14:00
军校征求志愿录取:7月14日17:00
高校专项计划及高水平艺术团投档:7月14日20:30
高校专项计划及高水平艺术团录取:7月15日10:00
高水平运动队投档录取:7月15日10:30
地方专项计划投档录取:7月15日11:30
第二段:
第一志愿投档:7月15日14: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5日16:30
第二志愿投档:7月16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6日11:00
第三志愿投档:7月16日14: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6日16:30
第四志愿投档:7月17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7日10:00
第五志愿投档:7月17日10: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17日12:00
(二)普通类平行录取
第一段平行投档录取:
向院校提供模拟投档情况:7月16日20:30
平行志愿投档:7月19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20日16:30
公布剩余计划:7月22日上午
第二段志愿填报:
7月24日8:30—7月25日17:30
第二段平行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7月28日14:30
退档录检结束:7月29日16:30
公布征求计划:7月31日上午
征求志愿填报:8月1日8:30—17:30
征求志愿投档录取:
征求志愿投档:8月3日8:30
退档录检结束:8月3日16:30
2023甘肃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第一次填报时间为6月27日20:00至6月29日20:00;填报批次为本科提前批(A段、B段、C段、D段、E段、F段、G段),本科一批(H段、I段、J段),本科二批(K段、L段),高职(专科)批(P段、Q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T段、U段、V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二批(W段)(民办院校及独立学院)。
第二次填报时间为8月6日20:00至8月8日14:00。提前批次为高职(专科)批(R段),体育、艺术类高职(专科)批(X段)。
五大必懂关键词
分数线
即省控分数线,也叫志愿填报资格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总数按照120%的比例而划定的具有志愿填报资格的最低控制分数。
其特点:
(1)上线才有填报的资格,一般分批次划线,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线;
(2)这个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多于录取人数的20%,必然有20%的考生落选;
(3)达不到这一控制分数线,无法填报得了。
投档线
投档线也叫提档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按照每所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的5%-20%的比例所划定的投递学生档案的最低控制分数。
其特点:
(1)达到投档线方能被投档(含压线);
(2)投档未必录取,因为还要看单科成绩、体检条件、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等;
(3)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当所报6个专业志愿都不满足录取条件时,填报服从则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
投档比例
即投档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招生计划数)之比。为了便于高校择优选拔录取,往往投档人数多于实际录取人数。
其特点:
(1)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一般为105%,即多余出5%;
(2)少数院校投档比例较高,分别为10%、15%、20%,极个别高达130%、150%;
(3)投档比例与录取概率成反比,即投档比例越高录取风险越高,投档比例越小录取风险越小。
招生计划
所谓招生计划,就是院校准备招收学生的人数。由院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报请国家教育部审批备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每年5月底统一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招生计划,结合成绩排序和考生志愿,进行“一个计划对应录取一名考生”的过程。
招生计划分为两种类型:
(1)来源计划,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达的招生专业及人数,又称分省计划;(2)预留计划,包括单独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以及少量的机动计划,录取时调剂之用。
级差分
级差分是指投档后在专业录取时,当第一志愿专业没有录取,后面的志愿专业要提高一定的分数录取,也就是从该考生总成绩里减掉一定的分数后,在按照分数进行排队从高到底进行录取。
其特点:
(1)一般级差分为4-3-2-1或3-2-1-0或5-3-1-0;
(2)第一专业志愿很重要,如果录取不了,后面的专业录取风险越来越大;
(3)尽量选择不实行“级差分”的院校报考。实行级差分制的院校约占40%,我们怎么知道某院校有没有级差分,《招生简章》里有明确规定。
志愿填报四维度
分数
分数是考生能够进入某个学校的基础要素,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选择的院校层次高低,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作为学生,外界做评判的标准就是成绩,成绩好就是学习能力强的表现。但从另一方面讲,高考的分数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高度,如果一个愿意学习的孩子,毕业后经过努力也是完全可以达到他预想的结果,所以分数暂时决定学校层次,不能完全决定未来的层次。
专业
大学很多,并非重点大学才是唯一选择,一般性大学也有自己的强势专业,行业类学校的专业特色就更加明显,在其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度往往也很高。在学科建设上,很多学校特色鲜明。好的大学不一定所有专业都是最强的,就像现在的大学都在走向综合办学,而很多理工类重点院校的文科专业很弱。
专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不一定决定人的职业,但是会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在求职时,面试官通常会问及所学专业,有的专业毕业即失业。
小编在人才市场上曾见到过一个硕士毕业生投了好几份简历都被残忍拒绝,理由是不合适,到底是什么专业呢?我瞄了一眼:考古学。。。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太冷门了。但也不是说要盲目填报热门专业,说实在地,学校的专业很多都有一定的滞后性,社会有什么大的潮流学校就会相应开设一门专业,比如说某个高校开设了一个“小龙虾”专业,且录取后不可以转专业,难道大学毕业后都去养殖小龙虾吗?还有的专业受大环境影响,比如欧美国家抵制和经济危机等,今年很有前景,明年萧条了,后年又鼎盛了。
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能力,还要结合发展前景,选择孩子喜欢的至少是不排斥的专业才是最好。
院校
各校办学时间、隶属关系、办学特点、服务对象的不同,学校各具特色。笼统地来说,作为名校,很多都是历史悠久,办学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待遇也比较优厚,所以师资力量也更为雄厚。一般将985、211及综合类重点大学和具有行业特色的重点学校划为本科第一批,将一般本科大学划分为本科二批,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本科划为第三批,将职业类院校划为专科批次。
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重点考虑相应批次的学校。学校会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与谁同行。好的学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你的同学未来可能也都是各界翘楚,这都是你的未来人脉资源。好的大学教学条件好,未来考研究生更容易,你的毕业证牛 逼闪闪,这都毋庸讳言。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那么非名校的,还没什么荣光的学生该怎么办?《新东方精神》里有一句话:“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走到牛人当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了真正的牛人。”
地域
通过录取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各省考生的志愿首选北京,其次是北京周边地区,再次是沿海发达地区,最后才是西部和不发达地区。这就形成一种现象,即同类学校录取分数因为地域的原因有了微弱变化,在京院校录取分数最高,因地域不同依次降低。
有人这么说,你的分数能上一所一线城市的二三流大学,就不要选择一所二三线城市的一流大学。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选择了北京的高校,你选择的绝不仅仅是这所学校,而是北京这座大学。”一座城市才是你这四年青春岁月的成长平台,而非一座孤零零的大学。
许多在北京的非985、211类的普通高校,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都是外地高校无法企及的。一线城市最大的优势,并不是自然风光,不是新鲜空气,而是人,这里是精英的聚合之地。
一座大城市所拥有的其他资源也会使得来到这里的你充分受益,比如,你能用很便宜的价格去看到各种艺术形式;比如,你可以领略这个国家或者这个世界最前沿的思潮、科技;再比如,你可以很轻易地接触到这个国家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好了,希望各位准大学生都能如愿以偿,在新的世界里扬帆起航!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