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 > 三年级语文 >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2)

2018-05-12 09:42:12
|莉莎

  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介绍

  (一)读一读

  三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年级,预习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生一些正确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已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通过读,学生可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要通读课文三遍,多了不限。第一遍初读课文,要求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课文读正确;第二遍再读课文,标出自然节,理清文章脉络,读懂大意;第三遍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然后细细品味,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所得写在书上或预习本上,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留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解决。

  在读时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或高声读、或轻声读、或默读,总之要多读,读透文本。

  例如预习《剪枝的学问》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读书要求:

  1.借助拼音、工具书读准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

  好(hǎo hào)奇 将(jiāng jiàng)信将疑

  结(jiējié)桃子 好(hǎo hāo)好(hǎo hāo)的

  着(zhāo zháo)急 养分(fēn fèn)

  3.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画上问号,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再比如学习《小露珠》一文,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有不少同学能够圈画出词语“钻石、水晶、珍珠”,他们觉得从这些词语中能感受到小动物们很喜欢小露珠;还有的学生圈画了表示小露珠特点的词语“闪亮、透明、圆润”他们觉得小露珠很美,小动物们对小露珠充满了赞美之情。

  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反复研读,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足了准备。

  (二)查一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生字比较多,课文不再是全文注音。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和理解不好的语句,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进行查找。

  可以把查找的结果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多义词,以及不容易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碰到一些不了解的作者、知识点等,还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去查阅有关资料。

  比如: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要求:查一查庐山在哪个省?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庐山云雾特点的?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动脑想,自觉主动地解决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想一想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之后,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应该独立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文章中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打动了你?还有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学习?思考是预习的关键,反过来预习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想,去感悟,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求知。

  (四)问一问

  古人云:“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在预习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先从题目质疑,课题往往是文本的眼睛,学生可通过读课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课题进行思考、挖掘,从而走进文本。

  例如,《第八次》,学生预习时读到课题后大胆质疑:1、“第八次”做什么?2、前七次都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3、“第八次”的结果又是怎么样?4、第八次成功了吗?那它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然后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再读课文,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求知欲望也就更强了。

  还可启发学生对课文的词句、内容进行质疑,对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等等。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学生听课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这样的预习不但使听课达到了最佳效果,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加强课前预习的同时还应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正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的:“学习这种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40
c
id
593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