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论是拥有了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如果自身的高考成绩达不到目标院校,那么即便填报也不会被录取。以下是关于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篇1
新高考改革后,采用“3+3”的志愿填报方式,即考生需要在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之外,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
同时,高校在录取时,将按照考生选考科目的不同,将考生分为不同的专业类别,对于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将按照高考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例如,如果考生选择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这5门科目作为选考科目,那么在报考相关专业时,将不受选考科目的限制,可以报考全部的理工、文史类专业。但如果考生选择了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历史这5门科目作为选考科目,那么在报考相关专业时,则只能报考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历史这5个科目之间的专业,不能选择其他科目之间的专业。
因此,在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下,考生需要认真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高校。同时,高校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对选考科目做出相应的要求,以选拔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篇2
今年的新高考志愿填报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 两类。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必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这样一来,高校招生方式更加灵活,更有主动性,但对于考生而言,虽然可报考的专业大大增多了,但同时被动调剂的风险也增高了。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篇3
1、计划公布
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公布招生计划,每个类别均以学校为单位,一次性向考生公布所有专业(类)的招生计划。也就是不分科类、不分批次公布招生计划,考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选考科目范围上。
2、分段办法
考生根据全部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为三段,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分段线在高考成绩揭晓时一次性公布。通俗地说,就是一段线上的考生拥有优先选择权,可以填报传统高考任意批次的高校和专业(类)。
3、志愿设置
新高考模式下,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4、录取流程
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未完成的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具体比例视剩余计划与生源情况而定。
5、投档办法
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档,位次仍相同的考生,则志愿顺序在前的考生先投档,全部相同的,则全部投档。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篇4
一、正确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参考答案。在最短的时间里预估出自己的成绩。尽管你看到的答案因为版本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几乎可以预算出自己的成绩。这个时候,做一定预估,你心里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况了。
二、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
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素数据。不要只看最近一两年的数据,你可以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做分析,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这个事情说起起来似乎很轻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当你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工作就应该开始了。
三、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 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四、找对正确的方向和工具
志愿填报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复杂,准备时间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长用对方法,找对工具,解决志愿填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志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