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 > 六年级语文 >

小学语文老师要怎么教学生写作文

2018-11-21 15:19:29
|庄宇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学习的基础性途径,其有效性会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语文作文则是其中的重点难点。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1.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理念,丰富作文课堂内容

  优化课堂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该有整体教学的思想,每个学生的學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对情感的表达也会有区别。在评阅作文时要及时发现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让它们放大。“闪光点”在这里就是指各个学生在作文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个性。比如有的同学擅长于描写风景,刻画室外优美的山水,表达自己内心的豪迈和激情。有的同学则擅长刻画人类内心的情感活动,抒发特有的感情等。

  对于学生的创作优势,教师要给予强有力的奖励,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在课堂上念优秀作文,上大家一起聆听和学习,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创作优势,及时的取长补短。在评阅时,我们教师还应该同时指出学生表达不正确的地方,比如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用错,语序不恰当,作文结构不符合逻辑等自己及如何修改。问题较为严重的同学还需要通过面批,给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教育,增强学生信心,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都记录到作文中。

  2.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课堂效率

  为了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课堂效率,教师可以有计划的设计课堂活动游戏,通过实质性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意识。游戏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对教材课本进行自导自演,比如《刻舟求剑》、《龟兔赛跑》、《守株待兔》等童话故事,或者《爱迪生救妈妈》、《荆轲刺秦王》等历史典故等,让学生通过饰演课文里面的情节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艺术,通过实质性的课堂活动为自己牵引正确明亮的创作道路。

  课堂活动形式还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下编导的小品,其题材要以感染学生的形式为主,可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学生听到或者看到的文人趣事。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学生团体活动,通过去公园、街道、博物馆等地方外出参观,感受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学会选择合适的作文题材进行创作。构思是作文的基础和源泉,让学生学会构思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中发现文章的价值,找到作者创作的一些优势和个性化特点,比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发情感的方式等,学会取长补短。

  3.引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保证作文课堂质量

  当学生亲自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便能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作文素材,增加课内外的知识量,在制定作文结构和框架时就能做到津津乐道,拿起笔来“滔滔不绝”。另一方面,课外活动的进行能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学生会把当时的所见所想通过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创作时自然就能兴趣盎然的把作文思想构成一个连贯体,找到有效的构思技巧和不断挖掘属于自己的创作灵感。

  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就能在引入作文题材时扩展写作时的思维模式和想象空间。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和保护,不断激励学生向前迈进,把写作文当作像记录日记一样简单的趣事。即使有些学生仍然厌倦写作,不知道如何下手,写的是“三两句的流水账”的记叙性作文,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而是要通过鼓励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实例,通过心与心的交流给学生提出当前存在的写作问题,让学生摆脱“写作难于上青天”这样的想法,才有可能让学生综合把握作文入门的关键,重视生活素材和作文构思的衔接,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学习的动力和来源大多建立在兴趣基础上,如果学生对写作从一开始就没有兴趣,甚至是抵触,那么作文教学实践是很难进行下去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被动接受学习过渡到主动积极地学习。学生对于画面、音乐等比较直观形象的东西的接受能力比较好,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将作文素材以图像、声音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写作教学形式不再单一化。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更加兴奋、更加活跃。比如小学语文写作中,以人类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可以请学生之间分组交流,尝试梳理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动物的外貌特征,然后教师就可以适时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小动物,可以是猫的声音、图片、视频等。将聪明、可爱的小猫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并最大程度地集中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展示结束后,这时候再让学生动笔写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二、创新作文取材,跳出传统模式

  新课标教育改革下,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仍然是不变的教学目的。所以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主题似乎都围绕着对美好社会生活的赞美、对社会好人好事的歌颂、伟大价值观的建立等。因为这些主题思想符合当今社会的应试教育,符合小学生心智、德智的发展。然而,这些传统主题下的作文逐步流于形式,广泛空洞,千篇一律。当然,小学教育理念中接受、传递正能量是个永不过时的、正确的方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假恶丑不可避免,小学生作为社会大集体中的一份子,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把生活比作泉水,那么写作就是溪水,只要泉水源源不断,想必溪水也会生生不息。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摸索探寻,贴近生活、感知生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擅长或者热衷的方式自由表达出来。即使是社会一些黑暗复杂的一面,也不能阻止学生去发现,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接触,才能在后续教学中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好坏的辨别。有作文的地方就应该有生活,它们之间不可分割,脱离生活的作文就像一朵失去水分的花朵,干巴巴的、沒有任何情调可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立足于实际生活,提炼挖掘出好的写作素材。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仔细观察花草树木,抓住一些景物的特点,比如说“泉水叮咚作响,发出银铃般爽朗的笑声”“嫩绿的小草露出自己的小脑袋”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去概括景物的样貌特征。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像“蝴蝶观测”“观察植物”这样的比赛,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积累,也可以作为写作中宝贵的素材。

  三、拓展阅读空间,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性和求知欲,心智水平也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在作文创作中,学生既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大量的语文材料,又需要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的作文素材,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培养学生及时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不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更多地,可以对书籍或者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考。再有甚者,对阅读内容十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或改编。阅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注重数量的积累,当然也要重视质量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主动地去学习借鉴大师名家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然而然地,写作能力就能有所提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49
c
id
726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