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读后感范文五篇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兄弟就是自己受了委屈从不跟你说,但你受了委屈他第一个不答应。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弟兄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弟兄读后感1
战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常见的,但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孩子来说,战争对我们而言未免有些神秘感,对战争的残酷却丝毫不知。
《兄弟连》讲述的是一支是美军最优秀的作战精英——美国101空降师506团2营e连。1944年4月,美军把e连所属部队的6700名伞兵全部空运至前线,由于飞机遭到袭击,所有的伞兵都未能在预定地点着陆。此后e连的战士一边寻找失散的战友,一边展开艰难的战斗。在这样处境下,他们在经历了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巴斯托涅等战役后,成功的围剿了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营。战争中他们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然而战后统计e连的死伤人数是该连编制人数的1.5倍。我读完这本《兄弟连》后感触很深,感受到了战争的那种残酷性。
e连的战士打过不少胜仗,他们的英勇让我惊叹不已,可每次战役都有人为此付出生命,葬身异国他乡。各种惨死的情景都触目惊心——“他们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打仗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利普顿的两个战友躲在散兵坑内,被德军的88炮打个正着,利普顿扑了过去,却只找到一块碎尸和一片碎睡袋。整个战场充满了硝烟和鲜血。利普顿的战友康普顿面对此景几近疯狂,患病被送下前线。还有这样一段----几辆英军的谢尔曼坦克去攻击德军的虎式坦克,结果全被击毁。一辆谢尔曼坦克的指挥员双手被炸掉。他试图爬出坦克,可坦克中的弹药却爆炸了。指挥员被炸死,尸体被抛向空中。很长时间,坦克里的炸药还在不断的爆炸、燃烧。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在打败德军后,温特斯奉命收缴德军武器,一名德军上校在上缴武器时对他说:“我们两国的军队应当联合起来消灭俄军。”
“不,谢谢,”温特斯回答说,“我只想退役回家。”
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包括德国人。战争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层阴影,他们厌倦了杀戮,家是人们向往的地方。e连有一个鲍尔斯中士抽中签,被批准回家,竟有一位军士长愿用1000美元来跟他交换这一次机会,鲍尔斯面对诱惑,仍选择了回家。回家在他们心目中是最重要的。
战争是残酷的、可怕的,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但愿世界永远和平,不要再让人们因战争而备受煎熬。
弟兄读后感2
看完了余华的《兄弟》,很多人呢都有这样一个共鸣,是时代错了还是我们错了?这个问题很难说,对与错在与我们个人怎么看待,也许带给我们的并不全是绝望,关键是看我们有个什么样的心态,用一个什么观念去看,李光头和宋钢小时候的兄弟之情表现的更为真切和感人。下一部是他们都长大了两个人相依为命,如果没有林红的出现,他们也许会一直好下去。在他们兄弟两人和林红之间体现了英雄难过美人关。但是他们在最后的结局中至少也是醒悟了,也许最终所要表达的只有作者本人最清楚,留给我们读者的就是无限的思考和感慨,这未必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要经历许多无法选择的命运,和命运讨价还价,不是妥协就是胜利。有时候,作为一个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或许是幸福的。也许生活就是在爱与恨,笑与泪,欲望与压抑,挣扎和打击之间艰难向上,这是我们本质上都无法选择的,只能默默彼此祝愿一路走好!
弟兄读后感3
“这一生都只为你,情愿为你划地为牢、、、、、、”余华划了一个牢,在这牢里,李光头和宋钢为 “情”字煎熬,我也被他们兄弟的大情大爱所深深折服了。
李光头-----宋刚,一对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的难兄难弟,来自不同的家庭,是命运把他俩组合在一起,兄弟俩性格迥异,命运也是截然相反,却相依为命地共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童年时期,直至生生死死几十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李光头开始是一个滑头样的人物,他虽然也重兄弟情意,但在他心里最重的还是他自己。他甚至曾以自己是宋钢的弟弟而用各种态度想方设法让宋钢远离林红,因为他喜欢林红。他的这种所谓的喜欢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林红落水后宋钢没有去送她回家,而李光头却说出了“这才是我兄弟”的话。从他八岁时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开始,包括小时候他见到宋钢时宋钢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手里的“大白兔”才是最重要的,他的这种占有欲蒙生了他对喜欢的事物的那种难得的勇气。有人说李光头是天生的商人,这话不确实不错,他从小就能跟着别人屁股后头说出“……谁煮沉浮呢?”他也会懂得对苏妈说“你会有好报的!”,这一切哪里又像是个小屁孩儿说的?
