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优质范文

2020-08-07 15:27:58
|琳瑜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万历十五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黄仁宇先生所倡导的大历史观,黄先生在此书中一共用了七个章节描写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指出了中国有了明清这样一个历史大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黄先生在自序中说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提醒大家,“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冲突既开,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他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在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而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则和民间经济的发展相脱节”,“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和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内由先进的演变为落后地区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资本主义呢?黄先生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在《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序言里,L.卡林顿.富路特说到,“黄仁宇先生对明朝末期的一个的聚集,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那时中国官僚阶层的运作方式”,“这本著作有利于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本书的叙述并不是要我们相信:中国人民从那时及其以后所普遍遭受的苦难一直是个巨大的错误;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抛弃过去的全部经验,并尽可能地仿效西方来弥补的时间”。

对于万历来说,作为一个皇帝,他应该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按我们想当然的想法,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任何事情。然而事实却是,明代的这种官僚制度居然让他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到是应证了鲁迅的那句“中国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万历不能做自己喜欢做事,不能去喜欢自己喜欢的女人,不能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玩,不能让自己认为有才能的人任职,不能有任何朋友,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他想励精图治、扬我国威地积极施政都不可能,更无须说自己还能不能选择去死!他就是一个象征,让所有人来顶膜礼拜,所以他就是一个神,无所不能,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也是如此,他也无须也不可能体会一个人的真实性。他所要做的,就只剩下遵循祖宗之法,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必须完成的程序,并将这种程序保持延续下去。可以知晓,万历的一生是何其悲哀的一生!“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然而必须警惕的是,现实中的每个自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个“万历”呢?万历的这样一个悲剧性的象征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形式即实质”的极度无奈。而这种无奈仍然对当代的中国人影响至深。在这一章里,黄仁宇先生还从自己的独特视角细致刻画了在中国官僚政治文化下,人与人之间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如果读者能够仔细思考,很容易发现当下中国无孔不入的这种官僚文化控制着几乎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如果能理解到这个层面,如果我们还有一颗善良之心,我们没有理由不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后知后觉,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确运用好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相当有用的。当然我们还能从中体会更多,例如后宫佳丽无数,然而面对一切都不能改变、但精神又是极度空虚和寂寞的万历为何对淑妃郑氏情有独钟?“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人,一个王朝的失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我们能够有那种敏锐的洞察力吗?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中国当时的形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第二章中,黄先生提到申时行和朋友的一封通信中指出局势艰难,“上下否鬲,中外睽携,自古国家未能有如此而长治久安者”!!!如此,申时行唯有行中庸之道,唯有坚持自己调济折衷的原则,以延长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寿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官治国的大国,申时行深知张居正失败的根源。所以,申时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企图在维持文官集团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首先维持帝国的稳定,再则希望万历皇帝能够作渐近式改革,以图将来。然而,病入膏肓,国家日益积贫积弱,终于在风雨交加的1644年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所灭,这又奠定了之后中国落后的基础。张居正专政十年,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文官集团分裂加剧,在于他忽视了中国的文官集团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固然有许多官僚凭借特权,引用私人,扶植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但是‘四书’所揭橥的、为文官所标榜的宗旨,也并不全是口头禅。如导之以诚意,一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如邹元标辈,又真能不顾一已之安危荣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这一大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在于:“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工作实际工资问题尚未 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限度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国压力过高而分裂;而纠纷一起,实际问题又会升级成为道德问题”。

在张居正一章中,黄先生指出了明代的财政、政治、经济、人事之所在,对帝国作了全面的剖析。不得不承认,中国各级政府的低效由来以久,就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制”。“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朝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中国事实上的各种制度,无论是当下还是古代,张居正可谓至死方明。如有兴趣,多加思考,我们定能发现这种“人和”政不通的根源和根治方法。

活着的祖宗是谁?

申时行解甲归田以后,仍然对帝国的运转起着重要意义。“在他看来,以道德力量作为放下的根本大法, 关键在于防止坏事发生,而不在于不屑地去解决问题”。“他在行政上的成就,往往得力于的人事安排”。

“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极微,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太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这正是明代文官集团的悲剧根源。一方面它直接导致了政府未能如愿改革,从而一步步走向衰亡;另一方面,也保证廷臣们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进行“阴谋”、“阳谋”之事。当然这些表象也从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上的海瑞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又应该任何评价?

