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 儿童琴艺 > 笛箫 >

孩子学习笛子需要注意些什么

2018-03-07 09:44:05
|咏良

  学笛子和学其他乐器一样,更重要的是在学乐器之外对孩子的一种考验,定力、体力、脑力等方面的考验。那么孩子学习笛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下吧!

  学笛子须知

  1、吹笛子是学音乐,但学音乐不单单是吹笛子。孩子是通过吹笛子在学音乐,必须也要学习耳朵的辨听能力,【分不清楚别人的好,就不可能改善自己的坏。】所以学音乐不买视听设备,靠个手机,百个度瞎听个曲子,是不可能学好的。目标定在优秀,一不小心就是良好。目标仅仅及格,一不小心就是瞎胡闹。

  2、吹笛子是件力气活,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体力上更为充沛些,相对会好些。音乐乐感来自天生,后天学习可以弥补,很多时候勤奋远比聪明来得重要。

  3、学音乐远比学美术来得折腾人,3分钟的曲的现场演奏比2小时的作画,对于孩子更为有压力感。

  4、笛子是音乐,是耳朵的艺术,视听实在太重要。连名家经典曲子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吹得像样。舞台动作不能靠时间和孩子的天赋去自然提升,需要教学中的引导,需要演出中的积累,需要观摩中的学习。

  5、整曲的完成和片段的细节都重要。一首乐曲4分钟,全曲吹下才算是合格,一会体力不行,一会状态不对,一会音量不对,一会音准失控都算失败。吹下是第一个合格,要良好必须要有细节、舞台的身体律动,和能自控有变化的演奏才可能是优秀。学笛子若干年,没一首能独立完成的,就是白学,一点不过分。

  6、业余考级永远是张纸,要专业严谨的学习,不走丢弃文化,走上所谓竹笛专业单一的独木桥。

  7、音色好不好,不单是笛膜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腰部的事。吹笛子发力永远在腰,把嘴巴问题说死都解决不好音色的事。

  8、学笛子不是傻子,千万别买套笛。一套笛子买了,就一张嘴,一次吹一把,没到学完,笛子就已经积灰了。

  9、现在孩子普遍聪明,人家孩子能完成,自己也能完成,到底成不成,爹娘永远比老师更自知道自己孩子的能力。基本上笛子吹得好的孩子,文化成绩也都是不错的。作业都完成不了的孩子,不可能把时间都给了笛子的。所以学笛子,到底是否耽误了孩子学习,只有天知道。

  10,学笛子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更不是老师的事,是一个家庭与音乐互动的事。学音乐之路大部分都迷茫,所谓门道,没到一定年限,不可能能说一二。除了时间的等待,还要谨防误入了歧途。

  笛子文学影响

  基于笛所拥有的艺术价值,笛已成为历代文学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诗人们常以闻笛后的感受、感慨而作诗。如:

  李白《听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诗人先描述出他对笛曲的风格判断,然后表达了人们听笛后的心情。

  刘长卿《听笛歌》:“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势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这首悲戚凄苦的七言诗,是诗人伤感情绪的真实流露。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人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李益的《春夜闻笛》也有“楚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句。诗歌仍然表现出了听笛人因笛声而引起的哀惋惆怅之情。

  杜甫的《秋笛》有“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句;杜甫的另一首《吹笛》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句。

  在中国古代的宋词中,笛常作为场景的描绘装点入词人们的作品中。

  潘阆《酒泉子》:“长亿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人水云寒。”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宋词名作,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苏轼的《中秋》中,作者以笛来强化他的精神上自来解脱,心胸开阔的情怀:“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词中的笛,没有丝毫伤感的成分。

  黄庭坚的《念奴娇》,是迁谪西南戎州(今四川宜宾)时写的。在这首气势豪迈的词中,他也写笛:“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作者描写他的客人孙彦立与他一起弄笛以助酒兴。丝毫无感伤之倩。

  廖世美的《好事近》,也表现出了一幅美丽的风光图画,笛的出现,更感到典雅和意境深刻:“落日水融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535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