宋钢,一个懂得照顾别人又真正理解人的男人,从李兰西归之后,他就一直坚守着那个只要有一口饭他会让给李光头吃,有一件衣服他会让给李光头穿的诺言。他为了对林红的爱而不惜做了无数和他个性很不谐条的事情,他和周游一起去卖非法的药骗人,甚至为了林红做了丰胸手术,不惜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宋钢短暂的一生都在为情字煎熬,最终在自己的爱情之牢里死去了,为和李光头的兄弟情,也为和林红的夫妻情。为和李光头的兄弟情他要看着李光头变好,变成功;为和林红的爱情他要让林红过上有钱的好日子,于是他在为这一切努力着,宋钢骨子里有父亲宋凡平的性格,他是中国传统好男人的形象,这个懂得中国传统文化里责任和义务的人一直坚持着他的做人原则,他结婚后都没有抛弃这个那时正缭倒的兄弟。他也曾为了成全李光头和林红而早有轻生的念头。然而在面对生命的态度上他却远没有宋凡平的自信与乐观。
事实上,李光头也在为情字煎熬,开始是为他所谓的爱情,那里更多的则是欲。直到林红和他兄弟结婚他也没有放弃,他做了结扎手术来证明自己的决心。正是这个儿时因偷看女人屁股而被人耻笑的滑头在时代的发展中一次次的膨胀着欲望,直到最后他做出了对不起兄弟的事,他或许也未曾想到真正履行了那份决心,然而他兄弟的死未尝就和他无关。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李光头是好人中的坏人。我想这坏人的成份就是他没有控制人性本身的罪恶部分,做了对不起兄弟的事。
评论家李敬泽在对《上部》时就指出:“余华不擅处理复杂的人类经验。”“《兄弟》是真的简单,简单到以为读者只有一双敏感的泪腺……”针对《下部》更多的人说它荒诞,离奇。然而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放肆的年代,例如革命电视剧中插播性病广告,女顾客为了拿走商场促销的羽绒服不惜如店家所说脱光了去抢等事件都有发生。余华要表达的正是“我们今天生活中最大的现实就是超现实”(严锋)。而《兄弟(下)》不过是一种艺术的真实,一种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东西。受人关注,被人批评正是说明了它的可存在性。
余华先生在后记中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年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诚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后一个时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灵,从容地走好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是余华先生的《兄弟》给广大活在富与穷之间的人们的启示。
宋钢也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在他1岁时,亲生母亲就病逝。8岁时,父亲宋凡平在“--”中受到非人的折磨。那期间,他和弟弟李光头没有人照顾,他就照顾起弟弟,给弟弟炒菜做饭。他做的青菜或淡或咸,可是总比没得吃要强;他蒸的饭总是一锅夹生饭,可却填饱了自己和弟弟的肚子;在家里揭不锅的时候,他教弟弟用酱油和盐拌着井水喝;在弟弟饿得发昏的时刻,他能翻箱倒柜奇迹般地找到几元钱给弟弟买肉包子;在弟弟被中学生欺负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宋钢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哥哥,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小小男子汉。
在小说中,宋钢和李光头如影随形。对李光头,他总是那样慷慨,尤其是自己喜欢吃的大白兔糖,也毫不犹豫地给李光头吃。父亲去世后,他和地主身份的乡下爷爷住在一起,这一住就是7年。作家对宋钢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在他身上,很难找到缺点,即使李光头在家里的长板凳上磨擦时,他也没有兴趣。小说的结尾部分,主要是写李兰死的过程,李兰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调皮的儿子李光头,怕他将来做坏事做牢,对宋钢他是满意的,也是放心的,他紧紧握着宋钢的手,宋钢是个很听话的孩子,知道母亲想说什么,他对母亲说:妈妈,你放心,只剩下最后一碗饭,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给李光头穿。
宋凡平
宋凡平在《兄弟》里,是最值得推崇的汉子,是最有骨气和最懂得关怀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是少有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对抱有崇拜之情。他尽管成分不好,可是他上过大学,后来在这个小城中学教书。他的家庭背景决定了悲惨的命运。
小说中,他是以上厕所出场的。当时他急匆匆地上厕所,发现了一个偷窥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李兰的前夫。此人掉进又脏有臭的粪坑时,宋凡平在这个热气逼人的夏天跳进粪坑救人,他身上臭气熏天不在乎,蛀虫在脸上乱爬也不在乎,一口气把他背到2里多外的李兰家。这样的开场,已经给宋凡平的人品进行了肯定。
在他和李兰新婚的那一天,不怀好意的人到他的家里闹事,他以扫荡腿对付。可是在群体围攻之下,他被打得鼻青脸肿,满口是血。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也没有忘记巧妙地教育儿子,说扫荡腿关键的一招还没有使出来。