我们这个帝国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困难就是:“以熟读书读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而海瑞呢,尊重法律,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所以“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告人抛弃”。“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却至为微薄”。他的一生是制度的一个产物,其结果是“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现实中的每个人何尝不想做一个圣人,如海瑞一样,富有理想,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有理想的人的所作所为终不为文官制度下的同样怀有理想的人接受为办事的规则;倘若你理想不理想化办事呢,想想申时行,绝不理想化的调济折衷使大明借过了最后一次改革的机会,眼睁睁的看着王朝一步一步地走向悲剧。

海瑞是“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实行者,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他注定要失败,注定要成为一个悲剧!!!但是这种单纯的理想,固然可以造成许多个人生活的悲剧,介地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永久的光辉!!!

“以个人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加之在具体处理这些诉讼的时候又过于自信,师心自用,既没有对地方上的情形 作过周密的考察,也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更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听取申辩以作出公正的裁决,海瑞的不能成功已不待言而自明。”

在此章中,黄先生还分析了农业社会下明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应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究。

戚继光作为明代最出名的一位将领,在当时的形势下却也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

戚继光号称明朝最与有才能的将领,却在自己被弹劾罢官三年以后仍不能见谅于万历,个中原因在于他和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和明朝许多人一样,他们的遭遇具有普遍和必然性,这和官僚体制下的文官和武官之间的关系有关。

实际上戚继光以一人之力,重振了明朝的军事实力,使得万历能能够抵御倭寇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然而诸如此类的军事天才孜孜不倦的奋斗竟也不能是奄奄一息的王朝止住颓废之势。“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俞大猷和戚继光为同一时代的优秀军事将领,最终却只有戚继光能够名扬青史。这在于戚继光深知中国官僚体制下“个人力量所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没有去触动整个国家体制,而只是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如此一来他成功了,但同时,整个时代失败了!!!

李贽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内心充满矛盾却又强烈的坚持个人的价值观。“这类典型的作家,如果发现了崇高的真理而愿意为之牺牲自己,他的文字之间就会表现一种燃烧性的自我满足和欣快”。

李贽貌似看透了社会的所有弊端,但又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更可恶的是自己不能不依靠这个令自己极端厌恶的社会体制生活。如果我们想弄明白当代的自己是如何地与现实格格不入,但同时又极端的依赖于这个让我们极端憎恨的体制。

体制是什么? “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涨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现实中的我们,当我们面对李贽的这种困境时,我们会作何选择呢?难道是像他一样最后殉道似的自杀吗?

如果我们确实能认真体会李贽的那份孤独和无奈,并对此章研究一番,那我们肯定会理解现实中每一个人言行举止中表现出的荒诞和怪异。

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了解中国的真实状态,所以决定将下面几段话摘抄下来。

“在本书的前面几章中曾不止一处提到,我们的帝国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的社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全赖乎绅士的领导,村长里甲的督促,他们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在法律面前,他们享有名义上的平等,而实际上,他们的得失甚至生死,却常常不决定于真凭实据而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不技术之不及。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身败而兼名裂。”

这些也算是黄仁宇先生对整中国的大失败做的一个总结。

在此书中,对于黄仁宇先生的治学,本人是颇为尊敬的。黄先生以每周一册在速度花了两年的时间读书完了一百三十三册《明实录》,自计划撰写到杀青,历时七年。另外,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也可以让我们借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改变了人们历史观念的书,它的大历史观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从1999 年第一版到现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二十余次,这在学术上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无疑是罕见的。

书中介绍了受制于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万历皇帝,深谙为臣之道,处事圆滑的首辅申时行,出色的改革家张居正,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还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作者写这本书时说“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点”。书中所写的人物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其中缘由并非其个人所致,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他们只是制度的牺牲品。

对于万历皇帝,所有人都认为他昏庸无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虽贵为天子却事事被他人压制,群臣在立储问题上与他针锋相对,使他最后被迫妥协。在无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开始了长达三十二年的罢工。因此,使中国的国力不断衰败,这让人十分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地皇帝没有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着活着的祖宗。几百年之后,他带着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体现着命运的残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顺。但现实却是做官的----,做人背信弃义。张居正想改变现状,但无奈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为官清廉与体制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悲剧命运。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道德维系的体制,但这种道德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所以当道德与现实相差过大时,人们选择放弃道德,成为“两面派”,开始了明着一套,背着一套。

