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读后感范文共五篇
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依靠,她的怀抱好像避风的港湾,即使暴风雨来临也不会害怕,她的声音好像温暖的清风,抚走我们心中的不安。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母亲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母亲读后感1
“母亲,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她是悲痛里的慰藉,绝望时的希望,软弱时的力量。她是怜恤、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谁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枕靠的胸膛,失去了祝福的手臂,失去了捍卫的眼睛……”这席话出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母亲》。我有幸看到这篇文章,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全文。掩卷长思,也为“母亲”这个词深深感动了。是啊,母爱是无私的,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也让我们更懂得去珍惜这份爱。
在我的生活中,我的母亲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她高兴时会跳起来,伤心时也会偷偷地哭泣,我俩就像一对知心的好朋友,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学习。
一天晚上,我们两个一起去散步,微弱的路灯把我悲伤的心情升到了极限。妈妈关切地问:“怎么了?”我愁眉苦脸地说:“我最好的玩伴陈晓欢被转走了!”妈妈体谅地说:“她转走了又不是不在了,你还可以跟她联系,约她出来玩呀!”“可是,我们在一个学校可以天天见面,天天讲话呀!”“但你不是只有一个好朋友,你还有喻文芳、叶旋呀,而且会转来新同学,你可以交更多的朋友啊!人要和睦相处,每个人都要玩得好!”我这才懂得什么叫友谊。
还有一次,很晚了,天气很冷,我们一起步行去姑姑家送鸭蛋,要15分钟才能到达。风一阵一阵地吹着,吹得我直打哆嗦,妈妈也冷得全身发抖。可她看见我冷成那样,马上停住了颤抖,把自己穿得热乎乎的外衣给我披上说:“暖和些了吧!”“嗯!”霎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我至今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作家都写母亲,因为,母亲给我们的爱如浩瀚的宇宙,带给我们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快乐!
母亲读后感2
她长得很高,稍微有点驼背,宽宽的椭圆形脸庞刻满了皱纹,而且有点浮肿,一双不安而哀愁的眼睛暗淡无光。在她又黑又浓的头发里面,已经杂有一簇簇的白发了……
这是高尔基笔下的母亲,而然也正是这位未老先衰的母亲,使我产生了许多感叹。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温暖的呼唤;多么伟大的人啊!而高尔基笔下的母亲不但是无私的,伟大的,亲切的,更是令人疼惜的,爱护的,也是十分让人喜欢的。
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每天受尽丈夫的吼骂、殴打还有那副喝醉酒发酒疯的可怕模样……
但她的情感色彩其实与普通母亲是一样的。当她得知自己的儿子正在阅读一些“禁书”,正在慢慢的踏上非法道路时。心中也有忧虑,也有不明白,但他并没有怕儿子不理解她的心,而是勇敢的去问问他,问问他的想法。然而儿子也将自己的心毫无保留的告诉自己母亲。就是因为这几次的沟通,母亲明白了儿子真实目的——原来他们是在找寻真理。但母亲的心总有一丝忧虑怎样也去不了,因为她知道不论儿子做的正不正确,终究要受到监牢带给他的痛苦。 终于,一句话——“我们应该使那些骑在我们头上想蒙住我们眼睛的家伙知道,我们对一切都要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并不是瞎子,不是动物,不是仅仅要吃饱肚子,我们希望过人的生活!……”是母亲将心中的忧虑转换成一些些自豪感——确实说得有道理!
然而当巴维尔的母亲并不是如此轻松的!每天要承受各式各样的谣言,每天晚上那敲窗子的声响总会将她从睡梦中惊醒……我不得不佩服这位母亲竟有如此的忍耐力,要是换做平常别的母亲呀!早抱怨啦!
但这一系列的忍耐,一系列的保护都是徒劳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警察的耳朵里。巴维尔被捕了……之后又出狱了,然而他还是坚持寻找真理,有被捕了……
母亲每天在家中以泪洗面,心痛不已……他担心巴维尔……我其实也十分困惑,为什么巴维尔如此心疼自己的母亲,还要做这种非法的事,是他离开心爱的母亲呢?