宋凡平并没有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受到政治的冲击,在运动之初,他手举红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那场面是何等的威风。可是,革命形势逆转,他的胸前挂上了小木牌,成为人民群众批斗的对象。他在被打得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也没有求饶,也没有吭一声,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汉子,连那些革命的打手,被他的骨气吓得退后几步。宋凡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最妻子的爱和对两个儿子的爱。
在批斗期间,也是妻子在上海治病的时间,对于家里被抄、丈夫被打到、孩子无人看管的情况,远在上海的李兰无从知晓。宋凡平也没有打算让妻子知道,怕她担心。在信中,他写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家里是多么平安。可2个多月后,李兰看到上海的------也是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从丈夫东倒西歪帖邮票的情况来看,他预感丈夫也遇到不测。为了证实信的可信度,她要宋凡平坐车到上海来接自己。
这无疑是给宋凡平出了棘手的难题。为了让妻子开心,宋凡平决定在凌晨逃脱。尽管他冒险离开了地狱般的仓库,可是在车站却被6个带红袖章的红卫兵抓住。宋凡平原本是可以不死的,至少死得没有这么惨。只要他往回走,情况就不一样了。6个身强力壮的红卫兵见到苦苦寻觅的“阶级敌人”宋凡平,哪里肯放过,抓起宋凡平就打,起先宋凡平还解释是要到上海接生病的妻子回家,可红卫兵根本就不听。拳头和棍棒让他吃不消了,只好一边买票一边接招。这场景,多少有点像电影里武艺高强的侠客。残忍的红卫兵将雨点般的拳头在宋凡平的身体上落下来,最后用木棍朝宋凡平的身体戳去,他们不仅在前面戳,还在后面戳,用戳断了的棍子继续戳。宋凡平的身上有无数的血窟窿,鲜血像水柱子奔涌而出。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在苍蝇横飞的车站外,他就这么倒下去,没有留下一句遗言,怒目圆睁,死了。红卫兵看到戳死了人,惊恐得如鸟兽散。宋凡平没有想到自己会这样死去,他也不怕死。在死的那一刻,他最惦记的是在上海的妻子和2个在街上游荡的儿子。他死了,横尸街边,没有人过问,打者和围观者对生命的麻木是惊人的,死人的事情,在街上天天经常发生着。我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有50-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人心的冷漠和麻木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武器。
李兰
李兰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妇女,命运注定了她的不幸。在他身怀有孕的时候,第一个丈夫就偷看女人的屁股,即使死了,李兰也没有原谅。就因为这个不争光的丈夫,她不敢出门,不敢上街,怕人耻笑,怕人在后面指指点点。在孩子李光头出生后,也只有在夜晚把孩子抱出来散步。所以多年以后,李光头一直认为月光是灿烂的,这和小时候月下散步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二个丈夫宋凡平的出现,给心情灰暗的李兰增添了亮色。尤其是看到宋凡平魁梧的身躯在篮球场上奔跑时,她的心也跟着跑了。认识宋凡平,她头痛的老毛病也消失了。看来,快乐的心情是可以治愈人的疾病的。在李兰和宋凡平成亲的那天,她带着儿子李光头,用板车拉上简单的行李,朝宋凡平的家走去。那开心的笑,是女人一辈子最幸福的笑,事实上她后来的生活中,没有什么让她能笑起来的了。再婚后的李兰,扬眉吐气地在街上走,无论别人说什么样的闲话,她都无所谓了,她在心灵上找到真正的寄托,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婚后一个月,李兰旧病复发,到上海治病。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是和丈夫的永别。2个月后回到家时,李兰看到的是丈夫浑身是血的尸体。她边哭边用井水擦拭丈夫身上的血污,换上结婚时穿的白衬衣。李兰怀着巨大的悲痛,把手头仅有的8元钱给丈夫买了一副没有上油漆的薄棺材。可偏不凑巧,丈夫身高太长,棺材装不下。为了宋凡平能平躺着上路,只好将他的膝盖骨敲断,丈夫才得以平躺着入土。也就在丈夫入棺的前一天晚上,她陪在丈夫的身边睡了一夜,这个夜晚,是她一生中最漫长的夜晚。第二次丧夫,李兰觉得天都塌了。
为了表达对丈夫的忠心,李兰以后再也没有洗过头发,直到7年后自己将死的前夕才去洗头,她担心在阴曹地府里宋凡平不搭理头发奇臭无比的自己。李兰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的一生多灾多难,她平凡得如同空气中的尘埃,平凡得如同小河里哗哗流过的河水。
以上四个人物是《兄弟》(上部)最重要的4个角色。他们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在历史的洪流中很渺小甚至微不足道,可是作家要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人的尊严是不容践踏的。
弟兄读后感4