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人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着道德,但私底下却没有人这么做。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悦悦”事件正是这种道德缺失的具体体现。只加强道德建设并不够,还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学习西方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制,这才是改变现状的必由之路。

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种失败的,但现在很多西方人士,认为西方法律才是道德的根源,这也是不正确的。正如作者所说:西方所谓的“自由”与“民主”都是抽象的观念,务必经过每一个国家的地理及历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国之民主即不可能与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国的自由也和美国的自由有差别,所以要具体分析。

书中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扯上一个道德的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协。所以,在现代应加强法制建设,同时重视道德作用。只不过不要把道德技术化,要优先考虑法律的作用,这样便不会重走以前的老路。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寻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在《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许多重大的宫廷斗争中,都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失所牵起的轩然大波,比如说首辅的张居正,他在任期间,父亲突然去世,这本来只是礼仪上的问题,但偏偏在文官集团的添盐加醋下成了一场政治斗争。

在本书中,作者是以阴阳的思想来阐述的。阳既是光明磊落、不顾生命安危誓死捍卫道德的人;阴既是所谓的贪官、贪财贪权。阴阳之间的不断冲突,是导致炸弹爆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既是是阳者也有阴,阴着也有阳,在这个物序流转的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那么谁又能把王朝的覆灭归罪于哪一方呢?

最后,作者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而从书中,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儒教误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公元一五八七年没有弥赛亚的诞辰,没有先知的教诲,没有预兆变迁的星斗闪烁满天。有的,不过是一张张脸罢了,一张张疲惫地奔波于历史的定格之中的脸。

万历注定不是属于帝王的时代,这张脸谱中注定没有多少王权的神气。大明王朝注定只是封建史上的一个瞬息,而万历朝大约是合眼的前奏,毕竟紫禁城中休憩的已不再是一个雄心壮志的统治集团,这点,万历之前的嘉靖就感觉到了——万历同他一样早年登极,充满变革和振兴的希望,但这一些希望都随着自身年龄与矛盾的增长、深化渐渐瓦解。明孝宗(弘治)应当感到悲哀,因为他的子孙没能像他那样扭转祖宗留下的可怕局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多事之朝才如同一出又一出的折子戏,留下那么多红红绿绿的角色。

惟独有个人不绘脸谱,单看他一眼就觉得有凛然之气扑面而来。他不是贡生,乡试出身,也不应是有权对别人吹胡子瞪眼的那一类,却绝对有憋着气唱大红脸的天赋。他叫海瑞,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刚峰。如果出生在当今社会,他一定算是个勤奋的好少年,与此同时,又是无知的愤青。想要为萎靡的朝政打一剂强心针的他,若不是有打不死的勇气,怎么敢傲立于群臣之中?说他简朴,却又嚣张,普天之下,凡为仕者无不惧其威风;说他忠诚,却又不能扛顶风的旗,固执于毛皮小事之间。一个儒道的修行者,一个斋戒灵魂的素食者,他因为与尘世相触而不再是圣贤。这不仅是海瑞的不幸,更是明王朝的不幸。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舒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以博得帝王的信任。但嘉靖尚道,万历重情,他只能做一面没有人去照的镜子,被搁置三朝的老臣。

明朝没有李世民,没有长孙氏,宫廷中人人戴着面具。读《明史》我几乎没有抓到一个背影,但庆幸《万历十五年》让我勉强看见了一个海刚峰。几乎孤芳自赏的他,行走于浓妆艳抹的人群中,很干净。他死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镜碎了,却没有人去补。

万历十五年,一五八七,明代的又一面镜子不在了。在一片景仰的声音中,海瑞那张不戴面具的脸成了永远的幻影。他的矛盾并不来自内心,而是与外界摩擦的结果。我不想假设他为那个时代的良心,或许他没有资格,李贽有,因为他忏悔过。

海瑞不会回头,他不知为何要忏悔,他要做信念,而不是心的殉道者。大明王朝合上眼的前一刻,他或许,是最后的那个愤怒的拳头。

脸?对,他的脸,不过是一张皮。皮下的,才是硬骨头。历史的脸谱是多端的,但油彩背后的,方是本原。一面能透过它的镜子,是不是很好?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87
c
id
178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