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这篇课文讲了 司马迁受父亲司马谈的临前嘱托,要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很认真的去写。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落到他身上。司马迁为了一位将军辩护,却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后,受了酷刑。但是,这些伤痛并没有阻止司马迁写史记的进展。经过了13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司马迁以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谈迁,就是重于泰山的人。
在明末清初,浙江有一位史学家谈迁。他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6次修改,完成了一部52万多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但是,就在书稿即将复印的前一天晚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了他家,只见家徒四壁,以为锁在竹箱里的是珍贵的财物,遍整个箱子偷走了。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么大的一击,深深地打在谈迁的身上。他茶饭不思,决定重新撰写这部史书。他为了让书的内容更加完备、翔实,就到了许多地方寻访,广泛收集前朝的逸闻。他穿着一袭破衫,四处奔波。又经过了多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精彩。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更大更突出的成就!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遍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面的故事荡气回肠, 妙趣横生,让我读起来是津津有味。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故事。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坦然地接受宫刑。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它能够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还是这种信念使他明白,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只属于自己了,他还属于父亲的`遗愿,属于《史记》。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才使他花费了1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作--《史记》,司马迁在常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没有屈服。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试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司马迁一生很受人敬仰,让我们像他一样奋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
有人说他是千古奇才、有人说他有满腹经纶、有人说他是伟岸君子、有人太多太多不同的评论充斥在耳畔,他是史学家也好,文学家也罢,都让人震憾、让人心痛。他就是是编写了50万余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87),陕西韩城人。他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计130篇,约50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约三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总结,也是光耀千古的文学着作。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从20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然而,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当时间的流水冲过了千年的堤岸,我们回望古人凭借的只有那些留在书籍上的古老文字。透过饱蘸墨香的方块字,我们看见了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忘却了自身的荣辱得失在奋笔疾书,笔下流淌出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忍辱负重的他终于在13年后出色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也终于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 司马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耻辱与困难,只要坚强不懈任何事都会成功。如果坚持不住烈日的晒打,骆驼怎能在沙漠中行走。如果不经起滂沱大雨,怎能出现美丽的彩虹。如果不经过逆境的折磨,人怎能懂得坚强。总之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
当时间的流水冲过了千年的堤岸,我们回望古人凭借的只有那些留在书籍上的古老文字。透过饱蘸墨香的方块字,我们看见了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忘却了自身的荣辱得失在奋笔疾书,笔下流淌出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这篇课文讲了 司马迁受父亲司马谈的临前嘱托,要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很认真的去写。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落到他身上。司马迁为了一位将军辩护,却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后,受了酷刑。但是,这些伤痛并没有阻止司马迁写史记的进展。经过了13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忍辱负重的他终于出色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也终于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 司马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耻辱与困难,只要坚强不懈任何事都会成功。如果坚持不住烈日的晒打,骆驼怎能在沙漠中行走。如果不经起滂沱大雨,怎能出现美丽的彩虹。如果不经过逆境的折磨,人怎能懂得坚强。总之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司马迁以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谈迁,就是重于泰山的人。
在明末清初,浙江有一位史学家谈迁。他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6次修改,完成了一部52万多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但是,就在书稿即将复印的前一天晚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了他家,只见家徒四壁,以为锁在竹箱里的是珍贵的财物,遍整个箱子偷走了。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么大的一击,深深地打在谈迁的身上。他茶饭不思,决定重新撰写这部史书。他为了让书的内容更加完备、翔实,就到了许多地方寻访,广泛收集前朝的逸闻。他穿着一袭破衫,四处奔波。又经过了多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精彩。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更大更突出的成就!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坦然地接受宫刑。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它能够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还是这种信念使他明白,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只属于自己了,他还属于父亲的遗愿,属于《史记》。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才使他花费了1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作《史记》,司马迁在常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没有屈服。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试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司马迁一生很受人敬仰,让我们像他一样奋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相关文章:
★ 《史记》读书笔记-《史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 5068儿童网
★ 司马迁《史记》500字读后感学生高分范文五篇分享 - 5068儿童网
★ 《史记》读书笔记-《史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