前一段,买了一本收获长篇小说秋冬卷,上面就有余华的兄弟2,虽然惊喜,但是总想找到兄弟1连续的读下来。可直到今天,才读完了兄弟的上部。
兄弟的故事背景是--时期,男主人公李光头的爸爸因在厕所偷看女生而掉进厕所被淹死,捞他上来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几年之后,宋的妻子病逝,李光头的母亲李兰改嫁到宋家,从此,宋的儿子宋刚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在故事的前半部,余华多少显得有点罗嗦,直到李兰嫁给宋凡平之后,故事开始变的精彩,很少看到余华那样温馨的笔触,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让读着文章的我也不禁跟着微笑。
可是在小说里,尤其是余华的小说里,幸福的感觉总是转瞬即逝,李兰去上海看病,--开始,那个有着宽阔肩膀伟大的爸爸,却因造反派的蹂躏再也没有办法保护他的两个儿子了。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首先是眼圈发红,到后来的眼泪掉到键盘上,我忍不住的难过。
以往的余华,他的笔是冷静客观的,把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只叙述故事本身,丝毫不见作者的主观意识,兄弟依然是这样,故事却越发的细腻和煽情。文中经常一大段一大段的叙述一件本可几笔代过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动派活活的打死后,两兄弟哭着央求周围的人把他们的爸爸救活并带回家;还有李兰在医院苦苦的等着他的丈夫,那一天的时间,用了快一个章节来描述。
所以,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些幸福是鲜活的,那些苦难的,却也残酷的展现。于是就忍不住掉眼泪……
我的感觉是:我们现在活着,应该好好的活着,幸福的活着,所以,没有理由,再为些许的小事去忧伤。
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了,在这青山环抱,绿树萦绕的农家小院,享受着冬日的暖阳,爱不释手地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并深深地为书中人物悲剧命运所牵挂,也为那特定时期人的真情善良所感动。说实话,上部相当的震撼人心,下部却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作者以他特有的诙谐,幽默及风趣的笔触,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所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震惊,震撼,使人一次又一次地悲从心来,止不住的泪流满面,痛苦难抑。。。。。。
《兄弟》创作与二十一世纪初,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世纪末中国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整个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正如书中后记所言,小说的前半部,描述了史无前例的--时期,一个小人物家庭的悲惨遭遇,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坎坷的时代,相当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小说的后半部,讲述了动乱结束后的三十年,那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了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而我们中国只要四十年就全部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四十年之中,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经历。
李光头-----宋刚,一对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的难兄难弟,来自不同的家庭,是命运把他俩组合在一起,兄弟俩性格迥异,命运也是截然相反,却相依为命地共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童年时期,直至生生死死几十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使他们俩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经历了常人不常有的痛苦人生,具备随机应变的智慧与能力,余华用那特有的描述手法把李光头那种被时代扭曲的本能及机智,宋钢本性所具有的忠厚与善良,刻画得入木三分,催人泪下。特别在车站爸爸宋凡平惨死的那一章,其悲剧效果尤其突出,两个本应享受父母疼爱的小孩,面对惨不忍睹连本人面貌也无法辨认死去的爸爸,跪在地上苦苦相求,送爸爸上医院,以其极端的手段求人用板车拉爸爸回家的那一幕,让人有一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在心头萦绕,让人心酸地久久难以忘怀。前半部,他们在逆境中同甘苦,共命运,面对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难,难以忍受的痛苦打击,象被野火烧灼的野草,顽强地重生,艰难地成长。
