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漫谈》读后感范文五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家教漫谈》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家教漫谈》读后感【1】
暑假期间有幸读到这本书,这本书共八章,有68封书信组成。每一封信都有标题,如:“家庭是学校的第一道染缸”“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轻声细语批评效果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干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听孩子把话说完”“训子莫在广众下”“布什的夫人为孩子读书”等等。
《家教漫谈》深深的吸引了我,正如魏书生在序言中所说:“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生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
对我感受最深的是”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享受“这一篇文章。针对我儿子的情况,我只要求他完成作业,并没有给他灌输:把学习当成享受的思想。以至于他有时候厌恶学习。我这学期要学着魏书生的做法去引导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让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背课文,我要让孩子们体会到背诵的快乐,让他们写出背诵课文是享受,写作业整洁,让他们体会到作业干净,整洁的好处。而不是一味的去要求,去勉强孩子们。教育他们高层次的享乐观,把学习,把劳动,把完成作业当成人生的第一享受。
《家教漫谈》读后感【2】
以前,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回魏书生老师的《家教漫谈》这本书,当时虽没有从头到尾细细度过,但零散地看过其中的好些个章节,其中的思想观点一点点地渗透到自己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平时的言行和教育孩子方式。这个暑假,我再次捧读这本书,又细细地做了读书笔记,思考也更深,感觉收获也更丰。
第一,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长的地方,它就像是第一道染缸,给孩子染上最初的底色。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年纪不大,却彬彬有礼、和善谦让、积极上进、吃苦耐劳,而有的孩子却自私、刁蛮、粗鲁、霸道、好吃懒做。这是为什么?每一个孩子刚出世,就犹如雪白的丝、洁净的纸,数年时间内就发生了分化,这难道不是家长的教育、家庭的熏陶所致吗?现在,我们所教的孩子,智力多数相差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却常会有天壤之别,这是和家教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如何教育孩子上,我们农村地区的家长多半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好些家长因为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给孩子灌输所谓的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身教,而非言传。所以,那些每日辛勤劳作、善良本分、谦卑坚韧的家长,他们的行为默默地感染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凡事要去努力才有好结果,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互助,所以这些孩子在学校里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能努力学习。相反,有的家长,自己本身每天都与赌博为伴,荒废了田里的庄稼,荒废了该做的事;还有的家长生下孩子后不负责任地丢给自己的父母,自己到外面混日子,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闻不问,试想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受到什么好影响、学到什么好品质?
家长们呀,让我们都注重自己的修养内涵,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做得像个父母的样子,做好孩子的表率,给自己的孩子以良好的熏陶感染,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给洁白如丝的孩子染好第一道颜色,奠定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础。
《家教漫谈》读后感【3】
变命令式的教育为民主型的商量
魏书生说:我们中国的家长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对孩子采取命令式的教育。也许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吧,我们总觉得父母与孩子是不平等的,父母是长辈,孩子是晚辈,孩子对父母应该只有服从的份儿,而且我们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理所当然应该听从父母的,所以喜欢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说话,结果因为孩子的逆反心理,命令有时并不能奏效,反而造成了难以缓和的僵局。其实,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尊重他们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即便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所作所为有错误,与我们的期望相违,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也不应该蛮横的干涉阻止,对孩子发号司令,而应该学会蹲下来与之讲道理,与之共同商量探讨,这样孩子会更易于接受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孩子跟我们做父母的也才更亲。
轻声细语效果好
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常常缺乏冷静,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会对孩子进行肉体上的惩罚。其实,这除了两败俱伤,并没有更多的益处。我们完全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分析,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改正的途径和方法,让孩子改正错误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使他真正愿改、乐改所犯的错误。
引导孩子笑对人生
孩子虽小,但在他稚嫩的心灵里,同样有烦恼和不如意,如考试失利了、同学误解了、被人嘲笑了等等。这一切会让孩子伤心难过,对生活、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这时候,作为家长切不可数落、埋怨孩子,那样的话,孩子会更加觉得无助,而应该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这些生活中的挫折,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如意,学会笑对生活,学会坚信“上帝关上了这扇门,会打开另一扇窗”,学会“戴着镣铐跳舞”。作为家长,我们也更应具备笑对人生的胸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感染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
我们很多家长都常犯这样的错误——拿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结果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值往往会有很大的差距,这时我们就忍不住苛责孩子,我们不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孩子慢慢成长,使得孩子在我们的责骂中失去了自信心。其实作为家长,当面对孩子时,我们要多想想当初自己也是孩子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说不定我们会发现当初的自己还比不上现在的孩子呢!就算自己过去表现好,很优秀,比自己的孩子强,也应该明白,孩子之间是有差别的,他有所长也有所短,他正在慢慢地成长,逐渐地完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足够的耐心来慢慢等待他自由成长呢?当我们怀着一颗平和的爱心来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和孩子之间充满了和谐与快乐,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会变得富有情趣和诗意。
忠言不一定要逆耳
这是我们“中国式”的家长都要注意的。中国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我们都深受其影响。我们不否认其中蕴含的道理,但事实是“逆耳的忠言”并没有被听者心悦诚服的接受,那又如何能“利于行”?所以,当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忠告时,千万记住不要总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高高在上地训导,这样的训导孩子往往会觉得不以为然,觉得我们的观点和做法早已过时跟不上时代,根本就听不进耳,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分析,设法把忠言说得顺耳,说到孩子的心坎上,这样我们的忠言才能真正地被孩子接受,从而引导孩子的良好行为。
《家教漫谈》读后感【4】
《家教漫谈》中告诉我们厚积薄发,指点迷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的治学之道,更使我们终生受用。
读过《家教漫谈》后,我再一次深深折服于魏老师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魅力,平实、人性化而有深邃的教育思想。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1、魏老师爱读书,知识丰富。文章合为事而著,本书是以给家长的书信为题材编写的,正是为了解决一位位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的困惑: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正确看待课外辅导班……魏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帮家长分析、解决问题。书中所举的一些事例、方法家长、老师可以直接操作,实用性很强。试问:如果魏老师没有丰厚的阅读积累,没有切实的教学经验,何以为家长解疑答惑呢?