也许他要追求真理吧……
然而这位母亲,使我懂得了只要与对方沟通,什么事都可以清楚、明白的。沟通很重要!还有对一件事的坚持,对自己的肯定……
母亲读后感3
今天,天气晴朗,我跟父母去了书店,想寻找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无意之间,在书架上发现了《母亲》这本书,本以为这本书是写母爱的,没想到这是一本关于革命斗争的书。一个假期我还没有读完,不过我受到极大的震动。
初读这本书,我觉得它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领导下波澜壮阔的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斗争,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了同盟。小说很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巴维尔的形象。
巴维尔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厂工人,妈妈是普通的农村妇女。由于父亲酗酒,脾气暴躁,工厂也经常乱扣工资,所以巴维尔家非常贫穷,自己也没有上学的机会。巴维尔长大了,他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当了个小工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和环境的影响,他经常出入酒馆,和一些其他的年轻人整天混在一起。然而母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使巴维尔感到羞愧,他渐渐懂了,他是男子汉,他不应重蹈父亲的覆辙。
渐渐地,他变了,他浅黑的面孔更瘦了,眼神也越发严肃,一张本来话少的嘴巴闭得更紧张了。母亲为儿子有这样大的转变而感到高兴,但是,她也很担心。他开始事带书回家,并且搞得很神秘,非常谨慎小心,读完后藏起来。母子之间的沟通也更少了。母亲变得非常担心,非常惶恐。
渐渐地,有一些人经常到他家里去开会。后来,儿子觉得瞒不住了,就告诉了妈妈。就这样,儿子越来越“厉害”,母亲也成了通信员。巴维尔发起一次又一次运动,发一张又一张传单。不过也有大兵来抓人,毕竟时间久了容易暴露,巴维尔被抓住了,他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不久,开庭了,巴维尔一行人被流放,巴维尔感到轻松了,不是杀头。然而周围的人产生了暴动,正是因为巴维尔,他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但是,不幸降落在母亲身上,有人陷害她,但她坚信,真理永远不会补磨灭的,血是淹没不了理性的!像她想的这样,她没有给儿子丢脸。
一个革命的英雄,一个英雄的母亲。从他们身上,我了解了在那黑暗年代里人们的痛苦生活,人们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而进行的斗争。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要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了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母亲读后感4
《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作品,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母亲》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全景式的作品。作品展现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斗争,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工农联盟的意义,革命知识分子的作用等等,无一不在小说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小说背景是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时代环境。(www.lz13.cn)出身于工人阶级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重复所有人的的老路,但他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道路。在革命斗争中,巴维尔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和群众一起成长。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有高度觉悟和理论修养的成熟的革命者。小说的塑造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母亲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懂得了真理的力量,自觉地参加了革命工作,走上了献身革命、献身给共产党的道路。
《母亲》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阶段。小说具体地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的自觉的工人和党领导下蓬勃开展的工人运动,日益觉醒的农民和农村的革命形势。它具有现实主义作品特有的具体性和逼真性。同时,它又是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这不仅表现为预见未来,展示通向未来的道路,而且表现在作者处处从未来的高度反映现实。
《母亲》也标志着高尔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峰。作者站在无产阶级思想的高度,塑造了巴维尔这个丰满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农英雄人物进入文学领域。显示了高尔基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度艺术才能。作者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英雄人物。作者在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时,突出地描写了他们之间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如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和她崇高的母爱、巴维尔与莎馨卡的爱情关系、革命者之间的友谊等等。小说对母爱、爱情和革命友谊的描写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这些形象显得更加生动和丰满。
总之,《母亲》无论是从艺术角度,对俄国革命的了解、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角度来说,都是一部值得再三阅读品味的伟大作品。
母亲读后感5
高喊还是呻吟,奋战还是衰败,崛起还是堕落!你也不知道,但总有这么几个声音弱小而坚定地喊着:“起来,饥寒交迫的人们!”
《母亲》这本书描写的那个封建时代,人们被繁重的劳动压迫,被权利所利用。年轻人浑浑浑噩噩,在乌烟瘴气的酒吧,灌着烈酒,唱着放肆的小曲儿,打架斗殴。这是怎样的颓废啊!刚失去父亲的巴威尔心中的怒火正在燃烧,他要觉醒,他要让真理与自由回到身边,他不想再这样堕落下去了!他要让那些为了给情侣送一个金尿盆而害死一个工人的吸血鬼明白:工人要崛起!
巴威尔的革命暴发了,一个个革命朋友在他的号召下向巴威尔靠拢,最难得的是巴威尔的母亲也被革命的气息感染,慢慢觉醒。母亲为了巴威尔革命成功,她可以举起那被折断的党旗,母亲的伟大光辉使她不顾一切地唱下去:“起来,饥寒交迫的人们。。。。。。”
书以《母亲》为题正是赞美着母亲的伟大,在巴威尔入狱后,是她接着革命,是她用弱小但坚定的声音说:“相信真理吧,劳动人民万岁!”母亲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高尔基先生不正是书中的巴威尔吗?从那激烈强劲的语句中,我似乎就看到了一个革命者那从容不迫的神情,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文中的语句跌宕起伏,宛如沙漠中的一勺水让人惊喜交集;宛如滔天的狂浪,让人闻风丧胆;宛如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让人唉声叹气,宛如熊熊大火,让人心潮澎湃。在高尔基的笔下,革命者都与母亲都是疾恶如仇,肝胆相照的有志之士。高尔基把当时社会环境描写得入木三分,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禁咬牙切齿,由衷为革命者助威,这就是《母亲》这本书最成功之处吧,高尔基在这本书上独特的语言描写让人久久不能离开,激烈而坚定,弱小而不言败,写出了母爱的忘我,母爱的伟大。
读完这本书,我叹气了,虽然结果悲惨,革命没有结束,母亲死了。但我知道最后的结果了,结果是母亲的声音,结果是人民的呐喊,结果是巴威尔与革命都的胸膛,结果是那血还未凝结却折断的刺刀,结果是全世界追求真理与自由的革命者高唱:“起来,饥寒交迫的人们。。。。。。”书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黑暗与光明的两面,让我明白邪不胜正的道理,让我明白一个母亲可以为了儿子,为了正义去承受无法想象的痛苦。
书上的母亲太伟大了,高尔基不仅在赞美书中的母亲,还在赞美天下所有的母亲。现在是和平年代,也许我们身边的母亲没有书中的母亲那样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的母亲,她赋予我们生命,生活中,为了我们的成长献出了全部的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伟大!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生又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人生如果没有自由,那就失去了飞翔的权利,人生如果没有对真理的追求,那就失去了飞翔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