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实行省份

倩愉0分享

新高考政策其实作用是比较清晰明显的,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政策实行省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高考政策实行省份

新高考政策实行省份有哪些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新高考改革之后的变化

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或者“3+1+2”模式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为什么要实行新高考

在实行新一轮高考改革之前,全国的高考模式只有一种:3+综合。这个综合包括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史地三科,理科综合包括理化生组合,这种高考模式就是分成了文科和理科两大阵营。

对考生来说,要么选择文科,要么选择理科,没有中间状态。

很多人现在觉得还是这种高考模式好,二选一,清清楚楚,简简单单,容易操作,并且不会给学校教学带来更多的繁琐。

但是,这种高考模式也存在弊端,非东即西,非黑即白。说句实在话,人的大脑是复杂的神经系统,人的思维模式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分成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两种。

有些学生可能整体喜欢理科中的化学和生物,但是不喜欢物理,在理科中物理是瘸腿科;同时她喜欢文科中的地理。如果在“3+综合”模式的高考中,这名学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选择理科,但是瘸腿科的物理会让她飞不起来的。

如果这名学生出生在实行“3+3”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她就可以选择“化学+生物+地理”这个组合了。

也就是说,实行新高考“3+3”“3+1+2”的模式,就是为了打破文理科的壁垒,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更多一些。

新高考政策内容

“3+1+2”模式

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新高考政策相关问题

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选考思想政治和化学的考生分别有1000名,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排位在前10%,而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200位,排位在前20%。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71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