2、魏老师善于积累资料。在解决家长的问题时,他引用了许多报刊杂志上的资料,如《教育时报》、《父母世界》、《现代家教》、《中国青年报》、《中华家教》、《青年教师导报》、《家庭教育》(朱庆澜)、《家庭教育》(陈鹤琴)等,处处留心皆学问,干什么吆喝什么。魏老师在博览群书的同时,注意积累,注意摘抄,做到了融汇贯通,为我所用。这是他成为教育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魏老师善于总结经验。为了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他除了旁征博引书籍、报刊资料外,还善于运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事例进行分析,更具说服性。如果不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何来这一件件历历在目的往事呢?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做到的。这与现在提倡的“教师行动研究”其实是一致的。
读完此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比作为学生父母收获的可能更多。明白了如何指导父母进行家庭教育,也明白了家庭教育中老师的角色,还明白了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所应扮演的角色。我想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中,与家长沟通交流时,我会更娴熟,更具人文性。
一本好书,每次读它,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我愿意多读像魏书生老师的《家教漫谈》这样浅显、易懂的好书,让自己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充实,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变得更丰富,让自己的言行变得更理性更从容。
《家教漫谈》读后感【5】
《家教漫谈》是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奉献给广大家长的一部书信体的家庭教育专着。本书举例典型生动,分析精辟透彻。作者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和读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书中洋溢着激情,搏动着爱心,蕴涵着哲理,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读来令人心灵震撼,精神振奋。
魏老是经师,更是人师。他的家教之道独树一帜,已使众多家庭获益匪浅,本书是家教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别具一格,父母儿女都爱读,是家长学习的极好教材,对提高下一代的素质具有很好的作用。
书是这么介绍的,我读这本书却有着涌自心灵的感慨:
一个称职的父亲(母亲),就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严父,可以是慈母,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可以是心理诊疗医生,可以是图书管理员,可以是运动场上的教练。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能够扮演的角色越多,我和孩子的感情就会越深,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我自己也生活得越快乐,对人生会感悟得越来越透彻。成功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当然,一位父亲要把这些角色都塑造得很逼真、很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我站在这些应该进入的位置上,就比不顾孩子的需要,不管孩子的心境、处境如何,一律板着一副严厉的面孔,只知道批评和训斥要强得多。
这些角色里面,我觉得最难扮演的是孩子的良师。因为我的职业总是无形中把我带进严肃的课堂,面对一个不够上一年级的孩子,总是束手无策。
作为一位教师加班主任,我更感于此。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学生教育和家长工作方面的双赢者。每次和家长交流,这本书总是在背后默默地为我出谋划策,让我在棘手的家教问题面前,化险为夷、多云转晴。
我告诉爱训斥孩子的家长:”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的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是得不偿失的。若您该训斥为轻言细语,一定会感动孩子。
我建议独断专行的家长:孩子也是个完整的社会人,他很渴望能自己做主,请您慢慢把做主的权利还给孩子。否则,孩子就会像压制太久的弹簧,有朝一日,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突然爆发,那将不堪设想。
我对不满孩子的成绩而愤怒的家长:后进生也能成就大事业。经济头脑在学习成绩中是看不到的,孩子的潜能是需要发现并很有耐心培养和等待的……
每当我微笑着面对家长时,我总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内心的兴奋:对方的配合真默契!当我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总能倾听到飘自远方的感激:这样的策略真神奇!每当我享受为人父亲的快乐时,我总会分享到不同家庭家教成功的愉悦!
《家教漫谈》读后感范文五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