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双吐练习技巧方法解析
刚接触笛子的人在练双吐的时候,起步练习的方法不正确,造成许多的后遗症,有什么方法可以练好弟子的双吐技巧呢?
笛子双吐练习技巧
相对于单吐是单纯的 TU TU TU 单音节的发音,双吐、三吐需要再加上 KU KU KU 的音节,在舌头单吐回缩时,
加上 K 的 发音,让吐音的速度加快一倍以上,对于需要快速吐音来表现的 句子、片段等,造成极佳效果。
虽然双吐、三吐技巧具有炫技般的效果,但其 KU KU KU 是属于气量较弱的发音,因此很容易发生 TU 与 KU 两音节
非常不均衡的结果,所以在练习上需要十 分小心谨慎,才不至于养成不正确的双吐吹奏习惯。
不适合初学者练习
双吐、三吐是属于进阶的吐音技巧,其主要目的在于吹奏快速的吐音音群,对于初学者而言,相当不适合练习。
不论双吐能够带来多少的炫技效果,尚未准备妥当的吹奏练习,都可能带来 相反的结果。至于何时可以学习这样的技巧,
最好能够请教老师,在最适当的时机学习。
在何时需要双吐、三吐的技巧?
其实许多需要展现技巧、表达快速乐句的练习曲、乐曲,常常会运用到这样的技巧,对于单吐速度较慢的吹奏者而言,
双吐正可以弥补其不足的地方。譬如,在以下的乐谱 --Willow Echoes(柳絮迴音)中之第二段【注 7-1-1】,可以见到连续的
快速三连音,当然需要以三吐来吹奏,才能表现快速愉悦的感觉。
双吐、三吐常见的问题
然而练习双吐最常见的问题,便是起步练习的方法不正确,造成许多的后遗症,譬如单吐的基础尚未稳固,
不论在音色、速度等方面都需要磨练时,因为种种因素,匆促之间开始学习,不明究理模仿、练习,
犹如尚未能够走路的婴孩,马上练习跑步一般,非常不恰当。尤其养成坏习惯后,花费在纠正错误上的时 间,
恐怕比学习新事物来得更多,实在不划算。
双吐的特点及演奏方法
音乐表现与演奏技巧是表演艺术中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
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在双吐吹奏中,由于Tu(突)Ku(库)的奏法不同,发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当“突库”交替出现时,就会产生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即Tu(突)发出的音响相对于Ku(库)发出的音响更要“重”,音头也大,这是笛子演奏者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初学者更是如此。那么,影响力度的原因何在?
我的体会有两点:第一点是 Tu(突)是舌尖抵上牙床靠气流的冲击发音,虽然二者都是依靠气流的冲击发音,但二者冲击点的距离要比吹奏Tu(突)音时气流冲击点到吹孔的距离要远,因而发音的灵敏度、音头的力度显然要弱一些;第二点是Tu(突)和Ku(库)两音的爆发力也不相同。Tu(突)的药重一些。原因是舌尖抵住上齿龈产生的力点较为集中,爆发力自然就大。相反舌根抵住上腭产生的力点较为散,爆发力自燃就小。
知道了影响发音音响不平衡的因素之后。在练习中,可以采用把Tu(突)和Ku(库)倒置的方法来练习。即用“库突库突”的方式。练习时要有节拍重音:如:2/4拍库突库突库突库突每小节的第一个Ku(库)音要强调一下。否则吹奏起来以后自己也不知道是“突库突库”还是“库突库突”。有了重节拍音就能提高联系时的效率,节奏也会更加准确。经过认真练习后,两者之间音响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逐渐获得解决。
双吐的演奏效果
双吐由于速度较快,而只靠舌头的单向运动(突或库)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在双吐吹奏中,要采用舌尖和舌根的交替吐奏(双向运动)来完成,即“突库突库”的方式。演奏要领是把掌握的两个单吐音节突和库连续的快速吐奏构成的。实践证明,在乐曲演奏中,双吐善于表现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紧张激烈的音乐情绪。笛子的双吐是借鉴西洋乐器长笛的演奏技巧而成。在我国北方民间称之为“双气”音。
王铁锤先生是北派笛艺的杰出代表,他的演奏气息饱满、技巧娴熟、感情充沛、音色圆润,形成了粗犷、豪迈、宽广、深沉的演奏风格。由于自幼受管乐之家熏陶,且具有身后的民间音乐风味。《庆丰收》是王先生五十年代末根据流行于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八仙庆寿》改编的一首优秀笛子曲,乐曲中的小快板部分即运用了双吐技巧来表现农民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这首作品乡土气息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双吐技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至今仍颇有练习价值,成为笛子曲中典范性曲目之一,并且,极大的丰富、拓宽了笛子的音乐表现力。
各种艺术都有表达情感的特点,而音乐是一种擅长于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它在表现人们的情感方面,其生动性、深刻性、细腻性等有自己的优势。如笛子协奏曲《刘胡兰之歌》第五段“怒斥顽敌”中的双叶持续低音部分。此段旋律通过快速的双吐持续低音的吹奏,把刘胡兰面对敌人英勇不屈、怒斥敌人时极其紧张的气氛进行了充分的渲染,得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