宋凡平-------李兰一对患难中的苦命鸳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七个月的夫妻,但他们的爱却不同凡响,穿越了至死不渝的人生磨难,直至到天堂相依相伴。这里着重描述的是宋凡平的智慧、善良与坚强,一个正直善良的体育教师,在那特殊时期的特殊身份(地主成分),就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命运,直到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他注定是悲剧的命运结局。
在看守所,因为被打断了胳臂,以至断臂象一根棍子一样郎当地吊在肩膀上,面对孩子们恐惧的眼神,他竟然轻描淡写地解释说是因为这只胳臂累了,让它好好的休息休息,并用他惊人的善良与智慧,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使胳臂休息的绝招,让孩子们觉得爸爸真的有什么独门绝技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消除了恐惧和悲伤,作者的这一段描写,简直可以与揭示法西斯残忍的美国影片《美丽人生》相媲美。对李兰,那怕是在历尽折磨的看守所,他的那份爱还是那样的执着,那一封封充满爱意的书信,丝毫没有透露那怕是一点点的痛苦,一直在编织着那份美丽的谎言,给妻子带去心灵上的慰藉,最后为去兑现那个美丽的约定,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对妻子,对孩子他都是一个大大的人字特写,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同样坚强的李兰,为守住那份爱,保持了几年不洗头的发型,只为了对丈夫坚贞不渝的守侯,到临死的那几天,洗过的一头黑发,瞬间变成了满头白发,而后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到天堂陪伴宋凡平,那特定时期的爱情啊,是何等的惨烈。
小说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同样是触目惊心,拉宋凡平尸体回家的陶青,小店老板娘苏妈,在那精神狂热,信仰混乱及人格扭曲的非常态下,依然保持着那本真的善良,也不难理解那时的李光头,一次又一次机械地重复着的那句话:“你会有善报的”,既是本能的反应,也是对善良的肯定,但愿吧,好人有好报,不管怎么说,好人是占大多数的。美好善良还是亘古不变永恒的主题。
弟兄读后感5
好久没如此的伤感了,或许是年纪的增长,或许是感情的麻木,或许是刻意的逃避,或许是人性的复杂。。。 。。。人毕竟是复杂的动物,而我应该是属于这种复杂动物里面比较简单的那种吧,我跳不出亲情的羁绊甚至还沉溺于其中,但这种情感对于我来说真的难以抑制,或许这就是我人性的一大缺憾吧,虽然对于我并未有如此的看法。人从出生到老死也许就是一个脱离感性的过程,记得在去年6月当我奶奶去世以及随之安葬的那段时间,我父亲没有落下一滴眼泪,难道五十余几的他真的达到了“知天命”的境界,而尚处“弱冠”的我则深陷其中。。。 。。。
后天将是我的生日,转眼我在这个世界已经存活了25个春秋,与书本打了将近20年交道,未踏足社会的我其实走过了很简单的25个年头,我也一直生活在亲情的包围之中,而父母的养育之情和兄弟的手足之情则是我最难以割舍,最触碰我敏感神经的两种感情。他们是我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我希望他们幸福,为他们幸福而幸福,或许他们也这样看待我的吧。我当时为何要哭呢,毕竟大家都很幸福,工作顺利,与病痛绝缘,人间隔一段时间哭一次对身体是绝对有益的,请允许我这样认为,不仅仅是体类盐分的排泄,更是积压感情的宣泄吧。其实过程也很简单,看着贾平凹先生的《关于父子》,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大脑深处积压的感情瞬时涌上前台,不断的告诫自己:我真的。。。真的好爱好喜欢我的父亲。。。 。。。想着想着,不自觉的已经泪流满面,但是,在泪水中,我还夹杂着不少的遗憾--我甚至从没亲口对他说出爱这个字,相对于他老人家的付出,这是何其的吝啬啊,我对我自己的吝啬感到悲伤,在这方面,我可能体现了人作为复杂的动物的复杂的一面了吧。
如果是遇见《关于父子》是一种际遇,那么在同一个下午再拜读《兄弟的另一种诠释》那就是一种奢望了。我和哥哥与弟弟应该是属于那种表面平淡但是底层极强烈的兄弟,哥哥性情温和,而我和弟弟则属于急躁的一类,虽然通过这么多年书本哺育可能让我表面也很谦逊,我们小时候一直在一起玩,但是上学后却走了不同的路:哥哥去了深圳,弟弟高中就辍学去做了马仔,而我则在书本中沉沦至今,于是乎我们之间的交流也愈发的减少,难得见面也是谈谈生活怎么样,有无女朋友之类的话题,一起的活动则是吃饭,k歌和泡桑拿。我们的话题如此的少,我们的见面也如此的屈指可数,但是--我们是兄弟,手与足之间的兄弟之情,虽然彼此都不善表达,但是这种感情又何必去表达呢?看着彼此成长,期望彼此幸福,当我们在春节同处一省里的一市的一个房间的一张桌子上时,我们还用多说什么吗,在此借用最不善言辞的我的弟弟的一句万金油级别的话:让我们尽在杯中吧。。。 。。。
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在刚才的一个多小时里面,我真的很幸福,虽然我不停的敲击着键盘,但我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我深深的爱着他们,是的,我的人生与他们不可分割,已经跨过我生命三分之一旅程的我,在余下的三分之二里要更好的去爱他们,是的,我还是不会说的,其实爱--有时候说出来就不成为爱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